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血定眩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4
1
作者 董万涛 宋敏 +5 位作者 吕泽斌 安文博 温孝明 蒋宜伟 陈秉雄 柴居堂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33-35,39,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定眩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活血定眩胶囊、西比灵胶囊治疗。采用积分法比较2组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的差异,评定总体疗效... 目的观察活血定眩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活血定眩胶囊、西比灵胶囊治疗。采用积分法比较2组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的差异,评定总体疗效及安全性,并随访观察6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 2种治疗方法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体征的改善均有显著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4.03﹪(63/67),对照组82.54﹪(52/63),治疗组总体疗效及在缓解症状、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显著变化(P<0.05),但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6个月内症状、体征有轻度复发者4例(6.34﹪),对照组18例(34.6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见重度复发者。2组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活血定眩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安全、有效,其远期疗效和受试者依从性优于口服西比灵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活血定眩胶囊 随机对照试验 临床疗效评价
下载PDF
中医“骨枯髓空”的病理机制及从肾论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科学涵义 被引量:36
2
作者 董万涛 吕泽斌 +1 位作者 宋敏 柴居堂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45-1249,共5页
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进行归纳,阐述了"肾虚-骨枯髓空-骨痿"的病因病机特点及"骨枯髓空"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关系,将中医"肾主骨"理论与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机结合探讨原发性骨... 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进行归纳,阐述了"肾虚-骨枯髓空-骨痿"的病因病机特点及"骨枯髓空"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关系,将中医"肾主骨"理论与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机结合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痿)"骨枯髓空"的病机特点,以及运用补肾中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为中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提供客观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枯髓空 骨质疏松症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分子机制 中药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思路探讨 被引量:22
3
作者 宋敏 柴居堂 +2 位作者 董万涛 温孝明 陈秉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2579-2581,共3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旨在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通过对CSA发病机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回顾、归纳与分析,探讨中医药...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旨在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通过对CSA发病机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回顾、归纳与分析,探讨中医药防治本病研究的物质基础,以期明确研究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药 防治 思路
下载PDF
基于阶梯疗法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 被引量:40
4
作者 宋敏 曹林忠 +2 位作者 柴居堂 张晓刚 董万涛 《颈腰痛杂志》 2015年第6期445-448,共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治疗方法众多,包括保守疗法、微创疗法、常规手术疗法、融合固定与非融合固定疗法等,但在临床治疗中往往轻视保守疗法和(或)微创疗法,而偏重于手术疗法。基于此,本文以阶梯疗法这一治疗理念为指导,探讨其在腰椎...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治疗方法众多,包括保守疗法、微创疗法、常规手术疗法、融合固定与非融合固定疗法等,但在临床治疗中往往轻视保守疗法和(或)微创疗法,而偏重于手术疗法。基于此,本文以阶梯疗法这一治疗理念为指导,探讨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意义与优势,以彰显其学术指导意义与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阶梯疗法 保守疗法 微创疗法 手术疗法
下载PDF
3种椎动脉型颈椎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宋敏 李清林 +4 位作者 孙定平 巩彦龙 刘涛 柴居堂 董万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5-459,共5页
目的通过对3种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焦虑抑郁度及神经精神紧张度的测定,对CSA大鼠造模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混合造模组、植骨压迫造模组、力学平衡失调造模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通过Mo... 目的通过对3种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焦虑抑郁度及神经精神紧张度的测定,对CSA大鼠造模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混合造模组、植骨压迫造模组、力学平衡失调造模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通过Morris水迷宫、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及旷场实验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焦虑抑郁度及神经精神紧张度进行检测和比较,对3种CSA大鼠模型进行评价。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混合造模组、植骨压迫造模组及力学平衡失调造模组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焦虑抑郁度及神经精神紧张度明显增高(P<0.05);与植骨压迫造模组及力学平衡失调造模组比较,混合造模组能更好的还原CSA发病特征。结论 3种造模方法均可以成功复制CSA动物模型,其中混合造模法更为优异,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造模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 造模评价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法初步探究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证候分类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清林 宋敏 +3 位作者 柴居堂 孙定平 董万涛 陈秉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061-3063,共3页
