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酸钠通过激活cAMP通路在脂肪肝细胞模型中增加线粒体生成及脂肪氧化
1
作者 柯比伦 谭嗣伟 +3 位作者 易家志 刘慧玲 江洁 吴斌 《新医学》 2019年第10期752-757,共6页
目的探讨丁酸钠对肝脏细胞代谢保护作用机制以及其与线粒体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1c1c7肝细胞进行实验,检测线粒体及脂肪氧化相关转录基因、蛋白表达以及三磷酸腺苷(ATP)生成。首先使用棕榈酸对细胞进行培养检测线粒体相关基因;其后使用... 目的探讨丁酸钠对肝脏细胞代谢保护作用机制以及其与线粒体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1c1c7肝细胞进行实验,检测线粒体及脂肪氧化相关转录基因、蛋白表达以及三磷酸腺苷(ATP)生成。首先使用棕榈酸对细胞进行培养检测线粒体相关基因;其后使用棕榈酸+丁酸钠共培养细胞并将其对线粒体和氧化相关基因的效应与棕榈酸单独培养相对照;接着单独以丁酸钠处理细胞后观察其对线粒体功能和线粒体相关复合体蛋白的变化趋势;最后检测丁酸钠处理细胞后线粒体功能相关的环磷酸腺苷(cAMP)通路变化趋势。结果棕榈酸可导致线粒体功能相关PGC-1α转录受抑;相反,加入丁酸钠与其共培养处理后细胞线粒体及氧化相关功能基因转录增强;使用丁酸钠培养细胞后线粒体蛋白复合体2转录增加,线粒体ATP生成明显增加;1c1c7细胞使用丁酸钠培养后,线粒体功能相关的cAMP通路有相应变化,我们发现p-CREB表达增加同时PDE3B受抑制,表明cAMP通路的激活。结论丁酸钠可能通过cAMP通路介导其对肝脏脂肪变性中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脂肪肝 线粒体功能 环磷酸腺苷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并出血临床特征 被引量:26
2
作者 陈小良 李建忠 +4 位作者 杨逸冬 柯比伦 詹雅诗 陶金 吴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4-767,771,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科2007年2月至2011年1月4年间收治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并出血住院患者69例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未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的... 【目的】总结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科2007年2月至2011年1月4年间收治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并出血住院患者69例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未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NSAID组的69例患者在年龄构成,合并使用抗凝药物及糖皮质激素,腹痛症状,溃疡发生部位与数量,与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非NSAI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溃疡并出血引起腹痛症状较少,胃溃疡发生率高于十二指肠溃疡,多发溃疡发生率较高,在6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导致60岁以上病例贫血程度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 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门静脉海绵样变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杨齐 詹雅诗 +4 位作者 黄晓丽 柯比伦 杨逸冬 刘慧玲 吴斌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3期8-11,共4页
目的分析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临床特点与病因。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2010年5月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断为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并着重对其合并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83例患者纳入研究。患者主要因腹痛... 目的分析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临床特点与病因。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2010年5月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断为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并着重对其合并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83例患者纳入研究。患者主要因腹痛、上消化道出血入院,临床有门脉高压及相应原发病表现,入院后多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MRI检查后确诊为门静脉海绵样变。在83例患者中,合并肝硬化者60例,肝癌48例,腹部手术史者24例,肝动脉-门静脉瘘15例,糖尿病8例,布加综合征2例、胰腺癌2例。结论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是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主要临床特点;肝硬化及肝癌是门静脉海绵样变的重要病因,肝动脉-门静脉瘘及糖尿病可能是引起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潜在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海绵样变 肝硬化 肝肿瘤 肝动脉-门静脉瘘 糖尿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