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相长链烯酮的分布特征(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柳中晖 刘卫国 《地球环境学报》 2012年第4期942-949,共8页
长链烯酮已被广泛运用于古气候/古环境的重建工作,对古海洋环境的重建尤为成功。最近几年里文献报到了长链烯酮存在于很多湖泊里,因此运用湖相烯酮重建陆相环境变迁有很大潜力。我们在这里总结已发现的世界及中国范围内的湖泊烯酮,并通... 长链烯酮已被广泛运用于古气候/古环境的重建工作,对古海洋环境的重建尤为成功。最近几年里文献报到了长链烯酮存在于很多湖泊里,因此运用湖相烯酮重建陆相环境变迁有很大潜力。我们在这里总结已发现的世界及中国范围内的湖泊烯酮,并通过比较(1)是否存在C_(37∶4)烯酮(2)C_(37)与C_(38)烯酮的比值(3)是否存在C_(38)甲基烯酮,来评价湖相烯酮的组成特征是否有别于海相烯酮。我们也讨论在某些情况下湖相样品里一些干扰峰的存在会导致湖相烯酮的分布特征不能准确地鉴定。我们认为湖相烯酮的分布特征的确有别于海相烯酮,这样的区别可用于指示当时的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烯酮 湖相 海相 沉积环境
下载PDF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湖泊沉积生物标志物记录及其环境气候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毅 罗宇涵 +3 位作者 孙松 何毓新 柳中晖 孙立广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5-214,共10页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莫愁湖(69°22.3'S,76°22.0'E)沉积柱中的有机生物标志物记录了该区全新世中、晚期气候演变过程。不饱和长链烯酮在沉积柱111—76 cm(6 450—5 100 cal.a BP)和36—30 cm(3 700—3 500 cal.aBP)...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莫愁湖(69°22.3'S,76°22.0'E)沉积柱中的有机生物标志物记录了该区全新世中、晚期气候演变过程。不饱和长链烯酮在沉积柱111—76 cm(6 450—5 100 cal.a BP)和36—30 cm(3 700—3 500 cal.aBP)深度段检出,76 cm深度以上基本消失;表明该区在5 100 cal.a BP前后气候开始由冷转暖,冰川消融,陆壳抬升,相对海平面下降,同时大量的冰融水使湖泊逐渐淡化。沉积柱底部长链烯酮的检出阶段与东南极相对海平面较高时期相一致,而沉积柱36—30 cm(3 700—3 500 cal.a BP)深度段不饱和长链烯酮的痕量检出,则揭示了一个短暂的气候干冷、湖泊盐度升高的时期。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反映当地气候变化所控制的湖生植物群落演变过程,与上述过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极 拉斯曼丘陵 长链烯酮 正构烷烃 相对海平面
下载PDF
大气CO_(2)和古地理共同控制新生代印太暖池的演化
3
作者 张冉 柳中晖 +7 位作者 姜大膀 俞永强 张仲石 杨一博 谭宁 司东 张强 周鑫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323-1331,共9页
The Indo-Pacific warm pool(IPWP) is crucial for regional and global climates.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PWP and its effect on the regional climate during the Cenozoic remain unclear. Here, using a compilation o... The Indo-Pacific warm pool(IPWP) is crucial for regional and global climates.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PWP and its effect on the regional climate during the Cenozoic remain unclear. Here, using a compilation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records(mainly since the middle Miocene) and multimodel paleoclimate simulations,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xtent, intensity and warmest temperature position of the IPWP changed markedly during the Cenozoic. Specifically, its extent decreased, its intensity weakened, and its warmest temperature position shifted from the Indian to western Pacific Ocean over time. The atmospheric CO_(2) dominated its extent