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内在冲突及重构 被引量:2
1
作者 柯元平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4期44-46,共3页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减轻诉累,提高诉讼效率,保证正确处理刑事案件,维护司法判决的统一性和严肃性,维护国家和集体财产利益以及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但随着民事实体法律和程序法律的不断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实践...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减轻诉累,提高诉讼效率,保证正确处理刑事案件,维护司法判决的统一性和严肃性,维护国家和集体财产利益以及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但随着民事实体法律和程序法律的不断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实践价值受到质疑。同时,由于我国在立法的规范和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导致附带民事诉讼缺乏独立性,救济范围过于狭窄,造成对被害人的利益保护不足。因此,强化刑事案件的民事赔偿救济程序的独立性,逐步实现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分立,将成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制度性缺陷 重构
下载PDF
公民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与平衡 被引量:1
2
作者 柯元平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5期42-45,共4页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人们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是想方设法地知悉其所应当知道的信息。同时,作为个人,守住自己的固有阵地,隐藏自己的隐私,以求得其私生活的平静和内心的安宁是人之为人的本能。这样,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人们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是想方设法地知悉其所应当知道的信息。同时,作为个人,守住自己的固有阵地,隐藏自己的隐私,以求得其私生活的平静和内心的安宁是人之为人的本能。这样,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就成为一种必然的客观现象,如何保护这两种权利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而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如何全面地给予保护,都成为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隐私权 知情权 冲突 平衡
下载PDF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首要条件
3
作者 柯元平 《桂海论丛》 2003年第S1期61-62,共2页
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目前,我国立法已趋完善,实现依法治国的重点是需要树立法律的权威地位,这就需要人们形成自觉遵守法律的习惯,各级政府部门树立依法办事的作风。
关键词 依法治国 遵守宪法和法律 法律权威
下载PDF
对扰乱法庭秩序罪审判程序的思考
4
作者 柯元平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3期39-40,共2页
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自诉案件除外)是刑事案件进行审判的前提条件,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对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审判作出了不同于《宪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自诉案件除外)是刑事案件进行审判的前提条件,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对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审判作出了不同于《宪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使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审判程序无法可依。本文对其存在的违法之处作了分析,并对不妥之处提出修改意见,以期使法律得到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乱法庭秩序罪 审判程序 违法 建议
下载PDF
浅议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5
作者 柯元平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5期32-34,共3页
本文通过对邱兴华案、马加爵案的观察,分析我国刑事被害人及其亲属因罪犯无力赔偿致使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恢复的现实问题,由此提出了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建议,论述了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客观要求、建立的意义及现实可... 本文通过对邱兴华案、马加爵案的观察,分析我国刑事被害人及其亲属因罪犯无力赔偿致使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恢复的现实问题,由此提出了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建议,论述了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客观要求、建立的意义及现实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 意义 可行性.
下载PDF
论保证期间的性质
6
作者 柯元平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3期46-48,共3页
保证期间是保证合同的必备条款之一 ,它既非诉讼时效期间 ,也非除斥期间 ,而是债权人行使请求权的一个独立的权利行使期间。保证期间无论是设立还是中断 ,都关系到债权人的利益 ,也事关保证人的利益。
关键词 保证期间 中断 诉讼时效
下载PDF
精神损害赔偿 应当纳入国家赔偿法
7
作者 柯元平 《法制与经济》 2005年第6期58-59,共2页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对人权的保护越来越高,我国国家赔偿法实施九年来在此方面显现出诸多不足,特别是在对公民造成精神损害不予赔偿方面的缺陷,不能充分体现宪法保障人权和国家赔偿法是为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政的立法本意。国家赔偿法...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对人权的保护越来越高,我国国家赔偿法实施九年来在此方面显现出诸多不足,特别是在对公民造成精神损害不予赔偿方面的缺陷,不能充分体现宪法保障人权和国家赔偿法是为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政的立法本意。国家赔偿法在立法之初未设立精神损害赔偿内容虽然是受当时客观条件的制约,但目前精神损害赔偿已经完全有条件纳入国家赔偿法之中,精神损害赔偿金应当成为诸多行政救济措施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赔偿法 纳入 应当 精神损害赔偿金 发展要求 立法本意 依法行政 国家机关 保障人权 客观条件 不可或缺 救济措施 有条件 显现 宪法 公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