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土地基上海堤变形与失稳的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朱斌 冯凌云 +1 位作者 柴能斌 郭小青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317-3323,共7页
软土地基上海堤的沉降及稳定性是围垦海堤工程的关键问题。针对海堤工程开展离心机模型试验,分别通过变加速度法及恒加速度法模拟海堤填筑过程和竣工后稳定运行过程,得到了海堤施工期及工后沉降变化规律,并通过PIV技术观察海堤的破坏模... 软土地基上海堤的沉降及稳定性是围垦海堤工程的关键问题。针对海堤工程开展离心机模型试验,分别通过变加速度法及恒加速度法模拟海堤填筑过程和竣工后稳定运行过程,得到了海堤施工期及工后沉降变化规律,并通过PIV技术观察海堤的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采用Geo Studio软件分别基于总应力及有效应力分析法,分析了海堤施工期及竣工后稳定运行期海堤的整体稳定性随时间变化规律。物理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离心模型试验能一定程度上模拟海堤的变形及失稳情况,且与数值分析结果吻合较好。海堤施工期瞬时失稳的滑裂面贯穿软土地基,并使海堤滑体发生了超过1 m的瞬时沉降。海堤填筑完成后地基超静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海堤稳定性安全系数随时间不断提高。海堤竖向和水平位移最大值分别位于堤轴线处及坡脚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模型试验 围垦海堤 软土地基 沉降 稳定性
下载PDF
不同深度玄武岩的三点弯曲细观破坏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左建平 柴能斌 周宏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9-695,共7页
现有深部岩石力学研究大多是从某一深度取出岩样,然后施加不同围压用于模拟不同深度,由此来研究不同深度情况下岩石的物理力学行为这一情况,然而实际中如果深度发生变化,不仅围压发生变化,岩石自身的微细观结构也会发生变化。针对此情况... 现有深部岩石力学研究大多是从某一深度取出岩样,然后施加不同围压用于模拟不同深度,由此来研究不同深度情况下岩石的物理力学行为这一情况,然而实际中如果深度发生变化,不仅围压发生变化,岩石自身的微细观结构也会发生变化。针对此情况,选取北京门头沟一个有特点的区域,该区域从地表到深度1 100多米都有玄武岩。借助带加载装置扫描电镜(SEM)系统实时观察中心预制缺口不同深度玄武岩、偏心单裂纹及双裂纹玄武岩的细观破坏行为,揭示深度导致岩石力学性能变化的细观机制。研究发现,三点弯曲玄武岩试样中裂纹多数从预置缺口处萌生,进而发展成一条连续主裂纹。不同深度玄武岩的破坏荷载及断裂能随埋深呈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随着深度增加玄武岩更为致密,孔隙率小;相同偏心距下,偏心单、双2组试样峰值荷载和断裂能都几乎相同,且都随偏心距的增大而线性增加,主要原因是偏置裂纹试件缺口附近受到剪切力和弯矩的双重影响,但随着偏心距离的增加,弯矩影响在逐渐减少,这导致了峰值荷载和断裂能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门头沟玄武岩 不同深度 细观实验 破坏机制 中心预制缺口 偏置缺口
下载PDF
赋存深度对玄武岩变形破坏及能量特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左建平 柴能斌 周宏伟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74-1180,共7页
采用MTS815试验机对门头沟急倾斜煤层底板7个不同深度、共计21个玄武岩试件进行了单轴抗压实验,获得了同种岩性不同赋存深度玄武岩破坏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赋存深度对玄武岩变形破坏特征及破坏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单轴压缩下埋深... 采用MTS815试验机对门头沟急倾斜煤层底板7个不同深度、共计21个玄武岩试件进行了单轴抗压实验,获得了同种岩性不同赋存深度玄武岩破坏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赋存深度对玄武岩变形破坏特征及破坏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单轴压缩下埋深较浅的玄武岩几乎都出现Ⅱ类形式破坏;随着埋深逐渐增加,开始有小部分试件出现Ⅰ类形式破坏,可见单轴压缩下门头沟玄武岩出现Ⅱ类应力-应变曲线是普遍现象。Ⅱ类曲线反映了某些岩石材料固有的力学性质,若曲线由伺服压力机获得,采用环向位移控制的方式是基本条件,同时岩石本身应具备均质性好、强度高、弹性模量大、泊松比小等特点。计算表明玄武岩破坏时试验机所做的功以及破坏过程中耗散能是反映岩石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随赋存深度的增加,两者在整体上呈上升的趋势,且耗散能随着温度的变化相对更为明显。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自转、重力影响和地应力的差异导致了玄武岩的矿物组成及颗粒大小随着深度发生变化,这是导致深部玄武岩力学性能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另外,岩层特殊的位置分布导致埋深600 m上下岩石所处的应力状态不同,这也是玄武岩性能局部突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深度 玄武岩 Ⅱ类破坏曲线 破坏能
