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柯雪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9期121-122,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114例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予以尿激酶静脉溶栓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甘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进行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114例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予以尿激酶静脉溶栓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甘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8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14,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77%,低于对照组的6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6622,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能够获取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将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普及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对患者脑利钠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柯雪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6期152-153,共2页
目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分析其对患者脑利钠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本次探究中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6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样本人群,根... 目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分析其对患者脑利钠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本次探究中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6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样本人群,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时机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2组患者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内患者例数是3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BNP水平、LVED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可以显著降低患者BNP水平并改善患者心室重构功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脑利钠肽 心室重构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及给药方式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柯雪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4期141-142,共2页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及给药方式。方法 62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依据给药方式的差异性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参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胺碘酮静脉注射联合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及给药方式。方法 62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依据给药方式的差异性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参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胺碘酮静脉注射联合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与参照组患者的9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03,P>0.05);研究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2%、6.5%,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2.6%、2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67,5.4153,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口服联合静脉注射可以减少并发症和复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恶性心律失常 效果 给药方式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宁 崔修岭 柯雪莲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变化,分析NT-pro BNP水平对老年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治疗的未合并心力衰竭的6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对...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变化,分析NT-pro BNP水平对老年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治疗的未合并心力衰竭的6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对照。观察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和对照组心功能、血脂和NT-pro BNP指标的差别,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NT-pro BNP水平与心功能、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老年心力衰竭组患者的左房内径(LAD)、右房内径(RA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高于对照组(t=16.596、15.920、6.659、10.101,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t=-15.023,P<0.01);心力衰竭组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NT-pro BNP和肌钙蛋白(c Tn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27.481、20.496、25.009、19.423,P<0.01);心力衰竭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LDL水平高于对照组(t=5.810、1.745、5.501,P<0.01),HDL水平低于对照组(t=-4.298,P<0.01);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 BNP水平与LAD、RAD、LVESD、LVEDD、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Tnl、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正相关,与LVEF、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相关。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 BNP水平较高,且与患者的血脂和心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冠心病 利钠肽 血脂异常 老年人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Adropin蛋白与GRACE危险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崔修岭 洪书新 +1 位作者 王宁 柯雪莲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1383-1385,1392,共4页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Adropin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水平与GRACE危险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AMI患者94例为AMI组,根据GRACE危险评分将AMI患者分为高危组28例、中危组3...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Adropin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水平与GRACE危险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AMI患者94例为AMI组,根据GRACE危险评分将AMI患者分为高危组28例、中危组36例、低危组30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96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Adropin蛋白水平。结果AMI组血清Adropin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GRACE危险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患者血清Adropin蛋白水平明显低于中危组与低危组,GRACE危险评分明显高于中危组与低危组;中危组患者血清Adropin蛋白水平明显低于低危组,GRACE危险评分明显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法分析,AMI患者血清Adropin蛋白水平与GRACE危险评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dropin蛋白高表达与低表达AMI患者3个月存活率分别为96.08%、83.72%。结论Adropin蛋白在AMI患者血清中呈低水平表达,与GRACE危险评分密切相关,对评估AMI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 Adropin蛋白 GRACE危险评分
下载PDF
在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中P53基因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寇俊杰 贾魁 +6 位作者 赵继义 洪小剑 王际鹏 李树云 柯雪莲 赵英玲 张越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1期82-84,63,共4页
目的:通过对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的动物模型观察,探讨细胞凋亡在其中的作用,以及p53基因对其进行的调控。方法:采用TUNEL标记技术研究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心肌细胞中细胞凋亡现象,并采用聚合酶连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法(PCR-SSCP)研究p53... 目的:通过对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的动物模型观察,探讨细胞凋亡在其中的作用,以及p53基因对其进行的调控。方法:采用TUNEL标记技术研究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心肌细胞中细胞凋亡现象,并采用聚合酶连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法(PCR-SSCP)研究p53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I/R)相比,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组(NDLIP)凋亡率较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NDLIP和经典缺血预适应组(IP)间差别不显著。RIP组p53基因突变率比I/R组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NDLIP和经典缺血预适应组(IP)间差别不显著。结论: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组野生型p53基因较少,突变型p53基因较多。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突变型p53基因抑制细胞凋亡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 细胞凋亡 P53基因
原文传递
HSP70在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寇俊杰 贾魁 +5 位作者 赵继义 王际鹏 柯雪莲 李树云 赵英玲 张跃东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6期4737-4740,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及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平均分成4组:对照组(C),缺血再灌注组(I/R),经典缺血预适应组(IP),远程缺血预适应组(NDLIP)。各组分别在心肌梗死,再... 目的探讨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及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平均分成4组:对照组(C),缺血再灌注组(I/R),经典缺血预适应组(IP),远程缺血预适应组(NDLIP)。各组分别在心肌梗死,再灌注过程中记录心电,再于实验末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最后取心脏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热休克蛋白70(HSP70),以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行心脏缺血范围(AAR)和梗死范围测定(IA),并计算梗死范围与缺血范围(IA/AAR)的比值。结果 (1)CK和CKMB:远程预适应组同经典预适应组的血清CK和CKMB值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2)心肌梗死面积(坏死区占缺血范围心肌重量的百分比):远程预适应组同经典预适应组的心肌梗死面积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3)凋亡率:远程预适应组同经典预适应组的凋亡率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4)HSP70:远程预适应组同经典预适应组的HSP70表达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表达增强(P<0.05)。结论远程缺血预适应同经典缺血预适应一样对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部分通过上调热休克蛋白以降低心肌细胞凋亡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HSP70热休克蛋白质类 细胞凋亡 远程缺血预适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