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余信诚 丁胜 +2 位作者 贺少杰 赵振宇 蔡兴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侵袭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据相关统计,发达国家发病率0.5%~1.0%,我国略低,约占0.28%~0.36%,主要见于35~50岁群体[1,2],女性多见,约43%~88%的患者存在颈椎受累[3],是颈椎最常见的炎性疾...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侵袭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据相关统计,发达国家发病率0.5%~1.0%,我国略低,约占0.28%~0.36%,主要见于35~50岁群体[1,2],女性多见,约43%~88%的患者存在颈椎受累[3],是颈椎最常见的炎性疾病,其中寰枕关节(atlanto-occipitaljoint,AOJ)和寰枢关节(atlanto-axialjoint,AAJ)是唯一没有椎间盘的椎体节段,仅由滑膜关节组成,受RA影响最大[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关节炎 类风湿 关节不稳
下载PDF
单边双通道内镜下滑移技术治疗双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彭柏华 林振 +3 位作者 丁胜 杨裕豪 张嘉晴 吴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2-618,共7页
目的:探讨单边双通道内镜(UBE)下滑移技术治疗双节段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11月采用UBE下滑移技术治疗双节段CSR患者7例;通过比较术前和术后上肢、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部功能障... 目的:探讨单边双通道内镜(UBE)下滑移技术治疗双节段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11月采用UBE下滑移技术治疗双节段CSR患者7例;通过比较术前和术后上肢、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价该术式的临床疗效及比较手术前后颈椎曲度和手术节段关节活动度(ROM)变化。结果:7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20.0±39.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4.3±14.0)mL;平均住院时间(4.3±0.8)d。术前平均VAS由(6.7±0.8)分降至术后末次随访的(1.7±0.5)分,术前平均NDI由(59.7±7.0)%降至术后末次随访的(10.7±1.7)%,(P<0.05)。颈椎曲度、手术节段ROM在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均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MacNab标准,本组7例患者末次随访时,优4例、良3例,优良率100%。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脑脊液漏、肌力下降、术口感染、硬膜外血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UBE下滑移技术是治疗双节段CSR疗效理想且安全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 微创手术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 椎间盘摘除技术
下载PDF
不同频率振动应变对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丁胜 陈建庭 +5 位作者 邓轩庚 孙学刚 佟丽 王建钧 翁科捷 金大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03-307,312,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振动应变(vibration strain)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细胞周期、增殖能力及分化的影响,确定最佳振动频率。方法应用自制复合振动仪,将振动强度0.5g(g为加速度),不同频段3~10、15~30、25~45、50~80和80~100Hz振...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振动应变(vibration strain)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细胞周期、增殖能力及分化的影响,确定最佳振动频率。方法应用自制复合振动仪,将振动强度0.5g(g为加速度),不同频段3~10、15~30、25~45、50~80和80~100Hz振动应变分别作用于成骨细胞,振动应变加载后分别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增殖能力(MTT法)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变化。结果15~30和25~45Hz频段诱导成骨细胞周期循环(P〈0.01),促进细胞增殖(P〈0.01),增强ALP活性(P〈0.01);80~100和3~10Hz频段抑制细胞周期循环(P〈0.01);80~100Hz频段抑制细胞增殖(P〈0.01);50~80和80~100Hz频段抑制ALP活性(P〈0.01)。结论不同频率振动应变对成骨细胞周期、增殖能力、ALP活性均有影响,振动应变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最佳频率为15~45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应变 不同频率 成骨细胞 细胞周期 增殖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S100A4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中的表达及其对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分泌VEGF促进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丁胜 吴昊 +4 位作者 林宏生 姚平 查振刚 贾春宏 盛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9-1124,共6页
