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三焦论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六维辨证观
1
作者 柳红良 董斐 谷晓红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249-1255,共7页
六维辨证观强调从病因、病位、病期、病势、病理、病性六个不同维度对病证进行辨析,有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锻炼和形成。基于六维辨证观,可以更全面地认知从三焦论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辨病因,应综合考虑H.py... 六维辨证观强调从病因、病位、病期、病势、病理、病性六个不同维度对病证进行辨析,有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锻炼和形成。基于六维辨证观,可以更全面地认知从三焦论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辨病因,应综合考虑H.pylori致病因素的外感兼内伤属性,要注重三焦疾病“总在一经不移为辨”的病理特点;辨病性,应关注H.pylori作为病原微生物的致病规律,不能简单归结为湿热致病,其“粘附致炎”的病理属性需结合三焦气化的“通透性网状效应”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证型;辨病位,H.pylori留滞部位在中焦胃腑膜层,胃黏膜分布规则的集合小静脉是反映中焦气化“通透性网状效应”的重要标志;辨病理,H.pylori粘附致炎的病理产物以气滞、湿、热、虚、瘀多见,影响三焦气化功能而呈现气机阻滞、湿热中阻、虚瘀共存等不同的病理状态;辨病期,H.pylori感染造成三焦“通透性网状效应”变差,日久生变,毒瘀虚互结,从而衍变经典的Correa模式。临床应注重H.pylori的根治治疗与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共同处理策略;辨病势,根据H.pylori感染的不同阶段,注重对比正邪态势、病理因素态势的不同,叶天士针对“邪留三焦”提出的“分消上下之势”是很重要的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理论 “通透性网状效应” 幽门螺杆菌感染 六维辨证观 抗生素替代疗法 分消上下法 方证规律
下载PDF
基于LASSO回归的心脏神经官能症刚虚证(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证)关联因素筛选及诊断模型构建
2
作者 王瑞婷 杨曜嘉 +5 位作者 张慧 原晨 柳红良 李娅 王韵涵 赵鹏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7期71-76,共6页
目的:利用LASSO回归联合Nomogram构建心脏神经官能症刚虚证(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证)的诊断模型。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研究,收集141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分析变量包括年龄、民族、婚姻、教育程度、脑力/体力工作、体质... 目的:利用LASSO回归联合Nomogram构建心脏神经官能症刚虚证(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证)的诊断模型。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研究,收集141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分析变量包括年龄、民族、婚姻、教育程度、脑力/体力工作、体质量指数(BMI)、中医症状、中医五态人格量表各因子得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症状自测评量表各因子均分。通过LASSO回归筛选与刚虚证诊断显著相关的影响因素,纳入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诊断模型,并对模型预测区分度及校准度评价,利用10重交叉验证进行内部验证,最后对模型进行Nomogram可视化,并根据ROC曲线确定诊断阈值。结果:共纳入刚虚证患者70例,非刚虚证患者71例。LASSO回归筛选出与刚虚证诊断相关性最显著的5个变量为女性、年龄、疲乏无力、善嗳气、五态人格中少阳积分。模型AUC为0.85,H-L检验为2.94(P=0.9824),提示模型区分度及校准度较好,10重交叉内部验证结果提示AUC为0.82。结论:LASSO回归联合Nomogram构建的诊断模型可协助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刚虚证,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尚待大样本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神经官能症 刚虚证 刚柔辨证 临床诊断模型 LASSO回归 列线图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与《伤寒论》视角探析“阴火”理法思维及方证规律 被引量:2
3