and intensity, while paleogeography, by restri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ndian Ocean and the width of the tropical seaways, controlled the shift in its warmest temperature position. In particular, the eastward shift to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from the middle to late Miocene inferred from compiled SST records likely resulted from the constriction of tropical seaways. Furthermore, by changing the atmospheric thermal structure an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the reduced extent and intensity of the IPWP decreased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the western Indian Ocean, eastern Asia and Australia, while the shift in the warmest temperature position from the Indian to western Pacific Ocean promoted aridification in Australia. Qualitative model-data agreements are obtained for both the IPWP SST and regional clima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st warm climates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of atmospheric CO_(2), the expans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IPWP will occur in a warmer future and favor excessive precipitation in eastern Asia and Austral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o-Pacific warm pool CENOZOIC Atmospheric CO_(2) PALEOGEOGRAPHY
原文传递
浅海U_(37)^(K')与海水表层温度关系的评估
4
作者 王梦媛 熊海仙 +4 位作者 杨守业 余凤玲 孔德明 宗永强 柳中晖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6-916,共11页
为了调查海岸带-大陆架海水长链烯酮不饱和度U_(37)^(K')与海水表层温度的关系,我们采集了南海、台湾海峡、东海的58个表层沉积物.将新采集的样品数据与已发表的南海、黄海及东海北部浅水区的71个数据点结合,组成一套纬度范围跨越6&... 为了调查海岸带-大陆架海水长链烯酮不饱和度U_(37)^(K')与海水表层温度的关系,我们采集了南海、台湾海峡、东海的58个表层沉积物.将新采集的样品数据与已发表的南海、黄海及东海北部浅水区的71个数据点结合,组成一套纬度范围跨越6°N~37°N、年平均海水表层温度在14.3℃和28.6℃之间变化的数据集.利用该组数据,我们检查了来自西北太平洋边缘的129个样本及该区域浅水区的85个样本中U37K’指标与海水表层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中低纬度边缘海所有数据的U_(37)^(K')均显示了与表层年均SST较好的相关性,R^(2)大于0.89.其中,水深小于200m的海岸带-大陆架样本U_(37)^(K')-SST的线性回归方程与已发表的全球全海域开放大洋回归方程的斜率十分相似.这确认了U_(37)^(K')作为西北太平洋边缘海中低纬度浅海SST重建指标的适用性.此外,我们重新整合的全球浅海数据集172个样本U_(37)^(K')-SST结果与西北太平洋边缘海浅海结果更为相近(相似的斜率和截距).然而,与开放大洋相似的回归公式并不意味着公式的绝对适用.例如,本研究边缘海浅海的85个数据中,绝大多数数据点都位于回归线之上,显示为U37K’的正残差.该回归偏差似乎是由特定的海洋环境引起的,如来自温暖洋流和/或高营养盐条件会产生正U37K’残差;反之,在全球浅海数据集发现了相应的负残差.综上,考虑到西北太平洋边缘海中低纬度浅海的温度及其他环境因素的特殊性,我们提出了非线性的U_(37)^(K')-SST回归曲线公式:U_(37)^(K')=-1.2488+0.1740×SST-0.0035×SST^(2),R^(2)=0.93,n=85,此公式适用于温度小于24℃的U_(37)^(K')-SST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酮 U_(37)^(K') 海水表层温度 西北太平洋边缘 浅水
原文传递
近千年来青海湖水热变化再重建 被引量:4
5
作者 柳中晖 周爱锋 刘卫国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74-981,共8页
