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莎士比亚中国化的话语建构? 被引量:5
1
作者 柳士军 张荣兴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8-15,共8页
自从莎士比亚译介到中国的第一步开始,莎士比亚中国化已经开始形成了。莎士比亚中国化的学理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它的目标是为中国的文学创作、学术研究提供动力与智力支持;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对莎士比亚... 自从莎士比亚译介到中国的第一步开始,莎士比亚中国化已经开始形成了。莎士比亚中国化的学理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它的目标是为中国的文学创作、学术研究提供动力与智力支持;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对莎士比亚中国化是一个很好的借鉴。21世纪的莎士比亚中国化越来越成熟,务必做好二个方面的话语建构:内容中国化、形式中国化。莎士比亚中国化的话语建构是中国当代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体现,期待更多莎学专家的共同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中国化 中国传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学理依据
下载PDF
Waley英译《论语》赏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柳士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01-103,共3页
佳译赏析就是寻找译品文中的真善美。英译《论语》充分再现原文信息 ,具备翻译美 ,即用词用句美、风格美、修辞美等。这些既是翻译古典要具备的条件 。
关键词 《论语》 赏析 翻译美 英译本 Waley译本 风格美 汉译英 修辞美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朗费罗诗歌研究——以《箭与歌》为个案 被引量:5
3
作者 柳士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26-128,共3页
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朗费罗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时代,他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赞誉,拥有不同的读者层。接受美学视野下的文本具有意义未定性,读者具有不同的期待视野。"朗费罗现象"在于它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实现... 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朗费罗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时代,他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赞誉,拥有不同的读者层。接受美学视野下的文本具有意义未定性,读者具有不同的期待视野。"朗费罗现象"在于它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实现了读者完美的"召唤结构"。依据接受美学的批评理论,以朗费罗的《箭与歌》为个案探讨其在中国流布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朗费罗 期待视野 召唤结构
下载PDF
论朗费罗生态诗学的建构 被引量:3
4
作者 柳士军 《鄱阳湖学刊》 2013年第5期105-110,共6页
朗费罗是美国19世纪人文生态学家的先驱,他分别从五个方面建构自己的生态诗学,即顺应自然的情怀、回归自然的愿望、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诗歌生态的和谐和精神生态的健康。本文在分析朗费罗生态诗学建构的过程中剖析了其生态诗学渊源的... 朗费罗是美国19世纪人文生态学家的先驱,他分别从五个方面建构自己的生态诗学,即顺应自然的情怀、回归自然的愿望、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诗歌生态的和谐和精神生态的健康。本文在分析朗费罗生态诗学建构的过程中剖析了其生态诗学渊源的四个方面,即美国建国初期的政治需要、中国生态文化的催化、欧洲文学诉求的影响和印第安人本土化的生态思想。研究朗费罗生态诗歌对中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费罗 生态诗学 欧洲文学 中国生态文化
下载PDF
论戏剧性与朗费罗诗歌创作 被引量:3
5
