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金属椎体替代物力学性能评价
1
作者 董恩纯 康建峰 +4 位作者 孙畅宁 李涤尘 罗洋 王玲 栗向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目的 对钛网及3D打印金属椎体替代物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为临床中人工椎体选择与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压缩力学测试,对钛网及3D打印多孔型、桁架型与拓扑型椎体替代物的等效力学属性与结构破坏形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钛网等... 目的 对钛网及3D打印金属椎体替代物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为临床中人工椎体选择与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压缩力学测试,对钛网及3D打印多孔型、桁架型与拓扑型椎体替代物的等效力学属性与结构破坏形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钛网等效弹性模量[(2 908.73±287.39) MPa]仅次于拓扑型椎体替代物,但其结构强度与稳定性较差,等效屈服强度[(46.61±4.85) MPa]高于多孔型椎体替代物,且在压缩中率先屈服;多孔型椎体替代物结构强度[(18.14±0.17)~(25.79±0.40) MPa]不足,难以满足脊柱重建力学要求;桁架型椎体替代物等效弹性模量[(2 477.86±55.19)~(2 620.08±194.36)MPa]与等效屈服强度[(77.61±0.50)~(88.42±1.07) MPa]良好但稳定性不足,在压缩过程中容易出现失稳现象;拓扑型椎体替代物具有最高的等效弹性模量[(3 746.28±183.80) MPa]与等效屈服强度[(177.43±3.82) MPa],可为人工椎体在体服役安全稳定提供更强保障。结论 拓扑优化方法可实现椎体替代物高强度、高稳定性设计,提供更大的设计空间与安全余量,为人工椎体轻量化与新材料设计提供更多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替代物 钛网 3D打印 力学性能 拓扑优化
下载PDF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6
2
作者 栗向东 胡蕴玉 +1 位作者 蒲勤 朱邦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 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 2 (h BMP- 2 )真核表达载体 ,并观察其在真核细胞内表达的可能性。方法  Sal I和 Xba I双酶切含有 h BMP- 2全长 c DNA的 p U C19,回收 1.2 4kb片段 ,将其连入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构建重组子 pc DNA3- h... 目的 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 2 (h BMP- 2 )真核表达载体 ,并观察其在真核细胞内表达的可能性。方法  Sal I和 Xba I双酶切含有 h BMP- 2全长 c DNA的 p U C19,回收 1.2 4kb片段 ,将其连入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构建重组子 pc DNA3- h BMP- 2。将重组子转化细菌 ,扩增后提取质粒 ,分别用 Eco R I和 Xba I双酶切和Xho I单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将重组子转染成纤维细胞 ,G418筛选形成阳性克隆后继续培养 4周行细胞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琼脂糖电泳显示 :用 Eco R I和 Xba I双酶切后可形成两条带 ,大小分别为1.3kb和 5 .38kb,而 Xho I酶切位点消失 ,符合物理图谱 ,表明载体构建成功。转染后 G418筛选所获阳性克隆 ,继续培养 4周 ,细胞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表明 h BMP- 2基因在 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结论成功构建 h BMP- 2真核表达载体 ,该载体可在真核细胞内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2 基因转染 成纤维细胞 载体构建
下载PDF
经皮挛缩带切断治疗臀肌挛缩症 被引量:4
3
作者 栗向东 吴尧平 +1 位作者 王哲 杜俊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303-1304,共2页
目的:介绍一种经皮挛缩带切断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大转子后上方经皮挛缩带切断的术式,治疗具有典型症状的臀肌挛缩症28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32mo,28例恢复正常步态或步态明显改善,均无坐骨神经损伤,无复发病... 目的:介绍一种经皮挛缩带切断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大转子后上方经皮挛缩带切断的术式,治疗具有典型症状的臀肌挛缩症28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32mo,28例恢复正常步态或步态明显改善,均无坐骨神经损伤,无复发病例.结论:该术式远离坐骨神经走行操作,创伤小,安全,时间短,不影响美观,效果好,是治疗臀肌挛缩症可推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肌挛缩症 外科手术 运动疗法
下载PDF
稳定表达人骨形成蛋白-2基因的成纤维细胞体内诱导成骨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栗向东 胡蕴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 探讨稳定表达人骨形成蛋白 - 2 (h BMP- 2 )基因的成纤维细胞是否具有体内诱导成骨能力。 方法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 h BMP- 2 ,在脂质体介导下 ,将其导入 NIH3T3细胞 ,通过 G4 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 ,并继续培养 4周 ... 目的 探讨稳定表达人骨形成蛋白 - 2 (h BMP- 2 )基因的成纤维细胞是否具有体内诱导成骨能力。 