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黄河口典型灌区总干渠冲淤与水沙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柳风强
张治昊
曹保伟
刘登银
-
机构
位山灌区管理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3年第3期49-50,共2页
-
基金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青年科研专项(泥集1310)
-
文摘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簸箕李灌区总干渠冲淤与水沙条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黄河水沙条件的变化,特别是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含沙量的明显降低,致使簸箕李灌区引沙量减少,进入总干渠的沙量减少,总干渠年均淤积量的变化趋势是变小;总干渠年均淤积量与进口含沙量有良好的定性关系,冲淤平衡的进口含沙量为5~20 kg/m3,渠道合理的工程改造对于提高渠道的输水输沙能力作用十分显著。
-
关键词
总干渠
泥沙冲淤
水沙条件
相关关系
簸箕李灌区
-
分类号
S275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泥沙处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5
- 2
-
-
作者
许晓华
田金燕
杨明
柳风强
戴清
-
机构
位山灌区管理处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2年第2期7-8,共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09103)
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2010年度开放课题基金项目(2010004)
-
文摘
引黄必引沙,大量黄河泥沙的淤积极大地威胁了引黄灌区灌排工程的运行与管理,加剧了引黄灌区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引黄灌区面临的主要矛盾仍然是黄河泥沙问题。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泥沙淤积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泥沙淤积的4种典型处理模式,试图为科学治理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泥沙淤积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词
泥沙淤积
处理模式
治理
引黄灌区
-
分类号
S275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H-ADCP在山东典型灌区自动化测水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田金燕
宁吉陶
胡健
柳风强
刘丽丽
-
机构
位山灌区管理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簸箕李引黄灌溉管理局
-
出处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2年第3期79-80,共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09103)
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2010年度开放课题基金项目(2010004)
-
文摘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办法,对声学多普勒流量仪H-ADCP在山东典型灌区自动化测水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H-ADCP集智能性、先进性、实用性于一体,其工作原理适合黄河水体测验。H-ADCP在山东典型灌区的成功应用,大大提高了灌区信息采集的准确性以及传输的时效性,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
关键词
声学多普勒流量仪H-ADCP
自动化测水系统
应用
引黄灌区
-
分类号
S275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黄河口不同时期河道比降与河道长度的对比分析
- 4
-
-
作者
崔荣良
杨晓阳
柳风强
吴桂磊
-
机构
聊城市河道工程管理处
黄河河口研究院
位山灌区管理处
-
出处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3年第1期56-57,共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1792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09103)
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2010年度开放基金
-
文摘
黄河自1976年改走清水沟流路至今已30余年,入海流路由最初的散乱入海变成现在单一河道入海,河道长度也由最初26.8 km(距西河口,下同)增至现在的60 km,河道比降呈现上缓下陡的趋势。利用与黄河前两次神仙沟和刁口河改道时的河长和河道比降数据进行对比,结合清水沟流路自身的特点,推求出清水沟流路行河末期的河道长度。
-
关键词
清水沟流路
河道比降
河道长度
黄河口
-
分类号
TV21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