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柳飏 《华中建筑》 2011年第6期171-174,共4页
沙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由主街、辅街、堤街、巷道及其历史建筑、传统院落组成。对于沙市这一独具特色、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源,应采用保护与更新并举的策略,依照总体发展的目标及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参考RBD的规划模式,进行合理的功能组团布... 沙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由主街、辅街、堤街、巷道及其历史建筑、传统院落组成。对于沙市这一独具特色、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源,应采用保护与更新并举的策略,依照总体发展的目标及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参考RBD的规划模式,进行合理的功能组团布局,再现多样化城市风貌。从整体上,中山路历史街区应融入沿江整体景观当中,与其他景观联动发展,实现城市记忆的重拾和生命力的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路 保护与更新 RBD 功能组团 联动发展
下载PDF
基于“和谐校园”建设的特色“学生街”规划——以长江大学东校区“学生街”为例
2
作者 柳飏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8期117-120,123,共5页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肩负的使命更加重大,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和谐的环境是高校更好服务学生与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街"作为一种新兴的、普遍的、与学校存在密切联系的空间形态,理应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肩负的使命更加重大,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和谐的环境是高校更好服务学生与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街"作为一种新兴的、普遍的、与学校存在密切联系的空间形态,理应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一环。以长江大学东校区曲江路"学生街"为例,在充分认识到"学生街"存在的合理性的基础上,指出了其自发形成过程中暴露的不足以及借助规划手段实现涉及功能、环境、交往、创意、合作等要素的自我更新的要求,最终实现与学校协同发展的和谐共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校园 学生街 长江大学 东校区
下载PDF
城市设计视角下住区开放“度”的思考 被引量:8
3
作者 戴冬晖 柳飏 王耀武 《城市建筑》 2016年第22期58-61,共4页
开放住区是改善城市形象、整合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活力的有力途径,然而,城市发展的理想和现实制约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如何寻求平衡,保证合理的开放"度"尤为重要。立足中国城市住区的实际,从城市设计的视角进行分析,开放住区... 开放住区是改善城市形象、整合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活力的有力途径,然而,城市发展的理想和现实制约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如何寻求平衡,保证合理的开放"度"尤为重要。立足中国城市住区的实际,从城市设计的视角进行分析,开放住区的本质在于实现城市空间的融合、城市资源的共享、城市交往的活力、城市发展的有序。在此基础上,通过体现居住空间相对独立性的空间融合、兼顾居民基本需求前提下的资源共享、保证日常生活秩序基础上的社会交往和适应城市动态发展变化下的实施过程,实现对住区开放"度"的合理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住区 开放度 城市设计
下载PDF
走向集群化的城市设计管理制度建设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耀武 柳飏 郝健秋 《城市建筑》 2014年第10期27-30,共4页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环境的日益成熟,城市设计管理的集群化趋势愈加明显。本文针对中国当前城市设计管理中的指令性较强、团队较单一、管理静态化等主要问题,提出构建多元对话平台、保障全过程动态管理、充分体现利益协调等管理制度建设策略。
关键词 集群化 城市设计管理 制度建设
下载PDF
BOPPPS教学模型下英语演讲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5
作者 柳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10期32-35,共4页
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将课程内容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意识和人文情怀,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的研究重点。本研究以BOPPPS教学模型为理论依据,以说解性演讲教学为例,通过挖掘英语演讲... 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将课程内容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意识和人文情怀,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的研究重点。本研究以BOPPPS教学模型为理论依据,以说解性演讲教学为例,通过挖掘英语演讲课程的思政元素,细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设计,探究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人文素养协同培养的育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演讲 教学设计 BOPPPS教学模型
下载PDF
英美城市设计教育解读及其启示 被引量:14
6
作者 戴冬晖 柳飏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4-149,共6页
当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处于调速换挡、升级转型的特定时期,而城市设计作为城市空间由"规模扩张"走向"品质提升"的重要手段,不仅对城市设计人才培养具有迫切的需求,也对城市设计教育的学位、课程与教学提出了新的要... 当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处于调速换挡、升级转型的特定时期,而城市设计作为城市空间由"规模扩张"走向"品质提升"的重要手段,不仅对城市设计人才培养具有迫切的需求,也对城市设计教育的学位、课程与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设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背景、现状及主要特征,结合国情提出我国的城市设计教育应在拓展学科外延的同时,更加关注内涵塑造,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设计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教育 学位 人才培养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