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柳百新 中国著名材料科学专家
1
作者 柳百新 钟元 《航空制造技术》 2008年第10期30-31,共2页
20世纪80年代初,您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访问研究时,就在“离子束材料改性”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您谈一谈当时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材料科学 专家 中国 加州理工学院 材料改性 研究成果 离子束
下载PDF
多层膜离子束混合研究亚稳合金形成和理论模型的进展(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柳百新 陈益钢 金瓯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61-575,共15页
迄今为止,已经研究了大约90个二元金属系统的多层膜离子束混合,获得了许多非晶态合金(金属玻璃)。离子束混合不仅能在负生成热的,通常认为是易玻璃化的系统中合成金属玻璃,而且在正生成热的非玻璃系统,甚至在正生成热很大的互不... 迄今为止,已经研究了大约90个二元金属系统的多层膜离子束混合,获得了许多非晶态合金(金属玻璃)。离子束混合不仅能在负生成热的,通常认为是易玻璃化的系统中合成金属玻璃,而且在正生成热的非玻璃系统,甚至在正生成热很大的互不固溶系统中也合成了金属玻璃。对此,用Miedema的生成热模型构造了二元金属系统的自由能图。在考虑了多层膜中的界面自由能后,提出了一个统一的热力学模型。对正生成热的系统,界面自由能使多层膜提高到比非晶相高的能态,从而有可能形成玻璃。而界面能对于负生成热提供的非晶化驱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另外,离子束混合也获得了五种结构类型的亚稳晶相(MX)。并从实验观察到的MX相和母相之间晶体学关系推导出MX相形成的原运动机制。自由能图包括了计算的MX相的自由能曲线后就更为完整了,可以用来预言离子束混合中有关合金相的形成。作者提出了用稳态退火实验来校验计算的自由能图在一些重要成份点的相对能态的合理性。实验表明,合金相的演化次序与计算推演的结果符合得很好,从而证实了Miedema理论的适用性。界面的概念也适用于同样开始于多层膜的固态反应技术。在一些正生成热的系统中,通过适当设计使多层膜中包含足够份额的界面,稳态退火确实获得了新的金属玻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膜 亚稳合金 非晶态合金 固态反应
下载PDF
离子束与固体作用的研究:非晶化与分形 被引量:1
3
作者 柳百新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8-48,共11页
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离子束与固体作用的非平衡特点和离子束方法实验上的特色。然后概述了:(1)离子束混合研究非晶化的进展,作者提出的予言金属玻璃形成能力(GFA)的唯象模型,以及根据热力学计算的自由能图对GFA和相关的自发非晶化的诠释... 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离子束与固体作用的非平衡特点和离子束方法实验上的特色。然后概述了:(1)离子束混合研究非晶化的进展,作者提出的予言金属玻璃形成能力(GFA)的唯象模型,以及根据热力学计算的自由能图对GFA和相关的自发非晶化的诠释。(2)作者的研究组近年里用离子束方法研究分形现象的主要结果,如非晶态结构相变中形成的分形及其亚稳性,磁相互作用对分形凝聚过程的影响,固体薄膜中形成的各种分形新结构,以及首次在非晶态固体中观察到的一种线缺陷,即具有自相似性的旋错环,这种旋错相当于晶体中的位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固体 离子束 分形 非晶化
下载PDF
巴西将举行离子束材料改性国际会议
4
作者 柳百新 《国际学术动态》 1999年第4期21-21,共1页
第11届离子束材料改性国际会议于1998年8月30日到9月4日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市举行。会中交流的350余篇论文,经评审后在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Physical Research B专刊上发表。
关键词 国际会议 材料改性 离子束辐照 巴西 阿姆斯特丹 电阻率 评审 合成技术 荷兰 论文
下载PDF
加速器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5
作者 柳百新 《国际学术动态》 1999年第5期47-47,60,共2页
笔者参加了1998年11月4~7日在美国德州Denton市的北德州大学举行的第15届加速器在研究和工业中的应用国际会议,并在离子注入分会上作了题为"强流金属离子注入合成导电性金属硅化物"的邀请报告。众所周知,1985年美国学者,加... 笔者参加了1998年11月4~7日在美国德州Denton市的北德州大学举行的第15届加速器在研究和工业中的应用国际会议,并在离子注入分会上作了题为"强流金属离子注入合成导电性金属硅化物"的邀请报告。众所周知,1985年美国学者,加州大学的Prof.I.Brown发明了金属蒸汽真空弧离子源(简称MEVVA源)。它能提供几乎所有的金属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 国际会议 金属硅化物 金属蒸汽真空弧离子源 金属离子注入 离子束 导电性 合成 加州大学 材料改性
下载PDF
锆、钒离子注入铝形成金属间化合物 被引量:5
6
作者 苗伟 陶琨 +1 位作者 李彬 柳百新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9-272,280,共5页
