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转录因子Tbx3在小鼠胚胎第二生心区的表达规律
1
作者
杨艳萍
栗前
+5 位作者
李杰
曹锡梅
李海荣
景雅
乔从进
张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7-92,共6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bx3在小鼠胚胎第二生心区(SHF)的时空表达模式,为其对SHF的调节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40只胚龄9~15 d小鼠胚胎心脏连续石蜡切片,用抗胰岛素基因增强子结合蛋白1(ISL-1)抗体、抗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HC)抗体、抗心肌...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bx3在小鼠胚胎第二生心区(SHF)的时空表达模式,为其对SHF的调节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40只胚龄9~15 d小鼠胚胎心脏连续石蜡切片,用抗胰岛素基因增强子结合蛋白1(ISL-1)抗体、抗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HC)抗体、抗心肌肌球蛋白轻链Ⅱa(MLC2a)抗体、小鼠抗增殖细胞核抗体(PCNA)、抗Tbx3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果胚龄9 d,咽腹侧内胚层增厚,且表达Tbx3与SHF标记物ISL-1。胚龄10~12 d,咽腹侧间充质出现ISL-1阳性细胞并逐渐增多,部分细胞共表达Tbx3。动脉囊壁、心包腔背侧壁以及流出道远端壁也可见ISL-1表达,Tbx3在这些部位均呈阴性。心背侧间充质突(DMP)内可见ISL-1、Tbx3散在表达。胚龄13~15 d,DMP逐渐心肌化,同时可见Tbx3阳性细胞分布。结论 Tbx3在SHF的表达集中在咽腹侧间充质,可能参与调节SHF前体细胞的存在与增殖;但在后第二生心区(p SHF)的作用与在动脉端的SHF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第二生心区
转录因子Tbx3
背侧间充质突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荧光
小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鼠胚胎心脏房室管心肌与心外膜的形态学变化
2
作者
栗前
曹锡梅
+3 位作者
李海荣
景雅
乔从进
杨艳萍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心脏房室管分隔、重塑过程中房室管心肌与心外膜的变化规律。方法选用抗心肌肌球蛋白轻链Ⅱa(MLC2a)抗体、抗心肌肌球蛋白轻链Ⅱ(MLC-2)抗体、抗转录因子Tbx3(Tbx3)抗体、抗淋巴增强因子1(Lef1)抗体,对25只胚龄10~15 d...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心脏房室管分隔、重塑过程中房室管心肌与心外膜的变化规律。方法选用抗心肌肌球蛋白轻链Ⅱa(MLC2a)抗体、抗心肌肌球蛋白轻链Ⅱ(MLC-2)抗体、抗转录因子Tbx3(Tbx3)抗体、抗淋巴增强因子1(Lef1)抗体,对25只胚龄10~15 d小鼠胚胎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胚龄10~15 d,房室管心肌呈MLC2a阳性、MLC-2阴性,同时表达Tbx3。胚龄11~12 d,心外膜形成。胚龄12~13 d,两侧房室管心内膜垫彼此接近并融合形成房室瓣,心外膜来源间充质细胞数量增加,部分表达Lef1。胚龄13 d开始,部分心外膜来源间充质细胞穿过心肌延伸入壁侧房室瓣。胚龄15 d,房室瓣膜基部直接与MLC2a阳性的房室管心肌相连。结论小鼠胚胎房室管心肌发育为成体心脏房室环瓣膜基部的心肌;心外膜通过产生间充质细胞参与房室瓣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房室管心肌
房室瓣
心外膜来源间充质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小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录因子Tbx3在小鼠胚胎第二生心区的表达规律
1
作者
杨艳萍
栗前
李杰
曹锡梅
李海荣
景雅
乔从进
张涛
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出处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7-9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141
31200899)
文摘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bx3在小鼠胚胎第二生心区(SHF)的时空表达模式,为其对SHF的调节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40只胚龄9~15 d小鼠胚胎心脏连续石蜡切片,用抗胰岛素基因增强子结合蛋白1(ISL-1)抗体、抗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HC)抗体、抗心肌肌球蛋白轻链Ⅱa(MLC2a)抗体、小鼠抗增殖细胞核抗体(PCNA)、抗Tbx3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果胚龄9 d,咽腹侧内胚层增厚,且表达Tbx3与SHF标记物ISL-1。胚龄10~12 d,咽腹侧间充质出现ISL-1阳性细胞并逐渐增多,部分细胞共表达Tbx3。动脉囊壁、心包腔背侧壁以及流出道远端壁也可见ISL-1表达,Tbx3在这些部位均呈阴性。心背侧间充质突(DMP)内可见ISL-1、Tbx3散在表达。胚龄13~15 d,DMP逐渐心肌化,同时可见Tbx3阳性细胞分布。结论 Tbx3在SHF的表达集中在咽腹侧间充质,可能参与调节SHF前体细胞的存在与增殖;但在后第二生心区(p SHF)的作用与在动脉端的SHF可能不同。
关键词
胚胎
第二生心区
转录因子Tbx3
背侧间充质突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荧光
小鼠
Keywords
Embryo
Second heart field
T-box trarscription 3
Dorsal mesenchymal protrusion
Immunohistochemistry
Immunoflurescence
Mouse
分类号
Q132 [生物学—普通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鼠胚胎心脏房室管心肌与心外膜的形态学变化
2
作者
栗前
曹锡梅
李海荣
景雅
乔从进
杨艳萍
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组织学胚胎学教研室
出处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9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141
31200899)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08-47)
文摘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心脏房室管分隔、重塑过程中房室管心肌与心外膜的变化规律。方法选用抗心肌肌球蛋白轻链Ⅱa(MLC2a)抗体、抗心肌肌球蛋白轻链Ⅱ(MLC-2)抗体、抗转录因子Tbx3(Tbx3)抗体、抗淋巴增强因子1(Lef1)抗体,对25只胚龄10~15 d小鼠胚胎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胚龄10~15 d,房室管心肌呈MLC2a阳性、MLC-2阴性,同时表达Tbx3。胚龄11~12 d,心外膜形成。胚龄12~13 d,两侧房室管心内膜垫彼此接近并融合形成房室瓣,心外膜来源间充质细胞数量增加,部分表达Lef1。胚龄13 d开始,部分心外膜来源间充质细胞穿过心肌延伸入壁侧房室瓣。胚龄15 d,房室瓣膜基部直接与MLC2a阳性的房室管心肌相连。结论小鼠胚胎房室管心肌发育为成体心脏房室环瓣膜基部的心肌;心外膜通过产生间充质细胞参与房室瓣的形成。
关键词
胚胎
房室管心肌
房室瓣
心外膜来源间充质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小鼠
Keywords
Embryo
Atrioventricular canal myocardium
Atrioventricular valve
Epicardium derived mesenchymal cell
Immunohistochemistry
Mouse
分类号
Q132 [生物学—普通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转录因子Tbx3在小鼠胚胎第二生心区的表达规律
杨艳萍
栗前
李杰
曹锡梅
李海荣
景雅
乔从进
张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鼠胚胎心脏房室管心肌与心外膜的形态学变化
栗前
曹锡梅
李海荣
景雅
乔从进
杨艳萍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