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单些,再简单些
1
作者 柳南溪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7,共1页
关键词 通讯 任长霞 警察 新闻写作 文风
下载PDF
偏激是言论的大忌
2
作者 柳南溪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8-48,共1页
浏览一下案头的报纸,发现无论是日报、行业报还是晚报、都市报,几乎都开辟了言论栏目,给广大读者、作者提供了一个各抒己见的园地.其中有不少言论言简意赅、观点鲜明、一针见血、切中时弊.而且有些新闻评论的反映非常迅速:头一天刚见报... 浏览一下案头的报纸,发现无论是日报、行业报还是晚报、都市报,几乎都开辟了言论栏目,给广大读者、作者提供了一个各抒己见的园地.其中有不少言论言简意赅、观点鲜明、一针见血、切中时弊.而且有些新闻评论的反映非常迅速:头一天刚见报的新闻,第二天就刊登了针对此事的评论,使读者在了解了新闻事件的全过程之后,还能看到有关这个新闻事件的思考,从而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愉悦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论 读者 愉悦感 晚报 都市报 新闻评论 行业报 偏激 作者 发现
原文传递
细节的复沓
3
作者 柳南溪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39,共1页
细节,是描绘人物和事件、表达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可以使新闻稿中的人物活灵活现,可以增强作品的思想性、可读性和感染力.阅读新闻稿,最容易使人感动的,就是细节.
关键词 复沓 重要组成部分 细节描写 新闻稿 思想性 感染力 可读性 人物 真实 生动
原文传递
功夫与个性
4
作者 柳南溪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9-30,共2页
目前社会上各类大报小报非常多,报纸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让读者认可你的报纸?除了"时效性"、"可读性"、"实用性"等因素以外,突出"个性"当属取胜的法宝了.有的报纸每天都以"独家新闻... 目前社会上各类大报小报非常多,报纸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让读者认可你的报纸?除了"时效性"、"可读性"、"实用性"等因素以外,突出"个性"当属取胜的法宝了.有的报纸每天都以"独家新闻"来吸引读者,久而久之,便赢得了读者的"忠诚度",有了固定的读者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纸 市场竞争 读者忠诚 新闻报道 个性 独家新闻 精品意识 敬业精神
原文传递
在“眼睛”上下功夫
5
作者 柳南溪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26,共1页
标题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有人曾形象地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还有人说"标题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精彩新闻",这话一点不假.近来浏览各地报纸,发现有些新闻标题制作得十分精彩,有些标题就像一幅"... 标题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有人曾形象地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还有人说"标题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精彩新闻",这话一点不假.近来浏览各地报纸,发现有些新闻标题制作得十分精彩,有些标题就像一幅"画"一样,使人看过之后可以联想.这样的标题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新闻标题 标题制作 标题特色
原文传递
配乐新闻刍议
6
作者 柳南溪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3-43,共1页
电视新闻与报纸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有声有色",因此,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如何利用优势、发挥优势"方面做了不少积极的探索.其中收效最好的,是为新闻配乐.
关键词 配乐新闻 新闻报道 电视新闻
原文传递
还是得立规矩
7
作者 柳南溪 《瞭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0期31-31,共1页
中央已作出了进一步改革出访礼宾仪式的决定,党和国家领导人更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原以为高层尚且如此,各地的迎送习俗也该改改了吧?
关键词 中国 领导干部 群众路线 干部制度
原文传递
词语“褒贬转换”趣谈
8
作者 柳南溪 《教师博览(上旬刊)》 2005年第3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词语 褒贬 汉语 意思 趣谈 转换 读书 现象 发现
原文传递
她是社区老人的主心骨
9
作者 柳南溪 《社区》 2006年第06S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老人 社区 晨练 老年人 早晨 个人
原文传递
泥瓦匠的哲学
10
作者 柳南溪 《百姓生活》 2011年第11期17-17,共1页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曾经为一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写过一篇传记,题目是《圬者王承福传》。所谓“圬(音wu)者”,即泥瓦匠。在韩愈眼里,这个名叫王承福的泥瓦匠工作卑贱而又劳苦,然而看看王承福的神色,似乎悠然自得。这使韩愈有些...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曾经为一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写过一篇传记,题目是《圬者王承福传》。所谓“圬(音wu)者”,即泥瓦匠。在韩愈眼里,这个名叫王承福的泥瓦匠工作卑贱而又劳苦,然而看看王承福的神色,似乎悠然自得。这使韩愈有些不解。经过与王承福接触。他发现王承福说的话简洁而有道理,甚至充满哲理,于是欣然为其作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韩愈 文学家 福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