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柴树臣 张立杰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46-49,共4页
陶渊明的田园诗内容丰富且复杂,反映了他心灵中最为真实的情感状态,包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实际耕作的艰辛感受,以及不能超然世外的苦闷情绪。其艺术风格也独树一帜,主要表现为语言的质朴、平淡和所蕴涵意境的高度统一。此外,陶渊明田... 陶渊明的田园诗内容丰富且复杂,反映了他心灵中最为真实的情感状态,包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实际耕作的艰辛感受,以及不能超然世外的苦闷情绪。其艺术风格也独树一帜,主要表现为语言的质朴、平淡和所蕴涵意境的高度统一。此外,陶渊明田园诗的价值还表现在构造了桃花源式的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诗 价值
下载PDF
征衣意象的意蕴阐释 被引量:1
2
作者 柴树臣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51-53,共3页
唐代兵制由府兵制逐渐向募兵制过渡,征人的衣物供给由自备逐渐转变为官给,征衣供给形式的变化并没有减弱征衣本身所寄寓的情感。征衣作为具体的生活物象,寄托了征人和思妇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多样情感。在唐代边塞诗人的创作实践中,思... 唐代兵制由府兵制逐渐向募兵制过渡,征人的衣物供给由自备逐渐转变为官给,征衣供给形式的变化并没有减弱征衣本身所寄寓的情感。征衣作为具体的生活物象,寄托了征人和思妇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多样情感。在唐代边塞诗人的创作实践中,思妇、征人的情感倾向以及征衣与闺情相结合所构成的情感意境,使征衣意象的情感触角伸向了全社会。唐代边塞诗人在边塞诗中着力表现征衣意象的社会内涵,情感愿望和现实境遇的结合使征衣成为唐代边塞诗中含有丰富情感内涵和文化意蕴的审美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塞诗 征衣 意象 兵制
下载PDF
写作教学中语言和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3
作者 柴树臣 《学周刊(上旬)》 2013年第7期169-169,共1页
在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当中,写作练习很多,仅仅大学以前也绝不下几百次,如此,写出好文章似乎理所当然。但是,事实并不如此。问题的症结在于写作者的语言功夫不过关;或者,语言功夫过关了,但思维有局限性因此,写作教学应该加强语言和思维训练... 在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当中,写作练习很多,仅仅大学以前也绝不下几百次,如此,写出好文章似乎理所当然。但是,事实并不如此。问题的症结在于写作者的语言功夫不过关;或者,语言功夫过关了,但思维有局限性因此,写作教学应该加强语言和思维训练,只有如此,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写作者的文章达到理想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训练 写作教学 语言 写作练习 事半功倍 写作者 文章 教育
原文传递
理工类院校人文教育初探
4
作者 柴树臣 《学周刊(上旬)》 2013年第6期9-9,共1页
在人才培养模式中.院校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所占比重非常大。但是.目前教育模式中的一个缺陷就是人文教育课程明显不足.这在理工类院校教学中尤为突出。高等院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具有完整的知... 在人才培养模式中.院校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所占比重非常大。但是.目前教育模式中的一个缺陷就是人文教育课程明显不足.这在理工类院校教学中尤为突出。高等院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很明显.在素质教育中,人文素质是必不可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类院校 人文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素质教育 院校教育 院校教学 教育课程 教育模式
原文传递
追寻“民族魂”——浅谈刘醒龙小说人物形象塑造
5
作者 柴树臣 《学周刊(上旬)》 2013年第3期204-204,共1页
刘醒龙被称为新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一方面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末社会转型期间的艰难世事和矛盾冲突,另一方面又强烈地表现出了要与人民大众分享艰难的时代情绪和人文关怀精神。同时,他更多的是从世俗的人群中寻找人性的闪光点,推举凡人... 刘醒龙被称为新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一方面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末社会转型期间的艰难世事和矛盾冲突,另一方面又强烈地表现出了要与人民大众分享艰难的时代情绪和人文关怀精神。同时,他更多的是从世俗的人群中寻找人性的闪光点,推举凡人百姓中的崇高,弘扬民族精神,并为之不懈地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形象塑造 刘醒龙 民族魂 小说 现实主义作家 社会转型期间 人文关怀精神 矛盾冲突
原文传递
浅议语文教学
6
作者 柴树臣 《学周刊(上旬)》 2012年第5期10-10,共1页
语文教学既有求知的深邃.更有审美愉悦性情的快乐.具有理科课程不可比拟的优势,即使没有基础.也可以听懂语文教学.在教学中理应受到学生的追捧.成为一门既有内容又有听众的热门课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情况却不容乐观.出现了... 语文教学既有求知的深邃.更有审美愉悦性情的快乐.具有理科课程不可比拟的优势,即使没有基础.也可以听懂语文教学.在教学中理应受到学生的追捧.成为一门既有内容又有听众的热门课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情况却不容乐观.出现了预想不到、甚至让人大跌眼镜的情况:有的教师课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理科课程 审美愉悦 实际教学 比拟 学生 教师
原文传递
大学教育应该注重人文素质教育
7
作者 柴树臣 《学周刊(上旬)》 2016年第3期22-23,共2页
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不同侧面。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文章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向:较深的文化底蕴,较强的应用能力,良好的艺术修养,一定的人际应用能力,健康的人格和鲜明的个性。
关键词 人文素质 文化底蕴 应用能力 艺术修养 交往能力 人格和个性
原文传递
语文教学与教师的个体性缺失
8
作者 柴树臣 《学周刊(上旬)》 2016年第2期25-25,共1页
院校的人文素质教学,不仅能够传授基本的人文知识,而且能够在人文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融入正确的人文理念,从而对学生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使之形成合理全面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人文素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在素质教育... 院校的人文素质教学,不仅能够传授基本的人文知识,而且能够在人文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融入正确的人文理念,从而对学生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使之形成合理全面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人文素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和结构以及教学风格决定着教育的成败。而当今语文教师自身的个体性缺失是素质教育中的主要问题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教师的个体性缺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