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骨骼肌挫伤后bFGF和MMP-1阳性细胞率比值与损伤时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柳丹凤 曾达 +4 位作者 李林峰 田甜 林伟 李雪榕 刘敏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72-675,684,共5页
目的:研究骨骼肌挫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和金属蛋白酶-1(MMP-1)阳性细胞率表达比值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骨骼肌损伤时间的关系,为骨骼肌挫伤时间推断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将65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60只)及对照组(5只)。... 目的:研究骨骼肌挫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和金属蛋白酶-1(MMP-1)阳性细胞率表达比值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骨骼肌损伤时间的关系,为骨骼肌挫伤时间推断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将65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60只)及对照组(5只)。实验组大鼠采用自由落体法建立骨骼肌挫伤模型后根据处死时间不同再分为0. 5 h、1 h、3 h、6 h、12 h、1 d、2 d、3 d、4 d、7 d、10 d和14 d共12组,每组5只;对照组常规饲养24 h后处死。取骨骼肌组织行常规HE染色及b FGF和MMP-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b FGF、MMP-1表达情况,对结果进行图像分析,计算阳性细胞率并完成相应统计学处理。结果:b FGF和MMP-1均在伤后呈现出上升-峰值-下降的表达趋势。当b FGF与MMP-1阳性细胞率的比值为0且MMP-1的阳性细胞率高于正常水平时,可推测骨骼肌挫伤时间在3 h内;当二者的比值大于0且小于1. 01时,可推测骨骼肌挫伤时间在3 h~3 d之间。结论:研究比较先后不同时间表达的两种生化指标阳性细胞率的比值,同时结合二者各自阳性细胞率的变化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用于推断骨骼肌挫伤的时间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挫伤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金属蛋白酶-1 损伤时间推断
下载PDF
大鼠骨骼肌挫伤后bFGF与c-Fos阳性细胞率比值与损伤时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林峰 曾达 +4 位作者 林伟 李雪榕 柳丹凤 田甜 刘敏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05-408,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骨骼肌挫伤模型细胞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c-Fos阳性细胞率比值的变化与损伤时间的关系,为骨骼肌损伤时间的分析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65只,体重180~200g。依据处死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12个实验... 目的研究大鼠骨骼肌挫伤模型细胞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c-Fos阳性细胞率比值的变化与损伤时间的关系,为骨骼肌损伤时间的分析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65只,体重180~200g。依据处死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12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5只。实验组大鼠于伤后0.5h、1h、3h、6h、12h、1d、2d、3d、4d、7d、10d、14d处死,制作大鼠骨骼肌挫伤模型;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24h后处死。分别实验组大鼠取挫伤处骨骼肌及对照组大鼠正常骨骼肌作bFGF和c-Fos免疫组化染色,分析bFGF和c-Fos的表达情况。结果当骨骼肌损伤时间在0.5~3h时,bFGF和c-Fos的阳性细胞率比值为0,且c-Fos阳性细胞率升高;当骨骼肌损伤时间在3h^1d时,bFGF和c-Fos的阳性细胞率比值在0~1.22,且c-Fos阳性细胞率高于bFGF;当骨骼肌损伤时间>1d时,bFGF和c-Fos的阳性细胞率比值>1.22并持续升高。结论 bFGF和c-Fos阳性细胞率比值所呈现的单调性时序性改变,表明采用两种表达时间存在先后差异的生化指标,通过二者阳性细胞率比值的变化规律并结合二者阳性细胞率的变化情况,可推断大鼠骨骼肌挫伤的损伤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OS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骼肌挫伤 损伤时间推断 阳性细胞率比值
下载PDF