作者 柳红良 王少丽 +1 位作者 邓建梅 邓高振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2300-2302,共3页
“阴火”是最能体现李东垣学术思想的重要理法概念之一,李东垣既然抛开《黄帝内经》众多“火”的概念,在火字前冠以“阴”字,则说明经典中已有“火”的概念不足以表达其本质内涵。通过探讨《黄帝内经》与“阴火”理论的立论关系,可以得... “阴火”是最能体现李东垣学术思想的重要理法概念之一,李东垣既然抛开《黄帝内经》众多“火”的概念,在火字前冠以“阴”字,则说明经典中已有“火”的概念不足以表达其本质内涵。通过探讨《黄帝内经》与“阴火”理论的立论关系,可以得出“阴火”概念的指向为“病起于阴者”。“阴火”理论重要的病理机制是:“少阳春生之气”升发不及,导致“脾胃之气下流,湿气闷塞其下”,其核心病机正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在中焦脾胃的具体体现。李东垣论治“阴火”的理法思维与“甘温除大热”不同,当加以区分,组方之法为“辛甘温为主,佐助用苦”,代表方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通过探讨《伤寒论》六经体系与“阴火”理论的关系,笔者认为,“阴火上冲”的病理状态符合厥阴病的病理机制,李东垣治疗“阴火”之方药与麻黄升麻汤和奔豚汤在理法思维上具有相同的方证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火”理论 “少阳春生之气” “阳气者闭塞 地气者冒明” 《伤寒论》厥阴病机理 方证规律
下载PDF
心身医学理念与中医学一致性的探讨 被引量:18
4
作者 赵志付 柳红良 +1 位作者 原晨 张慧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766-768,共3页
心身医学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较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能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理念与中医学的哲学思想渐行渐近。本文主要对二者理念的一致性进行初步... 心身医学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较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能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理念与中医学的哲学思想渐行渐近。本文主要对二者理念的一致性进行初步的探讨,从理论基础和临床诊疗两方面进行比较。其中,心身医学在理论基础方面与中医学"天人一体观"、"形神一体观"、"整体观"等哲学思想异曲同工;在临床诊疗方面与中医学"刚柔体质"、"心身同治"等辨证思想异曲同工。中医学的思想观念必将是世界心身医学的发展方向,世界心身医学要向中医学寻求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身医学 中医学 思想一致性
下载PDF
刚柔辨证诊治心身疾病 被引量:7
5
作者 柳红良 张慧 +1 位作者 原晨 赵志付 《吉林中医药》 2014年第10期1035-1037,共3页
赵志付教授根据新时代心身疾病高发的特点,提出了中医刚柔辨证体系用于诊治心身疾病,从多个方面将刚柔辨证治疗心身疾病的优势加以总结。其优势体现在:刚柔辨证针对心身疾病,刚柔分型明确,辨证论治;重视心身并治。应用中医刚柔辨证体系... 赵志付教授根据新时代心身疾病高发的特点,提出了中医刚柔辨证体系用于诊治心身疾病,从多个方面将刚柔辨证治疗心身疾病的优势加以总结。其优势体现在:刚柔辨证针对心身疾病,刚柔分型明确,辨证论治;重视心身并治。应用中医刚柔辨证体系诊治心身疾病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辨证 心身疾病 优势 心身并治 赵志付
下载PDF
中医心身医学门诊病历书写模式规范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志付 原晨 +5 位作者 赵鹏 张成 李健 张慧 柳红良 王椿野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458-460,共3页
当前心身医学在国内发展日新月异,中医心身医学病历在国内尚无统一规格。通过引进吸收日本九州大学病院心疗内科病历书写模式,并结合国内《中医内科学》教材中的中医内科病历书写规范内容,初步对中医心身医学门诊病历书写模式规范进行... 当前心身医学在国内发展日新月异,中医心身医学病历在国内尚无统一规格。通过引进吸收日本九州大学病院心疗内科病历书写模式,并结合国内《中医内科学》教材中的中医内科病历书写规范内容,初步对中医心身医学门诊病历书写模式规范进行探讨。首先需明确指出,中医心身医学门诊诊疗对象以躯体症状为主,并伴随有情绪障碍及心理特征,故在门诊搜集病情资料时需追溯患者的社会心理应激情况;其次明确中医心身医学诊疗方案,治疗原则当"心身并治",以心理治疗和中药辨证汤药治疗并用。对此,初步拟定了中医心身医学门诊病历书写规范,内容在原有中医内科病历书写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患者先、后天形成的性格特征、情绪障碍表现、社会环境因素及其对患者的心理应激史以及相关心理生理专科检查。最后特举例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历书写 中医心身医学 心身疾病
下载PDF