作者 柳士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美国19世纪诗人朗费罗在诗歌创作中采用戏剧化的叙事策略,包括戏剧对话、戏剧独白、戏剧冲突、戏剧场景以及戏剧情境等,取得了较大的艺术成就。各种文学艺术形态之间互相渗透会为彼此带来巨大的活力,戏剧的艺术技巧与诗歌创作是一脉相... 美国19世纪诗人朗费罗在诗歌创作中采用戏剧化的叙事策略,包括戏剧对话、戏剧独白、戏剧冲突、戏剧场景以及戏剧情境等,取得了较大的艺术成就。各种文学艺术形态之间互相渗透会为彼此带来巨大的活力,戏剧的艺术技巧与诗歌创作是一脉相承的。朗费罗诗歌所具有的戏剧性增强了诗歌的戏剧效果,凸显了诗歌的主题,使这些诗的价值内涵扩大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费罗 戏剧对话 戏剧独白 戏剧冲突 戏剧场景
下载PDF
试论朗费罗诗歌的荒野书写——以《海华沙之歌》为个案 被引量:2
6
作者 柳士军 《鄱阳湖学刊》 2014年第4期118-124,共7页
19世纪美国诗人朗费罗的诗歌大多以荒野为背景,吸引读者关注荒野,在阅读荒野中沉思。朗费罗的长诗《海华沙之歌》中的荒野书写是其生态诗学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蹈袭《圣经》中的隐喻手法,秉承了新英格兰清教徒的荒野叙事,体现了&q... 19世纪美国诗人朗费罗的诗歌大多以荒野为背景,吸引读者关注荒野,在阅读荒野中沉思。朗费罗的长诗《海华沙之歌》中的荒野书写是其生态诗学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蹈袭《圣经》中的隐喻手法,秉承了新英格兰清教徒的荒野叙事,体现了"生态自然"、"回归自然"的信念。《海华沙之歌》的荒野书写既是朗费罗进行原始艺术创作的一次探索,也是朗费罗生态诗歌话语的诉求,扩大了朗费罗生态诗学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费罗 《海华沙之歌》 荒野话语 生态视域
下载PDF
论朗费罗的诗歌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柳士军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6-19,共4页
朗费罗在19世纪的美国诗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诗歌体裁、题材、句法上,朗费罗都受到英国诗歌的影响。朗费罗的诗歌总特征是对英国诗歌传统的模拟。他的诗歌善使用传统的英语诗歌形式创作,使用的都是严格正统的英语句法,而且语言简洁朴... 朗费罗在19世纪的美国诗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诗歌体裁、题材、句法上,朗费罗都受到英国诗歌的影响。朗费罗的诗歌总特征是对英国诗歌传统的模拟。他的诗歌善使用传统的英语诗歌形式创作,使用的都是严格正统的英语句法,而且语言简洁朴实,诗歌的字里行间透露出浓厚的宗教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费罗 诗歌特征 模拟
下载PDF
赵萝蕤与《哈依瓦撒之歌》的译介 被引量:2
8
作者 柳士军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11-116,共6页
赵萝蕤先生对19世纪美国诗人朗费罗的诗歌在国内的译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国内的文化语境"小气候"、国际的"大气候"以及译者与朗费罗的情缘等三方面的辨析,在品读赵萝蕤先生采用的译介策略及其... 赵萝蕤先生对19世纪美国诗人朗费罗的诗歌在国内的译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国内的文化语境"小气候"、国际的"大气候"以及译者与朗费罗的情缘等三方面的辨析,在品读赵萝蕤先生采用的译介策略及其所暗含的时代阐释的同时,体会她《哈依瓦撒之歌》研究中提出的独到见解,并以此管窥早期中国学界对朗费罗诗歌经典的态度。事实上,《哈依瓦撒之歌》的翻译综合体现了"文以载道"的思想、政治标准第一的意识形态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势方面,而译者对翻译文本的控制使得它绝非简单的文字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萝蕤 《哈依瓦撒之歌》 文化语境 文学操纵
下载PDF
朗费罗:19世纪美国的宠儿,20世纪美国的弃子 被引量:4
9
作者 柳士军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0-22,共3页
朗费罗代表不同时代的诗歌浪潮。朗费罗诗歌的繁荣是因为满足当时人们的文化需要,有利于大众对诗歌的理解。朗费罗诗歌的衰落是由于现代主义诗歌的兴起和人民的趣味的变化等多种因素。
关键词 朗费罗 繁荣与衰落 诗歌
下载PDF
朗费罗:紫色的诗魂 被引量:2
10
作者 柳士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17-119,共3页
19世纪美国诗人朗费罗的很多诗歌具有一种重要的品质:忧郁。忧郁于朗费罗是一种宗教,一种精神的安慰。在美国文学史上,他是一位紫色的诗魂。朗费罗的诗歌富有忧郁情结,部分原因是因为要满足他那个时代人民阅读的品味需要;其次是西方文... 19世纪美国诗人朗费罗的很多诗歌具有一种重要的品质:忧郁。忧郁于朗费罗是一种宗教,一种精神的安慰。在美国文学史上,他是一位紫色的诗魂。朗费罗的诗歌富有忧郁情结,部分原因是因为要满足他那个时代人民阅读的品味需要;其次是西方文化的悲剧精神从生命本体的角度深化了朗费罗诗歌创作的忧郁情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费罗 忧郁美 悲剧精神
下载PDF
