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的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单克隆IgG3κ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
1
作者 朱婷樱 姬婷婷 +4 位作者 杜红秀 朱迎春 熊晓燕 白寿军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2077-2082,I0007,共7页
目的研究单克隆免疫球蛋白G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PGNMID)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1例66岁单克隆免疫球蛋白G3κ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女性从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的临床资料,病人4年前因尿中泡沫... 目的研究单克隆免疫球蛋白G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PGNMID)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1例66岁单克隆免疫球蛋白G3κ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女性从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的临床资料,病人4年前因尿中泡沫增多就诊行肾活检提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既往长期口服黄芪颗粒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保守治疗,随访肾功能缓慢进展。2021年8月病人因大量蛋白尿及水肿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重复肾穿刺,肾脏病理检查提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结合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结果,考虑单克隆免疫球蛋白G3κ(IgG3κ)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免疫固定电泳及血清蛋白电泳阴性,故诊断为PGNMID-IgG3κ型。治疗方案选择强的松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5个月。结果病人疾病完全缓解,随访14个月疾病无复发。血白蛋白从治疗前的21 g/L升高至41 g/L,血肌酐从100μmol/L下降至71μmol/L,24小时蛋白尿从6645 mg/24 h下降至100 mg/24 h,尿白蛋白肌酐比从4882.3 mg/g下降至130.5 mg/g,尿蛋白肌酐比从6604.8 mg/gcr至242.6 mg/gcr。结论PGNMID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了解。当怀疑该病时,即使免疫固定电泳等阴性,也需行IgG亚型及轻链染色检查。早期诊断及治疗对疾病的预后极为重要;强的松联合CTX治疗可能是PGNMID-IgG3κ病人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能够改善病人预后,延长其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增生性 单克隆IgG3κ沉积 肾脏病理 强的松 环磷酰胺 预后
下载PDF
不同品种药用菊花中游离糖类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HPLC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高学玲 贺曼曼 +2 位作者 邹敏亮 岳鹏翔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9-643,共5页
为比较不同品种菊花的品质特征,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其游离糖类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菊花中游离糖类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未检出,总游离糖类含量约为9.07~18.76g/100 g,其中黄山贡菊中含量最高,为18.76... 为比较不同品种菊花的品质特征,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其游离糖类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菊花中游离糖类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未检出,总游离糖类含量约为9.07~18.76g/100 g,其中黄山贡菊中含量最高,为18.76 g/100 g,黄菊中最低,为9.07 g/100 g;其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约为0.563~2.806 g/100 g,七月菊中含量最高,为2.806 g/100 g,杭白菊中最低,为0.563 g/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游离糖类 游离氨基酸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黄山贡菊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高学玲 贺曼曼 +2 位作者 岳鹏翔 邹敏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70,75,共5页
为建立黄山贡菊挥发油指纹图谱分析方法,采用GC-MS检测法并运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HP-5MS毛细管色谱柱(0.25mm×30m×0.25μm),设置进样口温度为260℃,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1.0mL.min-1,分... 为建立黄山贡菊挥发油指纹图谱分析方法,采用GC-MS检测法并运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HP-5MS毛细管色谱柱(0.25mm×30m×0.25μm),设置进样口温度为260℃,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1.0mL.min-1,分流比为25:1,进样量2μL的条件,以程序升温对10批黄山贡菊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标定了黄山贡菊挥发油的59个共有峰为特征峰,初步建立了以59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GC-MS指纹图谱,10批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质谱鉴定出黄山贡菊挥发油含量最高成分为Bicyclo[3.1.1]hept-2-en-4-ol-2,6,6-trimethyl-aceate,约占总量的20%。此分析方法精密度高、稳定性及重现性好,挥发油中各成分分离效果较好,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可为黄山贡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且上述含量最高的成分可作为黄山贡菊指标性成分之一来控制黄山贡菊质量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贡菊 挥发油 气-质联用仪 指纹图谱
下载PDF
常规治疗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前列地尔、谷胱甘肽延缓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减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朱迎春 +3 位作者 吴莲叶 王青 杜红秀 白寿军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3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前列地尔、谷胱甘肽延缓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肾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肾内科2009年12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40例DN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前列地尔、谷胱甘肽延缓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肾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肾内科2009年12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40例DN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前列地尔和谷胱甘肽,疗程7~14 d,每两个月一次;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常规、血糖、血红蛋白(Hb)、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电解质、血清白蛋白、肝功能、尿蛋白/肌酐比值(ACR)及血肌酐的变化,计算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研究终点为eGFR较基础水平下降50%或进入替代治疗阶段,随访时间平均3年。结果:接受治疗3年后,两组患者Hb、血糖、HbA1c及电解质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和eGFR明显增高(P<0.05);ACR和血肌酐明显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进入研究终点的患者比例(47%,10/21)显著低于对照组(78%,15/19),P<0.05。结论:长时间应用丹参多酚酸盐、前列地尔、还原型谷胱甘肽的联合疗法可延缓DN患者的肾功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丹参多酚酸盐 前列地尔 还原型谷胱甘肽 肾功能
