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姜卜维 马凤丹 +7 位作者 黄瑾 张珈硕 韩亚楠 王晟昱 宋立杰 柳进宁 赵克非 王春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38,共6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40~79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髂腰肌平面阻滞组(...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40~79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髂腰肌平面阻滞组(IPB组)和股神经阻滞组(FNB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IPB组采用0.5%罗哌卡因10 ml行超声引导下IPB,后采用0.5%罗哌卡因5 ml行股外侧皮神经阻滞;FNB组采用0.5%罗哌卡因10 ml行超声引导下FNB,后采用0.5%罗哌卡因5 ml行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用量。采用15项恢复质量(QoR-15)量表评估术前、术后1、2、3 d的恢复质量。记录术后12、24、48 h最高VAS(VAS_(max))疼痛评分和股四头肌徒手肌力测试(MMT)评分。记录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阿片类药物用量、患者满意度评分。记录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穿刺部位感染和局麻药中毒等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头晕、恶心呕吐、深静脉血栓和谵妄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FNB组比较,IPB组术后1、2、3 d QoR-15量表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FNB组比较,IPB组术后12、24 h股四头肌MMT评分明显升高,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术后VAS_(max)疼痛评分、术后48 h股四头肌MMT评分、阿片类药物用量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神经阻滞等相关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加速患者康复,效果优于股神经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腰肌平面阻滞 股神经阻滞 髋关节置换术 全身麻醉 恢复质量
下载PDF
远端和近端入路腘动脉与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春光 刘蕊 +5 位作者 柳进宁 高美娜 梁浩 龙玉斌 汤世宇 郭颖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比较远端和近端入路腘动脉与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IPACK)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和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65~80岁,BMI 20~30 kg/m^(2),ASA... 目的比较远端和近端入路腘动脉与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IPACK)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和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65~80岁,BMI 20~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远端IPACK组(D组)和近端IPACK组(P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D组采用含肾上腺素0.1 mg的0.25%罗哌卡因20 ml行远端IPACK,P组采用含肾上腺素0.1 mg的0.25%罗哌卡因20 ml行近端IPACK。D组和P组均于IPACK完成后行收肌管阻滞,并留置神经周围导管。当术后VAS疼痛评分>4分,且患者按压镇痛泵后30 min未缓解时,皮下注射羟考酮5 mg进行镇痛补救。记录IPACK操作时间、腓总神经运动阻滞例数、补救镇痛例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术前及术后1、2、3 d患者主动屈膝最大角度和步行距离,记录局麻药物中毒、穿刺部位感染、血肿、院内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P组比较,D组IPACK操作时间明显缩短(P<0.05),腓总神经运动阻滞率、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术后1、2 d步行距离明显延长(P<0.05)。两组术前、术后1、2、3 d患者主动屈膝最大角度及术后3 d步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远端IPACK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操作简便,镇痛效果明显,对运动功能影响小,效果优于近端IPA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腘动脉与膝关节囊后间隙 收肌管 关节成形术 老年
下载PDF
羟考酮预防全麻患者恢复期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的适宜剂量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欣 柳进宁 王春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羟考酮预防甲状腺癌根治术全麻患者恢复期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atheter related bladder discomfort,CRBD)的适宜剂量。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5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择期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男性患者150例,美国麻醉协会(A... 目的探讨羟考酮预防甲状腺癌根治术全麻患者恢复期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atheter related bladder discomfort,CRBD)的适宜剂量。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5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择期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男性患者150例,美国麻醉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30):对照组(C组)、羟考酮0.03 mg/kg组(O_1组)、羟考酮0.06 mg/kg组(O_2组)、羟考酮0.09 mg/kg组(O_3组)、羟考酮0.12 mg/kg组(O_4组)。手术结束前15 min O_1~O_4组分别静脉注射羟考酮0.03 mg/kg、0.06 mg/kg、0.09 mg/kg、0.12 mg/kg,C组静脉注射15 ml 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术后4 h内CRBD及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O_1~O_4组CRBD程度依次降低,其中O_1与O_2、O_3与O_4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O_4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结论羟考酮预防全麻恢复期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的适宜剂量为0.09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 麻醉恢复期
下载PDF
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高龄髋部骨折手术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柳进宁 刘振杰 +2 位作者 陈玉杰 郭颖 王春光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6期826-828,共3页
