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式人工智能刑事责任的主体资格探析:以风险防控为研究视角
1
作者 何群 柯英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17,50,共11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强人工智能可能具备辨认控制能力和自主决策、自主行动的能力,算法、训练模型、数据参数的发展使强人工智能认识法律行为及其意义并对其作出允洽回应成为可能。制造商与使用者等相关主体对人工智能犯罪风险有限的...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强人工智能可能具备辨认控制能力和自主决策、自主行动的能力,算法、训练模型、数据参数的发展使强人工智能认识法律行为及其意义并对其作出允洽回应成为可能。制造商与使用者等相关主体对人工智能犯罪风险有限的注意义务,无法满足强人工智能犯罪的潜在治理需求。文章提出修正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基于风险防控的需要拟制强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格,综合考虑强人工智能对法律行为的学习、理解和回应能力,对自身行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以及对刑事责任的承受能力,依据实际情形针对性地判断强人工智能的刑事责任能力,推动人工智能成为法定刑事责任主体,以实现刑法治理与科技发展的并行不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人工智能 刑事责任主体 修正人类中心主义
下载PDF
心肌纤维化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柯英杰 朱任 黄焕雷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4期488-492,共5页
心脏结构重构包括心室扩张、心肌细胞肥厚、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等病理过程。心肌纤维化是心肌重构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多种疾病过程的共同病理结果,心肌纤维化越重,心功能越差。心肌纤维化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它可以出现在各种形式... 心脏结构重构包括心室扩张、心肌细胞肥厚、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等病理过程。心肌纤维化是心肌重构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多种疾病过程的共同病理结果,心肌纤维化越重,心功能越差。心肌纤维化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它可以出现在各种形式的心脏疾病当中。尽管所患的疾病不同,但是其病理过程和转归却惊人的一致,即心脏组织中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Bs)的病理性增多、心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异常沉积,从而导致心肌纤维化,心脏顺应性降低,心脏功能减退,最后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据文献报道,刺激CFBs病理性增多的机制主要有心肌细胞承受的压力/容量负荷外在性因素作用和细胞因子的内在性因素作用。而导致ECM异常沉积主要受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脂肪因子、糜酶等因素调节。本文对心肌纤维化中CFB的来源与增加的分子机制和ECM沉积影响因素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心肌成纤维细胞 细胞外基质 转化生长因子-Β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非活动期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浆Lp-PLA2水平与f波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钰青 陈建松 +5 位作者 张洪宇 柯英杰 刘媛 路媛媛 梁小恬 曾嵘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2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非活动期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f波的关系。方法收集非活动期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80例,根据心律情况分为窦性心律组、阵发性房颤组及永久性房颤组各60例,分析三组间的基本资料、Lp-PLA... 目的探讨非活动期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f波的关系。方法收集非活动期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80例,根据心律情况分为窦性心律组、阵发性房颤组及永久性房颤组各60例,分析三组间的基本资料、Lp-PLA2水平、生化检查、心脏彩超数据的差异性。并将阵发房颤及永久性房颤两组的心电图f波相关数据与Lp-PLA2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ro-BNP、左房内径、双瓣膜病变例数在阵发性房颤组及永久性房颤组中均高于窦性心律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低于窦性心律组(P均<0.05);阵发性房颤组中的Lp-PLA2、甘油三酯水平及房颤f波的间期大于永久性房颤组(P均<0.05);阵发性房颤组中Lp-PLA2与f波时限呈负相关(r=-0.259,P<0.05),与f波间期呈正相关(r=0.460,P<0.05)。结论非活动期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浆Lp-PLA2水平与f波有关,阵发性房颤发生可能与炎症因子Lp-PLA2表达升高引起的电生理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阵发性房颤 永久性房颤 脂蛋白磷脂酶A2 F波
下载PDF
多微曲半固态法生产小曲白酒 被引量:6
4
作者 柯文甫 柯英杰 柯立群 《酿酒科技》 2003年第2期34-35,共2页
以地方药草小曲0.4%,Q303纯种根霉0.1%,安琪生香ADY0.01%,安琪AADY0.02%,混合搅拌均匀,制成多微曲,总用量0.53%,不需活化,不改变工艺流程。75%多微曲用于半固态法小曲白酒生产,25%多微曲用于上酢蒸馏后的丢糟培菌、盖箱、盖池,制成香醅... 以地方药草小曲0.4%,Q303纯种根霉0.1%,安琪生香ADY0.01%,安琪AADY0.02%,混合搅拌均匀,制成多微曲,总用量0.53%,不需活化,不改变工艺流程。75%多微曲用于半固态法小曲白酒生产,25%多微曲用于上酢蒸馏后的丢糟培菌、盖箱、盖池,制成香醅,“固液同缸”发酵,同时采用“三减一嫩”、“定时定温定质定量”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比全药草曲和全根霉曲生产分别提高出酒率15%和10%以上,酒质含酯量分别提高65%和85%以上,口感明显改善,香味宜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曲白酒 半固态法发酵 多微曲 生产工艺 配方