下载PDF
联合测定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和C-反应蛋白指导肾性贫血治疗的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孙丽华 孟亚红 +4 位作者 邹健 陈凤梅 范小红 周福建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5-22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C-反应蛋白(C-RP)的联合测定在人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方面的作用。方法:4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伴肾性贫血的患者在用r-HuEpo治疗前测定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红细胞压积... 目的:探讨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C-反应蛋白(C-RP)的联合测定在人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方面的作用。方法:4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伴肾性贫血的患者在用r-HuEpo治疗前测定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红细胞压积(Hct)、STfR、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C-RP,按STfR在正常值范围内或以上及正常值以下分为A、B两组,给予皮下注射r-HuEpo,50U·kg-1.次-1,1周2次,2周、4周后复测以上数据,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27例,B组20例。两组治疗前Hb、Hct、Ret、SEpo均无明显差异(P>0.05),STfR、C-RP有明显差异(P<0.01)。A组治疗前Hb、Ret、HCT与治疗后2周、4周后的值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1<0.05、P2<0.01)。B组治疗前Hb、Ret、HCT和治疗后2周、4周后的值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A组Hb与STfR呈正相关(r=0.7,P<0.01),B组Hb与C-RP呈负相关(r=-0.8,P<0.01)。结论:联合检测STfR和C-RP对r-HuEpo的疗效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C-反应蛋白 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性贫血
下载PDF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长期透析患者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朱迎春 白寿军 +1 位作者 冯岗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11期1744-1745,共2页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长期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控制效果及肾保护作用。方法选择90例长期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卡维地洛治疗...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长期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控制效果及肾保护作用。方法选择90例长期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卡维地洛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评价高血压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3个月时两组间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长期透析患者高血压,可有效控制血压,降低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磺酸氨氯地平 缬沙坦 卡维地洛 血液透析 高血压 肾功能
下载PDF
尿肾损伤分子-1的检测对造影剂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白寿军 王亚琨 +2 位作者 朱迎春 吴莲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5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后患者的尿肾损伤分子-1(KIM-1)浓度对造影剂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14年4月~2015年5月行冠脉造影术及PCI术患者179例,用苦味酸速率法检测术前24 h内及术后24、48、72 h时...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后患者的尿肾损伤分子-1(KIM-1)浓度对造影剂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14年4月~2015年5月行冠脉造影术及PCI术患者179例,用苦味酸速率法检测术前24 h内及术后24、48、72 h时血清肌酐(Scr)的浓度,用ELISA法检测术前及术后2、6、12、24、48、72 h时尿KIM-1的浓度,所有患者用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根据造影剂肾病(CIN)诊断标准,将以上患者分为CIN组和非CIN组。结果 CIN组17例,非CIN组162例,CIN总发生率为9.49%;CIN组,尿KIM-1在术后2 h开始升高,24 h达高峰,48 h开始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示KIM-1与肌酐变化呈正相关(r=0.214,P=0.037)。在非CIN组,尿KIM-1各个时间段浓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造影剂肾病中,尿KIM-1浓度的变化早于Scr,可能作为其早期诊断的一种新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肾病 肾损伤分子-1 冠脉造影 经皮冠状动脉治疗术
下载PDF
环孢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杜红秀 白寿军 +2 位作者 朱迎春 杨明正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0期1813-1814,共2页
目的:观察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2例原发性FSGS患者随机分为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组(观察组)与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组(对照组),每组... 目的:观察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2例原发性FSGS患者随机分为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组(观察组)与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组(对照组),每组各21例,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6、12个月的24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等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血白蛋白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17例,对照组总有效1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8例发生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FSGS的疗效优于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下载PDF
