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型维生素C对黄颡鱼生长和几种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文辉 王吉桥 +4 位作者 程鑫 柳圭泽 李文宽 骆小年 李敬伟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51-958,共8页
黄颡鱼(Pelieobagrus fulvidraco)是新兴淡水养殖对象,其养殖技术和适宜饲料蛋白及维生素C磷酸酯的需要量等已有报道,但对包膜维生素C的生长和免疫反应目前尚未见报道,而维生素C是鱼正常生长和抗病的重要微量营养素。为此,在水温... 黄颡鱼(Pelieobagrus fulvidraco)是新兴淡水养殖对象,其养殖技术和适宜饲料蛋白及维生素C磷酸酯的需要量等已有报道,但对包膜维生素C的生长和免疫反应目前尚未见报道,而维生素C是鱼正常生长和抗病的重要微量营养素。为此,在水温(22.0±3.0)℃下,将平均体质量10.0g的黄颡鱼幼鱼放养在30个60cm×60cm×120cm的微流水网箱中,投喂以鱼粉为蛋白源,粗蛋白含量40.0%和粗脂肪8.0%的半精制饲料,按300mg·kg^-1、600mg·kg^-1、900mg·kg^-1、1200mg·kg^-1和1500mg·kg^-1的剂量分别添加维生素C磷酸酯和包膜维生素C。经90d的饲养表明,饲料中维生素C磷酸酯和包膜维生素C的添加量分别为1110~1200mg·kg^-1和659~900mg·kg^-1时,黄颡鱼生长最快,饲料系数最低;添加量为1200mg·kg^-1和600mg·kg^-1时,血清总蛋白含量最高;961mg·kg^-1和981mg·kg^-1时,溶菌酶活性最高;747mg·kg^-1和507mg·kg^-1时,淀粉酶活性最高;1014mg·kg^-1和919mg·kg^-1时,蛋白酶活性最高。包膜维生素C的效果优于磷酸酯维生素C,这与其具稳定性且进入机体后缓释及蛋白酶活性和免疫力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蛋白质 维生素C 生长 免疫力
下载PDF
利用线粒体COI和微卫星标记分析文蛤7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宏俊 张晶晶 +4 位作者 袁秀堂 张安国 柳圭泽 邵魁双 王立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9-507,共9页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和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文蛤7个地理群体(朝鲜新义州,辽宁丹东、蛤蜊岗和盘山,山东东营,江苏如东和启东)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PCR扩增获得142条602 bp的COI核苷酸片段,比对到13个变异位点,包括11个...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和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文蛤7个地理群体(朝鲜新义州,辽宁丹东、蛤蜊岗和盘山,山东东营,江苏如东和启东)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PCR扩增获得142条602 bp的COI核苷酸片段,比对到13个变异位点,包括11个转换和2个颠换,定义了22个单倍型,共享单倍型12个,新义州、丹东和启东群体分别拥有特有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最高的是如东群体(h=0.900),最低的是东营群体(h=0.600);核苷酸多样性最高的是丹东群体(π=0.00350),最低的是蛤蜊岗群体(π=0.00115)。基于COI数据的Fu's Fs中性检验和核苷酸不配对分析揭示文蛤种群历史上曾经历过群体扩张事件。分子变异分析(AMOVA)表明,群体内遗传变异占71.64%,群体间遗传变异占28.36%,群体间发生显著的遗传分化(P<0.05)。7个微卫星标记扩增280个个体共获得54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7个,平均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3878和0.7996。江苏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但7个群体间遗传多样性不存在显著差异(Kruskal-Wallis检验,P>0.05)。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显示49个群体-位点组合中有18个偏离平衡(P<0.05),表现为杂合子缺失。单倍型邻接(NJ)树显示聚类未展示地域性特色,但某几个同一或者相近地理群体的单倍型具有聚类现象(如东和启东部分单倍型出现地理聚类)。依据群体间遗传距离以Kimura 2-parameter为模型建立UPGMA系统发育树,显示丹东群体和江苏的如东和启东群体聚为一支,暗示江苏苗种的异地养殖已经污染丹东文蛤的遗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群体遗传变异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 微卫星 增殖放流
下载PDF
盐度骤降对不同发育阶段仿刺参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吉桥 张筱墀 +2 位作者 姜玉声 张剑诚 柳圭泽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39-146,共8页