方法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 h BMP- 2 ,在脂质体介导下 ,将其导入 NIH3T3细胞 ,通过 G4 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 ,并继续培养 4周 ,用细胞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 h BMP- 2基因在 NIH3T3细胞内的稳定表达 ,并观察了稳定表达 h BMP- 2的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 (AL P)活性的变化 ,将稳定表达 h BMP- 2的成纤维细胞植入裸鼠肌袋内观察其体内诱导成骨作用。 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 h BMP- 2 ,经细胞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 ,转染 pc DNA3- h BMP- 2后的 NIH3T3细胞内有大量 h BMP- 2 m RNA的转录及其蛋白的稳定表达 ,稳定表达 h BMP- 2的成纤维细胞 AL P活性显著上升 ,植入裸鼠肌袋内 4周有大量软骨形成。 结论 稳定表达 h BMP- 2的成纤维细胞具有体内诱导成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表达 人骨形成蛋白-2基因 成纤维细胞 体内诱导成骨 基因转染
下载PDF
骨巨细胞瘤及其外科治疗选择 被引量:6
5
作者 栗向东 王臻 郭征 《骨科》 CAS 2010年第2期57-61,共5页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外科治疗 原发性骨肿瘤 生物学行为 CELL 欧美国家 组织来源 间叶组织
下载PDF
庆大霉素重组合异种骨复合体的制备及其药物的体内释放特性 被引量:6
6
作者 栗向东 胡蕴玉 徐修礼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研制庆大霉素重组合异种骨复合体,为开放性骨折合并骨缺损、感染性骨缺损清创后一期植骨提供理想的骨移植材料.方法:采用具有高效骨诱导及骨传导能力的重组合异种骨作为载体,复合庆大霉素制备庆大霉素重组合异种骨复合体,并... 目的:研制庆大霉素重组合异种骨复合体,为开放性骨折合并骨缺损、感染性骨缺损清创后一期植骨提供理想的骨移植材料.方法:采用具有高效骨诱导及骨传导能力的重组合异种骨作为载体,复合庆大霉素制备庆大霉素重组合异种骨复合体,并对药物体内释放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庆大霉素浸泡的复合体于3d内骨粒及其周围组织有高的药物浓度,并可在12h于软组织中产生187.2mg/L的高浓度.浸泡后明胶包裹的复合体具有较强的缓释功能,可在10d内产生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的局部浓度,并可在12h于软组织中产生144.5mg/L的高浓度.结论:庆大霉素重组合异种骨复合体有良好的体内缓释作用,有望成为临床开放性骨折合并骨缺损、感染性骨缺损一期植骨治疗的理想骨移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 骨移植 骨形态发生蛋白
下载PDF
巨大骨软骨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栗向东 王臻 +5 位作者 郭征 李靖 马骏雄 崔西湖 杨乾滋 汪沛 《骨科》 CAS 2010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巨大骨软骨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策略。方法35例巨大骨软骨瘤,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12~58岁(平均24.6岁),平均病程27.3月。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其中26例行CT检查;均行手术治疗,29例行单纯肿瘤切除,2例行肿瘤切除异体骨植... 目的探讨巨大骨软骨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策略。方法35例巨大骨软骨瘤,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12~58岁(平均24.6岁),平均病程27.3月。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其中26例行CT检查;均行手术治疗,29例行单纯肿瘤切除,2例行肿瘤切除异体骨植骨,1例行肿瘤切除下胫腓关节融合,1例行肿瘤切除下尺桡关节重建,1例行全跟骨切除自体带血管腓骨移植,1例位于腓骨近端行瘤段切除。结果随访3~24个月,无复发和恶变。原有神经受压症状消失,移植骨愈合良好,肢体功能满意。结论巨大骨软骨瘤表现特殊,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术中注意保持骨缺损的修复,保持或重建邻近关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瘤 治疗
下载PDF
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术式选择 被引量:2
8
作者 栗向东 李明全 +4 位作者 罗卓荆 雷伟 李新奎 马真胜 王全平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57-259,共3页
目的研究高龄(70岁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术式选择。方法1992年至2003年对39例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扩大开窗髓核摘除部分椎管减压、半椎板切除椎管扩大减压髓核摘除或全椎板切除椎管扩大减压髓核摘除。结果34例获... 目的研究高龄(70岁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术式选择。方法1992年至2003年对39例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扩大开窗髓核摘除部分椎管减压、半椎板切除椎管扩大减压髓核摘除或全椎板切除椎管扩大减压髓核摘除。结果34例获得随访,平均3.3年,优良率为88.2%(30/34)。结论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长,症状复杂,体征广泛,伴随疾病多。在控制伴随疾病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麻醉,行扩大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椎管扩大髓核摘除手术,疗效多获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高龄
下载PDF
TECIA法体外药敏试验对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检测结果 被引量:3
9
