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自杀性自伤的内分泌免疫研究进展
1
作者 周洛慧 苏颖芮 +1 位作者 柳绪珍 孙静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8-80,共3页
非自杀性自伤(NSSI)多发生在青少年和成年早期,与情绪相关疾病发生率增高及发展至难治性等相关,是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NSSI人群其内分泌和免疫发生一些变化,探讨NSSI发生的内分泌免疫机制,可能有助于NSSI早期预防与干预。本文从下丘脑... 非自杀性自伤(NSSI)多发生在青少年和成年早期,与情绪相关疾病发生率增高及发展至难治性等相关,是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NSSI人群其内分泌和免疫发生一些变化,探讨NSSI发生的内分泌免疫机制,可能有助于NSSI早期预防与干预。本文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及免疫炎症与NSSI发生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青少年及成年早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免疫炎症
下载PDF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成瘾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苏颖芮 周洛慧 +1 位作者 柳绪珍 孙静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非自杀性自伤是一个严重的临床问题,由心理、社会和生物学因素交互作用所致,最常发生于青少年及成年早期。心理和社会因素一定程度上指导了自我伤害心理社会干预方法。非自杀性自伤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部分患者自伤行为具有成瘾特点,... 非自杀性自伤是一个严重的临床问题,由心理、社会和生物学因素交互作用所致,最常发生于青少年及成年早期。心理和社会因素一定程度上指导了自我伤害心理社会干预方法。非自杀性自伤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部分患者自伤行为具有成瘾特点,导致纠正和治愈困难。本文就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成瘾的生物学机制、风险因素、共病疾病及治疗措施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成瘾 青少年 Β-内啡肽
下载PDF
双相障碍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白介素血清水平检测 被引量:6
3
作者 柳绪珍 孙静 侯钢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0年第6期395-397,共3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白介素-1β(IL-1β)在双相障碍患者的血清水平。方法:采用Young躁狂量表(YMR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102例双相障碍患者进行评定,其中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31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组71例;以单相...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白介素-1β(IL-1β)在双相障碍患者的血清水平。方法:采用Young躁狂量表(YMR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102例双相障碍患者进行评定,其中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31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组71例;以单相抑郁症组21例,双相障碍缓解组18例和健康正常者33名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和IL-1β水平。结果: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组和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血清BDNF水平分别为(32.46±1.54)ng/ml和(28.75±1.62)ng/ml,IL-1β水平分别为(39.63±3.13)ng/ml和(34.84±1.87)ng/ml,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45.70±5.74)ng/ml和(54.48±9.46)ng/ml(P<0.01);而双相障碍缓解组BDNF和IL-1β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与BDNF及IL-1β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抑郁 躁狂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白介素-1Β
下载PDF
双相障碍与免疫
4
作者 柳绪珍 孙静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67-68,共2页
本综述介绍了细胞因子在双相障碍发病中作用及相关研究。
关键词 双相障碍 细胞因子 免疫反应
下载PDF
双相障碍重性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未遂行为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婧 朱荣鑫 +3 位作者 柳绪珍 侯钢 孙静 史家波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384-388,共5页
目的:基于社会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确定双相障碍(BD)重性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未遂行为的风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BD重性抑郁发作的住院患者共390例,依据此次抑郁发作有无自杀未遂行为患者分为伴自杀未遂BD组(SA组,n=149)和... 目的:基于社会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确定双相障碍(BD)重性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未遂行为的风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BD重性抑郁发作的住院患者共390例,依据此次抑郁发作有无自杀未遂行为患者分为伴自杀未遂BD组(SA组,n=149)和不伴自杀未遂BD组(NSA组,n=241);分别比较两组间社会人口学特征、生化、血液学、免疫学和心理学等指标的差异。以组间存在差异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D重性抑郁发作自杀未遂行为的风险因素。在SA组,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风险因素与患者目前自杀风险(依据护士用自杀风险评估量表总分)的相关性。结果:相对于NSA组,SA组年龄、首发年龄、血清三酰甘油浓度、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降低,血IgA浓度、单身(包括离异)和伴混合特征比例偏高(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低的年龄(O R=0.962,P<0.05)及较高的IgA浓度(OR=1.864,P<0.001)是BD重性抑郁自杀未遂行为的风险因素。