在2 L烧杯和塑料水槽(50 cm×40 cm×30 cm)中进行了3个试验,研究了盐度骤降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体、稚参、幼参存活和生长的影响。1)幼体试验:在水温为24.0~26.0℃下,测定了不同盐度(33(对照)、30、26、22、20、1... 在2 L烧杯和塑料水槽(50 cm×40 cm×30 cm)中进行了3个试验,研究了盐度骤降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体、稚参、幼参存活和生长的影响。1)幼体试验:在水温为24.0~26.0℃下,测定了不同盐度(33(对照)、30、26、22、20、17、13)下幼体在第12、24 h和72 h后的存活率。结果表明:盐度降至13和17时,幼体于第12 h和36 h全部死亡;72 h后,盐度为20组的幼体存活率最低,表明耳状幼体存活和生长的适应盐度为30~26。2)稚参试验:在水温为15.0~13.0℃下,进行不同盐度(33(对照)、30、26、22、20、17、13、9)对稚参(13.5 mg)12、24、72、96 h存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盐度降至9时,12 h时稚参全部死亡;盐度降至13时,24 h时90%的稚参死亡。盐度为30~17时,10 d时稚参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30 d时,盐度为26和盐度为22两组稚参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其它组(P【0.05);60 d时,盐度为30和盐度为26两组稚参的存活率高于其它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急剧降盐10 d后,将盐度为22、20、17的3组稚参逐渐恢复至盐度为26继续饲养60 d,稚参的存活率与盐度为33、30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生长显著缓慢(P【0.05)。3)幼参试验:在水温13.0~10.0℃时,将平均体质量为2.42 g的幼参在盐度为33(对照)、30、26、22条件下饲养60 d,各组幼参的吐肠率为2.23%~11.11%,盐度为33时显著低于盐度30(P【0.05),而与盐度为26、22时差异不显著(P】0.05);但生长却随着盐度的降低而降低,盐度为30、26时,幼参的生长速度分别比盐度为33组减少了5.0%和62.5%,表明盐度为26时为明显抑制生长的拐点。随着盐度的降低,幼参体腔液上清液溶菌酶活力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各试验组均未检测出酸性磷酸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状幼体 稚参 幼参 盐度 存活率 生长
下载PDF
盐度骤降对幼仿刺参生长、免疫指标及呼吸树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吉桥 张筱墀 +2 位作者 姜玉声 张剑诚 柳圭泽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7-392,共6页
在水温为10.0-13.0℃下,将暂养在盐度为33水中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2.42 g和3.5 g)直接放入盐度为33、30、26、22的塑料水槽(50 cm×40 cm×30 cm)中,过量投喂,正常饲养,研究了盐度骤降对幼参存活、生长、... 在水温为10.0-13.0℃下,将暂养在盐度为33水中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2.42 g和3.5 g)直接放入盐度为33、30、26、22的塑料水槽(50 cm×40 cm×30 cm)中,过量投喂,正常饲养,研究了盐度骤降对幼参存活、生长、某些免疫指标及呼吸树组织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 d饲养过程中,各组幼参的排脏率为2.23%-11.11%,盐度为33时,幼参的排脏率显著低于盐度为30时(P〈0.05),而与盐度为26和22时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生长却随着盐度的降低而降低,盐度为30和26时,幼参的生长速度分别比盐度为33时减少了5.0%和62.5%,表明盐度为26时是明显抑制幼参生长的拐点;随着盐度的降低,各试验组幼参体腔液上清液中溶菌酶活力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但均未检测出酸性磷酸酶的活性。盐度为29时,幼参体腔上皮细胞逐渐消失,内皮层中出现大量空泡,血腔不明显,中央腔变小;盐度为24、18时,幼参体腔上皮细胞增多,血腔增厚,内皮层细胞向中央腔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参 盐度 存活 生长 免疫 呼吸树
下载PDF
基于生物学特征的辽河口鮻资源开发与保护 被引量:3
5
作者 叶金清 柳圭泽 +1 位作者 袁秀堂 杨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2-307,共6页
