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猕猴桃叶DNA的AFLP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柯辉鹏 李小丹 梁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5-68,共4页
以猕猴桃幼叶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AFLP扩增。对主要实验步聚包括DNA纯化、DNA的酶切、酶切片段与接头的连接、PCR扩增、电泳、以及银染等方面的反应参数进行比较和优选,初步摸索出适合于猕猴桃叶为材料的AFLP程序,并得到较为清晰... 以猕猴桃幼叶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AFLP扩增。对主要实验步聚包括DNA纯化、DNA的酶切、酶切片段与接头的连接、PCR扩增、电泳、以及银染等方面的反应参数进行比较和优选,初步摸索出适合于猕猴桃叶为材料的AFLP程序,并得到较为清晰可辩的AFLP指纹图谱,为开展猕猴桃遗传多态性研究和在分子水平上开展物种生物学分析提供一个实用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DNA AFLP
下载PDF
不同猕猴桃品种雌雄植株的AFLP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柯辉鹏 李小丹 +1 位作者 周玲艳 梁红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7-12,共6页
以猕猴桃(Actinidiaspp.)幼叶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从64个引物组合中选取12对引物进行雌、雄集群DNA样品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扩增,再从中选取4对引物进行6对雌、雄DNA样品的AFLP扩增.4... 以猕猴桃(Actinidiaspp.)幼叶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从64个引物组合中选取12对引物进行雌、雄集群DNA样品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扩增,再从中选取4对引物进行6对雌、雄DNA样品的AFLP扩增.4对引物共扩增出74个AFLP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为58,多态性标记百分比为78.4%.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同一品种雌雄样品之间的AFLP电泳图谱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小于不同品种间的差异,而品种间的差异又小于不同种间的差异.同时AFLP多态性初步检测出猕猴桃不同性别在DNA水平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Actinidiaspp.) AFLP UPGMA 性别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银杏黄酮处理绿豆黄化幼苗生产保健芽菜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梁红 唐超文 +1 位作者 曾志成 柯辉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14-218,共5页
用富含黄酮的银杏叶提取物(EGB)处理绿豆黄化幼苗,证明绿豆黄化幼苗能从溶液中吸收银杏黄酮,并引起某些营养生长方面的变化,从而改善绿豆芽菜的外观品质;银杏黄酮处理在提高绿豆芽菜黄酮含量的同时,降低其淀粉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并使... 用富含黄酮的银杏叶提取物(EGB)处理绿豆黄化幼苗,证明绿豆黄化幼苗能从溶液中吸收银杏黄酮,并引起某些营养生长方面的变化,从而改善绿豆芽菜的外观品质;银杏黄酮处理在提高绿豆芽菜黄酮含量的同时,降低其淀粉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并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提高。添加0.3mg/LIAA可明显地促进绿豆黄化幼苗对银杏黄酮的吸收,大幅度提高绿豆芽菜中的总黄酮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EGB水溶液处理绿豆黄化幼苗,生产高黄酮含量的保健芽菜是可行的。实验得出了高黄酮绿豆芽菜的生产工艺:即在25℃至30℃下,绿豆种子经清水精选后浸种12h,用含40mg/L银杏黄酮的EGB水溶液添加0.3mg/LIAA暗处理萌动种子48h,补充清水继续暗生长2~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黄酮 EGB 绿豆 保健芽菜
下载PDF
动植物总核酸提取试验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文 柯辉鹏 梁红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7-21,共5页
依据最简单的核酸提取3步骤:细胞裂解、去除杂质、沉淀核酸的原理设计了一种普适性的动植物核酸提取方法(简称PS法),并对包括裸子植物门的银杏纲、苏铁纲、松柏纲,被子植物门的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20种植物材料以及动物界的5纲... 依据最简单的核酸提取3步骤:细胞裂解、去除杂质、沉淀核酸的原理设计了一种普适性的动植物核酸提取方法(简称PS法),并对包括裸子植物门的银杏纲、苏铁纲、松柏纲,被子植物门的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20种植物材料以及动物界的5纲5种材料进行了提取试验.结果表明,用PS方法提取动植物总核酸均能取得较理想的提取效果.所提取的总核酸分别用RNase和DNase进行消化,可分离纯化出高纯度的DNA和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提取 DNA RNA PS法
下载PDF
西番莲DNA条形码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叶婵娟 马泽铭 +3 位作者 周玲艳 刘文 柯辉鹏 梁红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2,19,共7页
对4个国家(地区)的13份西番莲种质用ITS、trnL-F、trnH-psbA等3种DNA条形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trnH-psbA条形码扩增出来的DNA序列的GC含量最低(27%),ITS条形码的DNA序列GC含量最高(63%);而trnL-F条形码扩增的DNA序列GC含量... 对4个国家(地区)的13份西番莲种质用ITS、trnL-F、trnH-psbA等3种DNA条形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trnH-psbA条形码扩增出来的DNA序列的GC含量最低(27%),ITS条形码的DNA序列GC含量最高(63%);而trnL-F条形码扩增的DNA序列GC含量在不同种质间差异最大,在52.6%~62.3%之间。将3种DNA条形码序列在GeneBank中进行Blast比对,ITS和trnL-F序列基本与已登录种序列一致,达到77%以上,而trnH-psbA条形码序列与已登录种不一致。ITS条形码在序列间基因进化多样性分析显示,两两序列之间都具有差异;trnLF条形码序列的两两比较发现T1,T10,T11,T12,T13条形码序列之间无差异;trnH-psbA条形码序列的两两比较分析的差异最小,而H4与其他的序列差异较大,在13.3以上。从系统进化树来看,trnH-psbA条形码序列除了H4之外,其他样品聚为一类;trnL-F条形码序列中有5个不存在遗传差异;ITS条形码序列聚类的结果显示,每种西番莲均存在一定的遗传距离,这与基因多样化分析的结果一致。表明ITS在不同种质之间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可考虑应用于种质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西番莲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