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性孤立性肺结节诊断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1
1
作者 喻微 叶波 +8 位作者 续力云 王兆宇 乐涵波 王善军 曹捍波 柴振达 陈志军 罗清泉 张永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05-710,共6页
背景与目的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是一个常见并富有挑战性的临床问题,其中尤以实性SPN为甚,本研究旨在建立实性SPN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上海胸科医院胸外科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实性SPN... 背景与目的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是一个常见并富有挑战性的临床问题,其中尤以实性SPN为甚,本研究旨在建立实性SPN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上海胸科医院胸外科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实性SPN患者317例(A组),分析其临床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特征: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家族史、肿瘤既往史、结节直径、位置(上叶或者非上叶,左肺或者右肺)、边界清楚、边缘光滑、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牵拉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空洞和钙化。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寻找恶性实性SPN的独立预测因子,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随后,利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舟山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9例实性SPN患者作为B组,用于验证本模型的诊断效能,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年龄、肿瘤家族史、肿瘤既往史、边界清晰、分叶、毛刺、空气支气管征及钙化为恶性实性SPN患者的独立预测因子。利用筛选出的预测因子建立的诊断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22(95%CI:0.865-0.961),本模型的诊断准确率是84.89%,敏感性是90.41%,特异性是78.79%,阳性预测值是80.50%,阴性预测值是88.1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预测模型能较准确的诊断实性SPN,可为SPN患者的诊断提供有利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预测模型 独立预测因子
下载PDF
原发性周围型微小肺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柴振达 陈志军 +3 位作者 竺王玉 王善军 王兆宇 张永奎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了解≤1.0cm原发性周围型微小肺癌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0cm微小肺癌的临床特征、CT征象及其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93例微小肺癌中190例(98.5%)为肺腺癌,微小肺腺癌以女性、≤60岁患者为主,术前... 目的了解≤1.0cm原发性周围型微小肺癌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0cm微小肺癌的临床特征、CT征象及其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93例微小肺癌中190例(98.5%)为肺腺癌,微小肺腺癌以女性、≤60岁患者为主,术前外周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多在正常范围内,病理学类型多表现为原位腺癌或微浸润腺癌,CT征象多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或混合磨玻璃结节,均无淋巴结转移且临床分期为0期或Ⅰ期。不同大小0.5~0.7(0.6±0.07)cm和>0.7~1.0(0.9±0.09)cm的微小肺腺癌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状态、术前血清CEA水平、肿瘤是否侵犯肺膜、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手术方式、病理类型和CT征象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病理学类型的微小肺腺癌患者在性别、吸烟状态、CEA水平、临床病理分期、CT征象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微小肺癌患者随访14~96个月后,所有患者手术后预后均较好,无死亡病例,总生存率为100.0%。结论微小肺癌以腺癌为主,均无淋巴结转移发生,预后较好。对于CT征象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术前外周血清CEA正常的微小肺癌患者可采取楔形切除或肺段切除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肺癌 腺癌 肿瘤大小 病理学类型 预后
下载PDF
病理T1期孤立性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志军 竺王玉 +3 位作者 柴振达 王善军 王兆宇 张永奎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284-287,共4页
目的探讨病理T1期(pT1期)孤立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681例pT1期NSCL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T1期NSCL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目的探讨病理T1期(pT1期)孤立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681例pT1期NSCL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T1期NSCL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pT1期NSCLC淋巴结转移率为10.1%(69/681),纵隔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发生率为2.3%(16/681)。男性、肿瘤为中央型、位于右下肺及左下肺、pT1b和pT1c、侵犯肺膜、静脉内有癌栓、侵犯支气管、组织学类型为鳞癌和其他型的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率较女性、周围型、右上中肺及左上肺、pT1a、未侵犯肺膜、静脉内无癌栓、未侵犯支气管、组织学类型为腺癌的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为中央型、pT1c、侵犯肺膜、静脉内有癌栓是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均P<0.05)。女性及肿瘤位于左上肺的NSCLC患者跳跃式淋巴结转移率较男性及肿瘤于其他部位的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影响NSCL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肿瘤大小、肿瘤生长部位、肿瘤类型、侵犯肺膜及静脉内有癌栓。对于周围型、肿瘤直径≤1.0cm、未侵犯肺膜的NSCLC建议采用淋巴结取样或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大小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症脚气性心脏病1例
4
作者 朱情情 柴振达 徐立文 《心电与循环》 2022年第5期501-502,510,共3页
脚气性心脏病是一种维生素B1缺乏导致的相关疾病,临床少见,误诊率极高。本文报道2021年1月收治于舟山医院的1例重症脚气性心脏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对称性浮肿。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全导联低... 脚气性心脏病是一种维生素B1缺乏导致的相关疾病,临床少见,误诊率极高。本文报道2021年1月收治于舟山医院的1例重症脚气性心脏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对称性浮肿。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全导联低电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病情严重,当天收入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行气管插管,呼吸机维持,之后应用维生素B1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脚气性心脏病 维生素 B1 心电图 右心衰竭
下载PDF
周围型小肺癌2年以上CT随访观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国才 柴振达 张善华 《肿瘤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23-328,共6页
[目的]通过随访观察肺小结节CT值及最大直径的变化,探讨不同类型肺结节(≤2cm)变化性质及危险度。[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术前随访时间超过2年的直径≤2cm的肺结节67例。分为原位腺癌(AIS)、微浸润性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C)三... [目的]通过随访观察肺小结节CT值及最大直径的变化,探讨不同类型肺结节(≤2cm)变化性质及危险度。[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术前随访时间超过2年的直径≤2cm的肺结节67例。分为原位腺癌(AIS)、微浸润性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C)三组,测量不同时间点结节的最大直径和CT值,绘制ROC曲线,确定三者之间CT值和直径的最佳截断值。[结果](1)鉴别AIS和MIA平均CT值最佳截断值为-544HU,鉴别MIA组和IAC组最佳截断值为-376HU。鉴别AIS和MIA直径最佳截断值为8.5mm,鉴别MIA组和IAC组最佳截断值为11.5mm。(2)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空气支气管征在随访过程中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充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是侵袭性肺腺癌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肺结节平均CT值<-544HU及最大直径<8.5mm更倾向于AIS;随访过程中出现肺结节增大、CT值增加,出现充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应考虑结节侵袭性恶变的可能;肺结节随访时间建议至少5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CT值 直径 随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