论朗费罗诗化的宗教话语 被引量:1
11
作者 柳士军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8-160,共3页
宗教话语在19世纪美国人文主义诗人朗费罗的诗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主要体现在对"善"的书写、"爱"的传播以及对"死亡与永生"所拥有的旷达胸怀。只有对宗教的眷恋,诗人才会具有浓厚的宗教情结。朗费罗在诗... 宗教话语在19世纪美国人文主义诗人朗费罗的诗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主要体现在对"善"的书写、"爱"的传播以及对"死亡与永生"所拥有的旷达胸怀。只有对宗教的眷恋,诗人才会具有浓厚的宗教情结。朗费罗在诗歌中常用宗教般的语言、比喻、象征,一般不具备宗教情怀的读者很难发现诗人作品里隐匿的神学。朗费罗以宗教启示论与情感对抗美国建国初期艺术上的功利主义、生活上的实用主义,同时呼唤对信仰的敬畏与生命的欢喜,从而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文学成就。人文思想中的宗教话语与朗费罗所处的时代以及他的家族的宗教信仰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费罗 人文主义 博爱 死亡
下载PDF
圣母? 烈女?——朗费罗诗歌在中国的流变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柳士军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72,共4页
东西方文化和文明的交融不会是完全的准确、客观。19世纪美国诗人朗费罗的诗歌《伊凡吉琳》中女性形象流传到中国就发生了改变:伊凡吉琳本是一个"圣母"形象,富有博爱、平和、圣洁等"女神化"的光辉,而在吴宓的《沧... 东西方文化和文明的交融不会是完全的准确、客观。19世纪美国诗人朗费罗的诗歌《伊凡吉琳》中女性形象流传到中国就发生了改变:伊凡吉琳本是一个"圣母"形象,富有博爱、平和、圣洁等"女神化"的光辉,而在吴宓的《沧桑艳传奇》里完全变成了"烈女"形象。这种流传变异既是两国的文化差异造就的,也是吴宓有意为之,因此不忠实的变异产生了新的意义。吴宓依据自己的想象,结合自己的文化诉求,为中国读者塑造了一个异国的"烈女"形象。这种变化给人们带来了思考,即中西文化如何更完美地交流,如何达到文化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母 烈女 主体 他者 流传变异
下载PDF
何为“莎士比亚化” “莎士比亚化”何为 被引量:2
13
作者 柳士军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67-71,101,共6页
"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提出的,它的基本立场是为德国文学服务。随后,"莎士比亚化"传播到中国,成为中国文学创作的参照物、文学批评的一个标杆。"福斯泰夫式的背景""生动性"等概念是恩格斯提出的... "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提出的,它的基本立场是为德国文学服务。随后,"莎士比亚化"传播到中国,成为中国文学创作的参照物、文学批评的一个标杆。"福斯泰夫式的背景""生动性"等概念是恩格斯提出的,这些特征可以定义为"莎士比亚式"。"莎士比亚化"不同于"莎士比亚式",前者强调的是一种意识形态,后者强调的是一种创作技巧。"莎士比亚化"在中国的创造性转化的成果是"莎士比亚中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化” 莎士比亚式 莎士比亚中国化
下载PDF
朗费罗与丁尼生 被引量:1
14
作者 柳士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23-126,共4页
朗费罗与丁尼生是19世纪世界诗坛上颇具影响的两位诗人,尽管他们处在不同国度,但在相互交往中达成了精神认同。两位诗人在家庭背景、诗歌题材、意象选择、传奇创作、感伤主义创作色彩等方面存在共性;两者都在自然风光与社会底层描写中... 朗费罗与丁尼生是19世纪世界诗坛上颇具影响的两位诗人,尽管他们处在不同国度,但在相互交往中达成了精神认同。两位诗人在家庭背景、诗歌题材、意象选择、传奇创作、感伤主义创作色彩等方面存在共性;两者都在自然风光与社会底层描写中形塑民族国家认同感。不同之处在于,朗费罗是在美国刚刚独立的时代语境中,创作了既有本土色彩也有异国风情的诗歌;丁尼生的诗歌是在维多利亚的时代语境中对英国工业社会发展的批判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共同体 朗费罗 丁尼生 平行研究 伦理价值
下载PDF
行将遗忘的绝唱——朗费罗的商籁体诗歌解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柳士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02-104,共3页
朗费罗是美国第一位职业诗人,他的诗歌家喻户晓、耳熟能详、魅力永存。商籁体(sonnet)是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也叫十四行诗。朗费罗的商籁体诗歌因袭了意大利皮特拉克诗体,主题沿袭了传统的题材,情调忧郁、感伤,意象主要是大海。
关键词 朗费罗 商籁体 主题 情调 意象
下载PDF