目的:研究S100钙结合蛋白A4(S100A4)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和正常人膝关节滑膜中的表达水平,以及S100A4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heumatoid arthritis 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RAFLSs)促进血管生... 目的:研究S100钙结合蛋白A4(S100A4)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和正常人膝关节滑膜中的表达水平,以及S100A4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heumatoid arthritis 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RAFLSs)促进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滑膜分别取自RA患者(RA组)及正常人(control组)膝关节,免疫组化法观察S100A4和VEGF蛋白在2组滑膜中的表达情况。RAFLSs分离自活动性RA滑膜;ELISA法检测S100A4刺激RAFLSs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作用;用rh S100A4孵育RAFLSs的条件培养基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检测S100A4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结果:S100A4及VEGF蛋白在RA组滑膜中高表达(P<0.05),rh S100A4显著刺激RAFLSs分泌VEGF,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rh S100A4孵育RAFLSs的条件培养基可促进HUVECs在体外形成管腔。结论:S100A4蛋白在RA患者膝关节滑膜中高表达,S100A4可通过促进RAFLSs分泌VEGF来刺激滑膜血管生成。这些结果提示S100A4可作为治疗RA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S100钙结合蛋白A4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血管生成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丁胜 徐武岩 +6 位作者 黄嘉文 李亚骐 陈诗君 林振 林宏生 查振刚 吴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6-321,327,共7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骨水泥渗漏的特点,探讨PVP骨水泥渗漏的风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行PVP治疗的11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147个椎体),骨折椎...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骨水泥渗漏的特点,探讨PVP骨水泥渗漏的风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行PVP治疗的11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147个椎体),骨折椎体所在节段术前均行DR、三维CT及MRI检查,术后行DR或/和三维CT复查。分析性别、年龄、椎体位置及椎体损伤情况(裂隙征、骨皮质损伤)对骨水泥渗漏率的影响,及骨水泥渗漏的特点。结果性别、年龄及椎体位置对骨水泥渗漏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椎体裂隙征合并骨皮质损伤骨水泥渗漏率最高,骨皮质损伤骨水泥渗漏数量最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骨水泥椎旁渗漏发生率最高,椎间盘渗漏次之,椎管内渗漏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椎体损伤是PVP治疗骨水泥渗漏发生的重要原因,术前仔细观察椎体损伤的影像学特点对预防骨水泥渗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损伤 骨水泥渗漏
下载PDF
复合振动治疗卵巢切除大鼠骨质疏松的初步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建庭 邓轩赓 +5 位作者 冯鹰 张亘瑷 丁胜 王建钧 黄曹 金大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42-844,共3页
目的探讨复合振动对卵巢切除SD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3月龄SD雌性未育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8只。12月龄雌性经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只。治疗组、治疗1组、治疗2组大鼠切除卵巢,制备骨质... 目的探讨复合振动对卵巢切除SD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3月龄SD雌性未育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8只。12月龄雌性经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只。治疗组、治疗1组、治疗2组大鼠切除卵巢,制备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所有对照组不进行振动干预,置于与振动组相同噪音环境,治疗1组振动45-55 Hz,0.05-0.1 g;治疗2组振动45-55 Hz,0.12-0.21 g;治疗组振动45-55 Hz,0.12-0.21 g。每次振动20 min,每天1次,每周5次,休息间隔不大于2 d,共13 w。实验前后分别测定大鼠腰椎、股骨骨密度,实验结束时测骨钙素等骨转换标志物。结果青年鼠腰椎、股骨骨密度以及老龄鼠腰椎骨密度显著性增加,但骨转换标志各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一定的复合振动可以增加SD大鼠卵巢切除骨质疏松模型腰椎、股骨骨密度,对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复合振动 治疗
下载PDF
复合振动预防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邓轩赓 陈建庭 +5 位作者 冯鹰 丁胜 张亘瑷 黄曹 王建钧 金大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5-329,共5页
目的:观察低强度复合振动对去势SD雌性大鼠生长期骨密度的影响。方法:4月龄SD雌性未育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去势对照组以及4个去势振动组,每组8只。两对照组不作振动干预,4个振动组分别接振不同参数振动,干预时间13... 目的:观察低强度复合振动对去势SD雌性大鼠生长期骨密度的影响。方法:4月龄SD雌性未育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去势对照组以及4个去势振动组,每组8只。两对照组不作振动干预,4个振动组分别接振不同参数振动,干预时间13周。比较大鼠体重,腰椎、股骨骨密度,骨转换标志物(血清骨钙素、碱性磷酸酶、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Ⅰ型胶原C端肽)值。结果:实验开始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体重均明显增加。各组股骨骨密度均增加,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振动3、4组与正常对照组较去势对照组腰椎骨密度显著性增加。骨转换标志物各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一定的复合振动可以增加去势SD大鼠腰椎骨密度,具有潜在的预防骨质疏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复合振动 大鼠