中医心身医学门诊病历书写模式应用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健 赵志付 +5 位作者 赵鹏 张成 原晨 张慧 柳红良 王椿野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253-1255,共3页
随着医疗模式转变为心理—社会—环境模式,从心身角度进行病证结合诊治,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借鉴、吸收国外心疗内科诊疗模式,并结合国内传统诊疗规范,形成了中医心身医学门诊病历书写模式。本文从重视社会环境及个人心理背景、中医心身... 随着医疗模式转变为心理—社会—环境模式,从心身角度进行病证结合诊治,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借鉴、吸收国外心疗内科诊疗模式,并结合国内传统诊疗规范,形成了中医心身医学门诊病历书写模式。本文从重视社会环境及个人心理背景、中医心身辨证首看刚柔、建立良好沟通平台三个方面对该模式特点进行阐述,并通过对两例中医心身医学门诊病历案例应用进行体会分析,分享其应用经验,以期该门诊病历书写模式规范能得到进一步使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历书写 中医心身医学 门诊病历
下载PDF
基于罗马Ⅳ标准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心身诊疗思路 被引量:18
8
作者 柳红良 白宇宁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10期1138-1141,共4页
消化不良是涉及胃、肠区域的一类复杂症候,大约有80%的消化不良患者无组织结构上的变化,而被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1]。FD属于我国消化科门诊中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FGI... 消化不良是涉及胃、肠区域的一类复杂症候,大约有80%的消化不良患者无组织结构上的变化,而被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1]。FD属于我国消化科门诊中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FGIDs)之一[2]。FGIDs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常规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或无法用器质性病变解释的一组消化系统症状;二是慢性或反复发作性;三是常常合并精神心理因素。2017年,中国医师协会发表了《“医学难以解释的症状”临床实践中国专家共识》,在消化系统疾病中体现最显著的此类疾病便是FGIDs[3]。其中,FD作为FGIDs的一种,其定义也符合上述3个特点,即病程超过6个月,近3个月有上腹疼痛或烧灼感、餐后饱胀感、早饱感等症状,且未发现能够解释其临床症状的结构组织异常或生化异常的疾病,是典型的心身疾病,全球发病率为5%~11%[4],在我国消化科门诊中FD患者占总量的20%~4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心身症状 罗马Ⅳ标准 抑郁 诊疗要点 心身医学
下载PDF
赵志付教授治疗心脏神经症心肝阴虚证的临证诊疗特色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原晨 柳红良 李健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733-735,共3页
心脏神经症临床发病特点以心血管症状和神经功能紊乱为主,属于循环系统心身疾病,运用赵志付教授首创的刚柔辨证理论指导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尤其在治疗心肝阴虚证具有一套诊疗特色,该类患者病程多在一年以上,多因外界社会环境影响以及内... 心脏神经症临床发病特点以心血管症状和神经功能紊乱为主,属于循环系统心身疾病,运用赵志付教授首创的刚柔辨证理论指导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尤其在治疗心肝阴虚证具有一套诊疗特色,该类患者病程多在一年以上,多因外界社会环境影响以及内在郁怒所伤,导致肝之疏泄太过,肝旺火灼阴伤,上扰心神,发为该病。究其诱因,多是由于不良的应激源所致,故而追溯心理应激源,了解个体禀赋差异,并针对其不良的心理应激源及性格特点进行干预尤为重要。治疗原则主从心肝论治,遵循柔肝养心之法,重视安神。用药特色以药对为先,注重性味归经,多选用酸甘化阴、咸寒滋阴、甘寒养阴之品,少佐顾护中焦之药,共奏柔肝养心安神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肝阴虚证 心脏神经症 刚柔辨证
下载PDF
各年龄段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评析及中医刚柔治疗 被引量:5
10
作者 柳红良 赵志付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80-1383,共4页
