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性A型胸腺瘤与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
作者 倪亚平 笪倩 +3 位作者 袁菲 柳蒋书 顾斌 陈晓炎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7期557-561,共5页
目的探讨混合性A型胸腺瘤与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AMN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组织起源。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MAMNT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及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63岁。胸部CT示前... 目的探讨混合性A型胸腺瘤与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AMN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组织起源。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MAMNT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及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63岁。胸部CT示前纵隔肿物。巨检:肿物大小4.5 cm×3.5 cm×2.0 cm,似有包膜,切面大部分区域呈实性分叶状,灰白灰黄色,质韧,周边部分区域灰褐色,质中,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镜检:肿瘤界限清楚,有纤维性假包膜,由厚薄不均纤维组织分隔呈分叶状,伴硬化性间质。肿瘤组织包括A型胸腺瘤及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NT)两种成分。前者由实性区及大小不等的囊腔构成,囊腔内瘤细胞形成乳头结构,后者为伴有淋巴滤泡的淋巴样间质中散在多个上皮性微结节,二者之间有过渡,且瘤细胞形态相似。免疫表型:瘤细胞AE1/AE3、CK7、CK19、CK5/6、CK14、p63、p40、Bcl-2及Galectin-3,Ki-67约10%;上皮性微结节内可见S-100、CD1a及Langerin阳性的Langerhans细胞;淋巴细胞表达CD20、CD3、CD5、bcl-2,少量表达TdT,滤泡生发中心Bcl-2阴性。EB病毒原位杂交阴性。Ig基因重排为多克隆性重排。结论 MAMNT罕见,目前国内外仅5例报道(包括本例),其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依据MNT与A型胸腺瘤两种成分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虽然两者组织学结构不同,但细胞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相似且有相互移行过渡,提示两者有共同组织学起源或前者可能起源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胸腺瘤 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 免疫组化 起源
下载PDF
59例纯磨玻璃结节影像与病理相关因素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柳蒋书 孟刚 +1 位作者 梁晓 邱本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04-807,共4页
目的探讨影像学表现为肺部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 glass nodules,pGGN)的病理组成,并分析结节内各成分在形成CT值中的作用。方法分析59例pGGN的肺腺癌结节CT值与胶原纤维、弹力纤维、肺泡腔内巨噬细胞含量、肺泡间隔的关系。结果59例... 目的探讨影像学表现为肺部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 glass nodules,pGGN)的病理组成,并分析结节内各成分在形成CT值中的作用。方法分析59例pGGN的肺腺癌结节CT值与胶原纤维、弹力纤维、肺泡腔内巨噬细胞含量、肺泡间隔的关系。结果59例pGGN中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20例、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19例、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20例。其中AIS、MIA、IAC的结节最大截面直径均值分别为(0.73±0.33)、(1.15±0.37)、(1.48±0.4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的CT均值(-667±114)HU,MIA的CT均值(-634±98)HU,IAC的CT均值(-495±136)HU,三组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值与肺泡间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线性回归关系,系数为正;CT值与肺泡腔内巨噬细胞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线性回归关系,系数为负。结论pGGN中肺泡间隔及肺泡腔内巨噬细胞含量对CT值的形成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纯磨玻璃结节 CT值 病理 影像
下载PDF
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2例临床病理特征及冷冻切片病理诊断误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车稳 柳蒋书 +3 位作者 陈晓炎 王朝夫 袁菲 王璇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4期476-481,共6页
目的:探讨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pulmonary mixed squamous cell and glandular papilloma,PMSGP)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该病的冷冻切片病理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方法:收集2019年至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经术... 目的:探讨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pulmonary mixed squamous cell and glandular papilloma,PMSGP)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该病的冷冻切片病理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方法:收集2019年至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经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确诊为PMSGP的病例2例,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误诊的原因。