SA组自杀风险与年龄呈负相关(r=-0.36,P<0.001),与IgA浓度呈正相关(r=0.42,P<0.001。结论:较低的年龄及较高的血IgA水平是BD重性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未遂行为的风险因素,这两个特征可为临床自杀风险早期识别提供客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自杀未遂行为 风险因素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基因多态性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尚鲁宁 孙静 +4 位作者 柳绪珍 徐西嘉 史家波 王筱兰 侯钢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β)基因多态性与双相情感障碍(B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38例BD患者和143名健康体检人员EDTA-K2抗凝静脉血,提取血液DNA,在IL-1β基因上选取1个SNP位点,采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β)基因多态性与双相情感障碍(B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38例BD患者和143名健康体检人员EDTA-K2抗凝静脉血,提取血液DNA,在IL-1β基因上选取1个SNP位点,采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双相障碍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IL-1β-511A/G基因型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IL-1β-511A/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双相情感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白细胞介素-1Β 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对抑郁症中双相障碍患者的早期识别及护理策略应对
7
作者 张珺 朱宏 +1 位作者 柳绪珍 孙静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第B08期326-326,共1页
目的:了解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对抑郁症中双相障碍的早期识别,并制定可行的护理应对策略。方法:对1726名精神科门诊和住院部连续就诊的抑郁障碍患者进行评估,评定工具包括已拟定的调查表、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32 Items Hypomania... 目的:了解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对抑郁症中双相障碍的早期识别,并制定可行的护理应对策略。方法:对1726名精神科门诊和住院部连续就诊的抑郁障碍患者进行评估,评定工具包括已拟定的调查表、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32 Items Hypomania Check List,HCL-32)、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根据HCL-32得分结果,将患者分为HCL-32≥14、10≤HCL-32<14和HCL-32<10三组,进行临床特征的分析。同时对我院参与该项研究的180名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应对策略调整,包括临床护理观察及医护、医患沟通等。结果:有效完成问卷评分1487例,以HCL-32≥14为划界值诊断为双相障碍的患者为532例(35.8%)。HCL-32阳性回答条目数从高到低依次为HCL-32≥14组、10≤HCL-32<14组、HCL-32<10组。HCL-32≥14组抑郁发作更频繁,伴有更多的不典型特征、自杀观念行为、精神病性症状和具有周期性/季节性特点;有更多阳性家族史、既往曾被诊断过双相、目前更多使用抗抑郁剂。我院筛查的门诊及住院抑郁症患者符合双相倾向者占37.8%,护理上针对抑郁症中双相的可能风险因子,予以合理临床观察及医护、医患沟通,患者病情得到较好控制。结论:HCL-32≥14患者有别于HCL-32<10患者,首次发病年龄更早,抑郁发作更加频繁、更多伴有不典型特征、精神病性症状、发作具有周期性/季节性、既往可能被诊断过双相障碍,因而双相可能性更大,临床护理应重视这些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在临床观察和应对策略上作对应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L-32 抑郁症 双相障碍 临床特征 护理应对策略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血脂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联性研究
8
作者 束飞 柳绪珍 《健康之路》 2016年第6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探究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障碍与血脂水平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11月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应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作为认知功能的评判标准,分析两组血清血脂水平有无统计学差异,并... 目的:探讨探究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障碍与血脂水平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11月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应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作为认知功能的评判标准,分析两组血清血脂水平有无统计学差异,并对病例组内认知功能和血脂水平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组血脂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认知功能障碍与血脂水平呈明显正相关,且与HDL-C相关系数最高(r=0.74,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水平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存在明显的正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血脂 HDL 认知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女性双相障碍患者不同生殖周期发作的临床特征和机制及诊疗研究进展
9
作者 周洛慧 苏颖芮 +1 位作者 柳绪珍 孙静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390-396,共7页
生殖周期(围月经期、围产期、围绝经期)可能会影响女性双相障碍患者的病程,治疗过程中需要特殊考虑以权衡疗效。本文将围绕女性双相障碍不同生殖周期发作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生殖周期 围月经期 围产期 围绝经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