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沙江之行 被引量:1
1
作者 柳素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95-97,共3页
1987年我曾陪关君蔚老师考察了金沙江的支流小江及攀枝花以下的金沙江段,行程是东川市—昆明市—元谋县—攀枝花—西昌市—成都市.此段属金沙江中下游,地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横断山区.地形地势变化剧烈,构造变动强烈,... 1987年我曾陪关君蔚老师考察了金沙江的支流小江及攀枝花以下的金沙江段,行程是东川市—昆明市—元谋县—攀枝花—西昌市—成都市.此段属金沙江中下游,地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横断山区.地形地势变化剧烈,构造变动强烈,其两岸的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频繁活跃,引起环境加剧退化.这里亦是人口密集区,人类经济活动发达地区,人类经济活动不合理的部分,促进了环境的恶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 泥石流 青藏高原 山地灾害 水土流失 攀枝花 四川盆地 人类经济活动 中下游 发达地区
下载PDF
风景区泥石流防治特点与技术 被引量:30
2
作者 崔鹏 陈晓清 +1 位作者 柳素清 唐邦兴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2-180,共9页
中国大部分风景区位于山区,泥石流时有活动,破坏景观资源,危害生态环境,危及游人安全,而风景区泥石流往往暴发频次低,多含有漂木。分析了风景区泥石流防治的需求和特点,提出了风景区泥石流防治以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主、灾害治理... 中国大部分风景区位于山区,泥石流时有活动,破坏景观资源,危害生态环境,危及游人安全,而风景区泥石流往往暴发频次低,多含有漂木。分析了风景区泥石流防治的需求和特点,提出了风景区泥石流防治以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主、灾害治理工程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基本目标。通过泥石流形成区源头治理、新型结构(梳齿坝、滤水坝、预制组合结构)和林内分散拦淤等措施,实现风景区的泥石流的治理目标,形成了以减灾工程与自然景观相协调和工程减灾与生态减灾功能相结合的风景区泥石流治理技术。采用这些技术对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的14条灾害性泥石流进行治理,有效地控制了泥石流的发生和成灾,达到了保护景观资源、生态环境、游客与居民安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区 景观 生态 泥石流 防治技术 灾害
下载PDF
四川九寨沟县关庙沟泥石流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19
3
作者 游勇 欧国强 +2 位作者 吕娟 柳素清 唐邦兴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50-55,共6页
关庙沟为嘉陵江上游支流白水江右岸的一条支沟,位于四川九寨沟县城区,曾多次发生过严重的泥石流灾害,直接威胁县城和九寨沟旅游环线公路的安全。该沟泥石流具有容重大(2.20t/m^3)、搬运固体物质粒径粗、固体物质以沟岸滑坡和沟床堆积物... 关庙沟为嘉陵江上游支流白水江右岸的一条支沟,位于四川九寨沟县城区,曾多次发生过严重的泥石流灾害,直接威胁县城和九寨沟旅游环线公路的安全。该沟泥石流具有容重大(2.20t/m^3)、搬运固体物质粒径粗、固体物质以沟岸滑坡和沟床堆积物补给为主等特征。本文分析了该沟泥石流的形成、流体性质、类型等基本特征,预测灾害的发展趋势,提出泥石流减灾防灾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防治 地貌环境 地质环境 气象
下载PDF
具有风景区泥石流治理特色的土木工程措施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晓清 崔鹏 +1 位作者 唐邦兴 柳素清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79-84,共6页
风景区泥石流治理不同于其他泥石流的治理。在总结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泥石流治理土木设计的基础上,提出4种具有风景区泥石流治理特色的土木工程措施。即漂木拦挡、泥沙拦淤、生态保护及景点保护。详细分析了每种技术的减灾需求,在此基础... 风景区泥石流治理不同于其他泥石流的治理。在总结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泥石流治理土木设计的基础上,提出4种具有风景区泥石流治理特色的土木工程措施。即漂木拦挡、泥沙拦淤、生态保护及景点保护。详细分析了每种技术的减灾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泥石流治理设计的成功经验,总结各技术的设计要点,并给出可供参考的成功应用实例。这些成功技术在九寨沟泥石流治理中取得了成功,可为其他风景区泥石流治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风景区 治理设计 漂木拦挡 泥沙拦淤
