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颅凹开颅骨瓣成形复位固定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鹏 马晓明 +2 位作者 张江峰 许亮亮 柴宗海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02-302,共1页
后颅凹开颅是小脑幕下病变如颅脑损伤、血肿清除、肿瘤切除等手术方法,传统开颅方法是咬骨窗术,该术式具有诸多缺陷,如颅骨缺损、术后皮下积液及局部膨隆、切口脑脊液漏、长期低热、无菌性脑脊液感染以及心理障碍等后颅凹骨瓣开颅及... 后颅凹开颅是小脑幕下病变如颅脑损伤、血肿清除、肿瘤切除等手术方法,传统开颅方法是咬骨窗术,该术式具有诸多缺陷,如颅骨缺损、术后皮下积液及局部膨隆、切口脑脊液漏、长期低热、无菌性脑脊液感染以及心理障碍等后颅凹骨瓣开颅及复位保持了原有的解剖结构,对正常组织具有保护作用,有效降低了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开展后颅凹骨瓣成形复位4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颅凹开颅 复位固定术 颅骨瓣 临床应用 成形 术后皮下积液 切口脑脊液漏 小脑幕下病变
下载PDF
手术联合I^(125)粒子置入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江峰 郑卫伟 +4 位作者 王鹏 许亮亮 柴宗海 何鹏 郭莉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7年第3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I^(125)粒子置入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03~2014-06甘肃天水四○七医院诊断为脑胶质瘤的患者35例,其中研究组20例,行开颅颅内肿瘤切除术,术中在瘤腔表面下0.5~1.0 cm置入I^(125)粒子5~14颗;对照组15...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I^(125)粒子置入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03~2014-06甘肃天水四○七医院诊断为脑胶质瘤的患者35例,其中研究组20例,行开颅颅内肿瘤切除术,术中在瘤腔表面下0.5~1.0 cm置入I^(125)粒子5~14颗;对照组15例,行单纯手术治疗,随访36个月,定期复查头颅CT,观察预后及结局。结果研究组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改善程度及生存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1.45月、18.60月。结论手术联合I^(125)粒子置入治疗技术可提高患者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手术切除 I125粒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