下载PDF
黄韧带增生肥厚的影像学研究及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宇 陈建庭 +3 位作者 钟招明 丁胜 李涛 徐子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0-182,共3页
目的为MR的T1轴位加权像精确定位测量腰椎管狭窄患者增生肥厚黄韧带提供解剖学依据,探讨年龄、椎体节段因素与增生肥厚黄韧带关系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1)分析我院收治的58例因黄韧带增生肥厚导致腰椎管狭窄产生下腰痛患者的影像学资料,... 目的为MR的T1轴位加权像精确定位测量腰椎管狭窄患者增生肥厚黄韧带提供解剖学依据,探讨年龄、椎体节段因素与增生肥厚黄韧带关系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1)分析我院收治的58例因黄韧带增生肥厚导致腰椎管狭窄产生下腰痛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在MR的T1轴位加权像经关节突平面,于L3-4,L4-5和L5S1椎体节段精确测量增生肥厚黄韧带厚度,分析黄韧带厚度与年龄、椎体节段的相关性;(2)在腰椎手术中,收集腰椎管狭窄(LSS)患者不同厚度增生肥厚黄韧带10例,行Masson染色对比,探讨黄韧带增生肥厚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结果(1)经关节突平面可最佳测量黄韧带厚度值,随患者年龄增大黄韧带厚度增加;(2)L4-5椎体节段黄韧带厚度明显高于其他椎体节段;(3)Masson染色后增生肥厚黄韧带内部表现为弹性纤维减少,胶原表达增多;(4)增生肥厚黄韧带纤维化程度与黄韧带厚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腰椎管狭窄患者增生肥厚黄韧带病理特征表现为内部弹性纤维减少、胶原增加所致的纤维化。年龄增长导致黄韧带厚度增加、纤维化程度加重,L4-5节段黄韧带厚度明显高于其他脊柱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增生肥厚 腰椎管狭窄症 MR MASSON染色 纤维化
下载PDF
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影像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钟招明 陈建庭 +4 位作者 赵成毅 徐俊昌 汤勇智 张宇 丁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影像学表现,评价X线、CT和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的X线、CT和MRI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病例的X线平片显示胸椎退行性改变,仅其中3例的侧位片显示椎间孔处模糊骨...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影像学表现,评价X线、CT和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的X线、CT和MRI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病例的X线平片显示胸椎退行性改变,仅其中3例的侧位片显示椎间孔处模糊骨化影。CT扫描显示胸椎椎板前缘凸向椎管的高密度影,椎管变窄,外侧型7例,弥漫型8例,结节增厚型8例。MRI显示黄韧带骨化病变呈低信号影,脊髓不同程度受压。23例患者共发现黄韧带骨化节段57个,骨化节段为单发病灶6例,多发病灶17例。病变累及上胸段(T1~4)3例,中胸段(T5~8)7例,下胸段(T9~12)16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6例,合并胸椎间盘突出2例。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有典型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但在X线平片上容易漏诊;CT结合MRI检查是确诊胸椎黄韧带骨化的重要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 骨化 胸椎 影像学
下载PDF
复合振动仪治疗骨质疏松对骨代谢影响6个月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锦畅 陈建庭 +2 位作者 裴卫卫 丁胜 庞广兴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97-202,180,共7页
目的观察复合振动仪治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70例骨质疏松志愿者随机分成复合振动组(whole body compound vibration training group)35例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35例,复合振动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复合振动仪... 目的观察复合振动仪治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70例骨质疏松志愿者随机分成复合振动组(whole body compound vibration training group)35例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35例,复合振动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复合振动仪进行全身振动治疗,振动频率45~55Hz,振动强度0.5~0.8g,30min/次,1次/隔天,连续6个月,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于试验第0、1、3、6个月分别检测复合振动组和对照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ce acid phosphatase,TRAP)、钙磷乘积(calcium-phosphorus product,[Ca]×[P])的变化。结果第3、6个月,ALP、OC、TRAP、[Ca]×[P]的P分别为0.003、0.686;0.768、0.618;0.817、0.855;0.077、0.001。ALP早期呈上升的趋势,到第3个月形成一个峰值,然后呈下降趋势,[Ca]×[P]呈不断上升的趋势,OC、TRAP无明显变化趋势。结论复合振动可促进骨组织钙化、促进钙和磷以骨盐形式沉积于骨组织;连续治疗可能使人体产生耐受,降低复合振动的治疗效应,采取短时、间断的加载方式可能更有利于促进复合振动的成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振动 骨质疏松 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钙磷乘积
下载PDF
成人黄韧带细胞的体外培养 被引量:5
11