下载PDF
四川西部杂谷脑地区晚更新世“冰碛物”成因之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唐邦兴 刘世建 +3 位作者 柳素清 黄赐璇 梁玉莲 B.Frenzel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234-242,共9页
近年来我们对杂谷脑“冰碛”作了研究和采样,得出杂谷脑“冰碛”有3种不同结构特征,从粒度百分含量、粒度直方图和粒度参数分析表明,杂谷脑“冰碛”为3种不同的沉积物,即冰川沉积、冰水沉积和泥石流(含滑坡、崩塌混合物)沉积等。并对两... 近年来我们对杂谷脑“冰碛”作了研究和采样,得出杂谷脑“冰碛”有3种不同结构特征,从粒度百分含量、粒度直方图和粒度参数分析表明,杂谷脑“冰碛”为3种不同的沉积物,即冰川沉积、冰水沉积和泥石流(含滑坡、崩塌混合物)沉积等。并对两种不同结构“冰碛”中的石英砂颗粒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其表面特征还不能证实该沉积物为冰川成因。因此,杂谷脑“冰碛”实为混杂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碛物 杂谷脑 粒度
下载PDF
黄龙景区红岩关沟的泥石流及防治 被引量:7
6
作者 游勇 欧国强 +2 位作者 唐邦兴 柳素清 吕娟 《灾害学》 CSCD 2004年第3期39-43,共5页
红岩关沟为四川松潘县黄龙风景名胜区内涪江上游一条支沟,曾发生过严重的泥石流灾害。该地的泥石流具有活动频繁、危害严重、容重大、固体物质粒径粗、以及主要以沟岸滑坡、崩塌、沟床堆积物补给为主等特点。本文分析了该地泥石流的形... 红岩关沟为四川松潘县黄龙风景名胜区内涪江上游一条支沟,曾发生过严重的泥石流灾害。该地的泥石流具有活动频繁、危害严重、容重大、固体物质粒径粗、以及主要以沟岸滑坡、崩塌、沟床堆积物补给为主等特点。本文分析了该地泥石流的形成、流体性质、类型等基本特征,预测了泥石流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岩关沟 泥石流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峨眉山5·2崩塌灾害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晓清 崔鹏 +1 位作者 唐邦兴 柳素清 《灾害学》 CSCD 2006年第3期42-46,共5页
2005年5月2日峨眉山风景名胜区内通往主景点的公路边坡暴发了一次崩塌灾害,崩塌土方量约4 000m3,灾害导致大量旅客滞留,对旅游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5.2公路边坡崩塌灾害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地质因素、地貌因素、气象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 2005年5月2日峨眉山风景名胜区内通往主景点的公路边坡暴发了一次崩塌灾害,崩塌土方量约4 000m3,灾害导致大量旅客滞留,对旅游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5.2公路边坡崩塌灾害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地质因素、地貌因素、气象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激发因素——暴雨、开采石灰石挖空山体的不合理经济活动、有利的地质条件——两地层交接部位和地形条件——山高坡陡等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本区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具体分为应急处理和远期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灾害 防治措施 峨眉山
下载PDF
我国山地灾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26
8
作者 唐邦兴 柳素清 刘世建 《山地研究》 CSCD 1996年第2期103-109,共7页
我国山地自然环境独特,具备山地灾害形成条件,因而山地灾害发育,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地灾害有了新发展,造成经济损失巨大.对山地灾害成因。分布特征,以及综合防治原则和方法作了分析.