利用金属蒸气真空弧离子源 ,将大束流Zr和V离子注入到Al中 ,在离子注入过程中直接形成了金属间化合物Al3Zr,Al1 0 V和Al3V。当Zr离子束流密度为 6 4μA cm2 ,剂量为 5× 10 1 7ions cm2 时 ,在Al表面形成了稳定相DO2 3 Al3Zr和亚稳... 利用金属蒸气真空弧离子源 ,将大束流Zr和V离子注入到Al中 ,在离子注入过程中直接形成了金属间化合物Al3Zr,Al1 0 V和Al3V。当Zr离子束流密度为 6 4μA cm2 ,剂量为 5× 10 1 7ions cm2 时 ,在Al表面形成了稳定相DO2 3 Al3Zr和亚稳相L12 Al3Zr。当V离子束流密度为 5 1μA cm2 ,剂量为 3× 10 1 7ions cm2 时 ,在Al表面形成了Al1 0 V和Al3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离子注入 力学性能 表面改性 锆离子 钒离子
下载PDF
亚稳材料研究发展迅速
7
作者 柳百新 《国际学术动态》 1997年第2期29-29,共1页
亚稳。
关键词 亚稳材料 亚稳合金 机械合金 复合材料 纳米材料
下载PDF
美国材料研究学会秋季会议简介
8
作者 柳百新 《国际学术动态》 1996年第4期65-65,58,共2页
美国材料研究学会(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简称MRS)1995年秋季会议于1995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在美国东部文化名城波士顿市举行。这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材料科学会议。近几年,每次会议都超过4000人。离子束材料改性一直... 美国材料研究学会(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简称MRS)1995年秋季会议于1995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在美国东部文化名城波士顿市举行。这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材料科学会议。近几年,每次会议都超过4000人。离子束材料改性一直是MRS秋季会议中一个重要的分会。美国垒地亚国家实验室的Dr.S.T.Picraux作了关于半导体器件生产过程中的离子束技术的评述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材料学会 技术会议
下载PDF
铌离子注入改善铝表面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苗伟 陶琨 +1 位作者 李彬 柳百新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4-37,共4页
利用金属蒸气真空弧离子源 ,将大束流Nb离子注入到铝中 ,改善了铝表面的力学性能。在离子注入过程中直接形成了金属间化合物Al3Nb。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与离子注入的剂量有关。当Nb离子剂量达到 3× 10 17ions/cm2 时 ,Al3Nb相开始... 利用金属蒸气真空弧离子源 ,将大束流Nb离子注入到铝中 ,改善了铝表面的力学性能。在离子注入过程中直接形成了金属间化合物Al3Nb。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与离子注入的剂量有关。当Nb离子剂量达到 3× 10 17ions/cm2 时 ,Al3Nb相开始形成。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加 ,Al3Nb结晶的质量变好 ,当Nb离子剂量达到 8× 10 17ions/cm2 时 ,在铝的表面形成了约 2 0 0nm厚的金属化合物。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加 ,铝表面的硬度和弹性模量显著提高。当Nb离子剂量达到 8× 10 17ions/cm2 时 ,铝表面的硬度约为未注入样品的 3倍 ,铝表面的弹性模量约是未注入样品的 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离子注入 表面力学性能 铌离子
下载PDF
互不固溶系统的固态反应非晶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潘峰 柳百新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11-313,共3页
利用选区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互不固溶系统Cu-Ta和Cu-Nb纳米多层膜的固态 反应非晶化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当单层厚度减小到一定程度,成分为25~30%Cu的多层膜可以通过退火实现固态反应非晶化,从而获得具有正混合热系统的... 利用选区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互不固溶系统Cu-Ta和Cu-Nb纳米多层膜的固态 反应非晶化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当单层厚度减小到一定程度,成分为25~30%Cu的多层膜可以通过退火实现固态反应非晶化,从而获得具有正混合热系统的非晶薄膜.在Cu-Ta系统中还获得了厚0.8μm的非晶态薄膜.互不固溶系统多层膜固态反应非晶化的热力学驱动力主要源于多层膜界面自由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膜 固态反应 非晶化 互不固溶系统
下载PDF
硅的阳极氧化研究──多孔硅的制备及其发光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新德 柳百新 +2 位作者 马春来 姜浩 蓝爱冬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15-17,共3页
评介了阳极氧化方法制备多孔硅(PorousSilicon)的工艺,讨论了多孔硅的形貌及发光机制。
关键词 阳极氧化 半导体 多孔硅 制备 发光机制
下载PDF
多层膜中亚稳结构铁的形成及其磁学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峰 张自淑 +3 位作者 丁珉 刘兴涛 范毓殿 柳百新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06-410,共5页