为合理保护和开发辽河口鮻资源,于2014—2015年4个季节对辽河口开展了渔业资源调查,对其中1135尾鮻Liza haematocheila的群体结构、体长、体质量、生长、死亡和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鮻平均体长为193.8 mm,优势体长组为18... 为合理保护和开发辽河口鮻资源,于2014—2015年4个季节对辽河口开展了渔业资源调查,对其中1135尾鮻Liza haematocheila的群体结构、体长、体质量、生长、死亡和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鮻平均体长为193.8 mm,优势体长组为180~190 mm,平均体质量为103.7 g,优势体质量组为80~100 g,说明鮻主要捕捞对象为幼鱼和补充群体;鮻体长-体质量关系为W=2×10-5L2.9545(R2=0.9161,n=1135),采用ELEFAN方法,计算得到鮻极限体长L∞=404.3 mm,生长参数k=0.31,理论生长起点年龄t0=-0.44 a,拐点年龄为1.81 a;对照20世纪80年代对渤海鮻群体调查结果发现,L∞值从620.0 mm下降到现在的404.3 mm,拐点年龄由3~4 a下降到1.83 a,说明当今鮻群体小型化、低龄化严重;通过变换体长渔获曲线法求得年瞬时总死亡系数Z=2.20,根据Pauly经验公式计算得到年自然死亡系数M=0.42,换算得到年捕捞死亡系数F=1.78,开发率E=0.809,表明鮻资源已处于过度开发状态。研究表明,根据鮻单位补充量等渔获量模型分析,综合考虑其拐点年龄、生长、死亡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建议辽河口鮻最适开捕年龄为1.81 a,对应开捕体长为20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生物学 生长 死亡 资源保护 辽河口
下载PDF
中草药添加剂对黄颡鱼繁殖性能及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吉桥 柳圭泽 +2 位作者 田忠信 李文宽 闫有利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8-263,共6页
于2006年4月至7月,在7个池塘中放养3冬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亲鱼,分别给雌、雄鱼投喂添加枸杞、女贞子等和淫羊霍、杜仲等中草药的饲料。结果表明:摄食添加中草药饲料的雌鱼性腺指数(26.00%-26.17%)、受精率(80.1... 于2006年4月至7月,在7个池塘中放养3冬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亲鱼,分别给雌、雄鱼投喂添加枸杞、女贞子等和淫羊霍、杜仲等中草药的饲料。结果表明:摄食添加中草药饲料的雌鱼性腺指数(26.00%-26.17%)、受精率(80.10%-87.50%)和每尾亲鱼的出苗率(2683—4965尾)显著高于对照组(15.30%-19.55%、63.56%~77.42%和2413—2870尾);雌亲鱼性腺和肌肉中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n-6系列显著低于对照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雌亲鱼血液中雌二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雄鱼血液中睾酮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文中还讨论了中草药促进性腺发育成熟,提高繁殖效率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性腺 中草药 饲料
下载PDF
辽河口东岸翅碱蓬湿地退化分区及其土壤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钱凤魁 李婉宁 +2 位作者 赵英伟 周阳 柳圭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1-617,共7页
科学掌握赤碱蓬湿地退化特征和识别退化影响因素,对恢复湿地赤碱蓬植被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辽河口东岸翅碱蓬湿地区为研究区域,以1988~2019年遥感解译数据为基础,开展近30年翅碱蓬湿地的时空变化格局和退化分区研究,探讨翅碱蓬湿地退... 科学掌握赤碱蓬湿地退化特征和识别退化影响因素,对恢复湿地赤碱蓬植被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辽河口东岸翅碱蓬湿地区为研究区域,以1988~2019年遥感解译数据为基础,开展近30年翅碱蓬湿地的时空变化格局和退化分区研究,探讨翅碱蓬湿地退化的主要土壤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30年研究区域翅碱蓬湿地面积发生波动式变化,其中1988~1999年和2017~2019年为小幅度波动阶段,2000~2001年和2005~2014年为显著和稳定增长阶段,2002~2004年和2015~2016年为急剧和显著退化阶段;近30年翅碱蓬湿地转出为其他地类面积减少40.65km^(2),其他地类转入后面积增加40.46km^(2),总体处于平衡态势,其中芦苇湿地和河流滩涂为主要转换类型,而人工建筑对翅碱蓬湿地破坏影响较大,是导致翅碱蓬湿地面积减少并难以恢复的主要因素;根据30年来翅碱蓬湿地时空变化格局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翅碱蓬高度、中度和低度生长湿地区以及低度、中度和重度退化湿地区以及未生长植被湿地区等7个区域。低度生长区分布相对集中,但受外围中度和重度退化区域的影响,面临较大的退化风险;0~30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呈现逐渐降低的态势,使得土壤平均全盐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限制了翅碱蓬的生长,导致翅碱蓬湿地退化程度呈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碱蓬湿地 退化分区 土壤因素 辽河口
下载PDF
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对黄颡鱼性腺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吉桥 柳圭泽 +3 位作者 闫彦春 李文宽 蒋湘辉 程爱香 《北京水产》 2008年第4期27-34,共8页