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杜红秀 白寿军 +3 位作者 朱迎春 吴莲叶 王青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6期878-880,共3页
目的观察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大量蛋白尿(蛋白尿≥3.5g/d)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34例符合条件的IgA肾病患者随机入组环孢素联合激素治疗组(观察组,18例)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对照组,1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大量蛋白尿(蛋白尿≥3.5g/d)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34例符合条件的IgA肾病患者随机入组环孢素联合激素治疗组(观察组,18例)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对照组,1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的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治疗前后血清肌酐水平及eGF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间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1)。两组均无因发生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者。结论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较单纯激素治疗起效快、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糖皮质激素 环孢素
下载PDF
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狼疮性肾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迎春 周福健 《西部医学》 2011年第2期258-259,共2页
目的探讨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脂蛋白酶抗体(抗LPL)和抗C1q抗体(抗C1q)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在狼疮性肾炎(L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77例SLE患者分为A组(LN组,38例)和B组(非LN组,35例),比较抗dsDNA、抗LPL和抗C1q单项及联合检测与LN... 目的探讨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脂蛋白酶抗体(抗LPL)和抗C1q抗体(抗C1q)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在狼疮性肾炎(L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77例SLE患者分为A组(LN组,38例)和B组(非LN组,35例),比较抗dsDNA、抗LPL和抗C1q单项及联合检测与LN的关系。结果在A组患者中抗dsDNA、抗LPL、抗C1q单项和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3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比较,敏感性有所降低,但特异性明显提高。结论抗dsDNA、抗LPL和抗C1q联合检测能很好的帮助早期诊断L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抗脂蛋白酶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抗C1Q抗体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营养状态、贫血及感染的关系。方法:68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日空腹采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转铁蛋白(TF)、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营养状态、贫血及感染的关系。方法:68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日空腹采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转铁蛋白(TF)、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CRP,记录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观察C-反应蛋白与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CRP增高组rHuEPO用量、Epo/Hct比值均显著高于CRP正常组(P<0.01);Hb、Hct、Alb均显著低于CRP正常组(P<0.01);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及Kt/V指标未见显著差异。感染组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CRP水平(P<0.01)。感染组Hb、Alb及TF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0.01),感染组PA也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0.05);两组间年龄、性别及体重等其它指标无显著差异。CRP水平与Hb、Alb、PA、TF呈负相关(P<0.01)。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CRP水平普遍增高,CRP升高是预测rHuEPO疗效的理想指标,监测CRP水平可能对于调整rHuEPO用量以达到有效纠正贫血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CRP水平可反映贫血、营养不良及炎症反应,贫血、营养不良与炎症反应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尿毒症 血液透析
下载PDF
脑钠肽对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意义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现代医学》 2011年第3期293-295,共3页
目的:评价脑钠肽(BNP)在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浓度的变化及其对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检测45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BNP水平,并与32例正常人对照。同时测定透析患者透析前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 目的:评价脑钠肽(BNP)在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浓度的变化及其对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检测45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BNP水平,并与32例正常人对照。同时测定透析患者透析前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透析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其心脏功能的关系。结果:(1)52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BNP水平为(4.6±2.7)pg.m l-1,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BNP水平分别为(158.4±24.5)pg.m l-1和(97.5±16.8)pg.m l-1,三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2)心功能正常(LVEF≥50%)患者透析前后BNP水平分别为(72.7±13.3)pg.m l-1和(22.4±6.9)pg.m l-1(P<0.01),透析前合并心衰(LVEF<50%)患者透析前后血浆BNP分别为(669.2±120.7)pg.m l-1和(224.2±43.8)pg.m l-1,均显著高于心功能正常患者(P<0.01)。(3)左室正常组患者透析前后BNP水平分别为(69.8±12.2)pg.m l-1和(21.7±7.1)pg.m l-1,透析前左室增大组患者透析前后血浆BNP显著大于左室正常组患者(P<0.01)。(4)对LVDd及LVEF与透析前血浆BNP水平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NP升高与左心室增大、左心功能降低有显著相关性(r=0.423、0.531,P<0.01)。结论:BNP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血液透析患者体内血容量的变化及左心功能状态,是诊断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 血液透析 心功能不全
