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的发病机制及其诊疗措施 被引量:3
1
作者 童晓明 柴树荣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5期315-317,共3页
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的发病机制及其诊疗措施童晓明柴树荣(综述)沈学东(审校)作者单位:255036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童晓明,柴树荣);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沈学东)首次急性心肌梗塞(AMI)后,由于梗塞区膨展或... 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的发病机制及其诊疗措施童晓明柴树荣(综述)沈学东(审校)作者单位:255036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童晓明,柴树荣);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沈学东)首次急性心肌梗塞(AMI)后,由于梗塞区膨展或残留的非梗塞区心肌负荷过重,进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病理 左室重构
下载PDF
贲门失弛症的治疗方法与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柴树荣 卢清鑫 许长庚 《临床荟萃》 CAS 1999年第4期190-191,共2页
贲门失弛症(AC),是一食管、贲门神经、肌肉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进食吞咽时,食管体部缺乏有推动力的蠕动,贲门括约肌不能松弛,食物不能通过贲门入胃,而潴留于食管内。临床表现吞咽困难、呕吐、胸痛、胸闷、营养不良、消瘦乏力等症... 贲门失弛症(AC),是一食管、贲门神经、肌肉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进食吞咽时,食管体部缺乏有推动力的蠕动,贲门括约肌不能松弛,食物不能通过贲门入胃,而潴留于食管内。临床表现吞咽困难、呕吐、胸痛、胸闷、营养不良、消瘦乏力等症状。其治疗的关键是使贲门松弛,目前有下述7种方法。 1药物治疗 消心痛、硝苯吡啶、硫氮(艹卓)草酮、解痉灵和654-2等,每次餐前20~30分钟口服或舌下含化。均可暂时性松弛贲门括约肌,缓解吞咽困难等症状。若一旦停药,症状即又复现,难以治愈。药物治疗作用时间短,不能阻止病情进展,必须长期餐前服药,有副作用等缺点,只宜作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驰症 治疗方法 评价
下载PDF
双功能超声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流动力学分类研究
3
作者 童晓明 柴树荣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1996年第3期162-163,共2页
双功能超声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流动力学分类研究童晓明,柴树荣综述侯家声审校(山东淄博市中心医院,淄博255036)HemodynamicClasslficationofCarotid-CavernousSinusF... 双功能超声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流动力学分类研究童晓明,柴树荣综述侯家声审校(山东淄博市中心医院,淄博255036)HemodynamicClasslficationofCarotid-CavernousSinusFistulasbyDuplex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劲动脉 海绵窦瘘 CCF 超声波诊断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心血管、肿瘤病人死亡时间规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冯乃华 柴树荣 +1 位作者 冯燕 徐其进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4期36-37,共2页
目的 探讨心血管病人、肿瘤病人昼夜死亡时间规律,提高死亡时间预测水平。方法 分别将心血管和肿瘤病人死亡时间,以昼夜24h分为3个时间段,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心血管病人,肿瘤病人死亡时间有明显集中趋势,高峰时段分别为7:30Am... 目的 探讨心血管病人、肿瘤病人昼夜死亡时间规律,提高死亡时间预测水平。方法 分别将心血管和肿瘤病人死亡时间,以昼夜24h分为3个时间段,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心血管病人,肿瘤病人死亡时间有明显集中趋势,高峰时段分别为7:30Am,8:30Am二者无差异,结论 凌晨7:30-8:30对心血管病人,肿瘤病人死亡是一个危险时间段,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 肿瘤 死亡时间 规律
下载PDF
八角莲中毒致死亡1例 被引量:9
5
作者 冯乃华 柴树荣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6-227,共2页
关键词 八角莲 药物中毒 死亡 病例
下载PDF
心脑血管病患者昼夜死亡时间规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冯乃华 柴树荣 冯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86-786,共1页
关键词 心脑血管病 死亡 规律
下载PDF
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幅度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童晓明 柴树荣 +3 位作者 王华 邱菊 周红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289-291,共3页
目的 探讨用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幅度 (TAPSE)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重要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 48例心功能 (NYHA)Ⅲ~Ⅳ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和 30例正常对照者。常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各组的右室内径 (RVDd)、右房... 目的 探讨用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幅度 (TAPSE)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重要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 48例心功能 (NYHA)Ⅲ~Ⅳ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和 30例正常对照者。常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各组的右室内径 (RVDd)、右房面积 (RAA)、右室面积 (RVA)、右室游离壁厚度 (RVFWT)、右室舒张及收缩末容积 (RVEDV、RVESV)、右室每搏量 (RVSV)及右室射血分数 (RVEF)、TAPSE、二尖瓣舒张早期及晚期血流速度峰值 (E峰、A峰 )、E/A比值及E峰减速时间 (EDT)。选择确定评价CHF预后的可靠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CHF组的RVDd、RAA、RVA、RVEDV、RVESV、RVSV、A峰、E峰增大 (P <0 .0 1~ 0 .0 0 1) ;RVFWT、TAPSE、E/A、EDT及RVEF降低 (P <0 .0 1~ 0 .0 0 1) ;TAPSE与RVEF及LVEF呈显著正相关 (r=0 .76及 r=0 .78,P <0 .0 0 1)。随访 (2 0± 11)个月期间 ,有 12例发生心源性猝死 (SCD)。经非变量分析确定RVDd>31mm、TAPSE≤ 14mm、LVEF <35 %和EDT <12 0ms可作为判断心功能NYHAⅢ~Ⅳ级的可靠指标 (P <0 .0 0 1) ,而多变量分析确定TAPSE和LVEF可作为SCD独立的预报因子。结论 TAPSE的测定不受心脏节律的影响 ,在所有CHF患者都容易获得 ,它不仅可反映心功能NYHA分级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幅度 充血性心力衰竭 预后
原文传递
用埋没导引针行酒涡成形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华昌 李森恺 +3 位作者 曹培 柴树荣 耿丽 张月秀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90-390,共1页
1 临床资料自1996年起,应用埋没导引针,穿可吸收缝线行酒涡成形17例,男3例,女14例,年龄16~36岁,经3个月以上随访观察,取得了微笑时的最佳美感状态(图1,2)。
关键词 酒涡成形术 埋没导引针 整容术
原文传递
心电图指数与多普勒超声左房功能参数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童晓明 柴树荣 +2 位作者 张守民 王令德 周小忠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心电图 超声波诊断 左房功能
原文传递
肺叶解剖关系对诊断纵隔占位性病变的价值(附3例分析)
10
作者 李佐顺 柴树荣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1995年第4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纵隔占位性病变 诊断 肺叶 解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