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几何畸变校正及定标的B-ISAR稀疏成像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柴守刚 陈卫东 陈畅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7,共6页
针对双基地逆合成孔径雷达(B-ISAR)提出了一种可实现几何畸变校正及定标的稀疏成像算法。首先,根据B-ISAR的成像几何建立了一种基于等效转台的回波模型,推导了B-ISAR成像几何畸变及定标因子与等效转台模型的参数之间的解析关系,从而将B-... 针对双基地逆合成孔径雷达(B-ISAR)提出了一种可实现几何畸变校正及定标的稀疏成像算法。首先,根据B-ISAR的成像几何建立了一种基于等效转台的回波模型,推导了B-ISAR成像几何畸变及定标因子与等效转台模型的参数之间的解析关系,从而将B-ISAR几何畸变校正及定标问题转化成了参数估计问题;同时,利用目标散射的稀疏先验,基于最大后验概率准则,将B-ISAR稀疏成像问题以及几何畸变校正和定标问题结合起来变成一个联合优化问题。然后,通过迭代优化的方式交替求解,实现目标稀疏成像的同时,实现了成像的几何畸变校正与定标。所提算法运算量适中,且具有很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ISAR 稀疏成像 几何畸变校正 几何定标
下载PDF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
2
作者 柴守刚 《中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3-64,共2页
静摩擦力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遇到静摩擦力问题往往无处下手,无所适从.做题时盲目性、随意性很大.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静摩擦力的方向是由外力和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决定的,而其大小也没有具体的计算公式,这就要求... 静摩擦力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遇到静摩擦力问题往往无处下手,无所适从.做题时盲目性、随意性很大.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静摩擦力的方向是由外力和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决定的,而其大小也没有具体的计算公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针对具体问题做出具体分析,由此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摩擦力问题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 无所适从 相对运动 盲目性 学生 公式
下载PDF
基于混合计算方法的脉冲超宽带穿墙散射建模 被引量:3
3
作者 任晶晶 柴守刚 陈卫东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9-866,1061,共9页
基于时域射线追踪技术(TD-Ray)和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提出了一种可以对穿墙传播环境中的组合尺寸结构进行快速电磁散射建模的混合计算方法。混合方法针对冲激/脉冲超宽带(IR-UWB)信号时域极窄的特点,利用TD-Ray技术来计算电大尺寸... 基于时域射线追踪技术(TD-Ray)和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提出了一种可以对穿墙传播环境中的组合尺寸结构进行快速电磁散射建模的混合计算方法。混合方法针对冲激/脉冲超宽带(IR-UWB)信号时域极窄的特点,利用TD-Ray技术来计算电大尺寸的规则墙体结构及室内空间的传播过程,避免了FDTD方法在电大结构和空间传播上过于精细的网格划分,提高了计算效率并减少内存需求。混合方法同时又结合FDTD方法对室内较小尺度的复杂损耗结构进行计算,可以解决TD-Ray技术在复杂损耗结构电磁建模上存在的困难,从而保证了电磁散射的计算精度。通过应用算例验证了该方法在电大电小组合结构电磁散射建模上的有效性,对比表明该方法得到的穿墙人体目标平均雷达散射截面(RCS)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方法 IR-UWB穿墙传播模型 电磁计算 射线追踪 FDTD
下载PDF
逐差法求加速度之管见
4
作者 柴守刚 《理科考试研究》 2019年第1期43-44,共2页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加速度是中学物理重要的学生实验.通过纸带上的点迹,不仅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还可以通过测量计算物体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并被应用于测量重力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以及验证机械能守恒等实验中.近年来高考试...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加速度是中学物理重要的学生实验.通过纸带上的点迹,不仅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还可以通过测量计算物体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并被应用于测量重力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以及验证机械能守恒等实验中.近年来高考试题有关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实验频繁出现,对如何采集和正确处理实验数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就逐差法求加速度谈一谈粗浅认识,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差法 邻项逐差 隔项逐差
下载PDF
何时分解加速度
5
作者 柴守刚 《理科考试研究》 2019年第11期47-48,共2页
矢量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物理解题中,学生往往习惯于力的合成与分解,对于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运算则难以驾驭.在有些物理问题中如果能够抓住加速度这一矢量进行合成与分解,可以大大简化问题的解决,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矢量 加速度 正交分解法
下载PDF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新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柴守刚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08年第12期30-31,共2页
新世纪之初,我国启动的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场划时代的深刻变革。本次课程改革的宗旨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教育改革体系。就本学科而言,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物理教学的目标、性质和模式,也确立了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的... 新世纪之初,我国启动的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场划时代的深刻变革。本次课程改革的宗旨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教育改革体系。就本学科而言,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物理教学的目标、性质和模式,也确立了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新课标 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 中国特色 教育改革 现代化 新课程