在以鱼粉和豆饼为蛋白源的含粗蛋白量为42.0%的基础饲料中,分别加入益母草、川芎(F1)、山药、党参(F2)、熟地、何首乌(F3)、枸杞、女贞子(F4)、淫羊霍、杜仲等(F5)中草药,在流水网箱中饲养平均体重12.0g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 在以鱼粉和豆饼为蛋白源的含粗蛋白量为42.0%的基础饲料中,分别加入益母草、川芎(F1)、山药、党参(F2)、熟地、何首乌(F3)、枸杞、女贞子(F4)、淫羊霍、杜仲等(F5)中草药,在流水网箱中饲养平均体重12.0g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以不添加中草药组为对照组(F 0),研究了中草药对2冬龄黄颡鱼性腺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黄颡鱼 性腺 发育
下载PDF
脂肪酸对黄颡鱼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吉桥 闫彦春 +3 位作者 柳圭泽 李文宽 王声权 巴桂香 《北京水产》 2006年第6期39-45,共7页
在水温由14℃自然降至6℃的越冬期间,对黄颡鱼进行对照实验。对其血液指标和肠道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整个越冬期,摄食鱼血液中血红蛋白(g%)和γ-球蛋白(g%)含量及血清溶菌酶(IU)的活性均高于饥饿鱼,即黄颡鱼摄食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 在水温由14℃自然降至6℃的越冬期间,对黄颡鱼进行对照实验。对其血液指标和肠道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整个越冬期,摄食鱼血液中血红蛋白(g%)和γ-球蛋白(g%)含量及血清溶菌酶(IU)的活性均高于饥饿鱼,即黄颡鱼摄食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占总脂肪酸18.48%-21.62%的饲料时,免疫力较强。越冬期摄食黄颡鱼肠道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的活性随水温上升而增加,且高于饥饿鱼,与其免疫能力的增加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必需脂肪酸 越冬 血液 酶活性
下载PDF
辽河口翅碱蓬降滩修复效果评估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范 乌立国 +2 位作者 贾世娜 孙钦帮 柳圭泽 《环境生态学》 2022年第6期49-53,共5页
降滩修复技术是翅碱蓬湿地修复采用的主要方法。以辽河口红海滩接官亭、海南山、降滩修复区和情人岛4个翅碱蓬降滩修复区域为研究对象,系统评估修复区域翅碱蓬降滩修复效果,利用相关性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数学统计分析方法对影响翅... 降滩修复技术是翅碱蓬湿地修复采用的主要方法。以辽河口红海滩接官亭、海南山、降滩修复区和情人岛4个翅碱蓬降滩修复区域为研究对象,系统评估修复区域翅碱蓬降滩修复效果,利用相关性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数学统计分析方法对影响翅碱蓬分布和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进行筛选确定。结果显示,翅碱蓬降滩修复有效率达到80%,翅碱蓬种类以及沉积物中的水分、全氮和速效钾是影响修复效果的关键环境因子,为翅碱蓬降滩修复技术的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口 翅碱蓬 降滩修复 环境因子
下载PDF
黄颡鱼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吉桥 李艳颖 +2 位作者 李文宽 王文辉 柳圭泽 《北京水产》 2007年第5期38-43,共6页
在水温22-25℃下,利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1-15日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消化系统发育过程。结果发现,破膜后1天,消化道呈裂缝状腔隙,2日龄时食道贯通,卵黄囊很大,为内源营养阶段。3-5日龄消化道基本贯通,胃腺出现,卵黄变小,被... 在水温22-25℃下,利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1-15日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消化系统发育过程。结果发现,破膜后1天,消化道呈裂缝状腔隙,2日龄时食道贯通,卵黄囊很大,为内源营养阶段。3-5日龄消化道基本贯通,胃腺出现,卵黄变小,被吸收,为肠内-外源营养期。5-6日龄后,卵黄囊被完全吸收,消化系统分化为食道、胃、肠、直肠、肝脏和胰脏等。食道粘膜为复层上皮,富含杯状细胞。颌齿本质加厚,咽齿开始硬化。胃的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粘膜上皮没有杯状细胞。肠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肠上皮具杯状上皮细胞。肝小叶分界和肝索明显,进入外源营养阶段。破膜后3天出现独立的胰脏。胰腺外分泌部由许多腺泡组成,破膜后5天出现胰岛,分散存在于外分泌部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消化系统 胚后发育 组织学
下载PDF
曹妃甸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梁淼 姜倩 +4 位作者 李德鹏 柳圭泽 陈兆林 崔雷 于大涛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9-491,共13页