作者 栗向东 王臻 +2 位作者 郭征 雷洁 李靖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8年第6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块培养-终点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法(TECIA)药物敏感性试验在骨与软组织肿瘤个体化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ECIA法对70例骨与软组织肿瘤组织标本进行体外组织块培养,用常用化疗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70例骨与软... 目的探讨组织块培养-终点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法(TECIA)药物敏感性试验在骨与软组织肿瘤个体化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ECIA法对70例骨与软组织肿瘤组织标本进行体外组织块培养,用常用化疗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70例骨与软组织肿瘤中,阿霉素的抑制率最高,为47.70%;17例骨肉瘤中,表阿霉素抑制率最高,为53.79%;软组织肉瘤20例中,异环磷酰胺的抑制率最高,为53.48%;其他骨与软组织肿瘤33例,阿霉素的抑制率最高,为48.21%。结论TECIA法药敏试验可能是实现骨与软组织肿瘤个体化化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IA法 骨与软组织肿瘤 药敏试验 个体化化疗
下载PDF
儿童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栗向东 王臻 +1 位作者 郭征 马骏雄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7年第5期297-306,共10页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在过去,骨肉瘤患者的临床预后非常差,但随着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化疗的应用,患者生存率得到明显改善。目前3年无病生存率已上升到60%~70%,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为57%和66%,10...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在过去,骨肉瘤患者的临床预后非常差,但随着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化疗的应用,患者生存率得到明显改善。目前3年无病生存率已上升到60%~70%,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为57%和66%,10年无病生存率和10年生存率为52%和57%。同时,保肢术逐渐被人们所接受。通过截肢术和保肢术后的功能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恶性骨肿瘤 肿瘤保肢手术 临床研究 儿童 无病生存率 新辅助化疗 10年生存率 5年生存率
下载PDF
骨科进修医师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
11
作者 栗向东 东霖 +1 位作者 李明全 贾瑛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6年第2期181-182,共2页
关键词 培训 进修医师 骨科
下载PDF
多孔TCP人工骨修复肿瘤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与骨愈合机制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桑宏勋 王臻 +5 位作者 郭征 王林 李靖 孟国林 栗向东 卢建熙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3-467,共5页
目的观察应用多孔TCP人工骨修复肿瘤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和骨愈合机制,提出"结构移植"新理论。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多孔TCP人工骨颗粒材料修复各种原发性良性骨肿瘤切除后遗留骨缺损61例。男33例,女28例;年龄9个月... 目的观察应用多孔TCP人工骨修复肿瘤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和骨愈合机制,提出"结构移植"新理论。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多孔TCP人工骨颗粒材料修复各种原发性良性骨肿瘤切除后遗留骨缺损61例。男33例,女28例;年龄9个月~46岁。骨纤维结构不良8例,骨囊肿23例,嗜酸性肉芽肿12例,内生软骨瘤13例,非骨化纤维瘤2例,骨母细胞瘤3例。肿瘤范围1.5cm×1.0cm~7.0cm×5.0cm。肿瘤切除后缺损范围为2.0cm×1.5cm~8.0cm×5.0cm。术后不同时间点行X线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骨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在体TCP人工骨降解的X线影像学半定量研究以及组织病理学观察TCP人工骨降解情况。结果术后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伤口均Ⅰ期愈合。61例获5~24个月随访。骨缺损于术后1~6个月均愈合,骨愈合率达96.7%。除1例坐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术后3个月肿瘤复发,再次手术治疗后痊愈,余患者无复发。X线片观察术后1个月即可见植骨与宿主骨结合部间隙模糊,新骨开始形成;3个月植骨从周围向中心开始吸收,周围与中心均可见新骨形成;6个月植骨与宿主骨融合,骨缺损完全修复,移植材料降解率为78.9%;12个月植骨大部分吸收,骨质改建塑形,部分髓腔再通;24个月骨质塑形改建良好,髓腔再通。术后1个月SPECT观察,显示局部有较多核素浓聚,骨代谢旺盛,植骨中心核素有明显浓聚,为中心诱导成骨现象。组织病理学观察,TCP人工骨颗粒与宿主自体骨结合紧密,植骨处有大量骨软骨组织形成,充填骨孔洞内外;深部有新生血管样组织长入,于植骨内部及周围形成有较多细胞围绕的"镶边"状结构。结论多孔TCP人工骨修复肿瘤性骨缺损临床效果良好。其内部多孔三维结构模拟人骨天然仿生"自组织"结构,有利于募集细胞长入支架深部,达到良好的血管化并最终形成修复性新骨组织,兼具骨传导和骨诱导的骨愈合机制,为一高效新型"结构性"骨移植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人工骨 骨缺损 骨愈合 生物降解 骨诱导
下载PDF