目的采用因子分析法初步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证候分类。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患者236例,结合其中医诊断、体格检查等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CSA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调查,归纳出... 目的采用因子分析法初步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证候分类。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患者236例,结合其中医诊断、体格检查等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CSA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调查,归纳出CSA症状类变量29个,舌象变量6个,脉象变量5个。因子分析方法显示CSA的中医证候分类可分为5类,即气血亏虚型、痰湿中阻型、肝肾阳虚型、气滞血瘀型和肝阳上亢型。其中气血亏虚是CSA发病的核心病机,而其余四类是CSA的中医基本证型。结论因子分析法能够对以中医四诊为基础的症状进行证型的客观分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揭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证候特点,在中医证候的研究中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因子分析法 中医证候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清林 宋敏 +3 位作者 孙定平 柴居堂 巩彦龙 刘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1-864,共4页
目的:通过对大鼠行为学、体质量及饮水量的测定,对CSA大鼠混合造模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混合造模组、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各30只,通过Morris水迷宫、旷场实验、体质量及饮水量的测定,验证模型是否成功。结果:混合造... 目的:通过对大鼠行为学、体质量及饮水量的测定,对CSA大鼠混合造模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混合造模组、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各30只,通过Morris水迷宫、旷场实验、体质量及饮水量的测定,验证模型是否成功。结果:混合造模组在Morris水迷宫测评中,潜伏期较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均增加(P<0.05);在旷场实验中,混合造模组在站立次数、跨格数、修饰次数、运动总距离、沿边运动距离及中央运动距离等方面分别与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对比,均显著减少(P<0.05);混合造模组较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饮水量减少,体质量增长延迟(P<0.05,P<0.05)。结论:该研究运用混合造模的方法,成功复制出CSA大鼠模型,但仍需影像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加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造模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 WISTAR大鼠 评价
下载PDF
V-ATPase a3转运系统影响破骨细胞、骨吸收及骨折愈合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宋敏 董万涛 +4 位作者 陈秉虎 柴居堂 黎彦龙 韦宏 陈秉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0期3257-3262,共6页
背景:V-ATPase a3转运系统在破骨细胞对于骨吸收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目的:归纳总结V-ATPase a3转运系统在骨折修复中的表达,以及V-ATPase a3转运系统抑制剂对于骨折愈合的影响,进而能更好的指导临床。方法:在国内外期刊数据库中检索近10... 背景:V-ATPase a3转运系统在破骨细胞对于骨吸收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目的:归纳总结V-ATPase a3转运系统在骨折修复中的表达,以及V-ATPase a3转运系统抑制剂对于骨折愈合的影响,进而能更好的指导临床。方法:在国内外期刊数据库中检索近10年内国内外文献,按检索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其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后采纳。结果与结论:V-ATPase a3转运系统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质膜和细胞器膜上,V-ATPase a3有2个结构域V0和V1,V0结构域是质子转运的通道,V1结构域主要是水解ATP供能。V-ATPase a3转运系统集中存在于破骨细胞皱褶缘上,逆浓度梯度转运H+,为破骨细胞提供酸性环境,溶解无机物,为水解酶创造微环境降解有机物,参与骨吸收。因而V-ATPase a3转运系统在骨折的修复与重塑中选作研究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综述 V-ATPasea3 破骨细胞 骨折愈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基于V-ATPase a3转运蛋白探讨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
9
作者 宋敏 陈秉雄 +3 位作者 陈秉虎 柴居堂 董万涛 蒋宜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06-710,共5页
目的存在于破骨细胞的皱褶缘上的V-ATPase a3转运蛋白在骨质疏松症的骨吸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V-ATPase a3转运蛋白将H+逆浓度梯度转运到密闭区,溶解无机矿物质,为水解酶如CAⅡ、CATK、MMPs等提供酸性环境,抑制V-ATPase a3转运蛋白已成... 目的存在于破骨细胞的皱褶缘上的V-ATPase a3转运蛋白在骨质疏松症的骨吸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V-ATPase a3转运蛋白将H+逆浓度梯度转运到密闭区,溶解无机矿物质,为水解酶如CAⅡ、CATK、MMPs等提供酸性环境,抑制V-ATPase a3转运蛋白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新靶标;并深化对CAⅡ、CATK、MMPs等水解酶阻滞剂的认识,从而多渠道、多方位、多靶点地拓展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TPASE A3 破骨细胞 骨质疏松症 V-ATPASE A3
下载PDF
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10
作者 田晓宾 柴居堂 +2 位作者 周玉涛 刘红丽 王忠 《科技与健康》 2022年第5期16-18,共3页