基于2015年9月和2016年5月采集的曹妃甸近岸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等进行研究,利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AMBI指数法和M-AMBI指数法对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和生境质量进行评价。... 基于2015年9月和2016年5月采集的曹妃甸近岸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等进行研究,利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AMBI指数法和M-AMBI指数法对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和生境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9月和2016年5月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73种,其中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物种数占据较大比例。该海域的优势种为日本大螯蜚、日本刺沙蚕、囊叶齿吻沙蚕、轮双眼钩虾,其中日本大螯蜚具有最大的丰度和优势度。群落结构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表明,2015年9月研究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以20%的相似性可以分为4组,2016年5月以10%的相似性可以分为7组,两次调查的群落结构相似性均较低。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研究结果显示,2015年9月底栖群落受到严重污染扰动,而到2016年5月,底栖动物群落生物量优势显著上升,群落受扰动状况改善,达到未受或受到轻微污染扰动状态。AMBI指数及M-AMBI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曹妃甸海域大部分站位生境质量为良好状态。本研究揭示了曹妃甸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可为该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曹妃甸近岸海域 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 AMBI M-AMBI
下载PDF
青堆子湾养殖池塘与临近海域悬浮颗粒物的平面分布与季节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尹佳 王丽丽 +2 位作者 姚翔 关春江 柳圭泽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3期239-241,共3页
于2011—2012年在青堆子湾养殖池塘与临近海域31个站位进行了春、夏、秋、冬4个航次的表层海水采集工作,根据其总悬浮颗粒物(TPM)与有机颗粒悬浮物(POM)的分析数据,结合同步获得的水文环境数据,分析2个区域TPM与POM的平面分布与季节变... 于2011—2012年在青堆子湾养殖池塘与临近海域31个站位进行了春、夏、秋、冬4个航次的表层海水采集工作,根据其总悬浮颗粒物(TPM)与有机颗粒悬浮物(POM)的分析数据,结合同步获得的水文环境数据,分析2个区域TPM与POM的平面分布与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养殖池塘TPM浓度全年范围为3.37-44.12 mg/L,平均为15.06 mg/L。邻近海域TPM浓度全年范围为4.06-209.00 mg/L,平均为58.46 mg/L。各季TPM浓度邻近海域均高于养殖池塘。养殖池塘POM浓度全年范围为0.22-7.73 mg/L,平均为1.52 mg/L。临近海域POM浓度全年范围为0.35-16.44 mg/L,平均为4.09 mg/L。养殖池塘与邻近海域POM百分含量存在显著季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颗粒物 平面分布 季节变化 青堆子湾 养殖池塘 临近海域
下载PDF
海洋管理委员会增殖渔业标准认证策略与实践---以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邢坤 安延 +3 位作者 陈静 李洋洋 孔佳莹 柳圭泽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1年第4期245-251,共7页
海洋管理委员会(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MSC)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推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NGO)。介绍了MSC渔业标准的应用在渔业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并以通过MSC渔... 海洋管理委员会(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MSC)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推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NGO)。介绍了MSC渔业标准的应用在渔业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并以通过MSC渔业标准认证的中英两国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渔业为例,阐释MSC认证双壳类增殖渔业在可持续发展策略上的管理理念。通过研究发现,我国需要加强菲律宾蛤仔渔业生物学研究、数据收集、栖息地管理和法规执行方面的工作。辽宁省东港市菲律宾蛤仔渔场通过MSC渔业标准认证的成功案例将为我国海洋捕捞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管理委员会 渔业标准 增殖渔业 菲律宾蛤仔 绿色渔业