下载PDF
一道高考物理题的另解
7
作者 柴守刚 《中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5-56,共2页
题如图所示,在 x【0与 x】0的区域中,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 B<sub>1</sub>与 B<sub>2</sub>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均垂直于纸面向里,且 B<sub>1</sub>】B<sub>2</sub>,一个带负电荷... 题如图所示,在 x【0与 x】0的区域中,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 B<sub>1</sub>与 B<sub>2</sub>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均垂直于纸面向里,且 B<sub>1</sub>】B<sub>2</sub>,一个带负电荷的粒子从坐标原点 O 以速度 u 沿 x 轴负方向射出,要使该粒子经过一段时间后又经过 O 点,B<sub>1</sub>与 B<sub>2</s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匀强磁场 磁场方向 负方向 电荷量 旋后 参考答案 交替地 子先 会宁 次回
下载PDF
应加强高中物理学生分组试验中基本仪器使用的教学
8
作者 柴守刚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09年第12期60-61,共2页
基本仪器的使用,是实验操作的基本功,是学生实验能力的核心部分。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19个学生分组实验中,基本仪器的使用和以基本仪器为主要实验器材来进行的实验就有12个之多。此12个实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仪器的使用。... 基本仪器的使用,是实验操作的基本功,是学生实验能力的核心部分。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19个学生分组实验中,基本仪器的使用和以基本仪器为主要实验器材来进行的实验就有12个之多。此12个实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仪器的使用。第二类是以基本仪器为主要实验器材来进行实验性或探究性的学生实验。第一类实验中要求学生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而第二类实验重点使学生懂得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分组实验 高中物理教材 仪器使用 学生实验能力 实验操作 教学 试验 实验器材
下载PDF
解决碰撞中的可能性问题四法
9
作者 柴守刚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1年第11期43-45,共3页
碰撞是指相对运动的物体相遇时,在极短的时间内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的过程.在碰撞现象中,一般系统的内力远远大于外力,所以可以认为碰撞时系统的总动量守恒.两物体相互碰撞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1)两物体碰后合为一个整体,... 碰撞是指相对运动的物体相遇时,在极短的时间内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的过程.在碰撞现象中,一般系统的内力远远大于外力,所以可以认为碰撞时系统的总动量守恒.两物体相互碰撞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1)两物体碰后合为一个整体,以共同的速度运动,称为完全非弹性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非弹性碰撞 可能性问题 相对运动 运动状态 动量守恒 物体 系统 速度
下载PDF
整体思维方法在动量守恒问题中的应用
10
作者 柴守刚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0年第8期43-44,共2页
一、研究对象“整体”化 在解答物理问题时,往往会遇到有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所组成的比较复杂的系统.分析和解答这类问题,确定研究对象是关键.解题时往往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 动量守恒问题 思维方法 应用 物理问题 相互作用 解答 系统 物体
下载PDF
论电力检修与安全管理的防护策略
11
作者 柴守刚 《电子乐园》 2019年第6期148-148,共1页
电力是我国居民在生活与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之一,而电力不仅能够为居民提供便利,同时也不断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是 促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但由于电力系统本身会受到不利因素而出现各类故障,因此电力企业则需要通过电... 电力是我国居民在生活与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之一,而电力不仅能够为居民提供便利,同时也不断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是 促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但由于电力系统本身会受到不利因素而出现各类故障,因此电力企业则需要通过电力检修等对电 力系统进行维护,从而保证电力行业的稳定。对此,本文对电力检修及安全管理策略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检修 安全管理 防护策略
下载PDF
物理解题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被引量:2
12
作者 柴守刚 《物理教师(高中版)》 2009年第11期62-63,共2页
物理思维能力是物理学习能力的核心,而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的表现形式.思维品质反映了学生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智力水平大致相近的学生个体由于受其思维习惯、思维品质的影响,在分析解决物理... 物理思维能力是物理学习能力的核心,而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的表现形式.思维品质反映了学生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智力水平大致相近的学生个体由于受其思维习惯、思维品质的影响,在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广度与深度上往往会显现出较大的差异.可见,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思维品质就必须将物理教学的重点放在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上.而教师通过解题是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思维品质 物理解题 培养 物理思维能力 学生个体 物理学习能力 智力水平 物理教学
原文传递
关于匀变速相对运动的探究及其应用——2011年全国卷第26题的别致解法
13
作者 柴守刚 《物理教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65,共1页
本文通过对一个典型物理问题的讨论,揭示一维情形下匀变速相对运动的规律.并应用匀变速相对运动的规律解答2011年高考全国卷第26题.