心身医学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心理社会因素的评析尤为重要。赵志付教授本着"心身同治"的理念,创立了刚柔辨证体系,临床用于治疗心身疾病,效果显著。赵教授通过多年临床... 心身医学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心理社会因素的评析尤为重要。赵志付教授本着"心身同治"的理念,创立了刚柔辨证体系,临床用于治疗心身疾病,效果显著。赵教授通过多年临床总结发现,各个年龄段引起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不尽相同,临床上应遵循"心身同治"的原则,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心身疾病,有针对性地从不同的角度对心理社会因素进行疏导,同时应用中药刚柔辨证论治。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青年、中年与老年时期的心理社会特点、生理特点以及中医刚柔治疗,用以体现"因人、因时治宜"的中医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阶段 心身疾病 心理社会因素 刚柔辨证
下载PDF
从肝论治心脏神经症理法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柳红良 赵志付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974-976,共3页
心脏神经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身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日渐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中医脏腑的相关理论出发,探讨心肝的生理病理联系,阐述心脏神经症病因病机及从肝论治方法,心肝火旺证采用泻肝清心法、心肝阴虚证采用柔肝养心法... 心脏神经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身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日渐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中医脏腑的相关理论出发,探讨心肝的生理病理联系,阐述心脏神经症病因病机及从肝论治方法,心肝火旺证采用泻肝清心法、心肝阴虚证采用柔肝养心法、肝郁气滞证采用疏肝理气法、肝郁脾虚证采用疏肝健脾法,并附临床典型案例加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神经症 从肝论治 治法方药
下载PDF
中医心身医学刚柔证大鼠模型研究初探
12
作者 李健 赵志付 +5 位作者 吴志奎 郭建友 张成 赵鹏 原晨 柳红良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15-1217,1272,共4页
目的:对4种刚柔证造模方法进行客观评价,初步筛选出刚柔证造模方法。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予以睡眠剥夺造模法、社交失败造模法、束缚造模法、长期慢性不确定应激(CUMS)造模法干预,干预前后进行体质量测量、高架十字迷宫(E... 目的:对4种刚柔证造模方法进行客观评价,初步筛选出刚柔证造模方法。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予以睡眠剥夺造模法、社交失败造模法、束缚造模法、长期慢性不确定应激(CUMS)造模法干预,干预前后进行体质量测量、高架十字迷宫(EPM)测试、旷场(OF)试验、糖水试验、攻击行为测定,将结果与刚柔证核心证候比较,初步拟定切合证候表现的造模方法。结果:干预完成后,打斗组及睡眠剥夺组攻击性行为及OF试验总路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其中打斗组总路程明显高于睡眠剥夺组。CUMS组与束缚组大鼠糖水偏爱度明显下降,其中CUMS组明显低于束缚组,CUMS组大鼠体重、EPM试验中开臂时间百分比、旷场试验总路程均明显下降。结论:通过客观行为学检验评测,发现CUMS及社交失败造模动物模型分别符合柔证及刚证核心症状,继而评定CUMS及社交失败造模动物模型作为柔证及刚证大鼠造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心身医学 刚柔证 大鼠模型 建立
下载PDF
基于“建中法”探讨消化性溃疡并发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柳红良 张令波 +1 位作者 倪媛元 刘绍能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1081-1083,共3页
消化性溃疡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是临床常见疾病,现代医学认为二者共病有一定的生理病理基础。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二者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有共同的中医病机。“建中法”是中医治疗脾胃病重要的方法之一,建立中气,中焦气血生化有源,则心神... 消化性溃疡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是临床常见疾病,现代医学认为二者共病有一定的生理病理基础。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二者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有共同的中医病机。“建中法”是中医治疗脾胃病重要的方法之一,建立中气,中焦气血生化有源,则心神自养。在建立“中州”的基础上,对于消化性溃疡合并窦性心动过缓辨证施治,为临床治疗“共病”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窦性心动过缓 共病 病因病机 建中法