下载PDF
基于GF-6的翅碱蓬生长密度遥感定量反演 被引量:3
15
作者 苏岫 李悦铭 +4 位作者 景昕蒂 宋德瑞 柳圭泽 徐京萍 王祥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1-159,共9页
翅碱蓬作为辽东湾湿地典型生境植被,其生长密度可直观地反映盘锦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修复效果。本研究以高分六号(GF-6)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野外实测数据,开展翅碱蓬生长密度遥感定量反演。研究发现:(1)翅碱蓬生物量湿重与各植被指数的... 翅碱蓬作为辽东湾湿地典型生境植被,其生长密度可直观地反映盘锦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修复效果。本研究以高分六号(GF-6)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野外实测数据,开展翅碱蓬生长密度遥感定量反演。研究发现:(1)翅碱蓬生物量湿重与各植被指数的相关性比干重更为显著,基于转换型土壤调整指数(transformed 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 TSAVI)的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模型是翅碱蓬生物量遥感反演的最优模型;(2)本研究基于实测数据构建的翅碱蓬生长密度模型,对不同覆盖情况的翅碱蓬群落均具有较好适用性,实测验证R^(2)>0.97,符合生长密度遥感反演精度要求,且算法中的土壤线系数具有一定的鲁棒性。本研究可为滨海湿地保护修复效果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碱蓬 GF-6 生物量 生长密度 遥感定量反演
原文传递
端足类河蜾蠃蜚对原油的敏感性
16
作者 王睿睿 刘星 +5 位作者 顾炎斌 柳圭泽 周雨潇 梁淼 廖国祥 闫启仑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6-253,261,共9页
溢油发生后,端足类生物迅速消失并显示出非常高的初始死亡率。为定量评估原油对端足类生物的毒性影响,本文开展了原油水溶性组分(WAF)和原油与分散剂混合的水溶性组分(CEWAF)对端足类生物河蜾蠃蜚(Corophium acherusicum)的急性毒性实验... 溢油发生后,端足类生物迅速消失并显示出非常高的初始死亡率。为定量评估原油对端足类生物的毒性影响,本文开展了原油水溶性组分(WAF)和原油与分散剂混合的水溶性组分(CEWAF)对端足类生物河蜾蠃蜚(Corophium acherusicum)的急性毒性实验,并结合收集的原油对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数据,利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曲线(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评价河蜾蠃蜚对原油的敏感性。结果表明:WAF和CEWAF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11 mg/L,0.85 mg/L;在WAF和CEWAF的SSD曲线中,河蜾蠃蜚的物种累积概率均低于30%。综上所述,端足类河蜾蠃蜚对原油敏感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蜾蠃蜚 原油 急性毒性 物种敏感性分布
原文传递
天津厚蟹和红海滩底栖微藻及翅碱蓬的生态关系
17
作者 汪炎 柳圭泽 +3 位作者 于国欣 杨晓龙 曹林泉 刘青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8-145,共8页
为探究辽宁盘锦红海滩地区翅碱蓬种群衰退的原因,针对翅碱蓬植被生长区中底栖微藻、天津厚蟹的生态关系进行了研究。于2021年5月和8月选取光滩、翅碱蓬长势好及翅碱蓬长势差的三个区域,并在同一区域的沟面、沟坡、沟底3个位置进行表层... 为探究辽宁盘锦红海滩地区翅碱蓬种群衰退的原因,针对翅碱蓬植被生长区中底栖微藻、天津厚蟹的生态关系进行了研究。于2021年5月和8月选取光滩、翅碱蓬长势好及翅碱蓬长势差的三个区域,并在同一区域的沟面、沟坡、沟底3个位置进行表层底泥采集;测定翅碱蓬植株株高和湿重;将采捕的天津厚蟹带回实验室,进行翅碱蓬摄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底栖微藻平均密度5、8月份分别为46.72±17.71 cells/cm^(2)和6.47±4.98 cells/cm^(2),5月份明显高于8月份,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翅碱蓬长势好的区域最低,与光滩、长势差区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底栖微藻的生物量5、8月份分别为(0.057±0.023)×10^(-3) mg/cm^(2)和(0.005±0.001)×10^(-3) mg/cm^(2),亦是翅碱蓬长势好的区域最低,与其他2个区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翅碱蓬植株的株高5、8月分别为10.61±2.10 cm和20.53±2.79 cm,3个区域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翅碱蓬平均单株湿重5、8月分别为0.40±0.26 g和8.36±2.37 g,5月长势差的区域与其它2个区域有显著性差异(p<0.05);天津厚蟹能够摄食翅碱蓬,体重增加,厚蟹的日平均摄食量亦增大,大小个体差异显著(p<0.05)。实验测得厚蟹的平均日粮为22.1 mg/g。天津厚蟹的扰动作用是红海滩翅碱蓬退化的原因之一,本文为翅碱蓬生态系统中天津厚蟹与底栖微藻、翅碱蓬的生态作用关系,提供一定的参考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厚蟹 翅碱蓬 底栖微藻 红海滩 生态关系