结果:2例患者分别为74岁的女性及66岁的男性,均为体检发现肺占位,其中1例伴有胸闷胸痛,影像学检查均考虑为恶性肿瘤,行肺叶切除术。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1例考虑为黏液腺癌,1例考虑为PMSGP,但不能排除黏液表皮样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显示,2例患者的肿瘤体积分别为3.0 cm×2.5 cm×2.5 cm和1.7 cm×1.7 cm×1.6 cm,肿瘤细胞排列呈乳头状,表面被覆腺上皮及鳞状上皮,乳头轴心有较多炎症细胞,鳞状上皮有轻-中度不典型性,核分裂象罕见,无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2例患者的肿瘤组织中,腺上皮细胞表达CK7和TTF-1,黏液柱状上皮表达MUC5AC,鳞状上皮及基底细胞表达CK5/6、P63和P40,Ki-67仅在基底层高表达。2例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均未发现MAML2基因重排。2例患者分别随访9个月及24个月,均无复发或转移。复习相关文献报道的39例PMSGP患者,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的肿瘤性质误诊率高达52.6%,误诊原因主要为PMSGP与黏液表皮样癌及黏液腺癌等恶性肿瘤存在形态学交叉,且被覆鳞状上皮的不典型性在冷冻切片病理诊断时容易被放大。结论:PMSGP为肺部少见的良性肿瘤,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误诊率高。冷冻切片中,PMSGP肿瘤的形态特征包括境界清楚,呈乳头状结构,乳头被覆鳞状上皮及腺上皮,基底细胞沿纤维血管轴心栅栏状排列,细胞排列有层次感,无异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 冷冻切片病理检查 误诊
下载PDF
外周血中AR-V7 mRNA与前列腺癌患者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荀荧莹 柳蒋书 +1 位作者 吴子豪 孟刚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4期1729-1732,1736,共5页
目的 系统评价外周血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AR-V7)检测在预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8年5月,纳入探究外周血AR-V7检... 目的 系统评价外周血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AR-V7)检测在预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8年5月,纳入探究外周血AR-V7检测与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根据纽卡斯尔-渥太华(NOS)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研究结局为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 最终纳入英文文献6篇,共计483例患者。固定效应模型显示:AR-V7阳性患者较AR-V7阴性患者预后差。临床或影像PFS:[ HR =3.28,95% CI (2.38,4.51), P < 0.000 1 ],OS:[ HR =2.68,95% CI (1.89,3.80), P < 0.000 1 ]。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对OS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紫杉醇类化疗药物[ HR =1.35,95% CI (0.56,3.25), P =0.50],激素类药物:[ HR =3.05,95% CI ( 2.09 , 4.47 ), P < 0.000 1 ],提示对于ARV7阳性患者,紫杉醇类化疗药物较激素类药物可降低风险比。结论 外周血AR-V7阳性前列腺癌患者与AR-V7阴性者相比预后较差,血中检测AR-V7可作为前列腺癌患者预后预测指标,并可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 外周血 前列腺癌 预后 META分析
下载PDF
睾丸消退性生殖细胞肿瘤3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5
作者 倪亚平 张之涵 +2 位作者 陈晓炎 柳蒋书 杨晓群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7-352,共6页
目的探讨睾丸消退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6至2020年收治的3例睾丸消退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 目的探讨睾丸消退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6至2020年收治的3例睾丸消退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平均年龄32岁。例1术前甲胎蛋白水平升高(810.18μg/L),因腹膜后占位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膜后病损切除”。术后病理示胚胎性癌,需除外性腺转移,行彩超见右侧睾丸实性占位,部分区域低回声伴散在钙化。例2为“右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标本”,胸片提示双肺多发转移灶,穿刺活检病理示转移性胚胎性癌,行双侧睾丸彩超见右侧睾丸内异常钙化灶。例3因发现右侧睾丸囊实性占位伴钙化。3例均行“根治性右侧睾丸切除术”。大体观察:睾丸瘢痕区界限清楚,灰白-棕黄,单灶或多灶,最大径0.6~1.5 cm。镜下观察:瘢痕内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玻璃样变的管状结构影、簇状血管增生、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瘢痕周边见萎缩和硬化的生精小管、簇状的间质细胞(Leydig cells)增生、管内微小或粗颗粒状钙化,其中例1见精原细胞瘤和原位生殖细胞肿瘤,例2见原位生殖细胞肿瘤,例3见生精细胞不典型增生。免疫表型:胚胎性癌表达SALL4、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和CD30;精原细胞瘤和原位生殖细胞肿瘤表达OCT3/4、SALL4、CD117;不典型增生的生精细胞表达CD99和SALL4,Ki-67阳性指数约20%,而OCT3/4、CD117均阴性。结论睾丸消退性生殖细胞肿瘤罕见,性腺外的生殖细胞肿瘤首先要考虑到来自性腺睾丸转移的可能性,如果在睾丸内发现瘢痕,一定要判断是否为睾丸消退性生殖细胞肿瘤,消退机制可能与肿瘤免疫介导和局部缺血性损伤的微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胚胎性癌干细胞 瘢痕 免疫表型分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