下载PDF
赵志付诊治心身疾病上热下寒证经验发微 被引量:4
14
作者 柳红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98-1200,共3页
中医心身疾病上热下寒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较为复杂的阶段。由于病因虚实相兼、寒热错杂,临床遣方用药时颇感棘手。赵志付临床应用寒热并治之法,治疗心身疾病上热下寒证学验丰富,疗效显著。病机要点为心肝阴虚兼脾肾亏虚,治疗当采用清... 中医心身疾病上热下寒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较为复杂的阶段。由于病因虚实相兼、寒热错杂,临床遣方用药时颇感棘手。赵志付临床应用寒热并治之法,治疗心身疾病上热下寒证学验丰富,疗效显著。病机要点为心肝阴虚兼脾肾亏虚,治疗当采用清上温下法柔肝清心温脾壮肾,药用酸枣仁、白芍、炮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身疾病 上热下寒证 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赵志付教授寒热并用论治复杂性心脏神经症经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柳红良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355-357,共3页
心脏神经症在临床上发病率日渐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复杂性心脏神经症是疾病发展过程中较为棘手的阶段,脏腑虚实相兼、病机寒热错杂,遣方用药容易出现偏颇。赵志付教授经过几十年的临床经验,针对寒热错杂的病因病机,运用... 心脏神经症在临床上发病率日渐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复杂性心脏神经症是疾病发展过程中较为棘手的阶段,脏腑虚实相兼、病机寒热错杂,遣方用药容易出现偏颇。赵志付教授经过几十年的临床经验,针对寒热错杂的病因病机,运用寒热并调之法治疗复杂性心脏神经症,临床疗效显著。其理、法、方、药思路可以归纳为:心肝阴虚兼脾阳虚,治疗重点在柔肝清心、助阳健脾、寒热并用,药物选用酸枣仁、白芍、炮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神经症 寒热错杂 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谈脾胃病从肝气、肝火、肝风论治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国霞 董斐 柳红良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455-1457,共3页
脾胃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从肝论治脾胃病”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王旭高(1798~1862)名泰林,江苏无锡人,被后人尊称为“治肝楷模”,其代表性学术著作《西溪书屋夜话录》是迄今为止唯一全面论述肝病证治的专著... 脾胃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从肝论治脾胃病”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王旭高(1798~1862)名泰林,江苏无锡人,被后人尊称为“治肝楷模”,其代表性学术著作《西溪书屋夜话录》是迄今为止唯一全面论述肝病证治的专著,创立了“肝气、肝风、肝火”三纲辨证体系,提出“治肝三十法”。笔者通过精读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基于“肝气、肝火、肝风”的角度,总结脾胃病与肝的证治关系。其中,“肝气与脾胃”大体分为三类:肝气郁、肝气实、肝气虚;“肝火与脾胃”,即肝气旺甚者,大体分为肝郁化火和肝火炽盛;“肝风与脾胃”大体分为两类:即肝实致风和肝虚致风。值得注意的是,此三者并非决然分离,而是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临床上应做到整体联系、见微知著、分清主次、辨证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王旭高 肝气 肝火 肝风 证治关系
下载PDF
基于《伤寒杂病论》重用芍药方证规律探讨“抑木”法在论治脾胃病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宣铭杨 柳红良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435-437,共3页