少儿脊柱嗜酸性肉芽肿保留椎体骨骺肿瘤切除手术的临床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石磊 王臻 +7 位作者 郭征 李靖 栗向东 范宏斌 付军 李晓康 陈国景 吴智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少儿脊柱嗜酸性肉芽肿(EG)保留椎体骨骺肿瘤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少儿脊柱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6例病理诊断为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少儿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9.8±2.9岁(6~13岁)。... 目的:探讨少儿脊柱嗜酸性肉芽肿(EG)保留椎体骨骺肿瘤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少儿脊柱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6例病理诊断为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少儿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9.8±2.9岁(6~13岁)。胸椎3例(T8-9、T11、T11-12),腰椎3例(L2、L4、L5各1例),患者均有腰背部疼痛不适症状,并在夜间加重,X线片示肿瘤侵犯椎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压缩变形,同时有1例患者(T11-12者)并发轻度的后凸畸形。均采用脊柱后路经椎弓根椎体肿瘤切除术,保留椎体骨骺,植骨后,用内固定轻度撑开并恢复部分椎体间隙。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长春新碱化疗4次。应用VAS评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2周疼痛变化情况。观测压缩椎体前缘高度术前及术后1年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后凸畸形变化情况。结果:6例患者随访2.3±0.9年(1~4年),未见复发及脊柱畸形。患者疼痛评分由术前5.5±1.2分,术后2周时下降到1.3±0.4分(P〈0.05);压缩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术前0.4±0.1cm,术后1年增加到1.1±0.2cm(P〈0.05),1例并发胸椎后凸畸形患者,后凸角度由术前30°,术后1年随访时下降致20°。结论:少儿脊柱EG,通过保留脊柱椎体骨骺的手术方法,可以在保证患儿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对于脊柱生长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脊柱肿瘤 骨骺 嗜酸性肉芽肿
下载PDF
螺旋CT重建功能在复杂性髋关节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劲松 宦怡 +4 位作者 赵黎 彭勇 葛雅丽 李长宏 栗向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6期412-414,共3页
目的 :评价螺旋CT重建功能在复杂性髋关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14例不同的髋关节疾病行PQ6 0 0 0螺旋CT扫描及重建 (包括MPR、SSD、MIP等 ) ,观察并比较影像效果。结果 :重建技术使相关影像更加清晰和直观 ,特别是对髋关... 目的 :评价螺旋CT重建功能在复杂性髋关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14例不同的髋关节疾病行PQ6 0 0 0螺旋CT扫描及重建 (包括MPR、SSD、MIP等 ) ,观察并比较影像效果。结果 :重建技术使相关影像更加清晰和直观 ,特别是对髋关节间隙和髋臼的显示更加清晰。结论 :重建增加了影像信息 ,为相关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髋关节 髋关节病变 诊断
下载PDF
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外科分型与术式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智钢 郭征 +3 位作者 王臻 栗向东 李靖 范宏斌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1215-1219,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外科分型和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0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3例,女29例。平均年龄29.4岁。根据解剖部位及肿瘤病理学特点概括分为Ⅰ-Ⅴ型。Ⅰ型主要...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外科分型和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0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3例,女29例。平均年龄29.4岁。根据解剖部位及肿瘤病理学特点概括分为Ⅰ-Ⅴ型。Ⅰ型主要采用囊内刮除、50%氯化锌及磨钻处理、植骨复合内固定术;Ⅱ型主要采用边缘切除、结构性植骨复合内固定术;Ⅲ型主要采用瘤段切除、大段异体骨复合人工半关节置换术;Ⅳ型主要采用定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Ⅴ型主要采用股骨中上段离断术,必要时结合放疗进行综合治疗。对相应分型给予的不同术式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结果:随访9-110个月(平均53.6个月)。术后复发8例,恶变2例,肺转移1例。参照Mankin等评定标准进行手术效果综合评价优良率(不包括Ⅴ型):Ⅰ型81.5%;Ⅱ型50%;Ⅲ型75%;Ⅳ型79.2%;总优良率为78.7%。综合文献报道,术式对于相应分型的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效果良好。结论:股骨远端是骨巨细胞瘤的好发部位,根据解剖部位及肿瘤性质予以外科分型是科学合理的。这种分类方法和相应术式在控制肿瘤复发和指导后续治疗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 骨巨细胞瘤 外科分型 手术方式
下载PDF
骨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15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智钢 王臻 +3 位作者 郭征 栗向东 李靖 范宏斌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480-482,共3页