对比并分析了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应用微创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的效果。筛选行唐县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1月—2022年1月诊疗的6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研究主体,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n=34)、参照组(n=34)。予以参照组传... 对比并分析了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应用微创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的效果。筛选行唐县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1月—2022年1月诊疗的6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研究主体,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n=34)、参照组(n=34)。予以参照组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予以研究组患者微创手术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情况、疼痛情况、影像学测量结果、并发症情况。予以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势,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临床应用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传统开放手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中药干预细胞焦亡防治骨关节相关疾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柴居堂 宁红霞 +4 位作者 李永章 刘小钰 魏晓涛 刘涛 温志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9-298,共10页
骨关节炎(OA)、类风湿关节炎(RA)、痛风性关节炎(GA)、椎间盘退变(IVDD)作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几种骨关节相关疾病,均可累及相关关节,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不同的是OA主要是由于关节磨损和年龄相关的退化导致的,表现为关... 骨关节炎(OA)、类风湿关节炎(RA)、痛风性关节炎(GA)、椎间盘退变(IVDD)作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几种骨关节相关疾病,均可累及相关关节,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不同的是OA主要是由于关节磨损和年龄相关的退化导致的,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和运动受限,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和全身症状,GA是尿酸代谢异常引起的关节炎,表现为急性关节炎,而IVDD是椎间盘结构退行性变引起的。研究表明,上述骨关节疾病发生发展机制极其复杂,细胞焦亡通过参与骨关节炎症反应、软骨代谢失衡、细胞外基质降解、骨关节病理损伤与上述骨关节相关疾病密切相关,抑制骨关节相关细胞细胞焦亡将有效防治骨关节相关疾病。同时众多研究证实,中医药防治骨关节相关疾病疗效突出、优势明显,中医药能够通过抑制细胞焦亡,达到减轻骨关节炎症反应、改善骨关节疾病病理损伤、缓解骨关节疼痛的治疗作用。因此,该文以期通过阐述细胞焦亡与骨关节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并总结中药单体、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复方干预细胞焦亡治疗骨关节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报道,为骨关节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为临床上运用中医药防治骨关节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骨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 椎间盘退变 中医药
原文传递
中药干预细胞自噬防治骨关节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柴居堂 杨倩 +4 位作者 宁红霞 刘文娟 刘涛 魏晓涛 刘小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7-298,共12页
骨关节炎(OA)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高发性、致痛、致残的关节退行性病变,因其关节活动障碍、关节疼痛剧烈等临床症状和亟待优化、完善的治疗方案,给社会医疗、患者心理与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既往研究表明,OA发病与关节软骨功能障碍... 骨关节炎(OA)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高发性、致痛、致残的关节退行性病变,因其关节活动障碍、关节疼痛剧烈等临床症状和亟待优化、完善的治疗方案,给社会医疗、患者心理与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既往研究表明,OA发病与关节软骨功能障碍、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和降解紊乱、关节炎症密切相关。同时有研究证实,适度的自噬可恢复受损软骨细胞的功能、调控软骨细胞凋亡、促进ECM的合成与代谢、减轻OA关节的炎症反应,延缓OA的发生和进展。此外,根据OA临床症状可将其归属为中医学“痹症”的范畴,中医药在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等理论指导下治疗OA的临床有效性在数千年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并具有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接受程度高的特点和优势。因此,该文以期通过简单阐述自噬及其相关调控蛋白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1(ULK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等在OA中的作用,并详细总结中药干预自噬及其相关标志物在防治OA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中药干预自噬防治OA的深入研究的提供一定方向和思路,同为临床上使用中医药防治OA提供文献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自噬 中医药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积雪草苷调节TIM3/Gal9轴对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和免疫逃逸的影响
13
作者 杨学鹏 王兰 +1 位作者 柴居堂 杨炜琦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945-1953,共9页
该文旨在探讨积雪草苷(Asiaticoside,ATS)调节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3(TIM3)/半乳糖凝集素9(Gal9)信号轴对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和免疫逃逸的影响。以不同浓度ATS(0、5、10、20、40、80μmol/L)处理细胞筛选最佳作用浓度;... 该文旨在探讨积雪草苷(Asiaticoside,ATS)调节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3(TIM3)/半乳糖凝集素9(Gal9)信号轴对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和免疫逃逸的影响。以不同浓度ATS(0、5、10、20、40、80μmol/L)处理细胞筛选最佳作用浓度;将细胞分为对照(control)组、ATS组(25μmol/L ATS)、ATS+pcDNA-NC组(25μmol/L ATS+pcDNA-NC)和ATS+pcDNA-TIM3组(25μmol/L ATS+pcDNA-TIM3),用CCK-8试剂盒、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情况;用ELISA检测细胞中TNF-α、IFN-γ和IL-2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cadherin、Vimentin、PD-L1、TIM3和Gal9蛋白表达水平。