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中砷的来源及其健康风险初步评价 被引量:13
1
作者 柳晓娟 林爱军 +2 位作者 孙国新 刘云霞 刘文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0-771,共2页
关键词 健康风险 三七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评价 原子荧光光谱法 栽培土壤 名贵药材
下载PDF
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武强 刘宏磊 +1 位作者 曾一凡 柳晓娟 《绿色矿山》 2023年第1期25-32,共8页
绿色矿山建设是推动矿业升级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是科学地破解人类为了生存发展而实施的开发利用工程活动与其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难题的一把“金钥匙”。回顾了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在试点示范、政... 绿色矿山建设是推动矿业升级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是科学地破解人类为了生存发展而实施的开发利用工程活动与其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难题的一把“金钥匙”。回顾了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在试点示范、政策法规、建设标准与评价体系以及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等发明取得的成就,同时分析了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内涵理解偏差和创建动力不足、绿色矿山建设水平有待提高、绿色矿山建设布局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和难点。为了推动我国绿色矿业科学、健康发展,重点从强化绿色矿山建设的系统化思维,完善绿色矿山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政策和释放政策潜力,完善绿色矿山建设法律和规范性制度体系,完善绿色矿山名录动态管理机制,构建第三方评估监管机制或绿色矿山认证制度,发挥绿色矿山建设的法律约束作用与标准规范引导作用,以及运用市场化手段鼓励绿色矿山“开发式”建设市场等角度,提出了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的5项对策。最后,面向新时代矿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从压实矿山企业绿色矿山建设主体责任以提升绿色矿山建设积极性,提升政府的主导作用职责和服务意识以营造政府服务与环境氛围,以及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激活企业创新活力3个视角展望了未来绿色矿山建设路径和绿色矿业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矿山建设 矿业升级转型 绿色矿业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土壤理化性质对污染场地环境风险不确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大定 曹云者 +3 位作者 汪群慧 谢云峰 柳晓娟 李发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6-532,共7页
以某化工污染场地中挥发性有机物苯的环境风险评价为例,研究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等理化性质对风险评价结果的影响.在土壤污染物苯浓度不变的前提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容重在场地条件下随机取值的变... 以某化工污染场地中挥发性有机物苯的环境风险评价为例,研究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等理化性质对风险评价结果的影响.在土壤污染物苯浓度不变的前提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容重在场地条件下随机取值的变异范围分别为0.31%~2.31%、0.12~0.25和1.25~1.75 g/cm3.10 000次蒙特卡罗模拟结果表明,在95%置信水平下,苯的总致癌风险(概率值)在1.45×10-5~2.74×10-5之间.在该场地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苯风险不确定性的最主要因素,其对风险评价结果不确定性的贡献率高达90.2%;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容重的贡献率分别为5.6%和4.2%.因此,在土壤污染健康风险评价过程中,应对理化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的关键参数取值需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 环境风险评价 不确定性 蒙特卡罗
下载PDF
基于地统计条件模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范围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谢云峰 杜平 +4 位作者 曹云者 柳晓娟 陈同斌 杜晓明 李发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常用的空间插值模型在土壤污染范围预测时存在平滑效应,导致高值区被平滑和低值区被高估,在划定污染区范围时也往往忽视了插值结果存在的偏差。以某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域为例,利用地统计条件模拟方法预测土壤中Cu、Pb的空间分布,在多次模... 常用的空间插值模型在土壤污染范围预测时存在平滑效应,导致高值区被平滑和低值区被高估,在划定污染区范围时也往往忽视了插值结果存在的偏差。以某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域为例,利用地统计条件模拟方法预测土壤中Cu、Pb的空间分布,在多次模拟结果的基础上估算污染概率,基于概率阈值确定污染区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地统计条件模拟方法获得的土壤Cu、Pb模拟结果统计特征与调查样点的统计特征基本一致,且空间分布格局也相似。基于污染概率的污染区范围确定方法可以定量评估污染区范围预测的不确定性,对提高土壤污染治理效果与科学制定环境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条件模拟 序贯高斯模拟 污染概率
下载PDF
1,2-二氯乙烷自然衰减过程中模拟饱和含水层的氧化还原条件变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大定 谢云峰 +3 位作者 柳晓娟 孔祥斌 曹云者 李发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98-1403,共6页