下载PDF
用多维曲生产小曲白酒的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柯文甫 柯英杰 柯立群 《酿酒科技》 1999年第1期33-34,共2页
以地方小曲(自制药草曲,原用量1%)0.5%、纯种根霉Q3030.2%、生香ADY(安琪牌)0.2%,AADY(安牌牌)0.15%混合搅拌均匀后,用量为1.05%,不需改变工艺,比全小曲生产和全Q303根霉曲生产分别... 以地方小曲(自制药草曲,原用量1%)0.5%、纯种根霉Q3030.2%、生香ADY(安琪牌)0.2%,AADY(安牌牌)0.15%混合搅拌均匀后,用量为1.05%,不需改变工艺,比全小曲生产和全Q303根霉曲生产分别提高出酒率15%和10%以上,酒质含酯量分别提高60%和75%,口感明显改善,香味格外宜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霉曲 生香ADY AADY 小曲白酒 生产工艺
下载PDF
新型经导管三尖瓣介入瓣膜装置的研制与性能测试
6
作者 王秋吉 赵俊飞 +10 位作者 钟丽珊 肖硕 张朝龙 汪珍忠 方斗 李玉欣 柯英杰 庞善文 丘俊强 何标川 黄焕雷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5-890,共6页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经导管三尖瓣介入瓣膜装置并在动物实验中验证其性能。方法本团队研制的三尖瓣介入支架瓣膜由双层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生物组织牛心包瓣叶、聚四氟乙烯(PTFE)编织物裙边组成。输送装置采用经右心房或颈内静脉介入方式...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经导管三尖瓣介入瓣膜装置并在动物实验中验证其性能。方法本团队研制的三尖瓣介入支架瓣膜由双层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生物组织牛心包瓣叶、聚四氟乙烯(PTFE)编织物裙边组成。输送装置采用经右心房或颈内静脉介入方式,由手柄控制单元及输送鞘管组成。输送鞘管具有X线下显影特征,手柄控制单元可实现介入瓣膜稳定释放及部分回收的功能。此外,本研究在离体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动物存活实验。以大白猪为实验动物,采用正中开胸建立体外循环,切开右心房,在心脏跳动下直视释放介入瓣膜。实验动物饲养1个月后,对介入三尖瓣装置的可操作性和稳固性进行评估。结果通过活体动物实验,成功释放介入瓣膜,锚定位置及固定效果满意。术后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介入瓣膜开闭良好,三尖瓣流速0.6 m/s,未见明显三尖瓣反流。术后饲养1个月后,解剖发现该介入瓣膜无变形、无移位、瓣叶对合良好,介入瓣膜内外层间的凹槽内有少量血栓附着。结论初步的动物存活实验证明该装置可稳定、牢固地贴合三尖瓣环,锚定效果好,能够有效减少瓣周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关闭不全 介入瓣膜 装置研制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右心房心肌纤维化程度对评估左心瓣膜术后孤立性三尖瓣反流手术预后的价值
7
作者 杨燕晨 钟丽珊 +7 位作者 汪珍忠 杨亮 柯英杰 郭海江 何标川 周勘 赵俊飞 黄焕雷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08-1013,共6页
目的 探讨右心房心肌纤维化程度在左心瓣膜术后孤立性三尖瓣反流手术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6年4月-2021年8月因左心瓣膜术后远期出现孤立性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三尖瓣成形术(由同一术者完成)患者。根据右心... 目的 探讨右心房心肌纤维化程度在左心瓣膜术后孤立性三尖瓣反流手术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6年4月-2021年8月因左心瓣膜术后远期出现孤立性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三尖瓣成形术(由同一术者完成)患者。根据右心房心肌纤维化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患者75例,其中男16例、女59例,平均年龄(57.0±8.4)岁。轻度组30例,中度组29例,重度组16例。术前3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右心房直径和三尖瓣关闭不全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与轻度组相比,重度组机械通气时间更长(P=0.024)、ICU监护时间更长(P=0.00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P=0.024),中度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度组相比,重度组ICU监护时间更长(P=0.021)、并发症发生率更高(P=0.006)。结论 存在右心房重度心肌纤维化的左心瓣膜术后孤立性三尖瓣反流患者行三尖瓣成形术的早期结果比轻度和中度患者差,提示右心房心肌纤维化程度可作为三尖瓣反流手术效果的预测指标和手术时机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瓣膜置换 孤立性 三尖瓣关闭不全 三尖瓣成形 心肌纤维化
原文传递
微创成形技术治疗心脏手术后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黄焕雷 柯英杰 +8 位作者 杨亮 颜倩 何标川 周勘 陈泽锐 郭惠明 卢聪 刘菁 黄劲松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02-907,共6页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心脏手术后远期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中期疗效,明确瓣叶补片扩大在三尖瓣成形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因心脏术后远期重度或极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微创成形手术的85...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心脏手术后远期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中期疗效,明确瓣叶补片扩大在三尖瓣成形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因心脏术后远期重度或极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微创成形手术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2例,女性63例,年龄(53.6±12.4)岁(范围:15-75岁).