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夜间隐匿性高血压亚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詹莹莹 陈锐 +1 位作者 柳融皎 刘琳妍 《广东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332-133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夜间隐匿性高血压亚型对老年人靶器官损害的差异。方法选取396例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根据患者夜间血压分为Ⅰ亚型组(夜间正常血压136例),Ⅱ亚型组(夜间舒张期隐匿性高血压130例),Ⅲ亚型组(夜间收缩期隐匿性高血... 目的研究不同夜间隐匿性高血压亚型对老年人靶器官损害的差异。方法选取396例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根据患者夜间血压分为Ⅰ亚型组(夜间正常血压136例),Ⅱ亚型组(夜间舒张期隐匿性高血压130例),Ⅲ亚型组(夜间收缩期隐匿性高血压130例)。根据3组心脏、颈动脉超声、头颅MRI或头颅CT、肾功能等检查,对3组靶器官损害进行分析。结果Ⅲ亚型组的左室重量指数、室间隔厚度、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高于Ⅰ亚型组和Ⅱ亚型组(P<0.05),Ⅲ亚型组脑卒中、肾功能的发生率高于I亚型组和Ⅱ亚型组,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夜间收缩期高血压对心血管靶器官的的损害高于舒张期高血压(P<0.05,OR>1)。结论夜间收缩期隐匿性高血压对心血管靶器官损害高于夜间舒张期隐匿性高血压,夜间收缩期血压升高是发生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临床中降低夜间收缩压可能是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靶器官损害
下载PDF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心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毛一歆 王娓娓 +1 位作者 柳融皎 陈锐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8年第4期70-71,共2页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在心肾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心肾综合征患者中随机选取5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患者实施常规...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在心肾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心肾综合征患者中随机选取5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29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和羟苯磺酸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BUN)和血清B型脑钠肽(BNP),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肾动脉及分支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波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Scr、BUN和BNP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同时Ccr则有明显提高,差异对比显示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SV、LVEF和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提升,同时PI和RI出现显著下降,差异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Scr、BUN、BNP、Ccr、PSV、LVEF、PI和RI与对照组相比,其改善效果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心肾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实施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有助于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肾功能,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 心肾综合征 治疗
下载PDF
2013至2016年上海市心室纤颤患者院前急救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幸祥 腾飞跃 +4 位作者 许萍 李明华 柳融皎 方萍 胡佳文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71-876,共6页
目的 分析上海市心室纤颤(室颤)患者院前急救现状及复苏相关因素,探讨提高复苏成功率的相关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接诊的院外室颤患者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院前急救时间、院前复苏及... 目的 分析上海市心室纤颤(室颤)患者院前急救现状及复苏相关因素,探讨提高复苏成功率的相关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接诊的院外室颤患者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院前急救时间、院前复苏及最终复苏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复苏成功相关的因素.结果 2013至2016年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接收可疑心源性心搏骤停患者21096例,室性心动过速(13例)、心室停搏(20995例)患者均予排除,最终纳入88例院前室颤患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26例;年龄(63.22±16.15)岁;目击者行心肺复苏(CPR)者仅21例(占23.86%);白天(08:00至20:00)呼救57例,夜间呼救31例;急救中心接到求救电话至急救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响应时间)为(6.47±4.13)min,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至离开现场的时间(现场时间)为(14.76±10.88)min,急救人员离开现场至到达医院急诊的时间(转运时间)为(5.95±4.00)min,4年间以及白天与夜间的院前急救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13至2016年院前复苏成功率逐年降低〔分别为95.65%(22/23)、87.50%(14/16)、83.33%(20/24)、80.00%(20/25),χ2=1.895,P=0.595〕,最终复苏成功率逐年升高〔分别为21.74%(5/23)、31.25%(5/16)、37.50%(9/24)、40.00%(10/25),χ2=2.862,P=0.413〕.进行1次、2次、≥3次除颤的室颤患者院前复苏成功率分别为35.23%(31/88)、23.08%(12/52)、89.19%(33/37;χ2=42.811,P=0.000),说明多次除颤可显著增加院前复苏成功率.最终复苏成功组现场时间明显短于未成功组(min:10.85±8.83比16.79±11.36,t=2.367,P=0.020),心电监护仪记录室颤至恢复室上性心律的时间(复苏成功用时)明显短于未成功组(min:3.24±3.17比7.43±6.64,t=3.175,P=0.002),说明用时越短,最终复苏成功率越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苏成功用时长是院外室颤患者最终未成功复苏的危险因素〔优势比(OR)=0.771,P=0.024〕;而性别、年龄、有无目击者CPR、呼救时间段、响应时间、现场时间、转运时间对院前复苏成功和最终复苏成功均无显著影响;此外,在院前复苏成功的患者中,进行1次、2次、≥3次除颤者的最终复苏成功率分别为48.39%(15/31)、58.33%(7/12)、21.21%(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60,P=0.024).结论 2013至2016年上海市室颤急救响应时间、院前复苏成功率及最终复苏成功率无明显变化.虽然多次除颤可显著增加院外室颤患者的院前复苏成功率,但在院前复苏成功的患者中,随除颤次数增多,最终复苏成功率明显降低.此外,复苏成功用时长、现场急救时间长者最终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心搏骤停 心室纤颤 院前急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