目的比较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髋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组(A组,30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30例... 目的比较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髋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组(A组,30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30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方林格液输注量,镇静药物(右美托咪定)用量、血管活性药物(麻黄碱)应用率、镇痛补救情况、各时间点疼痛VAS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复方林格液输注量减少,麻黄碱应用率降低,右美托咪定用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疼痛VAS评分A组均低于B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补救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腰硬联合麻醉相比,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能满足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麻醉需要,可稳定血流动力学,并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 骶丛神经阻滞 髋部骨折 老年人
下载PDF
程序间歇式输注在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镇痛效果 被引量:7
5
作者 柳进宁 刘蕊 +2 位作者 高美娜 李永旺 王春光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6期461-464,共4页
目的观察程序间歇式输注在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2020年4月—2020年9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麻醉科髋部骨折手术患者60例,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65~92岁,平均78.5岁。美国麻醉... 目的观察程序间歇式输注在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2020年4月—2020年9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麻醉科髋部骨折手术患者60例,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65~92岁,平均78.5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程序间歇式输注组和恒速输注组,各30例。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给予0.33%罗哌卡因40mL,并留置神经周围导管,蛛网膜下腔注射0.5%等比重罗哌卡因2.0mL,并留置硬膜外导管。术后连接患者自控神经阻滞镇痛泵,药物配方为0.2%罗哌卡因200mL。程序间歇式输注组单次自动给药剂量为10mL,间歇时间为60min;恒速输注组背景剂量为10mL/h。两组患者单次按压剂量为5mL,锁定时间为30min。当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时,按压镇痛泵。若30min后无缓解,皮下注射盐酸羟考酮5mg,进行镇痛补救。记录术后4h(T1)、8h(T2)、24h(T3)及48h(T4)的VAS。记录48h内镇痛补救率、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程序间歇式输注组患者T3时点静态VAS2(2-2)及T2~4时点动态VAS2(2-2),3(2-3),2(2-3)较恒速输注组2(2-3),2.5(2-3),4(3-4),2(2-3)明显降低,镇痛补救率(6.67%)较恒速输注组(30%)明显降低,满意度8(8-9)较恒速输注组7(6-8)明显增加(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恒速输注比较,程序间歇式输注在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更加完善,并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麻醉 髋部骨折 镇痛 老年
下载PDF
腘丛神经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明玉 刘蕊 +6 位作者 杨洋 马凤丹 姜卜维 董星 袁栋欣 柳进宁 王春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30-1134,共5页
目的观察腘丛神经阻滞(PPB)联合收肌管阻滞(AC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初次进行全身麻醉下单侧TKA的患者60例,男15例,女45例,年龄50~80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 目的观察腘丛神经阻滞(PPB)联合收肌管阻滞(AC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初次进行全身麻醉下单侧TKA的患者60例,男15例,女45例,年龄50~80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PPB联合ACB组(P组)和ACB组(A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P组采用0.5%罗哌卡因15 ml行ACB,后采用0.5%罗哌卡因20 ml行PPB,A组单纯采用0.5%罗哌卡因15 ml行ACB。记录术中瑞芬太尼总量和手术时间。记录术后4、8、24、48、72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术后1、2、3 d主动屈膝最大角度,术后4、8、24 h患肢运动阻滞情况。记录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情况。记录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以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P组术后4、8、24、48、72 h静息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4、8 h时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1、2 d主动屈膝最大角度明显增大(P<0.05),术后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肢运动阻滞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术后局麻药中毒、穿刺部位感染、血肿、院内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腘丛神经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不影响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期康复,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丛神经 收肌管 神经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镇痛
下载PDF
复合羟考酮时依托咪酯用于老年人胃镜检查的半数有效剂量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春兰 袁栋欣 +3 位作者 柳进宁 张于 刘嘉运 王春光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7期1523-1526,共4页
目的:探讨复合羟考酮时依托咪酯用于老年人胃镜检查的半数有效剂量。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29例老年人,年龄65~78岁,体重49~66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目的:探讨复合羟考酮时依托咪酯用于老年人胃镜检查的半数有效剂量。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29例老年人,年龄65~78岁,体重49~66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I^III级。静脉注射羟考酮0.05 mg/kg,2 min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托下颌无反应后行胃镜检查。采用序贯法确定依托咪酯剂量,起始剂量为0.2 mg/kg,如上1例患者在胃镜检查中出现呛咳或体动反应,则下1例患者采用高一级浓度,反之则采用低一级浓度,相邻浓度比为1:1.2。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依托咪酯的半数有效剂量及95%CI。结果:复合羟考酮时依托咪酯用于老年人胃镜检查的半数有效剂量为0.15 mg/kg(95%CI 0.13~0.17 mg/kg)。结论:复合羟考酮时依托咪酯用于老年人胃镜检查的半数有效剂量为0.15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依托咪酯 胃镜检查 老年 半数有效剂量