三尖瓣手术与前次手术的间隔时间为(16.0±7.3)年(范围:0.2-35.0年).右心房和右心室内径分别为(77.3±17.2)mm和(61.0±8.4)mm.三尖瓣反流为重度或极重度,三尖瓣反流面积为(19.0±10.3)cm^2.采用右侧胸壁打孔和全胸腔镜技术,行心脏不停跳下三尖瓣成形.三尖瓣成形技术包括瓣叶补片扩大、瓣环植入、人工腱索重建、乳头肌松解、双孔法等.记录术后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输血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及超声心动图.通过微信、电话、门诊等方式进行随访.结果65例患者顺利完成三尖瓣成形,20例患者因三尖瓣人工瓣膜衰败及三尖瓣成形失败改行三尖瓣置换.住院期间死亡5例(5.9%),1例患者转当地医院继续治疗,其余79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并全部获得随访.术后住院时间为7.0(5.5)d[M(QR)],机械通气时间为18.0(16.2)h,ICU停留时间为68.0(75.5)h.41.1%(35/85)的患者未输注任何血制品.出院复查超声心动图,三尖瓣反流重度4例,中度9例,无或轻度67例,残余三尖瓣反流面积为(2.8±3.5)cm2(范围:0-19.1 cm^2).术后随访1-38个月,随访期间死亡2例,1例死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和瓣周漏,另1例死于顽固性右心功能不全.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永久性起搏器1例,因人工瓣膜感染和机械瓣梗阻再次入院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再次置换各1例,无再次三尖瓣手术患者.结论全胸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心脏术后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瓣叶补片扩大技术可使之前无法修复的病变获得理想的成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闭锁不全 心脏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胸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新型经导管三尖瓣介入瓣膜的耐久性测试
9
作者 王秋吉 肖硕 +5 位作者 钟丽珊 华林斌 张朝龙 柯英杰 庞善文 黄焕雷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221-1225,共5页
目的测试新型牛心包三尖瓣介入瓣膜的耐久性。方法以19 mm、23 mm和29 mm三个不同型号的牛心包瓣叶作为测试瓣叶;以Edwards Life Sciences生产的对应型号的牛心包瓣作为对照组(每个测试型号包括3个测试瓣和1个对照瓣)。在测试前对所有... 目的测试新型牛心包三尖瓣介入瓣膜的耐久性。方法以19 mm、23 mm和29 mm三个不同型号的牛心包瓣叶作为测试瓣叶;以Edwards Life Sciences生产的对应型号的牛心包瓣作为对照组(每个测试型号包括3个测试瓣和1个对照瓣)。在测试前对所有型号的测试瓣和对照瓣初步评估流体力学性能,在测试中期,分别在瓣叶完成5000万次、1亿次和1.5亿次循环时的时间点对瓣叶进行流体力学性能评估。在瓣叶完成2亿次循环后,对其进行最终的体外耐疲劳性能评估。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从右侧颈静脉经导管完成介入三尖瓣的释放,在术后6个月时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及病理解剖来检查新型介入瓣膜的体内耐久性能。结果经过2亿次疲劳试验,测试瓣叶和对照瓣叶均完好无损,能够完全开放与闭合且流体动力学性能未受影响。新型经导管三尖瓣介入瓣膜耐疲劳测试通过了《GB12279-2008心血管植入物人工心脏瓣膜》7疲劳测试的要求,且流体力学测试结果符合《GB12279-2008心血管植入物人工心脏瓣膜》6.5脉动流试验的要求。体内耐久性试验表明该介入瓣膜具有良好的开闭性能,术后6个月瓣叶无钙化,无破损。结论新型经导管三尖瓣介入瓣膜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及流体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关闭不全 介入瓣膜 耐久性试验 装置研制
下载PDF
微创三尖瓣补片扩大成形用于再次心脏手术 被引量:6
10
作者 柯英杰 陈泽锐 +7 位作者 黄焕雷 曾庆诗 郭惠明 黄劲松 刘菁 刘健 章晓华 卢聪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7期577-582,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胸腔镜微创技术和瓣叶扩大成形技术在心脏术后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纳入我院行腔镜下瓣叶扩大三尖瓣成形的再次手术患者。经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在心脏不停跳常温体外...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胸腔镜微创技术和瓣叶扩大成形技术在心脏术后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纳入我院行腔镜下瓣叶扩大三尖瓣成形的再次手术患者。经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在心脏不停跳常温体外循环下进行。补片扩大三尖瓣前瓣和后瓣,根据需要综合采用人工瓣环、瓣叶松解等其他成形技术。结果共纳入28例患者,男5例、女23例,平均年龄(55.6±10.1)岁。1例患者因重度胸腔粘连转为正中切口,其余27例患者行全腔镜下瓣叶补片三尖瓣成形,无中转三尖瓣置换的患者,手术死亡2例。全部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4±5.0)个月,无晚期死亡和再次手术患者。三尖瓣反流面积由术前的(20.7±10.1)cm^2降至最近一次超声随访的(3.3±3.3)cm^2。结论在心脏手术后孤立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采用微创加瓣叶扩大成形的方法可提高三尖瓣成形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三尖瓣成形 再次心脏手术 三尖瓣瓣叶扩大
原文传递
全胸腔镜人工腱索二尖瓣成形术的近期结果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任 黄焕雷 +5 位作者 刘健 郭惠明 谢斌 柯英杰 曾庆诗 卢聪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787-790,共4页