为研究自然条件下饱和含水层中1,2-DCA(1,2-二氯乙烷)的自然衰减过程及该过程中含水层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特征,利用室内连续水流土柱模拟饱和含水层,研究生物降解作用对1,2-DCA自然衰减的贡献以及饱和含水层环境条件的动态变化规律.初始... 为研究自然条件下饱和含水层中1,2-DCA(1,2-二氯乙烷)的自然衰减过程及该过程中含水层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特征,利用室内连续水流土柱模拟饱和含水层,研究生物降解作用对1,2-DCA自然衰减的贡献以及饱和含水层环境条件的动态变化规律.初始ρ(1,2-DCA)为50 mg/L,模拟地下水流速为450μL/min,模拟试验连续进行30 d,分别监测ρ(1,2-DCA)和水环境指标.结果表明,1,2-DCA自然衰减的一级速率常数为0.068 9 d-1,其中生物降解作用的贡献率为6.34%.1,2-DCA自然衰减过程中,NO3-首先充当生物降解的电子受体,随后Fe3+、SO42-依次发生反应,土柱内部不同高度出现了氧化还原分带,分别是硫酸盐还原带、铁盐还原带、硝酸盐还原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二氯乙烷 含水层 自然衰减 电子受体 氧化还原
下载PDF
污染场地环境风险的工程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31
6
作者 谢云峰 曹云者 +2 位作者 张大定 柳晓娟 李发生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51-59,共9页
工程控制技术通过限制场地污染物的迁移扩散控制污染风险,由于成本低、风险控制效果好,在国外污染场地风险控制中应用比较广泛。目前国内污染场地治理仍主要采用高成本的清除修复手段,工程控制等技术应用很少。为推动工程控制技术在我... 工程控制技术通过限制场地污染物的迁移扩散控制污染风险,由于成本低、风险控制效果好,在国外污染场地风险控制中应用比较广泛。目前国内污染场地治理仍主要采用高成本的清除修复手段,工程控制等技术应用很少。为推动工程控制技术在我国污染场地的应用,介绍了工程控制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其技术原理,并结合美国超级基金场地20多年来的应用情况,探讨了工程控制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基于污染场地应用案例,总结了各类工程控制技术的应用频率和污染风险控制效果。我国污染场地数量众多,污染情况复杂,而修复资金有限,对所有场地都实施清除修复不太现实。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工程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完善我国污染场地风险控制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 工程控制 风险管理 垂直阻隔 泥浆墙 覆盖层
下载PDF
含雄黄的中成药中砷的生物可给性及其初步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褚卓栋 柳晓娟 +2 位作者 赵全利 薛培英 刘文菊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8-243,共6页
为研究含雄黄中成药中砷的含量状况,探明其中砷对人体的健康风险,选取含雄黄的中成药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砷含量;通过人工胃肠体外模拟系统研究中成药中砷的生物可给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步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含雄黄中成药... 为研究含雄黄中成药中砷的含量状况,探明其中砷对人体的健康风险,选取含雄黄的中成药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砷含量;通过人工胃肠体外模拟系统研究中成药中砷的生物可给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步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含雄黄中成药样品中砷全量为9.9×102~8.8×104mg·kg-1。中成药砷的生物可给性在胃阶段为0.20%~2.17%,小肠阶段为0.26%~2.43%。以WHO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标准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若以砷全量衡量,所有含雄黄中成药均对人体健康具有巨大风险;若以小肠阶段可给砷含量评价,砷日摄入量与ADI比值范围为1.48%~879.68%,约70%含雄黄的中成药的可给砷含量仍足以威胁人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雄黄 生物可给性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中国城市生活固体垃圾排放时空特征 被引量:33
8
作者 孔令强 田光进 柳晓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08-1417,共10页
利用2006~2014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数据(以清运量计),系統研究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排放的时空特征.研究表明:2006~2014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排放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中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排放总量分別占全国的35.0%和34.9%.2006~201... 利用2006~2014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数据(以清运量计),系統研究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排放的时空特征.研究表明:2006~2014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排放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中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排放总量分別占全国的35.0%和34.9%.2006~201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排放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2010~2014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排放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近10年来,城市人口由3.33×10~8人增长到3.86×10~8人,人口比重由25.3%增长到28.2%.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增了长20.9%.经相关性分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排放和城市人口、地区GDP以及建成区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006、2010和2014年排放总量与城市人口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0.942和0.903,与地区GD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3、0.930和0.930,与城市建成区面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3、0.947和0.925.说明人口、经济和建成区面积是影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排放的重要驱动因素.在人均生活垃圾排放和人均GDP二维空间上的省份聚类结果表明,我国30个省份可分为4组,其中"低经济、高排放"组是主要类型,"高经济、低排放"组是最理想的发展模式,但占的比例比较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且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 生活垃圾排放 时空特征 GDP