目的总结和探讨骨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防治策略。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7月我科收治的首诊为骨肿瘤的患者中,围术期及化疗期间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15例患者的有关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12例(12/15)患者抗栓治疗效果满... 目的总结和探讨骨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防治策略。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7月我科收治的首诊为骨肿瘤的患者中,围术期及化疗期间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15例患者的有关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12例(12/15)患者抗栓治疗效果满意,1例(1/15)带栓生存,2例(2/15)转科治疗。结论骨肿瘤患者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彩色多普勒外周血管超声检查有助于对其的诊断;抗凝、溶栓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等治疗方法有效;前瞻性思考、预防性用药是最重要的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深静脉血栓形成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儿童保留骨骺的保肢手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臻 郭征 栗向东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9-291,共3页
关键词 儿童 骨髓 骨肿瘤 保肢手术
下载PDF
携载rhBMP-2微球的新型复合人工骨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费正奇 胡蕴玉 +3 位作者 吴道澄 吴红 白建萍 栗向东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4期201-205,共5页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和成骨活性、可注射的自凝固新型骨修复材料。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方法制备携载rhBMP-2的聚乳酸与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将其与rhBMP-2/磷酸钙骨水泥(CPC)复合,制备出rhBMP-2/PLGA微球/CP...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和成骨活性、可注射的自凝固新型骨修复材料。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方法制备携载rhBMP-2的聚乳酸与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将其与rhBMP-2/磷酸钙骨水泥(CPC)复合,制备出rhBMP-2/PLGA微球/CPC复合人工骨。探讨材料特性包括形貌和体外rhBMP-2释放速度,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测定复合材料的细胞黏附能力及其浸提液对于人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与单纯rhBMP-2/CPC材料相比较,复合材料rhBMP-2体外释药明显提高。材料与MSCs可良好黏附并使其增殖。体外培养时材料不同时间的浸提液对MSCs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对于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与单纯CPC无明显差别。结论rhBMP-2/PLGA微球/磷酸钙骨水泥新型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活性因子缓释功能,是一种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骨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与聚乙醇酸共聚物 微球 磷酸钙骨水泥 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 骨替代物
下载PDF
骨盆Ⅱ区恶性肿瘤外科治疗建议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征 王臻 +1 位作者 李靖 栗向东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1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骨盆Ⅱ区(髋臼周围)原发性和转移性恶性骨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指导治疗计划设计和外科手术实施,提高骨盆肿瘤治疗水平。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和我科的经验,分别针对骨盆Ⅱ区原发性和转移性恶性骨肿瘤临床治疗现状进行分析和评述,提... 目的探讨骨盆Ⅱ区(髋臼周围)原发性和转移性恶性骨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指导治疗计划设计和外科手术实施,提高骨盆肿瘤治疗水平。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和我科的经验,分别针对骨盆Ⅱ区原发性和转移性恶性骨肿瘤临床治疗现状进行分析和评述,提出具体的外科治疗计划与建议。结果骨盆Ⅱ区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依赖于良好的术前设计和综合治疗的实施;原发恶性骨肿瘤力求在有效的化疗基础上进行肿瘤的广泛性切除,同时根据成熟的经验选择适宜的骨盆重建方式,由此方能真正提高骨盆肿瘤的局部控制和功能效果;对于转移性骨肿瘤要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标准。结论骨盆Ⅱ区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是骨盆肿瘤治疗的难点,充分认识其治疗特点和现有技术的不足将有利于提高其整体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肿瘤 外科治疗 恶性
下载PDF
妊娠期胸椎骨巨细胞瘤的治疗
20
作者 李明辉 鲁亚杰 +6 位作者 陈国景 石磊 付军 栗向东 李靖 范宏斌 王臻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46-850,共5页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是常见的原发性良性骨肿瘤,好发于20-40岁的中青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好发于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胫骨远端,脊柱骨巨细胞瘤发病率低,约占全身骨巨细胞瘤的2%-15%。
关键词 胸椎骨巨细胞瘤 妊娠期 原发性良性骨肿瘤 脊柱骨巨细胞瘤 治疗 CELL 中青年人 股骨远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