《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重用芍药创立了桂枝加芍药汤、当归芍药散和小建中汤三方,三者在理法思维与脉证规律上均有差异,由泻实慢慢向补虚渐变,而其方证规律的理论基础正是基于《神农本草经》中芍药“苦平轻泄”的认识。后世医家不断总... 《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重用芍药创立了桂枝加芍药汤、当归芍药散和小建中汤三方,三者在理法思维与脉证规律上均有差异,由泻实慢慢向补虚渐变,而其方证规律的理论基础正是基于《神农本草经》中芍药“苦平轻泄”的认识。后世医家不断总结张仲景重用芍药蕴含的“抑木”思想,在金元时期正式创立了“抑木法”,针对“木亢乘土”和“土虚木乘”的病机,为治疗相关脾胃疾病创立了众多有效方剂。临床中应用抑木法、辨别木土相关病机虚实侧重以及最经典的方药加减,均不出仲景重用芍药三方的加减示范。因此,深究张仲景重用芍药方证规律,对于探讨“抑木”法治疗脾胃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用芍药 伤寒杂病论 抑木法 脾胃病 方证规律
下载PDF
基于现代病理生理机制的三焦内涵解读及其指导急危重症辨治思路 被引量:1
18
作者 柳红良 谷晓红 董斐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2,共7页
急危重症的研究目前多集中在西医领域,由于人们对中医药“慢郎中”的误解及其在急危重症方面研究的欠缺,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亟需建立系统的理论构架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思维模式。笔者深入学习经典三焦理论,通过临床有效诊治急危重症案例,... 急危重症的研究目前多集中在西医领域,由于人们对中医药“慢郎中”的误解及其在急危重症方面研究的欠缺,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亟需建立系统的理论构架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思维模式。笔者深入学习经典三焦理论,通过临床有效诊治急危重症案例,认为三焦理论指导临床治疗急危重症,具有较为系统的理论构架以及明确的治疗原则与方药。三焦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三焦疾病的病理特点与中医对急危重症“中满、小大不利,治其标”的基本认识是一致的,“因势利导”“分消上下之势”是针对三焦疾病贯穿始终的治疗原则。结合现代医学病理生理机制,探讨三焦“通透性网状效应”与炎症风暴、ICU多重耐药菌感染、胰腺胰酶自身消化学说以及肾性代谢紊乱等密切关系,从而对三焦理论的内涵进一步解读。治疗急危重症,临证要谨遵《黄帝内经》“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的用药原则,量效关系亦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理论内涵 现代病理生理机制 急危重症效验 证治规律 量效关系
原文传递
基于三焦理论及镜下微观RAC征象探索分消上下法治疗Hp感染新思路 被引量:1
19
作者 柳红良 董斐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83-987,共5页
幽门螺杆菌(Hp)为Ⅰ类致癌原,根除Hp可作为胃癌一级预防措施。关于Hp感染,现已明确将其定义为感染性、传染性疾病。Hp感染具有细菌病原学致病的基本特点,从中医角度看,属于外邪致病,但同时兼有内伤的病理基础。正常胃黏膜具有集合小静... 幽门螺杆菌(Hp)为Ⅰ类致癌原,根除Hp可作为胃癌一级预防措施。关于Hp感染,现已明确将其定义为感染性、传染性疾病。Hp感染具有细菌病原学致病的基本特点,从中医角度看,属于外邪致病,但同时兼有内伤的病理基础。正常胃黏膜具有集合小静脉分布规则(RAC)征象,Hp黏附致炎造成的胃黏膜炎性微环境可以使RAC征象变得不规则、紊乱、融合甚至消失。基于三焦理论,Hp感染的病位明确在中焦胃黏膜,其黏附致炎的过程可直接导致三焦“通透性网状效应”变差,此病理过程可以通过镜下胃黏膜RAC征象变化作为外在直观反映。以往关于Hp感染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归纳出的中医证候要素以湿、热、气滞、虚为主,将这些证候学因素整合起来便是三焦疾病的“肿”“满”“胀”。叶天士针对“邪留三焦”提出分消上下法,根据分消上、下“势”的不同,又具体分为芳香辛散法、开泄法和苦泄法,针对Hp感染造成的炎性微环境可以起到标本兼治的全面作用。从三焦理论出发,采用分消上下法为治疗原则,以期为中医治疗Hp感染提供一种相对系统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理论 胃黏膜集合小静脉分布规则 分消上下法 HP感染
原文传递
学科建设的三重逻辑与内在关联
20
作者 柳红良 沈桂婷 +2 位作者 王艺霖 王磊 李颖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6-181,共6页
作为西方学术话语的“学科”(discipline)概念,其含义包括知识体系的分类与知识劳动的组织。在现代学术转型过程中,“书法学”学科在“知识”层面上归类为艺术学门类中一级学科美术学下面的二级学科,作为特设学科而存在;在“组织”层面... 作为西方学术话语的“学科”(discipline)概念,其含义包括知识体系的分类与知识劳动的组织。在现代学术转型过程中,“书法学”学科在“知识”层面上归类为艺术学门类中一级学科美术学下面的二级学科,作为特设学科而存在;在“组织”层面上形成专科、本科、研究生贯通培养的教育教学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通培养 书法学 二级学科 教学架构 学科建设 美术学 艺术学门类 研究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