中国近千年来的水文气候变化大致以暖期时季风区相对湿润而西北西风区相对干旱为特征,处在季风边缘区的青海湖对验证此特征因此显得特别重要。然而相互不一致的青海湖研究结果还时常出现,多数时候与沉积物年代及所采用指标的解释的不... 中国近千年来的水文气候变化大致以暖期时季风区相对湿润而西北西风区相对干旱为特征,处在季风边缘区的青海湖对验证此特征因此显得特别重要。然而相互不一致的青海湖研究结果还时常出现,多数时候与沉积物年代及所采用指标的解释的不确定性有关。本文重新分析了青海湖东部靠近沙岛水深5m处的一根2m的沉积柱里的有机指标,长链烯酮和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长链烯酮Uk'37古温度指标、%C37:4古盐度指标和直链烷烃的水生植物比(Paq)指标显示当代暖期(1850~2000A.D.)和中世纪暖期(800~1400A.D.)时湖水相对温暖,盐度较低和湖水深度增加,而小冰期时(1400~1850A.D.)相反;并且中世纪暖期相对当代暖期要温暖湿润,证实了以前从湖心深水沉积柱获得的烯酮结果。本文结果也显示至少在盐度变化明显的青海湖长链烯酮古温度指标不包括C37:4可能更合理一些;另外,气候从冷到暖的转变过程中,湖水温度和盐度变化似乎不同步,可能与径流输入的突然性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湖泊沉积物 长链烯酮 古温度 古盐度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西北干旱区湖泊沉积物中长链烯酮的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3
6
作者 宋木 刘卫国 +1 位作者 郑卓 柳中晖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99-1210,共12页
近年来,U_(37)^(K')长链烯酮古温度指标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湖泊沉积物的研究中。综合分析我国西风区的湖泊沉积物记录,U_(37)^(K')对全新世暖期的记录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有高达0.9的异常值出现,即湖泊表层水温在全新世超过30℃... 近年来,U_(37)^(K')长链烯酮古温度指标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湖泊沉积物的研究中。综合分析我国西风区的湖泊沉积物记录,U_(37)^(K')对全新世暖期的记录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有高达0.9的异常值出现,即湖泊表层水温在全新世超过30℃,这在气候意义上很难解释。为了更好地理解U_(37)^(K')在西北干旱区湖泊沉积物中的应用条件,文章对玛纳斯湖西岸的三处晚全新世湖滨沉积物钻孔进行了有机地球化学分析,首次确认了新疆玛纳斯湖湖泊沉积物中存在长链烯酮。通过分析U_(37)^(K')记录与长链烯酮含量的关系,并与其他西风区湖泊烯酮记录进行对比,发现长链烯酮的含量与干旱区湖泊的湖水位变化存在一定的关系,即长链烯酮含量的高低指示着湖水位的高低;同时,U_(37)^(K')记录与长链烯酮含量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异常高的U_(37)^(K')值总是伴随着较低的烯酮含量(<100ng/g干样),即产生于湖滨相或湖泊接近于干涸状态。由此,本文认为湖水位较低时,湖泊水体差异升温和长链烯酮的选择性分解可能是导致较高U_(37)^(K')出现的原因;这样的U_(37)^(K')记录是不可靠的,不能用于定量计算古温度,但仍可用于反应冷暖趋势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湖泊沉积物 长链烯酮 湖水位 古温度重建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隆升与新特提斯海退却对亚洲中纬度阶段性气候干旱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孙继敏 刘卫国 +1 位作者 柳中晖 付碧宏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2017年第9期951-958,共8页
亚洲内陆是北半球最大、最广阔的中纬度干旱区,且不同于世界上分布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干旱区。现今的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深居内陆,远离各大洋的水汽来源。亚洲中纬度干旱区究竟如何形成?历经了怎样的干旱化过程?其形成演化的动力机制是... 亚洲内陆是北半球最大、最广阔的中纬度干旱区,且不同于世界上分布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干旱区。现今的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深居内陆,远离各大洋的水汽来源。亚洲中纬度干旱区究竟如何形成?历经了怎样的干旱化过程?其形成演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这些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事实上,亚洲中纬度干旱区发展成今天所见的干旱荒漠,并不是短时间内实现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阶段性演化进程,是在新生代以来印度、阿拉伯、非洲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青藏高原的隆升,新特提斯海的退却以及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冷与海平面下降等区域和全球要素共同作用下,从半湿润—半干旱—干旱—极端干旱渐进演化而来。历经了始新世的半湿润气候,渐新世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和中新世末期以来的干旱-极端干旱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干旱区 新生代长尺度演化过程 干旱化 动力机制