报道了作者近年来在纳米多层膜中亚稳结构铁相形成及其磁学行为的研究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 ,已在七个多层膜系统中获得三种亚稳结构的铁相 ,它们分别具有面心立方、非晶和菱方结构 ,这三种亚稳相均表现出铁磁性行为 ,在Fe/Cu和Fe/Pd多层... 报道了作者近年来在纳米多层膜中亚稳结构铁相形成及其磁学行为的研究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 ,已在七个多层膜系统中获得三种亚稳结构的铁相 ,它们分别具有面心立方、非晶和菱方结构 ,这三种亚稳相均表现出铁磁性行为 ,在Fe/Cu和Fe/Pd多层膜中的面心立方结构铁的磁矩显著增强 ,面心立方结构铁的磁矩随其点阵参数的增大而减小。具有菱方结构的铁亦具有相当高的磁矩 (1 52 μB)。而具有非晶结构的铁相磁矩相对较低 ,一般均低于 0 4μ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稳结构铁 磁学行为 磁矩 多层膜
下载PDF
核电材料辐照损伤的多尺度高通量计算模拟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飞 王忆 +4 位作者 刘向兵 赖文生 季骅 刘剑波 柳百新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反应堆压力容器用钢等核电材料在持续服役中,由于中子辐照造成其内部缺陷不断累积,致使材料组织结构损伤、性能劣化,对核电安全运行形成潜在威胁。多尺度计算模拟是探索辐照缺陷演化机理的有效手段,结合等效缺陷结构理论,有望实现核电... 反应堆压力容器用钢等核电材料在持续服役中,由于中子辐照造成其内部缺陷不断累积,致使材料组织结构损伤、性能劣化,对核电安全运行形成潜在威胁。多尺度计算模拟是探索辐照缺陷演化机理的有效手段,结合等效缺陷结构理论,有望实现核电材料服役行为的高效评价与预测。文中综述了多尺度计算模拟在核电材料辐照缺陷演化相关研究领域的进展,并对缺陷结构的多尺度演化本质及相应的多尺度高通量计算模拟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通过缺陷结构特征能量等效传递的方法可以实现从第一性原理计算到缺陷扩散反应动力学等高通量计算模拟的跨尺度耦合;通过多尺度高通量计算模拟得到的缺陷演化热力学和动力学数据,可以搭建用于预测核电材料长期服役行为的材料基因工程数据库;在材料缺陷结构特征能量-组织结构-性能关联性探讨基础上,应用高通量计算模拟,辅以高通量实验数据验证,有望建立基于材料基因组结构能的服役安全工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材料 辐照缺陷 多尺度模拟 高通量计算 材料基因组结构能
下载PDF
发光多孔硅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成膜机制研究
14
作者 白新德 柳百新 +2 位作者 兰爱东 马春来 蔡俊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4,共2页
研究了阳极氧化法制备多孔硅的工艺、表面形貌及电化学成膜机制。
关键词 多孔硅 阳极氧化 电化学成膜机制 发光多孔硅
下载PDF
离子注入Cu薄膜的氧化行为研究
15
作者 赵新清 柳百新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187-1191,共5页
研究了用强流金属蒸汽弧离子源(MEVVA源)注入 Cr 对 Cu薄膜的抗氧化性能、导电性能和氧化特征的影响利用 X射线衍射、 Rutherford背散射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离子注入前后氧化物结构和氧化物形态演变结果表明,在薄... 研究了用强流金属蒸汽弧离子源(MEVVA源)注入 Cr 对 Cu薄膜的抗氧化性能、导电性能和氧化特征的影响利用 X射线衍射、 Rutherford背散射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离子注入前后氧化物结构和氧化物形态演变结果表明,在薄膜的表面层注入一定剂量的 Cr能有效地改善 Cu薄膜的抗氧化性能,而对薄膜的电导性能无显著影响;离子注入显著影响薄膜表面氧化铜的结构和形态.探讨了离子注入对氧化铜结构和形态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薄膜 离子注入 CR 氧化 氧化铜 XPS
下载PDF
第一性原理研究Pt-Zr系统中化合物的生成焓/体模量与原子体积的线性相关性(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雪 李家好 +1 位作者 戴叶 柳百新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3704-3713,共10页
通过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方法,研究118种不同结构的Pt-Zr中间化合物,并选取相关的物理性能,如结构稳定性、晶格常数、生成焓、弹性常数以及体模量等进行计算。根据计算得出的生成焓信息,绘制Pt-Zr系统的基态能量曲线。计算得到的物理相关... 通过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方法,研究118种不同结构的Pt-Zr中间化合物,并选取相关的物理性能,如结构稳定性、晶格常数、生成焓、弹性常数以及体模量等进行计算。根据计算得出的生成焓信息,绘制Pt-Zr系统的基态能量曲线。计算得到的物理相关信息为未来的热力学计算和原子尺度模拟提供基础数据。在选取的Pt-Zr化合物中,存在两组线性相关关系:生成焓与原子体积成正线性相关,而体模量与原子体积成负线性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Zr系统 热学性能 弹性性能 第一性原理计算 生成焓 体模量 原子体积
下载PDF
六方Co_(2-3)C的形成
17
作者 王坚 吴杏芳 +3 位作者 陈训平 蔡军 柳百新 方正知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A386-A392,共7页