弗罗斯特诗歌比喻的喻体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柳士军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65-66,共2页
弗罗斯特诗歌中比喻的喻体丰富多彩,既有以自然界中的现象、景观、物产、动物;也有日常生活中的农具、餐具;还有女性美、人体、宗教和神话传说。这些喻体折射出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个人的痛苦经历以及宗教对西方人生活的影响等。
关键词 喻体 自然 生活 宗教
下载PDF
19世纪美国作家域外游记研究考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柳士军 柳集文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67-74,共8页
19世纪美国作家域外游记是美国主流文学的组成部分。国外关于美国域外游记研究具有以下特色:文化批评策略、帝国叙述向度、跨学科特征和美国中心论批判。国内对此研究呈现以下特征:霸权主义批判、形象学和后殖民理论批评视角。考察美国1... 19世纪美国作家域外游记是美国主流文学的组成部分。国外关于美国域外游记研究具有以下特色:文化批评策略、帝国叙述向度、跨学科特征和美国中心论批判。国内对此研究呈现以下特征:霸权主义批判、形象学和后殖民理论批评视角。考察美国19世纪域外游记带来的启迪有:在文化自信中建设民族文学,在道路自信中固基国家认同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域外游记 国家认同
下载PDF
朗费罗与歌德文缘关系及其理论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柳士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303-307,共5页
朗费罗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深受国内外民众喜爱的诗人,其文学创造深受德国文学影响,尤其是歌德的影响。朗费罗的一生与歌德有深厚的渊源,对歌德的接受与钟爱在于他本人对歌德创作的价值认同;同时显示了朗费罗的世界文学视野与比较... 朗费罗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深受国内外民众喜爱的诗人,其文学创造深受德国文学影响,尤其是歌德的影响。朗费罗的一生与歌德有深厚的渊源,对歌德的接受与钟爱在于他本人对歌德创作的价值认同;同时显示了朗费罗的世界文学视野与比较文学意识,为美国文学独立化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与完美的参照。在歌德的启迪下,朗费罗诗歌的精神内涵更加丰富,诗歌理念保持与时代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费罗 歌德 亲缘关系 理论意义 接受美学
下载PDF
朗费罗的世界文学视野与比较文学意识管窥 被引量:1
19
作者 柳士军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1期118-120,共3页
世界文学意识在比较文学学科的形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世界文学视野又是比较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在美国建国之后,以朗费罗为首的新英格兰文学团队直接融入到全球化的潮流,接受异国文学影响,形成自己的文学特色,这些都是美... 世界文学意识在比较文学学科的形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世界文学视野又是比较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在美国建国之后,以朗费罗为首的新英格兰文学团队直接融入到全球化的潮流,接受异国文学影响,形成自己的文学特色,这些都是美国文学200年来繁荣发展的前提。朗费罗的世界文学视野与比较文学意识为美国比较文学萌芽发展夯实了基础,强化了美国知识分子对文学的世界性的认识,促进美国比较文学学科观念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费罗 世界文学视野 比较意识 比较文学
下载PDF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爱伦·坡《安娜贝尔·李》与苏轼《江城子》比较 被引量:8
20
作者 柳士军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55-58,共4页
爱伦.坡《安娜贝尔.李》与苏轼《江城子》比较,两者都属于表现诗学。有相同的主题———对亡妻的追思,以相同的表达方式选择相同的词汇来描写相同的意象。但《安娜贝尔.李》多有宗教神秘色彩,而《江城子》却含蓄写实、平易真诚。他们的... 爱伦.坡《安娜贝尔.李》与苏轼《江城子》比较,两者都属于表现诗学。有相同的主题———对亡妻的追思,以相同的表达方式选择相同的词汇来描写相同的意象。但《安娜贝尔.李》多有宗教神秘色彩,而《江城子》却含蓄写实、平易真诚。他们的审美风格不同,诗歌的境界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伦·坡 苏轼 悼亡诗 意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