原文传递
湖泊碳库效应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解释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14
8
作者 侯居峙 William J.D'Andrea 柳中晖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1-453,共13页
在当前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冰川急剧退缩严重影响着东亚地区水资源。为了有效地规划水资源,需要对高原气候变化及其机制有深入的理解。尽管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有大量的古气候记录,但是目前对高原气候的时空变化及其机制仍缺乏深... 在当前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冰川急剧退缩严重影响着东亚地区水资源。为了有效地规划水资源,需要对高原气候变化及其机制有深入的理解。尽管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有大量的古气候记录,但是目前对高原气候的时空变化及其机制仍缺乏深入一致的认识。青藏高原冰川、树轮和石笋记录可以提供过去气候变化的框架,但是这些记录的分布局限于一些特定的地理区域。青藏高原上广泛分布的湖泊沉积物是研究高原气候的时空变化及其机制的优良介质。湖泊沉积物岩芯的年龄控制主要依赖于放射性碳同位素定年,但大多数高原湖泊具有碳库效应,为建立沉积岩芯年代控制需要进行碳库年龄校正所带来的年龄误差目前未有深入研究,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利用湖泊沉积物记录研究高原气候时空变化及其机制。本文比较了目前确定高原湖泊碳库年龄的方法并提出建议采用的方法,汇总目前已发表的高原湖泊碳库年龄,讨论湖泊现代碳库年龄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讨论湖泊碳库过去变化及其可能造成的岩芯年代控制误差;以青海湖和班公错两个高原湖泊已发表的记录为例讨论过去碳库年龄变化可能造成对记录完全不同的解释;还讨论了由碳库效应校正而带来的湖泊沉积物岩芯年龄控制误差对青藏高原湖泊记录的末次盛冰期终止年代的空间分布及其对变化机制解释的影响。如果考虑碳库效应的过去变化,目前所观测到的高原气候时空变化及其机制需要重新解释。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青藏高原气候时空变化及其机制,我们需要更多有良好定年、高分辨率和定量化的湖泊记录,本文也建议在解释目前湖泊记录时需要应对年龄控制极大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湖泊 碳库年龄 ^14C年代学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水生植物烷基脂类含量和分布特征及其单体氢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5
9
作者 刘虎 柳中晖 +1 位作者 赵成 刘卫国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39-1451,共13页
水生植物是湖泊沉积物中内源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但目前研究者对水生植物正构烷烃和脂肪酸分布特征的研究有限,极大地限制了湖泊沉积物同位素地球化学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文章总结了全球湖泊已报道水生植物脂类结果,结合在中国主要湖... 水生植物是湖泊沉积物中内源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但目前研究者对水生植物正构烷烃和脂肪酸分布特征的研究有限,极大地限制了湖泊沉积物同位素地球化学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文章总结了全球湖泊已报道水生植物脂类结果,结合在中国主要湖泊新获得的脂类数据,系统讨论了湖泊水生植物脂类分布特征.我们发现水生植物基本以中等链长脂类(C23~C25正构烷烃和C22~C24脂肪酸)为主峰碳,与陆生植物存在差别(以长链脂类为主峰碳),但一些水生植物样品的长链正构烷烃(如C27和C29)和长链脂肪酸(如C26和C28)也具有较高丰度.沉水植物具有较高含量的长链正构烷烃(平均47μg g^-1)和长链脂肪酸(平均170μg g^-1),与陆生植物脂类含量接近,表明当湖泊中沉水植物大量生长时,其可能对沉积物的长链脂类存在较大贡献.但藻类长链正构烷烃和长链脂肪酸的含量较低(平均含量分别为2和9μg g^-1),表明其对沉积物长链脂类的影响可能较小.通过对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脂类分子指标进行比较,我们发现ACL14-32和ATR14-18值能有效将藻类和其他植物来源的脂肪酸区分开,Paq′值能很好地将沉水植物和陆生植物来源的正构烷烃区分开.每个水生植物样品不同奇碳数正构烷烃(C21~C31)和不同偶碳数脂肪酸(C20~C30)分子间δD值无明显差别,表明湖泊沉积物脂类分子间δD值的差异可能具有区分其输入来源,以及反映湖泊水文条件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 脂肪酸 氢同位素 藻类 沉水植物