非典型电流损伤死亡大鼠血清代谢组学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林峰 董贺文 +3 位作者 柳丹凤 田甜 代号 刘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45-650,共6页
目的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 NMR)代谢组学方法寻找非典型电流损伤死亡大鼠血清中的差异性代谢产物,为生前非典型电击死的判定以及其与死后即刻电击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制作大鼠非典型... 目的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 NMR)代谢组学方法寻找非典型电流损伤死亡大鼠血清中的差异性代谢产物,为生前非典型电击死的判定以及其与死后即刻电击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制作大鼠非典型电击死模型、死后即刻电击模型、机械性窒息死亡模型、机械性损伤死亡模型和高温损伤死亡模型,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常规处死。取各组大鼠血清进行~1H NMR代谢组学技术检测,筛选差异性代谢产物。结果非典型电击死组与机械性窒息死亡组、机械性损伤死亡组、高温损伤死亡组、对照组间比较,共筛选出4个具有鉴别价值的化学位移点及其对应的多种代谢物,包含醇类、酚类、糖类、氨基酸类等多种小分子物质;非典型电击死组与死后即刻电击组、对照组间比较,共筛选出8个具有鉴别价值的化学位移点及其对应的多种代谢物,包含糖类、氨基酸类、酯类、核酸等多种小分子物质。结论~1H NMR代谢组学技术能够发现非典型电流损伤死亡的差异性代谢产物,有望为非典型电流损伤死亡的诊断以及生前电击与死后即刻电击的鉴别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代谢组学 电击伤 核磁共振波谱法 血清 大鼠
下载PDF
平面扫描法测定耳廓缺损程度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柳丹凤 云利兵 +2 位作者 田甜 李林峰 刘敏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5期521-522,共2页
人耳廓凸出于面颅,在争执斗殴中易受到咬、砍等形成缺损。耳廓缺损不仅可减少声波的收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听功能,也是评价容貌毁损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法医临床鉴定工作中,多数学者认为对于耳廓面积的计算应按最大投影面积进行,但具体测... 人耳廓凸出于面颅,在争执斗殴中易受到咬、砍等形成缺损。耳廓缺损不仅可减少声波的收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听功能,也是评价容貌毁损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法医临床鉴定工作中,多数学者认为对于耳廓面积的计算应按最大投影面积进行,但具体测量方法并不一致,包括耳平面拍照法[1,2]、透明薄膜描记法[3]等。作者发现平面扫描仪具有成像稳定、操作简便等优势,其用于测量耳廓投影面积具有较高精确度。现就一例采用平面扫描法鉴定单侧耳廓缺损的案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临床学 耳廓缺损 平面扫描
原文传递
《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医疗纠纷的特点——附719例医疗纠纷案例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林伟 李雪榕 +2 位作者 柳丹凤 李林峰 刘敏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4期409-414,共6页
目的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医疗纠纷的特点,探究其原因,对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及相关医务人员提出防范医疗纠纷的建议。材料方法对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2011~2016年受理的719例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目的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医疗纠纷的特点,探究其原因,对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及相关医务人员提出防范医疗纠纷的建议。材料方法对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2011~2016年受理的719例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侵权责任法》实施后,2011~2016年各年度的医疗纠纷数量无明显变化;各等级医疗机构、各科室在2011~2016年各年间的医疗纠纷数量无明显变化。(2)《侵权责任法》实施后二级医疗机构医疗纠纷数量仍然最多,三级医疗机构医疗纠纷的数量明显增多,其他等级医疗机构的纠纷数量占比较大;但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并无变化。(3)《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医疗纠纷所涉及的过错种类较《侵权责任法》实施前增多。结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督促医疗机构进行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加强医疗行业法制建设;医疗机构对其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培训的同时,应丰富培训内容,并对医务人员的法律认知情况进行考核;医务人员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临床学 医疗纠纷 侵权责任法 法医学鉴定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无电流斑电击死大鼠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田甜 金伟 +3 位作者 柳丹凤 李林峰 翟豪杰 刘敏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5期433-438,448,共7页