关键词 山地灾害 泥石流 滑坡 崩塌 防治
下载PDF
泥石流防治的社会效益评估及其指标体系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唐晓春 罗鉴银 +3 位作者 谢世友 王稳地 柳素清 汪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4-68,共5页
该文给出了泥石流防治社会效益的定义,认为泥石流防治的社会效益主要由防灾保安效益、自然资源延续利用和各业持续发展效益以及减灾科技推广效益构成。然后,对泥石流防治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与其他有关效益和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国内... 该文给出了泥石流防治社会效益的定义,认为泥石流防治的社会效益主要由防灾保安效益、自然资源延续利用和各业持续发展效益以及减灾科技推广效益构成。然后,对泥石流防治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与其他有关效益和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国内首次给出了较完整的泥石流防治社会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防治 社会效益 指标体系
下载PDF
茂县城区后山泥石流及其防治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鹏 柳素清 唐邦兴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9-75,共7页
该文全面分析了茂县城区后山龙洞沟和水巷子沟泥石流的成因、活动特征和发展趋势,并确定其流体性质和设计流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泥石流治理原则,制订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第一期治理工程... 该文全面分析了茂县城区后山龙洞沟和水巷子沟泥石流的成因、活动特征和发展趋势,并确定其流体性质和设计流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泥石流治理原则,制订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第一期治理工程已经受了若干场暴雨的考验,取得了明显的减灾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防治 茂县城区
下载PDF
流域泥石流防治生态效益评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晓春 王稳地 +4 位作者 谢世友 罗鑑银 唐邦兴 柳素清 汪凯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54-59,共6页
本文将流域泥石流防治所产生的效益划分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流域自然地理环境优化效益四种基本类型。认为流域泥石流防治的生态效益主要由蓄水保土效益、流域气候环境改善效益和流域生物量增加效益构成,给出了评估流域泥... 本文将流域泥石流防治所产生的效益划分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流域自然地理环境优化效益四种基本类型。认为流域泥石流防治的生态效益主要由蓄水保土效益、流域气候环境改善效益和流域生物量增加效益构成,给出了评估流域泥石流防治生态效益的指标体系。然后,对构成泥石流防治生态效益的13种指标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泥石流防治 生态效益 指标体系
下载PDF
根据孢粉分析论川西杂谷脑晚更新世古气候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赐璇 梁玉莲 +2 位作者 唐邦兴 柳素清 刘世建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243-249,共7页
根据川西理县(杂谷脑)海拔约1980m的3个晚更新世湖相沉积剖面的孢粉分析,论述了晚更新世冷期。由于气温下降,山地植被分布界线下移,理县附近曾经历了以云杉一松为主的寒温性针叶林阶段和灌丛草甸阶段。古气候从湿润到半湿润,古气温可能... 根据川西理县(杂谷脑)海拔约1980m的3个晚更新世湖相沉积剖面的孢粉分析,论述了晚更新世冷期。由于气温下降,山地植被分布界线下移,理县附近曾经历了以云杉一松为主的寒温性针叶林阶段和灌丛草甸阶段。古气候从湿润到半湿润,古气温可能比现今当地气温低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杂谷脑 晚更新世 古气候
下载PDF
黑竹沟考察记
13
作者 唐邦兴 柳素清 +1 位作者 刘立 杨勇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1996年第1期53-55,共3页
以其神秘幽深曾获“中国西南的百慕大”之称的黑竹沟位于四川省峨边县境,北纬29°00′03″~29°10′19″、东经102°45′90″~103°00′12″,为大渡河支流西溪河的支流。黑竹沟流域面积179.19km^2,呈一漏斗状的流域... 以其神秘幽深曾获“中国西南的百慕大”之称的黑竹沟位于四川省峨边县境,北纬29°00′03″~29°10′19″、东经102°45′90″~103°00′12″,为大渡河支流西溪河的支流。黑竹沟流域面积179.19km^2,呈一漏斗状的流域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四川 黑竹沟 技术考察