作者 钟招明 张宇 +3 位作者 丁胜 赵成毅 徐俊昌 陈建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黄韧带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为研究黄韧带退变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集成年胸腰椎骨折患者后路减压术中的黄韧带,应用胶原酶预消化组织块培养法分离黄韧带细胞,并传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从组织块内迁出时... 目的:探讨成人黄韧带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为研究黄韧带退变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集成年胸腰椎骨折患者后路减压术中的黄韧带,应用胶原酶预消化组织块培养法分离黄韧带细胞,并传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从组织块内迁出时间、细胞形态和生长状态;传1、3、5代细胞培养1~8d,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测定其吸光度(OD)值,评价细胞增殖状况,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传3代细胞的波形蛋白和Ⅰ型胶原的表达。结果:在原代培养第10~14天,黄韧带细胞开始从组织块迁出,细胞呈多种形态,主要为梭形和多角形,细胞接近融合时呈涡流状生长。传1、3、5代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同一代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一时间点不同代次细胞的OD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代次与时间点间无交互效应,各代细胞增殖状况无统计学差异(F=0.283,P=0.957)。传3代细胞的波形蛋白和Ⅰ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结论:胶原酶预消化组织块培养法能有效分离成人黄韧带细胞;体外培养的黄韧带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表型,细胞在传5代以内生物学特性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 细胞培养 退行性变
下载PDF
低强度复合振动治疗去卵巢老龄大鼠骨质疏松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轩赓 陈建庭 丁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5-269,274,共6页
目的:观察低强度复合振动对去卵巢老龄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13月龄SD雌性经产大鼠16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卵巢摘除法骨质疏松造模,3个月后检查骨密度(BMD)下降后实验组接受低强度复合振动(振动频率45 Hz~55 Hz,振动... 目的:观察低强度复合振动对去卵巢老龄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13月龄SD雌性经产大鼠16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卵巢摘除法骨质疏松造模,3个月后检查骨密度(BMD)下降后实验组接受低强度复合振动(振动频率45 Hz~55 Hz,振动强度0.12 g~0.21 g,g=9.8 m/s2,20分钟/次/天,5天/周),对照组不进行振动治疗。13周复合振动实验结束后分别活体测量两组大鼠腰椎、股骨骨密度(Lorland XR-46),胫骨标本骨微结构扫描分析(SCANCO u-CT),测试腰椎、股骨标本力学性能(858 mini bionix)及酶法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骨钙素和I型胶原C端交联肽。结果:复合振动实验结束后实验组腰椎和股骨BMD较实验前显著增加(分别增加0.0110±0.0048 g/cm2,P=0.000和0.0056±0.0065 g/cm2,P=0.004),而对照组显著下降(分别下降0.0071±0.0042 g/cm2和0.0073±0.0063 g/cm2)。相较对照组,骨微结构参数Tb.N显著增加(P=0.002)、Tb.Sp显著降低(P=0.005)以及BV/TV显著增加(P=0.048),腰椎、股骨强度极限也显著增加(P=0.038,P=0.014),但血清骨钙素、碱性磷酸酶、I型胶原C端交联肽、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强度复合振动可以减轻去卵巢老龄大鼠骨质疏松程度,提高骨质疏松大鼠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大鼠 复合振动
下载PDF
复合振动抑制RAW264.7细胞分化成熟 被引量:3
13
作者 巫松辉 钟招明 +1 位作者 丁胜 陈建庭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7期564-567,共4页
目的研究复合振动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复合振动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RAW264.7细胞RANKL诱导培养3或4d并施加复合振动干预,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TRAP阳... 目的研究复合振动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复合振动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RAW264.7细胞RANKL诱导培养3或4d并施加复合振动干预,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TRAP阳性多核细胞形成的变化,real-time RT-PCR分析破骨细胞特异性基因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金属蛋白酶-9(MMP-9)和TRAP表达的变化。结果复合振动能抑制RANKL诱导破骨细胞形成,下调破骨细胞特异基因cathepsin K,MMP-9和TRAP的表达。结论 RANKL促进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并增加特异基因的表达,但RANKL的促进作用受复合振动抑制。这进一步的阐释复合振动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W264.7细胞 RANKL 破骨细胞 细胞分化
下载PDF