使用小鼠构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模型,并将其分为control组、ATS组、ATS+AAV-NC组和ATS+AAV-TIM3组,测量肿瘤体积和质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D-L1、TIM3和Gal9蛋白表达情况。与control组相比,ATS组细胞存活率、细胞迁移数、细胞侵袭数以及Vimentin、PD-L1、TIM3和Gal9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TNF-α水平、IFN-γ水平、IL-2水平以及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5);与ATS+pcDNA-NC组相比,ATS+pcDNA-TIM3组细胞存活率、细胞迁移数、细胞侵袭数以及Vimentin、PD-L1、TIM3和Gal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TNF-α水平、IFN-γ水平、IL-2水平以及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体内肿瘤实验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ATS组小鼠肿瘤体积和质量均减小(P<0.05),PD-L1、TIM3和Gal9蛋白水平降低;与ATS+AAV-NC组相比,ATS+AAV-TIM3组小鼠肿瘤体积和质量增加(P<0.05),PD-L1、TIM3和Gal9蛋白水平增多。积雪草苷可能通过抑制TIM3/Gal9信号轴来抑制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和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苷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3 半乳糖凝集素9 肺癌细胞 免疫逃逸
原文传递
“柔筋养精”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董万涛 宋敏 +5 位作者 蒋宜伟 安文博 吕泽斌 温孝明 柴居堂 李泽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294-2297,共4页
目的:评价"柔筋养精"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静脉点滴银杏达莫注射液为对照组,选择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受试者,分别接受"柔筋养精"手法或静脉点滴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采用积分... 目的:评价"柔筋养精"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静脉点滴银杏达莫注射液为对照组,选择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受试者,分别接受"柔筋养精"手法或静脉点滴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采用积分法比较两组总体疗效和主要症状体征的差异。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体征均有显著疗效,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组在缓解阳性症状体征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远期随访疗效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未见重度复发者。结论:"柔筋养精"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安全、有效的,手法治疗的远期疗效和受试者依从性优于静脉点滴银杏达莫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柔筋养精”手法 随机对照试验 银杏达莫注射液
原文传递
活血定眩胶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6及IL-1β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宋敏 李清林 +3 位作者 孙定平 刘涛 巩彦龙 柴居堂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174-3177,共4页
目的:探究活血定眩胶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模型大鼠血清免疫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9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3组,每组30只。对照... 目的:探究活血定眩胶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模型大鼠血清免疫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9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3组,每组30只。对照组不做处理,模型组及治疗组采用复合造模法制造CSA模型大鼠。治疗组在造模4周后开始活血定眩胶囊药物干预6周。分别在造模前、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不同时间点每组各取10只检测血清TNF-α、IL-6及IL-1β含量。结果:干预前,模型组与治疗组的血清TNF-α、IL-6及IL-1β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本组造模前分别比较,模型组及治疗组干预前血清TNF-α、IL-6及IL-1β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本组干预前进行比较,模型组干预后血清TNF-α、IL-6及IL-1β含量升高(P<0.01),治疗组干预后血清TNF-α、IL-6及IL-1β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同期比较,治疗组干预后血清TNF-α、IL-6及IL-1β含量降低(P<0.01)。结论:活血定眩胶囊可降低CSA大鼠血清TNF-α、IL-6及IL-1β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定眩胶囊 椎动脉型颈椎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Β
原文传递
活血定眩胶囊对CSA模型大鼠椎动脉血流量及血浆PAI、t-P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清林 宋敏 +5 位作者 孙定平 孙彬霄 刘涛 巩彦龙 柴居堂 刘晓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2-865,共4页
目的探究活血定眩胶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模型大鼠椎动脉血流量以及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 目的探究活血定眩胶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模型大鼠椎动脉血流量以及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的影响。方法将9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3组,每组30只。对照组不做处理,模型组及治疗组采用复合造模法制造CSA模型大鼠。治疗组在造模4周后按照人鼠折算系数开始给予活血定眩胶囊药物干预6周。每组分别在造模前、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不同时间点检测椎动脉血流量及血浆PAI、t-PA含量。结果干预前,模型组与治疗组的椎动脉血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造模前分别比较,模型组及治疗组干预前血清PAI、tPA含量均升高(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模型组及治疗组干预前PAI、t-PA含量升高(P<0.01)。与本组干预前进行比较,模型组造模后血清PAI、t-PA含量升高(P<0.01),治疗组干预后血清PAI、t-PA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同期比较,治疗组干预后血清PAI、t-PA含量降低(P<0.01)。结论活血定眩胶囊可提高椎动脉血流量,降低血清PAI、t-P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定眩胶囊 椎动脉型颈椎病 PAI T-PA