原文传递
晚中新世以来东赤道太平洋冷舌的地质演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军 刘晶晶 柳中晖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5-591,共7页
东赤道太平洋冷舌(东太冷舌)的演变对揭示古气候变化的动力学机制存在重要的科学意义,但学术界对东赤道太平洋冷舌的形成时间和发育机制仍存在争论。我们选择东赤道太平洋暖池边缘区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 东赤道太平洋冷舌(东太冷舌)的演变对揭示古气候变化的动力学机制存在重要的科学意义,但学术界对东赤道太平洋冷舌的形成时间和发育机制仍存在争论。我们选择东赤道太平洋暖池边缘区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IODP)IODP-U1337站的深海沉积物,利用U3K7′温度指标,重建了过去8 Ma以来该站海水表层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记录。我们利用东太暖池区IODP-U1337站和东太冷舌区ODP846站的SST梯度(ΔSSTU1337-846),来指示东太冷舌8 Ma以来的演变历史。我们发现晚中新世以来东赤道太平洋冷舌的演变主要分为两个阶段:6.2~4.3 Ma期间,冷舌发育较为微弱,其中包括了晚中新世冷事件期间;4.3Ma至今,冷舌发育逐渐增强阶段,直到0.8 Ma左右达到现代水平。巴拿马海峡的关闭为冷舌发育提供前提条件,而在"温跃层传播机制"作用下,中高纬变冷才是上——更新世以来冷舌发育的持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冷舌 晚中新世 演化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北部太阳辐射影响的晚全新世温度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毓新 刘卫国 +7 位作者 赵成 王政 王欢业 刘毅 秦先燕 胡启后 安芷生 柳中晖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681-1681,共1页
近年来,小冰期(约公元1400~1850年)的气候变化已经得到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但是,在中世纪暖期(约公元800~1400年)温度是否比近50年温度高这个问题上,仍存在很多争论.有气候模型表明,包括青藏高原北部在内的中亚地区在中世纪暖期的... 近年来,小冰期(约公元1400~1850年)的气候变化已经得到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但是,在中世纪暖期(约公元800~1400年)温度是否比近50年温度高这个问题上,仍存在很多争论.有气候模型表明,包括青藏高原北部在内的中亚地区在中世纪暖期的温度仍然低于现代温度.然而,这一区域包含中世纪暖期的高分辨温度记录非常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北部 温度变化 晚全新世 辐射影响 中世纪暖期 太阳 气候变化 气候模型
原文传递
青铜器时代中国西北地区出现异常温暖时期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庆丰 孟博文 +10 位作者 王政 钱鹏 郑佳楠 姜佳玮 赵成 侯居峙 董广辉 沈吉 刘卫国 柳中晖 陈发虎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22年第4期427-436,M0004,共11页
全新世约4200年前的气候突变事件被认为对早期人类文明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但对此事件之后的陆地气候状态还缺乏全面的理解.通常认为在整个青铜器时代(约4000~2200年前)以冷凉气候为主,而早期人类文明的演化也是在此假设的气候背景下解... 全新世约4200年前的气候突变事件被认为对早期人类文明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但对此事件之后的陆地气候状态还缺乏全面的理解.通常认为在整个青铜器时代(约4000~2200年前)以冷凉气候为主,而早期人类文明的演化也是在此假设的气候背景下解释的.本文通过分析新疆赛里木湖沉积岩芯里的长链烯酮,并更新了青海湖和克鲁克湖已发表的长链烯酮记录,重建了中国西北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夏季温度变化.结果表明,在全新世变冷的长趋势下,中国西北地区在早中青铜器时代(约4200~2800年前)出现异常温暖的气候状态.对应于此时期较强的太阳活动及结合其他区域也存在的气候异常,推测青铜器时代可能发生了不寻常的气候重组.本文结果对研究青铜器时代人类文明发展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restrial temperature HOLOCENE The Bronze Age Northwest China ALKENON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