目的评价全胸腔镜二尖瓣成形的手术效果,介绍腔镜下人工腱索构建的个人经验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体外循环下行全胸腔镜人工腱索二尖瓣成形术7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7例、女24例,年龄13~78(46.1... 目的评价全胸腔镜二尖瓣成形的手术效果,介绍腔镜下人工腱索构建的个人经验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体外循环下行全胸腔镜人工腱索二尖瓣成形术7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7例、女24例,年龄13~78(46.1±14.5)岁。患者病因包括退行性瓣膜病63例,先天性瓣膜病变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风湿性瓣膜病1例,心肌病1例。前瓣病变26例,后瓣19例,前后瓣25例,以瓣环扩大为主1例;合并交界区病变13例。二尖瓣反流面积4.2~26.3(12.2±5.6)cm2。手术均在全胸腔镜心脏停跳下进行,以5-0 Gore-tex线为人工腱索材料,均采用逐一单根植入的方法构建人工腱索。结果瓣膜成形转瓣膜置换1例,术中转正中开胸止血1例,无住院死亡病例。体外循环时间(156.0±31.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10.0±20.1)min。单纯二尖瓣成形39例,二尖瓣成形+三尖瓣成形28例,二尖瓣成形+房间隔缺损修补3例,二尖瓣成形+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1例。平均每例患者植入人工腱索1~7(2.5±1.7)根,65例植入二尖瓣成形环。术中经食管超声检查,无反流44例,反流面积0~2 cm2 24例,反流面积>2 cm2 3例。反流面积>2 cm2的3例患者均有明显的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征,再次阻断主动脉行瓣膜置换1例,再次成形1例,另1例保守治疗。随访1~36(12.7±10.5)个月,失访2例,随访率97.2%。重度反流3例,中度反流5例,轻度或轻微反流27例,未见二尖瓣反流36例。随访期间死亡1例,脑梗死1例,无再次手术病例。结论全胸腔镜下采用单根植入法行人工腱索二尖瓣成形可获得良好效果,其难点在于如何确定腱索长度及保持这一长度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手术 二尖瓣成形 人工腱索
原文传递
全腔镜微创与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成形的围术期临床结果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颜倩 周勘 +6 位作者 柯英杰 杨亮 赖子浩 杨燕晨 郭惠明 卢聪 黄焕雷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1407-1412,共6页
目的比较全腔镜微创与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成形术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二尖瓣成形术12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21例、女500例,平均年龄(47.2±15.1)岁。按手术方式的不同... 目的比较全腔镜微创与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成形术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二尖瓣成形术12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21例、女500例,平均年龄(47.2±15.1)岁。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全腔镜微创二尖瓣成形组(试验组,n=654)和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成形组(对照组,n=567)。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及围术期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于对照组[(146.7±42.4)min vs.(122.7±30.6)min、(96.2±32.7)min vs.(78.3±23.8)min,P均=0.000];但试验组总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227.4±55.3)min vs.(238.1±56.4)min,P=0.001];两组的二次阻断发生率及转换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vs.2.6%,P=0.312;1.7%vs.1.4%,P=0.690);在输血率、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等方面,试验组低于对照组(13.0%vs.24.5%、2.1%vs.18.0%、1.5%vs.5.3%,P均=0.000),且试验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6.2±4.4)d vs.(11.5±8.8)d,P=0.000];两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847.9±31322.0)元vs.(99673.1±47930.3)元,P=0.149]。试验组术后30 d内死亡1例,对照组术后30 d内死亡4例。出院前复查心脏彩超,试验组出现再发二尖瓣重度反流4例,对照组出现再发二尖瓣重度反流5例。结论全腔镜微创二尖瓣成形术在缩短总手术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降低输血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比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成形术具有优势,可获得更好的围术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腔镜微创 正中开胸 二尖瓣成形 围术期结果
原文传递
全胸腔镜心脏手术的学习曲线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任 黄焕雷 柯英杰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9期791-794,共4页