下载PDF
回填软土中管道上拔试验及上浮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邱里 柴能斌 +2 位作者 朱斌 倪伟杰 蒋婕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227-2233,共7页
研发了一套足尺浅埋管道上拔试验装置,针对不同软土强度、管道埋深和加载方式的情况,较系统地研究了上拔过程中管-土相互作用、管周软土破坏模式、上浮承载力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管道上拔过程中,回填软土的变形主要由土块相... 研发了一套足尺浅埋管道上拔试验装置,针对不同软土强度、管道埋深和加载方式的情况,较系统地研究了上拔过程中管-土相互作用、管周软土破坏模式、上浮承载力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管道上拔过程中,回填软土的变形主要由土块相对位置调整及块间间隙水的排出产生,这与均质软土中变形主要由固结导致明显不同;埋深管径比H/D(28)1时,回填软土的破坏模式接近流动破坏,远小于规范建议的H/D≥3;H/D≥1时,建议采用Palmer方法计算长期荷载作用下回填软土的极限上浮承载力;H/D越大,则回填软土中管道的上浮承载力也越大;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回填软土中管道的上浮承载力基本随抗剪强度呈线性增长,由于地基固结速度明显较均质软土快,设计时可适当考虑土体强度恢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填软土 管道 足尺上拔试验 破坏模式 上浮承载力
下载PDF
门头沟玄武岩细观矿物组成与宏观力学行为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左建平 柴能斌 +1 位作者 赵灿 刘敏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42-951,共10页
把玄武岩视为硬质矿物和黏土质矿物两部分组成,提出了基于软-硬两部分的空间体积平均估算方法,估算的弹性模量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探讨了不同深度玄武岩矿物组成与宏观力学性质的关系,研究表明:高强度的矿物当含量较低时对整体力学性质... 把玄武岩视为硬质矿物和黏土质矿物两部分组成,提出了基于软-硬两部分的空间体积平均估算方法,估算的弹性模量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探讨了不同深度玄武岩矿物组成与宏观力学性质的关系,研究表明:高强度的矿物当含量较低时对整体力学性质的影响并不明显,只有含量超过某一门槛值后才有较大影响.如石英和斜长石强度都较高,但门头沟玄武岩石英含量低于15%时,石英含量在小范围的增加并不一定会导致岩石强度出现明显的提升;而当斜长石在42.5%—49.2%之间发生变化时,含量增加导致弹性模量和单轴抗压强度有明显增加的趋势.随着埋深增加,门头沟玄武岩中黏土质矿物含量在不断减小,而软弱黏土质矿物含量的减少,明显导致玄武岩的宏观力学行为的显著变化,这是深部岩石与浅部岩石的破坏机理及强度特性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矿物组成 宏观力学行为 宏细观关联性 黏土矿物
原文传递
复杂应力状态石英云母片岩强度参数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周火明 单治钢 +3 位作者 张宜虎 李维树 柴能斌 王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601-2606,共6页
针对具似层状结构的石英云母片岩,采用原位真三轴试验新技术,模拟隧洞开挖边墙的复杂应力状态,取得卸侧压路径原位真三轴强度和流变试验成果,并按反映岩体三剪应力状态的D-P准则研究复杂应力状态岩体强度参数。对于特定应力状态,垂直于... 针对具似层状结构的石英云母片岩,采用原位真三轴试验新技术,模拟隧洞开挖边墙的复杂应力状态,取得卸侧压路径原位真三轴强度和流变试验成果,并按反映岩体三剪应力状态的D-P准则研究复杂应力状态岩体强度参数。对于特定应力状态,垂直于片理面卸载,D-P准则参数低于M-C准则强度参数。通过比较卸侧压路径、加轴压路径的三轴强度参数以及岩体直剪强度参数,按D-P准则整理的卸侧压真三轴流变强度参数能更好地反映复杂应力状态围岩强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复杂应力状态 围岩强度参数 真三轴试验 卸侧压路径 D-P准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