下载PDF
流域泥石流防治的生态效益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晓春 刘会平 +3 位作者 孙东怀 王良平 唐邦兴 柳素清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86-88,共3页
本文在对流域泥石流防治生态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 ,确定了用于建立流域泥石流防治生态效益评估模型的 6个主要因子。即 :1地表侵蚀模数减小率 ;2拦蓄暴雨洪水能力增大率 ;3流域植被覆盖度增大率 ;4流域生物总量增大率 ;5植物... 本文在对流域泥石流防治生态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 ,确定了用于建立流域泥石流防治生态效益评估模型的 6个主要因子。即 :1地表侵蚀模数减小率 ;2拦蓄暴雨洪水能力增大率 ;3流域植被覆盖度增大率 ;4流域生物总量增大率 ;5植物根系固土量增大率 ;6枯季流域地表径流量增大率。考虑到上述建模因子量化过程中的量纲和量级的统一问题 ,采用比率计算法 ,对 6个建模因子进行了量化分析 ,使所有因子的比率变化范围均在 0和1之间。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用于流域泥石流防治生态效益评估的数学模型 :BB(t) =∑6i=1ai X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泥石流防治 生态效益 数学模型
全文增补中
旅游处女地——四川黑竹沟
15
作者 刘立 柳素清 唐邦兴 《今日四川》 1996年第1期42-43,共2页
先前已有若干报刊以中国“百慕大”为题报道了四川黑竹沟,对其原始和神秘作了极力渲染.其实,未开垦本身就是一种神秘.今次本刊约请中科院成都分院成都山地所专家撰文,客观介绍这块待开发的旅游宝库,并对黑竹沟所谓的“超自然现象”作了... 先前已有若干报刊以中国“百慕大”为题报道了四川黑竹沟,对其原始和神秘作了极力渲染.其实,未开垦本身就是一种神秘.今次本刊约请中科院成都分院成都山地所专家撰文,客观介绍这块待开发的旅游宝库,并对黑竹沟所谓的“超自然现象”作了科学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竹沟 处女地 四川旅游 珍稀濒危植物 峨边彝族自治县 生物多样性中心 生态旅游 新构造运动 自然环境 种子植物
下载PDF
四川省松潘县小河泥石流及其防治
16
作者 唐邦兴 柳素清 《国土经济》 1995年第Z05期83-88,共6页
关键词 泥石流 防治 地质灾害 四川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泥石流治理模式:以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为例 被引量:19
17
作者 崔鹏 柳素清 +1 位作者 唐邦兴 陈晓清 《中国科学(E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2期1-9,共9页
系统分析了风景名胜区泥石流治理的特点,提出了风景名胜区泥石流治理原则,结合九寨沟泥石流活动特征和保护对象,提出了一些减灾工程的布设方法,构成了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泥石流治理技术实现途径.综合泥石流治理的原则和技术实现途径... 系统分析了风景名胜区泥石流治理的特点,提出了风景名胜区泥石流治理原则,结合九寨沟泥石流活动特征和保护对象,提出了一些减灾工程的布设方法,构成了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泥石流治理技术实现途径.综合泥石流治理的原则和技术实现途径,形成了以减灾工程与自然景观相协调和工程减灾与生态减灾功能相结合为核心的风景名胜区泥石流治理模式.这种治理模式不同于城镇、交通、农田等泥石流治理模式,九寨沟的泥石流治理中体现了这一模式有效地控制了泥石流,达到了保护景观资源、生态环境、游客和居民安全的目的目前,国内外还有许多风景名胜区受泥石流危害或威胁,其灾害也可以用这种模式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泥石流治理模式 世界自然遗产 九寨沟 泥石流活动特征 减灾工程 泥石流治理技术 生态环境 景观资源
原文传递
雅鲁藏布岩石
18
作者 唐邦兴 柳素清 李宏 《西藏人文地理》 2005年第1期12-15,共4页
雅鲁藏布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发育在青藏高原极其复杂的地质构造条件下和高海拔的恶劣地理环境中,与喜马拉雅山相伴,顺着欧亚大陆板块撞击的构造缝合线由西向东流动,最后流出国界,注入印度洋。1998年参加“雅漂”的摄影师李... 雅鲁藏布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发育在青藏高原极其复杂的地质构造条件下和高海拔的恶劣地理环境中,与喜马拉雅山相伴,顺着欧亚大陆板块撞击的构造缝合线由西向东流动,最后流出国界,注入印度洋。1998年参加“雅漂”的摄影师李宏给我们带回来了这几张雅鲁藏布江边岩石的照片。就这几张地貌照片。我们请教了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研究所的地貌专家唐邦兴,生态专家柳素清,环境专家杨勇三位研究员,他们经过慎密的讨论,给我们作出了地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青藏高原 岩石 图片 西藏 人文地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