关键词 相对运动 变速 应用 解法 物理问题 一维
原文传递
“发现法”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一道高考题的数列解析
14
作者 柴守刚 靳会平 《湖南中学物理》 2010年第10期58-60,共3页
"发现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等诸多教育学家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认真指导下,能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获得知识,形成方法.... "发现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等诸多教育学家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认真指导下,能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获得知识,形成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发现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现法 高考题 物理解 物理课堂 布鲁 因果关系 隐含条件 教学方法 通项公式 抽象思维能力
原文传递
对一道物理习题的深度探究
15
作者 柴守刚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22年第12期49-50,共2页
习题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物理习题的深挖细究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获得技能,还有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和培养,亦有益于科学态度的形成和激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如果在习题教学中能抓住学生的困... 习题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物理习题的深挖细究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获得技能,还有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和培养,亦有益于科学态度的形成和激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如果在习题教学中能抓住学生的困惑,并从这些困惑入手,加以正确的启发和引导,则惑之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固知识 物理习题 习题教学 深度探究 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思维 解惑 师者
下载PDF
利用“恢复系数”速解碰撞问题
16
作者 柴守刚 《物理教师(高中版)》 2010年第5期37-38,共2页
物体的碰撞过程受多个物理规律的制约,在判断碰撞的问题时,需要综合以下3个方面进行分析:①碰撞前后的状态要符合具体的物理情景;②碰撞过程要遵循动量守恒定律;③碰撞前后的总动能要满足Ek前≥Ek后.解决起来比较繁琐.若直接利... 物体的碰撞过程受多个物理规律的制约,在判断碰撞的问题时,需要综合以下3个方面进行分析:①碰撞前后的状态要符合具体的物理情景;②碰撞过程要遵循动量守恒定律;③碰撞前后的总动能要满足Ek前≥Ek后.解决起来比较繁琐.若直接利用碰撞的恢复系数这一关系,则可提高解题的速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问题 恢复系数 利用 速解 动量守恒定律 碰撞过程 物理规律 物理情景
原文传递
利用“先分后合”进行多个力的合成
17
作者 柴守刚 《物理教师(高中版)》 2010年第11期58-58,共1页
等效方法是以效果相同为前提,把复杂的物理问题或物理情境进行适当的抽象变换,使其转化为简单的物理模型或物理情境的方法.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就是建立在力的等效基础上的.即用1个力来代替原来的几个力(或用几个力来代替原来的1个... 等效方法是以效果相同为前提,把复杂的物理问题或物理情境进行适当的抽象变换,使其转化为简单的物理模型或物理情境的方法.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就是建立在力的等效基础上的.即用1个力来代替原来的几个力(或用几个力来代替原来的1个力),若其作用效果相同,则这1个力就是原来的几个力的等效力(或这几个力就是原来的1个力的分力).对于多个力的合成问题,原则上可以依次合成,也可以先两两合成,再把它们的合力分别进行合成.若能采用“先分后合”的等效次序,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的合成 利用 等效方法 物理情境 物理问题 物理模型 合成问题 事半功倍
原文传递
整体思维 化繁为简
18
作者 陈怀玺 柴守刚 《物理教师(高中版)》 2011年第4期68-69,共2页
所谓整体法,是对问题的整体结构或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它不纠缠问题的细节,不着眼局部,而是将问题看成是一由相互联系的多种要素构成的整体,进而分析问题的整体结构或整个过程,从中得出解题途径的方法.
关键词 整体思维 化繁为简 要素构成 解题途径 体结构 整体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