下载PDF
水分管理模式对水稻根区砷铁磷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陈丽娜 柳晓娟 +3 位作者 刘文菊 张亚莉 刘云霞 胡莹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8,共6页
采用土-砂联合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淹水-湿润-干湿交替3种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整个生育期内水稻根区介质(石英砂)中砷、铁、磷含量在不同生育期阶段和不同根区层次(距土-砂表面0-10 cm为上层,10-20cm为中层,20-30 cm为下层)动态变化的... 采用土-砂联合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淹水-湿润-干湿交替3种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整个生育期内水稻根区介质(石英砂)中砷、铁、磷含量在不同生育期阶段和不同根区层次(距土-砂表面0-10 cm为上层,10-20cm为中层,20-30 cm为下层)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管理模式下,砷的含量总体高于其它两种水分处理(P〈0.05),而铁的含量则湿润处理总体较高(P〈0.05),水分对不同生育期磷含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根区的中层和下层砂介质中砷含量有高于上层的趋势(P〈0.05),铁含量则是上层总体高于下层(P〈0.01),而各层中磷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从不同的生育阶段来看,砷和磷含量随生育期的波动不明显,但铁含量在整个生育期的变化则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P〈0.001)。此外,在3个水分管理模式中,只有淹水条件下砷和铁的含量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r=0.45(n=36),P〈0.05)。就各层而言,上层及中层,干湿交替处理下砷铁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5(P〈0.05)和0.84(P〈0.01);根区的下层淹水管理模式下砷铁、砷磷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为0.87(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 湿润 干湿交替 砷-铁 砷-磷
下载PDF
地下水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自然衰减能力评价方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谢云峰 曹云者 +2 位作者 柳晓娟 孔祥斌 李发生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04-112,共9页
挥发性有机物是我国污染场地地下水中高频检出的污染物,在地下水中多以非水相液体(NAPL)形式存在,成为持久的污染源,具有较高的环境和健康风险。监测自然衰减技术以成本低,扰动小,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关注。概述了目前国外主要... 挥发性有机物是我国污染场地地下水中高频检出的污染物,在地下水中多以非水相液体(NAPL)形式存在,成为持久的污染源,具有较高的环境和健康风险。监测自然衰减技术以成本低,扰动小,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关注。概述了目前国外主要的地下水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自然衰减能力评价方法。60个污染场地的应用情况表明,污染物浓度趋势分析和水文地球化学指标方法的应用频率最高,简单的污染场地使用这两种方法可以准确评价地下水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自然衰减能力,复杂的污染场地需要综合多种手段(微生物学方法,微宇宙实验,稳定同位素分析等)提高自然衰减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既能指示污染物的降解途径,也能量化自然衰减的速率,是目前地下水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自然衰减评价研究最受关注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羽 苯系物 卤代烃 生物降解 微宇宙实验 稳定同位素分析 微生物分析
下载PDF
利用土壤有机质的碳同位素变化探讨环境因子和生物学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周转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国安 张雷雷 柳晓娟 《地球环境学报》 2012年第4期960-968,共9页
对地下有机碳库变化的认识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传统的研究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限制了我们对地下碳库的深入了解。由于在土壤有机碳分解过程中伴随有碳同位素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对土壤碳同位素变化的研究来揭示土壤有机... 对地下有机碳库变化的认识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传统的研究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限制了我们对地下碳库的深入了解。由于在土壤有机碳分解过程中伴随有碳同位素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对土壤碳同位素变化的研究来揭示土壤有机碳周转。本文通过对贡嘎山东坡土壤剖面中的碳同位素测量,发现:1)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中存在的碳同位素分馏能够解释90%的土壤有机碳同位素随深度的变化;2)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系数α在低海拔和高海拔地点均有较大的值,指示着土壤有机碳在高海拔地区可能也存在较快的分解速度;3)在贡嘎山东坡,温度对土壤有机碳分解没有明显影响,而土壤水分和底物(凋落物)的品质特性显著地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土壤水分增加能够促进有机质分解;具有高品质特性(即有高纤维素含量、低木质素含量和低C/N比值)的底物(凋落物)具有较快的周转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周转 碳同位素分馏系数 环境因子 生物学因子