目的为无电流斑电击死的诊断及电击死和死后电击的鉴别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方法建立SD大鼠电击死、高温损伤死、机械性损伤死、机械性窒息死、死后即刻电击等损伤动物模型,死后立即从腹主动脉采血,离心取血浆,在Bruker公司600MHz核磁... 目的为无电流斑电击死的诊断及电击死和死后电击的鉴别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方法建立SD大鼠电击死、高温损伤死、机械性损伤死、机械性窒息死、死后即刻电击等损伤动物模型,死后立即从腹主动脉采血,离心取血浆,在Bruker公司600MHz核磁共振仪中,用脉冲序列进行检测得到一维1H核磁共振图谱(1H-NMR),将其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正交信号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SC-PLS-DA)模式识别分析及差异性代谢物的筛选。结果电击死组与高温损伤死组的1D-1H NMR图谱存在4处有差异的化学位移点,其代表的代谢物包括D-谷氨酰胺、同型半胱氨酸、肌醇、前列腺素D2、糖原等;电击死组与机械性损伤死组的1D-1H NMR图谱存在4处有差异的化学位移点,其代表的代谢物包括氨基丁酸、硬脂酸、脱氧胆酸、葡萄糖醛酸、糖原、泛酸等;电击死组与机械性窒息死组的1D-1H NMR图谱存在8处有差异的化学位移点,其代表的代谢物包括硬脂酸、L-同型半胱氨酸、肌酐三磷酸、亮氨酸、前列腺素D2、环磷酸腺苷、糖原等;电击死组与死后即刻电击组的1D-1H NMR图谱存在4处有差异的化学位移点,其代表的代谢物包括糖原、泛酸、葡萄糖醛酸、肌醇、葡萄糖、二氢尿嘧啶、硒代胱氨酸、前列腺素D2、cAMP等。结论利用代谢组学方法有望为无电流斑电击死的诊断及电击死和死后电击的鉴别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电击死 代谢组学 差异性代谢物 模式识别
原文传递
大鼠脑震荡伤后外周器官HSP70、TNF-α表达比值与损伤时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雪榕 林伟 +2 位作者 李林峰 柳丹凤 刘敏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5期458-463,共6页
目的研究大鼠脑震荡伤后主要外周器官HSP70、TNF-α表达量的变化规律,并结合二者比值来推断脑震荡的损伤时间。方法制作大鼠脑震荡模型后,取不同时间点的心、肝、脾、肺、肾组织进行HSP70和TNF-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图像获得二者各... 目的研究大鼠脑震荡伤后主要外周器官HSP70、TNF-α表达量的变化规律,并结合二者比值来推断脑震荡的损伤时间。方法制作大鼠脑震荡模型后,取不同时间点的心、肝、脾、肺、肾组织进行HSP70和TNF-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图像获得二者各自表达量及比值的变化规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脑震荡后0.5h至12h时间段内,TNF-α及HSP70的表达量均呈现同时上升的趋势,但HSP70表达量均大于TNF-α,其二者表达量之比由1.19下降至本时间段内最低值0.76,提示当肝脏中HSP70、TNF-α的表达量之比在1.19以内,且HSP70的表达量大于TNF-α,则脑震荡损伤时间应在12h以内;(2)心、脾、肺、肾组织中二者的变化规律与肝脏类似。结论观察脑震荡后肝脏、心脏、脾脏、肾脏组织中HSP70、TNF-α的表达量,并结合二者比值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推断脑震荡的损伤时间范围。按照该研究思路进一步深入研究,有望提高脑震荡损伤时间范围推断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脑震荡 损伤时间 HSP70 TNF-Α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头部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伤病关系分析1例
8
作者 李林峰 柳丹凤 +1 位作者 代号 刘敏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4期432-433,I0001,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男,37岁。某日与他人发生纠纷在打斗过程中突然倒地,后经抵达现场的急救人员确认已经死亡。经调查,死者生前未饮酒且既往无酗酒史。1.2尸体检验尸表检验死者额部皮肤见一处横行擦挫伤,大小为8.0cm×(0.8-1.0)cm。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蛛网膜下腔出血 死亡原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