原文传递
蛤蜊岗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柳圭泽 顾炎斌 +3 位作者 叶金清 于姬 徐金颖 张浩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9-425,437,共8页
2013年8月对蛤蜊岗潮间带开展了5条断面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每个断面布设6个站位,分析了不同调查断面的物种组成、栖息密度及生物量,并进行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聚类分析和AB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到大型底栖动物52种,各断面中... 2013年8月对蛤蜊岗潮间带开展了5条断面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每个断面布设6个站位,分析了不同调查断面的物种组成、栖息密度及生物量,并进行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聚类分析和AB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到大型底栖动物52种,各断面中,东北侧的T2断面物种数最高为33种,南部的T5断面物种数最低,为14种;(2)栖息密度、生物量均是西北部的T4断面最高,北部的T3断面最低;(3)通过聚类分析表明,各站位群落类型可主要分为4类;(4)ABC曲线分析表明,T2、T3、T5断面群落较稳定,受干扰程度较低,T1、T4断面受干扰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辽河口
原文传递
青堆子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19
作者 柳圭泽 袁秀堂 +4 位作者 关春江 宗虎民 洛昊 赵鹏飞 张浩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4-870,878,共8页
2011年~2012年对青堆子湾16个站位的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并将12个沉积环境因子、10个水环境因素和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 4个季节共调查到大型底栖动物80种,秋季物种数最高,春季、冬季最低,环节动... 2011年~2012年对青堆子湾16个站位的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并将12个沉积环境因子、10个水环境因素和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 4个季节共调查到大型底栖动物80种,秋季物种数最高,春季、冬季最低,环节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4个季变化较大;(2)优势种秋季为5种,春季为6种,夏季为2种,冬季为1种,主要集中在环节动物门;(3)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均是秋季最高,夏季最低,远岸海域较高,近岸海域较低;(4)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成分分析表明,秋季、冬季主要为沉积环境因素,春季、夏季主要为水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青堆子湾 环境因子
原文传递
青堆子湾滩涂围垦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柳圭泽 袁秀堂 +2 位作者 关春江 洛昊 顾炎斌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3-669,共7页
为了研究滩涂围垦对近岸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1~2012年在青堆子海湾布设了16个监测站位,开展了4个季节的调查工作。运用ABC曲线、聚类分析(CLA),重点分析了滩涂围垦对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岸大型底栖动... 为了研究滩涂围垦对近岸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1~2012年在青堆子海湾布设了16个监测站位,开展了4个季节的调查工作。运用ABC曲线、聚类分析(CLA),重点分析了滩涂围垦对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岸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受扰动明显,与历史数据对比,物种数、栖息密度、生物量下降明显,经济物种损失严重;(2)近岸大型底栖动物种数、栖息密度、生物量明显低于远岸;(3)ABC曲线、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受干扰程度明显,群落结构相似性程度较低,滩涂围垦导致近岸沉积环境形成了多个不同类型的小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围垦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青堆子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