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宅基地制度改革对城乡融合的政策效应研究——以江西省余江区为例
1
作者 姚小薇 钟智宇 +3 位作者 陈美球 李鸣 柴季 王占岐 《中国土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9-48,共10页
研究目的:以江西省余江区为例,评估宅基地制度改革对城乡融合的政策效应。研究方法:运用合成控制法评估宅基地制度改革对城乡融合的推动作用,并运用“三步法”检验人—地—业三要素互馈互补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宅基地制度改革... 研究目的:以江西省余江区为例,评估宅基地制度改革对城乡融合的政策效应。研究方法:运用合成控制法评估宅基地制度改革对城乡融合的推动作用,并运用“三步法”检验人—地—业三要素互馈互补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宅基地制度改革显著提升了余江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但提升幅度呈现倒“U”型变化规律;余江区“宅改”通过促进城乡劳动力、土地、资本要素流动和重组推动城乡融合水平提升,但各要素组合的作用程度不尽相同。研究结论:宅基地制度改革是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有效手段,能够促进城乡人—地—业要素的协同联动;未来应通过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促使政策边际效应拐点后移;协同推进多项改革措施,发挥政策的“乘数效应”,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制度改革 城乡融合 合成控制法 余江区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和灰色关联模型的湖北省耕地集约利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谢方俊 王占岐 +2 位作者 杨俊 柴季 于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038-5042,共5页
以湖北省耕地利用为研究对象,采用将熵值法和灰色关联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湖北省近16年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并选取2010年评价各市州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湖北省近16年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不稳定。2001年前总体呈... 以湖北省耕地利用为研究对象,采用将熵值法和灰色关联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湖北省近16年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并选取2010年评价各市州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湖北省近16年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不稳定。2001年前总体呈下降趋势,2001年后呈起伏上升状态。2007年以后整体保持平稳上升态势;2湖北省不同集约利用水平的耕地分布较为集中,高度集约耕地主要集中在中北部及鄂州地区,勉强集约耕地主要集中在鄂西、鄂东南及孝感地区,其余地区耕地均为中度集约水平;3将熵值法与灰色关联模型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能对耕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做出客观评价,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分析指出今后继续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引导微观主体合理决策是提高耕地集约度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集约利用 熵值法 灰色关联模型 湖北省
下载PDF
湖北省耕地多功能地区差异及综合分区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利国 王占岐 +1 位作者 柴季 李冰清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5-130,共6页
运用灰色关联投影法、系统聚类法对湖北省耕地多功能进行评价与分区,引入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研究该分区方案下的耕地多功能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耕地生产功能强的区域主要集中于湖北省中部沿江平原区,国民经济贡献功能分布规律与耕... 运用灰色关联投影法、系统聚类法对湖北省耕地多功能进行评价与分区,引入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研究该分区方案下的耕地多功能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耕地生产功能强的区域主要集中于湖北省中部沿江平原区,国民经济贡献功能分布规律与耕地生产功能分布总体呈现相反的空间格局,社会保障功能高值区在全省范围内呈U字型分布,而生态安全维护功能值自东向西呈现出低高相间的特征;DAGUM基尼系数分解结果显示,制定的多功能分区方案能有效地实现耕地多功能分区。对耕地开展多功能分区并进行多功能管护是有效保护耕地的新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多功能 综合分区 空间差异 DAGUM基尼系数 湖北省
下载PDF
基于“源”“汇”景观理论的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评价研究——以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为例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红伟 王占岐 +2 位作者 柴季 魏超 陈一璐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5-72,共8页
研究目的:探寻生态脆弱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评价方法,使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产生较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生态效益。研究方法:根据"源""汇"景观理论,建立针对农村居民点整治的景观空间负荷对比... 研究目的:探寻生态脆弱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评价方法,使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产生较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生态效益。研究方法:根据"源""汇"景观理论,建立针对农村居民点整治的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评价模型。研究结果:以十堰市房县为研究区开展适宜性评价,沙河乡、万峪河乡等7个乡镇的景观空间负荷综合对比指数为0.96、0.92等,较适宜开展农村居民点整治;土城镇和化龙堰镇不同级别的指数出现急剧增加后波动较小,也较适宜开展农村居民点整治。最后对整治适宜性进行验证,评价结果与已开展整治的情况高度吻合。研究结论:构建的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可为生态脆弱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农村居民点整治 “源”“汇”景观 适宜性 房县
下载PDF
中国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合理性辨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俊 王占岐 +1 位作者 柴季 蓝希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9-154,208,共7页
基于对59个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证研究,从生态效益、耕地占补平衡、农户利用耕地等角度对当前中国盛行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山区实施的合理性进行了辨析,并分析了其给山区农村、农民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现... 基于对59个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证研究,从生态效益、耕地占补平衡、农户利用耕地等角度对当前中国盛行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山区实施的合理性进行了辨析,并分析了其给山区农村、农民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现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导致了山区生态用地的损失,在耕地占补平衡、农民利用耕地等方面也存在着占优补差、增大耕作半径等诸多弊端与不合理性。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相关政策启示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山区 合理性 政策启示 中国
原文传递
随机森林算法在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6
作者 徐枫 王占岐 +1 位作者 张红伟 柴季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85-2098,共14页
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是优化农村土地利用布局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解决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性,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土地资源的转型、优化利用,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文引入机器学习方法,通过对小规模已知... 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是优化农村土地利用布局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解决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性,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土地资源的转型、优化利用,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文引入机器学习方法,通过对小规模已知样本的学习实现大规模未知数据的高精度分类与评价,从方法可行性、数模结合、优化策略和预测实现等方面进行探讨,应用随机森林算法对湖北省房县农村居民点利用的适宜性问题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房县农村居民点适宜性受其可通达能力、海拔高度、地块面积及当地农业生产活跃程度的影响较大,也与农民生活、收入水平紧密相关;(2)训练模型的性能受特征(评价因子)规模变化的影响较小,其中,16维特征集合模型的测试精度可达83.54%;(3)不同训练模型的预测结果均反映出房县的非适宜型居民点规模较大,该算法的鲁棒性强,评价结果稳定可靠。研究表明,机器学习方法能较好地支撑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工作,评价结果能为优化农村土地利用和基层治理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方法 随机森林算法 适宜性评价 农村居民点 分类和预测 房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