原文传递
论中医骨伤科学正骨理筋手法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宋敏 谢兴文 +3 位作者 张晓刚 李盛华 柴居堂 周文丽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68-70,共3页
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学术思想或学术主张及独到临床诊疗技艺,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中医骨伤科正骨理筋手法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学术流派的重要分支,是在中医学理论... 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学术思想或学术主张及独到临床诊疗技艺,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中医骨伤科正骨理筋手法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学术流派的重要分支,是在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经验不断积累、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的一大批学术底蕴深厚、正骨理筋手法技术特色鲜明、临床疗效显著、深得群众信赖、传承脉络明确的临床流派,有力推动了中医骨伤科学术与疾病诊疗体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骨伤科 学术流派 正骨理筋手法
原文传递
椎动脉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国内研究进展及评价 被引量:17
18
作者 柴居堂 宋敏 +2 位作者 董万涛 蒋宜伟 陈秉雄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对国内椎动脉型颈椎病不同动物造模方法进行回顾、分析,并评价其优缺点,以期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实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检索1991年11月-2013年12月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椎动脉... 目的:对国内椎动脉型颈椎病不同动物造模方法进行回顾、分析,并评价其优缺点,以期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实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检索1991年11月-2013年12月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椎动脉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制作相关的中文文献。结果:共有18篇文章纳入分析范围,发现国内本病动物模型复制主要有植骨压迫法、椎动脉结扎造模法、注射组织硬化剂法、力学平衡失调法、瘀血阻络法、混合造模法6种。结论:组织硬化剂注射法近年研究较多,混合造模法在实验中得到了成功验证并认可,但造模方法评价标准不统一、符合中医证型的造模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动物模型 评价 造模方法
原文传递
TNF-α抑制剂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价值评价
19
作者 王忠 田晓宾 +2 位作者 柴居堂 周玉涛 刘红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1-4,共4页
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探究TNF-α抑制剂治疗的临床成效。方法:此次研究的患者共计90例,为本次参考对象的具体构成,入院开始时间的时间为2020年8月、结束时间在2022年1月,将上述的患者均实施分组对照实验,即:45例对照组、45例实验组,选用... 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探究TNF-α抑制剂治疗的临床成效。方法:此次研究的患者共计90例,为本次参考对象的具体构成,入院开始时间的时间为2020年8月、结束时间在2022年1月,将上述的患者均实施分组对照实验,即:45例对照组、45例实验组,选用分组指导为:随机抽样法,且2组患者临床检查发现,均确诊为:腰间盘突出症;而后提供具体治疗,方案为:丹参注射液(对照组)、益赛普(实验组),比较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丹参注射液治疗、益赛普治疗前,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中,VAS评分、TNF-α指标的组间数据差异小,P>0.05;临床治疗后阶段,评测实验组,以上指标的具体数据(1.98±0.42分、90.31±2.07pg/mL)相比对照组(3.01±0.97分、99.37±2.38pg/mL),实验组居更低水平,P<0.05。在对比治疗效果方面,实验组的有效率数据则较高,而对照组的数据则较低,差异明显,p<0.05;而针对于腰椎间盘评分方面,也证实在治疗后,实验组的分数较低,和对照组比较,p<0.05;而在生活质量评分这项数据中,实验组的分值也较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治疗阶段,在疼痛症状有效缓解,降低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TNF-α水平方面,TNF-α抑制剂中的益赛普具备明显优势,可推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间盘突出症 VAS评分 TNF-α指标 TNF-Α抑制剂 价值评价
下载PDF
微创椎间口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型病变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王忠 田晓宾 +2 位作者 柴居堂 周玉涛 刘红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9-11,共3页
探究对腰椎退行型病变患者采用微创椎间口腰椎融合术方法治疗后的效果分析及临床价值分析。方法:以2020年8月1日作为起始时间,截止至2021年9月30日,近1年的时间内本院救治的腰椎退行型病变的患者,一共收集患者资料50份,按照患者入院先... 探究对腰椎退行型病变患者采用微创椎间口腰椎融合术方法治疗后的效果分析及临床价值分析。方法:以2020年8月1日作为起始时间,截止至2021年9月30日,近1年的时间内本院救治的腰椎退行型病变的患者,一共收集患者资料50份,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并采取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25例。两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方式,观察组的患者实施微创椎间口腰椎融合术。手术后,统计并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术后活动、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及其术后患者疼痛情况、有效率情况、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数据表明,通过微创椎间口腰椎融合术的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的治疗效果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上与对照组相比较,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大大高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显著较轻, p<0.05;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的评分方面较于对照组而言,也明显高出许多,p值<0.05。结论:微创椎间口腰椎融合术对腰椎退行型病变的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情况,减轻患者不适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椎间口腰椎融合术 腰椎退行型病变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