下载PDF
高等职业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敏 柳晓娟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3-4,共2页
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保证。实践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质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 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保证。实践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质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和规划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是学校与社会以及企业互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实训基地 电子商务
下载PDF
浙江庆元县左溪镇发展吊瓜经济的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柳晓娟 高红梅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Z期244-245,共2页
庆元县左溪镇为调整农业结构,于2001年开始发展吊瓜特色经济,但目前该镇吊瓜经济的发展遇到了发展瓶颈。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左溪镇吊瓜经济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促进吊瓜经济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吊瓜经济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销售渠道
下载PDF
对农村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芦志英 柳晓娟 薛鹏飞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0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对农村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014年期间我院收治的1795例农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2013年收治的患者有859例,2014年收治的患者有936例。我院对2014年收治的936例患者进行健... 目的:探讨对农村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014年期间我院收治的1795例农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2013年收治的患者有859例,2014年收治的患者有936例。我院对2014年收治的936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2013年收治的859例患者未进行健康教育,然后将2013年和2014年收治患者的再住院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健康教育,2014年农村冠心病患者的再住院率明显下降。结论:对农村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服药的依从性,降低其再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健康教育 服药依从性 再住院率
下载PDF
我国典型设施蔬菜种植区农用地膜污染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边淑贞 柳晓娟 +3 位作者 安子扬 文宏达 谢云峰 曹云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6-81,共6页
地膜覆盖技术得到普遍运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大田作物覆盖地膜导致的地膜残留污染等问题已受到广泛关注,而大棚或温室等设施条件下地膜覆盖的残留污染问题鲜有研究。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与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典... 地膜覆盖技术得到普遍运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大田作物覆盖地膜导致的地膜残留污染等问题已受到广泛关注,而大棚或温室等设施条件下地膜覆盖的残留污染问题鲜有研究。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与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典型设施蔬菜种植区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国设施蔬菜种植区地膜残留情况总体上虽不十分严重,但仍需加强管理。地膜使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地膜种类选择过于单一,可降解地膜使用率低;地膜厚度达标率低,超薄地膜使用广泛;废旧地膜处置不规范,随意扔掉和焚烧很多。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从禁止超薄地膜使用、加强残留监测和回收处置等方面,加强相关管理,有效防治地膜造成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蔬菜 农用地膜 残留 污染 对策
下载PDF
分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
16
作者 柳晓娟 《中国集体经济》 2012年第03S期14-14,共1页
文章首先对绿色壁垒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最后据此提出了应对绿色壁垒的措施。
关键词 绿色壁垒 对外贸易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节地技术和模式的市场化配置及推广路径探究
17
作者 侯华丽 张惠 +3 位作者 柳晓娟 周璞 谭文兵 毛馨卉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3年第6期28-35,共8页