下载PDF
术中测定桡动脉阻断后压力与动静脉内瘘远期通畅率的关系分析
13
作者 朱迎春 冯岗 +3 位作者 吴莲叶 王青 白寿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桡动静脉内瘘术中桡动脉阻断后的压力与自体动静脉内瘘远期通畅率的关系。方法首次行自体桡动静脉内瘘术的尿毒症患者52例,于手术过程中监测其桡动脉血压以及残端动脉压力水平。手术过程中游离患者的桡动脉,将桡动脉测量血压... 目的探讨桡动静脉内瘘术中桡动脉阻断后的压力与自体动静脉内瘘远期通畅率的关系。方法首次行自体桡动静脉内瘘术的尿毒症患者52例,于手术过程中监测其桡动脉血压以及残端动脉压力水平。手术过程中游离患者的桡动脉,将桡动脉测量血压的设备归零,然后用测压针穿刺患者的桡动脉,观察患者的桡动脉压力水平。使用血管钳暂时夹闭患者穿刺点近端的桡动脉,再观察患者的桡动脉残端的压力水平。随访5年,并观察其手术后第3年和第5年的内瘘通畅率。结果桡动脉夹闭前的血压水平为68-149mmHg,平均值为105.7mmHg。桡动脉残端的压力30-124mrnHg,平均值98.5mmHg。患者的桡动脉被阻断前后的动脉压力差值〉30mmHg或者阻断后桡动脉的残端的压力的绝对值〈70mmHg的患者,采取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术;否则应用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术。手术成功率100%。且桡动脉阻断后压力越低,内瘘第3、5年的通畅率越低。结论术中测定的桡动脉阻断后压力水平与内瘘远期通畅率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其压力水平越低,内瘘远期通畅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压 自体动静脉内瘘 远期通畅率
下载PDF
黄山贡菊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 被引量:13
14
作者 査芳芳 高学玲 +2 位作者 邹敏亮 何常明 贺曼曼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46-150,共5页
目的:研究黄山贡菊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为其质量控制和科学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8种不同来源的菊花样品,用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进行评价,建立共有模式。结果:建立... 目的:研究黄山贡菊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为其质量控制和科学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8种不同来源的菊花样品,用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进行评价,建立共有模式。结果:建立了黄山贡菊的指纹图谱,确定了12个共有峰,各贡菊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6以上,与其他菊花品种的相似度均小于0.86。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黄山贡菊药材质量控制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贡菊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指纹图谱 相似度
下载PDF
黄芩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NF-κB、VEGF、TGF-β1的影响 被引量:29
15
作者 杨明正 杜红秀 +2 位作者 王青 白寿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核因子-κB(NF-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随机筛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进行3个月基础治疗,分为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核因子-κB(NF-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随机筛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进行3个月基础治疗,分为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组50例(尿白蛋白/尿肌酐30~300mg/g),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组50例(尿白蛋白/尿肌酐大于300mg/g),予以黄芩素铝胶囊1.2g每日三次治疗3个月。比较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尿肌酐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P65、血清TGF-β1及VEGF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不同蛋白尿水平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及糖尿病患者外周血NF-κBp65均有明显激活(P<0.05),与ACR成正相关;糖尿病肾病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黄芩素可抑制NF-κBP65、TGF-β1、VEGF表达,减少尿白蛋白排泄(P<0.05)。通过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组及大量蛋白尿组治疗前后比较,黄芩素明显减少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组尿白蛋白排泄。结论:黄芩素可抑制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NF-κB活化及降低VEGF、TGF-β1水平,减少尿白蛋白排泄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进展延缓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核因子-ΚB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健脾解毒中药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PI3K、AK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斌 徐春江 +3 位作者 丁慎华 朱薇珊 钱雪梅 《中医药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3-26,共4页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PI3K/AKT表达机制及健脾解毒中药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培养肝癌HepG2细胞,使用不同剂量浓度的健脾解毒中药药物血清对其进行干预,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研究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对各组细胞PI3K及AKT...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PI3K/AKT表达机制及健脾解毒中药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培养肝癌HepG2细胞,使用不同剂量浓度的健脾解毒中药药物血清对其进行干预,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研究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对各组细胞PI3K及AKT的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剂量浓度组中药药物血清对肝癌细胞干预后均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促进凋亡的作用,尤其是中高剂量组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中药药物血清干预后有下调肝癌HepG2细胞PI3K及AKT的表达作用。结论:PI3K/AKT表达上调与肝癌发病有关,同时健脾解毒中药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作用,部分与下调PI3K/AKT表达有关,对其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PI3K AKT 健脾解毒中药 机制