不同年龄大鼠胸椎椎体生长板的组织学观察及增殖能力测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涛 陈建庭 +6 位作者 朱青安 许子星 丁胜 刘富强 巫松辉 吴骞 肖文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3-356,364,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大鼠胸椎椎体生长板的组织学差异并对不同年龄大鼠椎体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行测定。方法采用番红O-固绿染色法对1 d及1、4、8、16、28周龄大鼠胸椎椎体生长板进行染色鉴定,测定生长板软骨肥大区、增殖区、静止...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大鼠胸椎椎体生长板的组织学差异并对不同年龄大鼠椎体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行测定。方法采用番红O-固绿染色法对1 d及1、4、8、16、28周龄大鼠胸椎椎体生长板进行染色鉴定,测定生长板软骨肥大区、增殖区、静止区的高度。采用改良的胰酶和Ⅱ型胶原酶序贯消化法对以上年龄阶段大鼠胸椎椎体生长板软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年龄大鼠胸椎椎体生长板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基因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不同年龄大鼠胸椎椎体生长板体外培养软骨细胞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 1 d及1周大鼠肥大区和增殖区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4周大鼠增殖区高于28周大鼠(P<0.05);1 d及1周大鼠静止区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4周大鼠静止区高于16周、28周大鼠(P<0.05)。16周大鼠椎体生长板静止区内开始出现骨化现象,28周龄大鼠椎体生长板静止区大部分出现骨化现象。PCNA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结论 1 d及1周大鼠椎体生长板各区的高度明显高于年龄较大的大鼠。16周大鼠椎体生长板静止区内开始有骨长入,28周龄大鼠椎体生长板静止区大部分出现骨化现象。随年龄增加椎体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板 脊柱 软骨细胞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浅谈对教学医院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花南 丁胜 刘嘉丽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年第11期112-113,共2页
在研究生管理模式改革的背景下,分析教学医院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认为当前教学医院的研究生创新意识薄弱,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亟需改革,提出通过鼓励研究生培养自我管理能力、重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积极创新研究生... 在研究生管理模式改革的背景下,分析教学医院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认为当前教学医院的研究生创新意识薄弱,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亟需改革,提出通过鼓励研究生培养自我管理能力、重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积极创新研究生党团活动载体等多种措施来不断完善教育改革新形式下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体制,从而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出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创新 综合素质
下载PDF
复合振动对去势大鼠腓肠肌肌纤维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建庭 邓轩赓 +1 位作者 丁胜 钟招明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09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观察低强度复合振动对去势SD雌性大鼠腓肠肌肌纤维的影响。方法48只4月龄SD雌性未育大鼠随机平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去势对照组以及4种不同振动参数去势振动组(去势振动Ⅰ组:35~45Hz,0.05~0.1g;去势振动Ⅱ组:35~45Hz,0.12~0.21g;... 目的观察低强度复合振动对去势SD雌性大鼠腓肠肌肌纤维的影响。方法48只4月龄SD雌性未育大鼠随机平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去势对照组以及4种不同振动参数去势振动组(去势振动Ⅰ组:35~45Hz,0.05~0.1g;去势振动Ⅱ组:35~45Hz,0.12~0.21g;去势振动Ⅲ组:45~55Hz,0.05~0.1g;去势振动Ⅳ组:45~55Hz,0.12~0.21g),各组置于振动台上的时间均相同,仅对振动组施加相应参数的振动干预,实验时间13周。比较各组大鼠腓肠肌肌纤维比例及横截面积。结果大鼠卵巢切除后腓肠肌纤维比例改变,横截面积减小,4种参数的复合振动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此改变,其中振动Ⅳ组抑制腓肠肌纤维比例改变及横截面积减小的效应最明显。结论频率45~55Hz、强度0.12~0.21g的复合振动有助于抑制去势SD大鼠腓肠肌的肌萎缩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切除术 骨质疏松 骨骼 肌纤维 振动 大鼠
下载PDF
新型活性修饰对聚乳酸组织工程骨支架上种子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7
作者 许子星 陈建庭 +5 位作者 李涛 丁胜 张鑫鑫 姜晓锐 肖文德 朱青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9-294,共6页
目的探讨氨等离子体改性、酰胺键接枝甘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GRGDS)短肽的活性修饰方法对消旋聚乳酸(PDLLA)组织工程骨上慢病毒转染红色荧光蛋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制备圆片状直径8 mm、厚1 mm的P... 目的探讨氨等离子体改性、酰胺键接枝甘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GRGDS)短肽的活性修饰方法对消旋聚乳酸(PDLLA)组织工程骨上慢病毒转染红色荧光蛋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制备圆片状直径8 mm、厚1 mm的PDLLA三维多孔支架,分为3组:表面氨基化PDLLA(A组),接枝肽A/PDLLA(PA组),以未经处理的PDLLA(P组)作为对照组。CyQuant NF和AlamarBlue分别检测支架上细胞的增殖和代谢活性;钙黄绿素进行矿化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支架上钙盐沉积以及RFP-BMSCs的贴附与增殖;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贴附。结果接种细胞后各时间点,3组材料上细胞均能增殖,组间细胞数量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A组>A组>P组。除第10天(P=0.077)和第12天(P=0.491)PA组和A组间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时间点,PA组数量均明显高于A组。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间细胞数量逐渐接近。细胞代谢活性检测与增殖检测结果近似,骨支架上细胞增殖程度越高,其代谢越活跃。荧光显微镜观察,A组和PA组材料上RFP-BMSCs较P组增殖活跃;钙盐沉积荧光染色显示,第14天和第21天,绿色荧光强度PA组>A组>P组。扫描电镜显示,PA组材料能获得较A组更好的细胞贴附,P组细胞较稀疏。结论氨等离子体改性接枝GRGDS肽的新型活性修饰PDLLA骨支架,能明显促进RFP-BMSCs为种子细胞的贴附、增殖、代谢与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聚乳酸 活性修饰 仿生材料 骨组织工程 细胞生物学