目的评估全胸腔镜心脏手术的手术质量并分析其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由单一术者连续完成的150例全腔镜下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90例,平均年龄43.1岁。手术类型包括房室间... 目的评估全胸腔镜心脏手术的手术质量并分析其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由单一术者连续完成的150例全腔镜下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90例,平均年龄43.1岁。手术类型包括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60例,心脏肿瘤去除术14例,二尖瓣置换术53例,二尖瓣成形术23例。以手术时间顺序进行编号,每10例患者为1序列,每5序列为1组,分为A组、B组、C组,每组50例患者。收集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6.7%(10/150),无院内死亡病例。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C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A组和B组。当手术例数达到约100例时,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稳定小于平均值。结论全胸腔镜下微创心脏手术安全有效,存在明显的学习曲线效应。初学者大约进行100例手术后,熟练掌握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心脏手术 微创心脏手术 学习曲线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The feasibility,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otally thoracoscopic resection for right atrial myxoma
14
作者 何标川 周勘 +2 位作者 陈泽锐 柯英杰 黄焕雷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9年第4期236-244,共9页
Background Myxoma is the most frequent cardiac benign tumor which requires surgical removal even though in right atrium.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has become the standard approach for removal of myxoma in our center.... Background Myxoma is the most frequent cardiac benign tumor which requires surgical removal even though in right atrium.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has become the standard approach for removal of myxoma in our center. Herein, we report our initial experience of cardiac myxoma removal through mini-port totally thoracoscopic particular with focus on its feasibility, efficacy and short-term outcomes, as compared with median sternotomy. Methods From April 2015 to March 2019, 31 consecutive cases were ultimately identifi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Mini-port thoracoscopic group, n=14;versus conventional median sternotomic group, n=17). An echocardiography was routinely performed prior to discharge, at 1 st month, 6 th month, 12 th month and every year postoperatively. Retrospective analyses of perioperative data, postoperative outcomes and complications,and follow up data were performed. Results All the 31 patients successfully underwent right atrial myxoma removal surgery with no perioperative death, re-exploration for bleeding, residual mass or central nervous event in both groups. Intraoperative data from two group showed absence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cept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150±50.01 m L in mini-port thoracoscopic group vs. 255.88±93.35 m L in conventional median sternomtomic group, P=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eri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and postoperative outco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ut the mini-port thoracoscopic group had a much less 24-hour postoperative drainage(136.71±148.20 m L vs. 341.17±211.29 m L, P=0.03). No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could be identified between two groups about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morbidities and follow-up adverse events. Conclusion Totally mini-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approach for right atrial myxoma resection on peripheral cardiopulmonary bypass is feasible, effective with favorable safety in experienced cardiac center.[S Chin J Cardiol 2019;20(4):236-2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XOMA right atrial tumor removal minimally invasive thoracoscopic cardiac surger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