下载PDF
腘丛神经阻滞、腘动脉与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8
作者 白艳辉 张谦 +5 位作者 柳进宁 王旭伟 高美娜 张浩军 任方宇 王春光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861-863,866,共4页
目的比较腘丛神经阻滞(PPB)、腘动脉与膝关节囊后间隙(IPACK)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自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全身麻醉下初次行单侧TKA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 目的比较腘丛神经阻滞(PPB)、腘动脉与膝关节囊后间隙(IPACK)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自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全身麻醉下初次行单侧TKA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收肌管阻滞(ACB)+PPB组和ACB+IPACK阻滞组,每组各25例。全身麻醉诱导前,ACB+PPB组采用0.50%罗哌卡因15 ml行ACB后采用0.25%罗哌卡因20 ml行PPB,ACB+IPACK阻滞组采用0.50%罗哌卡因15 ml行ACB后采用0.25%罗哌卡因20 ml行IPACK。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术后主动屈膝最大角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阿片类药物用量、泵按压次数、足运动阻滞比例、镇痛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B+PPB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于ACB+IPACK阻滞组,穿刺针调整次数少于ACB+IPACK阻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静息和主动屈膝45°视觉模拟评分的95%可信区间上限均低于预设值1.5,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3 d的主动屈膝最大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局部麻醉药中毒、穿刺部位感染、血肿、院内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PPB联合ACB可提供与IPACK阻滞联合ACB相当的术后镇痛效果,PPB可作为替代IPACK阻滞的镇痛技术与ACB联合应用于TKA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收肌管阻滞 腘动脉与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 腘丛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股三角与收肌管入路隐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春光 张志强 +7 位作者 李艳军 白艳辉 王园园 李庆辉 刘嘉运 柳进宁 高美娜 郭小雨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53-956,共4页
目的比较股三角与收肌管入路隐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60例,年龄53~68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股三角入路隐神经阻滞组(F组)和收肌管... 目的比较股三角与收肌管入路隐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60例,年龄53~68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股三角入路隐神经阻滞组(F组)和收肌管入路隐神经阻滞组(A组)。F组和A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行股三角入路隐神经阻滞和收肌管入路隐神经阻滞,分别注射0.5%罗哌卡因20 ml。2组术后病人自控隐神经阻滞镇痛,镇痛泵配方:1%罗哌卡因400 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60 ml,背景输注速率5 ml/h,PCA剂量5 ml,锁定时间30 min,镇痛至术后72 h。VAS评分>4分时,病人按压镇痛泵后30 min疼痛未缓解,则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100 mg镇痛补救。分别于术后4、8、24、48和72 h时,采用徒手肌力法评定患肢股四头肌肌力。记录术后72 h时患者满意度评分。记录术后72 h内镇痛补救情况及不良反应(局麻药中毒、瘙痒、头晕、尿潴留和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结果与F组比较,A组术后4、8和24 h时患肢股四头肌肌力增加,术后镇痛补救率降低(P<0.05),病人满意度评分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收肌管内隐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优于股三角内隐神经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关节成形术 置管 收肌管 股三角
原文传递
复合咪达唑仑-依托咪酯时阿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量效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凤丹 杨明玉 +5 位作者 姜卜维 杨洋 刘蕊 柳进宁 刘伟明 王春光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73-1476,共4页
目的:探讨复合咪达唑仑-依托咪酯时阿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量效关系。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32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5 mg/kg充分镇静5 min... 目的:探讨复合咪达唑仑-依托咪酯时阿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量效关系。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32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5 mg/kg充分镇静5 min后连续记录3次MAP和HR,间隔3 min,取平均值为基础值。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待BIS值<60后静脉注射阿芬太尼和罗库溴铵0.6 mg/kg,1.4 min后行气管插管术。采用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阿芬太尼初始剂量设定为20μg/kg,根据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发生情况确定下一例患者阿芬太尼的剂量,相邻剂量比值为1.0∶1.1。气管插管后2 min内MAP最大值或HR最大值较基础值升高≥20%为发生心血管反应。采用probit法确定阿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ED_(50)、ED_(95)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复合咪达唑仑-依托咪酯时,阿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ED_(50)(95%可信区间)为21.343(19.105~24.516)μg/kg,ED_(95)(95%可信区间)为25.043(22.983~48.983)μg/kg。结论:复合咪达唑仑-依托咪酯时,阿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ED_(50)为21.343μg/kg,ED_(95)为25.043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咪达唑仑 依托咪酯 插管法 气管内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心血管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