将50keV碳离子注入纯Co金属膜中,在剂量为2.5×10^(17)/cm^2时,发现了六方结构碳化物。电子衍射结果表明晶格常数a=0.2685nm,c=0.4335nm。当剂量提高到5×10^(17)/cm^2时,六方衍射环仍然存在。而剂量提高到9×10^(17)/cm^2... 将50keV碳离子注入纯Co金属膜中,在剂量为2.5×10^(17)/cm^2时,发现了六方结构碳化物。电子衍射结果表明晶格常数a=0.2685nm,c=0.4335nm。当剂量提高到5×10^(17)/cm^2时,六方衍射环仍然存在。而剂量提高到9×10^(17)/cm^2时,衍射环变成具有非晶特征的漫散晕。Auger谱数据表明,形成的六方相成份范围为Co_2-_3C。本文从固体Fermi能来解释Fe,Co和Ni的六方碳化物形成的变化;从能带理论解释热处理方法形成正交Co碳化物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结构 碳化物 离子注入 形成
下载PDF
Atomic simulations of primary irradiation damage in U–Mo–Xe system
18
作者 欧阳文泓 刘剑波 +2 位作者 赖文生 李家好 柳百新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70-377,共8页
To shed a light on Xe bubble nucleation in U–Mo fuel from the view of primary irradiation damage,a reported U–Mo–Xe potential under the framework of embedded atom method has been modified within the range of short ... To shed a light on Xe bubble nucleation in U–Mo fuel from the view of primary irradiation damage,a reported U–Mo–Xe potential under the framework of embedded atom method has been modified within the range of short and intermediate atomic distance.The modified potential can better describ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energetic particles,and can accurately reproduce the threshold displacement energy surface calculated by the first-principles method.Then,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primary irradiation damage in U–Mo–Xe system have been conducted under different contents.The raise of Xe concentration brings about a remarkable promotion in residual defect quantity and generates bubbles in more overpressured state,which suggests an acceleration of irradiation damage under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fission gas.Meanwhile,the addition of Mo considerably reduces the residual defect count and hinders irradiation-induced Xe diffusion especially at high contents of Xe,corroborating the importance of high Mo content in mitigation of irradiation damage and swelling behavior in U–Mo fuel.In particular,the variation of irradiation damage with respect to contents suggests a necessity of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fluence of local components on defect evolution in mesoscale si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radiation damage metallic fuel uranium alloy interatomic potential
下载PDF
用强流金属离子源研究Ti-Si化合物的形成
19
作者 朱德华 卢红波 柳百新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9-234,共6页
利用金属蒸汽真空弧(MEVVA)离子源引出强流Ti离子注入单晶硅,当MEVVA源引出电压为40kV,束流密度达到100μA/cm2,Ti离子剂量为5×1017/cm2,Ti离子注入单晶硅可得到C54-TiSi2的... 利用金属蒸汽真空弧(MEVVA)离子源引出强流Ti离子注入单晶硅,当MEVVA源引出电压为40kV,束流密度达到100μA/cm2,Ti离子剂量为5×1017/cm2,Ti离子注入单晶硅可得到C54-TiSi2的注入层,且薄层电阻低于3.0Ω/□.本文用束流热效应讨论了形成硅化物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SI 化合物 离子注入 金属离子源 半导体材料
下载PDF
载能离子束与薄膜科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柳百新 《薄膜科学与技术》 1991年第3期31-34,共4页
关键词 载能离子束 薄膜 离子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