下载PDF
血压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透析充分性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迎春 王亚琨 +3 位作者 白寿军 姬婷婷 唐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7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血压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RF)、透析充分性、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108例,根据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分组,血压控制130~140/80~90 mmHg者纳入A组(n=52),血压控... 目的:探讨血压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RF)、透析充分性、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108例,根据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分组,血压控制130~140/80~90 mmHg者纳入A组(n=52),血压控制为120~130/70~80 mmHg者纳入B组(n=56)。比较两组透析前、透析6个月的RR指标,包括尿素清除指数(KT/V)、残肾KT/V、总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残肾Ccr。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以及Cr峰值浓度、BUN峰值浓度、每周尿素氮清除量。记录两组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总KT/V、残肾KT/V、总Ccr、残肾Ccr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但B组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r、BUN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B组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每周尿素氮清除量显著高于A组(P<0.05)。B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36%,显著低于A组的17.31%(P<0.05)。结论:将血压控制为120~130/70~80 mmHg,对腹膜透析患者RRF有保护作用,可提升透析充分性,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残肾功能 血压 透析充分性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第10期165-165,共1页
目前,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并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意见,希望能够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多媒体 小学数学教学 教学情境
下载PDF
骨化三醇联合缬沙坦治疗IgA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红秀 白寿军 +1 位作者 朱迎春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8期1407-1408,共2页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联合缬沙坦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缬沙坦组,每组各26例,观察6个月。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血压、尿蛋白、血肌酐、血清白蛋白、血钾、血钙、iPTH等测量或检测,并...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联合缬沙坦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缬沙坦组,每组各26例,观察6个月。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血压、尿蛋白、血肌酐、血清白蛋白、血钾、血钙、iPTH等测量或检测,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联合治疗组与缬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骨化三醇联合缬沙坦可有效降低IgA肾病患者蛋白尿,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三醇 缬沙坦 IGA肾病 蛋白尿
下载PDF
上海市青浦地区急性肾损伤预警系统的建立和评估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寿军 +3 位作者 朱迎春 吴莲叶 王青 杨明正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9年第1期87-88,91,共3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青浦地区急性肾损伤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收集青浦区1 429例成人(≥18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测试病例为1 033例,验证病例为396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急性肾损伤将其分为对照组(非急性肾损伤... 目的探讨上海市青浦地区急性肾损伤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收集青浦区1 429例成人(≥18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测试病例为1 033例,验证病例为396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急性肾损伤将其分为对照组(非急性肾损伤)与观察组(急性肾损伤),并对两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和分析,同时对有意义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因此建立急性肾损伤电子预警系统,然后予以验证。结果 1 429例患者中,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1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49%(χ~2=92.953,P=0.000)。1 033例测试病例中,观察组死亡率为10.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56%(χ~2=61.165,P=0.000)。396例验证病例中,观察组死亡率为11.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9%(χ~2=31.913,P=0.000)。观察组患者总平均住院时间为(8.26±1.24) 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5.98±0.72) d,t=37.346,P=0.000。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病史和高血压病史等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病史、心源性休克和发病至入院时间超过6 h等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高危因素(P<0.05)。经验证发现电子预警系统,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04。结论根据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高危因素创建电子预警系统对临床早期识别和诊断急性肾损伤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电子预警系统 急性心肌梗死 判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