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作为促进土地节约集约管理的先导引擎,在当前我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大背景下,亟待从单一的社会自愿型政策工具向市场激励型、政府规制型和社会自愿型“三位一体”政策体系转变。文章运用经济学理论范式,分析了节... 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作为促进土地节约集约管理的先导引擎,在当前我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大背景下,亟待从单一的社会自愿型政策工具向市场激励型、政府规制型和社会自愿型“三位一体”政策体系转变。文章运用经济学理论范式,分析了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的经济内涵和经济机理,提出了节地技术具有依附性、嵌入性、不确定性和独特性,以及市场化配置应聚焦配置目标而非手段等观点;针对当前节地技术模式在市场化配置及推广中面临的技术市场需求不充分、土地使用标准宽松、土地价格未体现节地技术价值、市场化配套措施不完善等问题,从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两方面,提出了促进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市场化配置及推广的综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地技术 节地模式 市场化配置 推广路径
下载PDF
美国制度控制在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中的应用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妍 董彬彬 +2 位作者 柳晓娟 谢云峰 曹云者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0-103,117,共5页
系统介绍了美国污染地块风险管控的重要方法——制度控制,并结合中国污染地块风险管控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制度控制在中国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应用中的适用性,提出了制度控制在中国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中的应用建议。研究认为,制度控制... 系统介绍了美国污染地块风险管控的重要方法——制度控制,并结合中国污染地块风险管控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制度控制在中国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应用中的适用性,提出了制度控制在中国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中的应用建议。研究认为,制度控制在中国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中的应用任重而道远,需要在法律体系、实施主体、公众参与和跟踪评价等方面加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地块 风险管控 制度控制
下载PDF
生态文明背景下绿色矿山企业经济效益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柳晓娟 侯华丽 +2 位作者 武强 张惠 刘宏磊 《中国矿业》 2022年第8期44-50,共7页
绿色矿山建设是我国矿业领域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落脚点,但面对企业建设绿色矿山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厘清绿色矿山企业经济运行机制,阐明绿色矿山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路径,对企业主动承担主体职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生态文明视角,... 绿色矿山建设是我国矿业领域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落脚点,但面对企业建设绿色矿山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厘清绿色矿山企业经济运行机制,阐明绿色矿山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路径,对企业主动承担主体职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生态文明视角,采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绿色矿山企业经济效益的内涵、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探讨了绿色矿山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驱动因子。研究结果发现:绿色矿山企业经济效益兼顾矿业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社会和经济的三重效应。绿色矿山企业经济运行以政府规制为前提,遵循生态-经济系统资本循环机制,要素构成体系包含投资环节的资本投入变化、生产环节的生产效率提升和交易环节的商品增值三个环节。从微观经济学角度考虑,财税金融政策、绿色发展价格机制和技术创新是影响绿色矿山建设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三者在政府规制引导下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矿山 经济效益 政府规制 市场机制 财税政策 技术创新
下载PDF
绿色矿山经济效益核算理论与实证:以矿井充填开采技术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柳晓娟 侯华丽 +1 位作者 武强 刘宏磊 《中国矿业》 2022年第9期61-67,共7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是实现我国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构建矿业新格局的关键。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在勘察阶段、开发阶段、关闭阶段的资金投入巨大,加之矿山企业对绿色矿山内涵理解存在... “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是实现我国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构建矿业新格局的关键。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在勘察阶段、开发阶段、关闭阶段的资金投入巨大,加之矿山企业对绿色矿山内涵理解存在偏差、创建动力不足,使得我国绿色矿业体系的建设阻力很难消解。本文以微观企业为视角,依托于经济学生产函数和“成本-收益”情景分析,构建了基于“成本-收益”因子的绿色矿山经济效益核算方法,并以河北邢台矿区矸石充填开采技术为例,开展了绿色矿山经济效益核算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2003—2021年间邢东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生态影响、社会影响,以及技术创新带来的产量增量同时纳入到绿色矿山经济效益“成本-收益”核算体系中,发现采用绿色开采方式——充填开采技术给企业额外带来的经济效益达24.61亿元,占矿山企业近20年综合收益的23%。本文研究对矿业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和绿色矿业内生动力的深入挖掘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矿山 充填开采 经济效益 煤炭企业 技术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