下载PDF
低强度高频率振动对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丁胜 邓轩赓 陈建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5-173,共9页
目的研究低强度高频率振动(low-magnitude high-frequency vibration,LMHFV)对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建立LMHFV加载MC3T3-E1细胞模型,观察不同频率LMHFV对MC3T3-E1细胞OPG/RANKL浓度比的影响,获得OPG/RANKL浓度比最高的频率... 目的研究低强度高频率振动(low-magnitude high-frequency vibration,LMHFV)对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建立LMHFV加载MC3T3-E1细胞模型,观察不同频率LMHFV对MC3T3-E1细胞OPG/RANKL浓度比的影响,获得OPG/RANKL浓度比最高的频率(F)为后续研究频率;以0 Hz为对照,观察LMHFV对MC3T3-E1细胞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m RNA和蛋白活性,及钙化结节形成的影响;LMHFV加载形成的条件培养液(CM_F)孵育RAW264.7细胞,观察CM_F对破骨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多核破骨细胞形成、TRAP m RNA及蛋白活性的影响;观察LMHFV对MC3T3-E1细胞环氧化酶2(COX-2)蛋白水平的表达及COX-2抑制剂NS-398对LMHFV影响MC3T3-E1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 30 Hz LMHFV获得OPG/RANKL浓度比最高,促进ALP、OCN m RNA及蛋白活性增加,增加钙化结节形成。30 Hz LMHFV形成的CM抑制RAW264.7细胞向多核破骨细胞分化,抑制TRAP m RNA及活性;LMHFV可诱导COX-2蛋白水平增加,NS-398能抑制LMHFV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结论 30 Hz的LMHFV对MC3T3-E1细胞OPG/RANKL浓度比及成骨分化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调控成骨细胞OPG/RANKL浓度比间接抑制骨吸收,COX-2通路参与了LMHFV对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低强度高频率振动 成骨细胞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8
19
作者 林振 彭柏华 +4 位作者 郑力恒 谭文成 丁胜 杨裕豪 吴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68-672,共5页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常用术式。但椎间融合使脊柱节段生物力学发生改变,加速临近节段退变,传统的颈后路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不需要融合手术节段,但需要广泛剥...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常用术式。但椎间融合使脊柱节段生物力学发生改变,加速临近节段退变,传统的颈后路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不需要融合手术节段,但需要广泛剥离软组织,出血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椎间融合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 生物力学 颈后路 脊柱节段 手术节段 双通道内镜
下载PDF
单、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彭柏华 林振 +3 位作者 杨裕豪 丁胜 黄捷 吴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6-492,共7页
目的:比较经皮侧路椎间孔镜(PELD)与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治疗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手术治疗的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7例,PELD组16例,UBE组31例。对比两种内镜技术的手术时长、... 目的:比较经皮侧路椎间孔镜(PELD)与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治疗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手术治疗的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7例,PELD组16例,UBE组31例。对比两种内镜技术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透视次数等指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Macnab标准进行手术疗效评估。结果:PELD组术中透视次数较UBE组更多(P<0.05),但手术时间少于UBE组(P<0.05);两组的术中失血量和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15个月,末次随访时,PELD组腰腿痛恢复水平与UBE组相近,两组间VAS评分与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末次随访时Macnab疗效优良率比PEL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LD与UBE均明显缓解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但UBE可以更彻底地摘除脱出游离的髓核,其优良率比PELD高,但其手术时间多于PELD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侧路椎间孔镜 单侧双通道内镜 微创 脱出游离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