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建前交叉韧带失败后分期翻修的疗效
1
作者 周鹏 赵茂胜 +4 位作者 邵宏斌 栗宝鹏 杨小杰 陈钊 李慎松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失败后分期行翻修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0例骨隧道明显扩大的重建ACL失败患者采用一期自体髂骨植骨填充骨隧道+二期ACL翻修术治疗。记录术后膝关节的稳定及活动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IKDC评分、被动活动察觉... 目的探讨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失败后分期行翻修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0例骨隧道明显扩大的重建ACL失败患者采用一期自体髂骨植骨填充骨隧道+二期ACL翻修术治疗。记录术后膝关节的稳定及活动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IKDC评分、被动活动察觉阈值(TTDPM)试验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术后6周,膝关节屈曲125°~135°,伸直-5°~0°;患者均可扶双拐部分负重下地行走。术后3个月患者均可完全负重行走。术后1年,MRI复查显示ACL均信号良好,连续性完整。Lysholm评分、IKDC评分末次随访时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TTDPM试验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隧道明显扩大的重建ACL失败患者采用一期植骨+二期ACL翻修术可恢复膝关节功能,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骨隧道扩大 髂骨植骨 翻修重建
下载PDF
尼莫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脑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樊新建 骆淑娥 +3 位作者 栗宝鹏 潘奇 邢娟 杜东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一医院2014年5月—2016年10月期间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患者共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2)。对照组在术后脑梗...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一医院2014年5月—2016年10月期间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患者共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2)。对照组在术后脑梗死出现后常规维持血容量基础上脱水降颅压,尼莫地平、糖皮质激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及神经营养、能量支持对症处理等治疗;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23例患者经治疗后19例存活(术后访3~6个月,按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重度残疾5例,中残8例,恢复良好7例),死亡3例,死亡率占13.0%;对照组患者中22例患者经治疗后13例存活(术后访3~6个月,按GOS评分重度残疾6例,中残4例,恢复良好3例),死亡9例,死亡率占40.9%,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5,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脑梗死患者更有效,更有利于脑组织创伤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脑梗死 尼莫地平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L”型锁定钢板加植骨微创治疗胫骨Pilon骨折临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明 姜文雄 +4 位作者 林照静 杜东鹏 栗宝鹏 孟永智 邢娟 《创伤外科杂志》 2016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L”型锁定钢板加植骨微创治疗在胫骨Pilon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1月使用“L”型锁定钢板加植骨微创治疗胫骨Pilon骨折患者共计31例,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26~73岁,平均54岁。术前均根据Ruedi—... 目的探讨“L”型锁定钢板加植骨微创治疗在胫骨Pilon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1月使用“L”型锁定钢板加植骨微创治疗胫骨Pilon骨折患者共计31例,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26~73岁,平均54岁。术前均根据Ruedi—A11gower分型,其中Ⅱ型19例,Ⅲ型12例。结果3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根据Mazur评分,优21例,良5例,可5例,优良率83.9%。结论“L”型锁定钢板结合植骨微创治疗Pilon骨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植骨 钢板 微创
下载PDF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樊新建 杜东鹏 +3 位作者 姜文雄 潘奇 栗宝鹏 邢娟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5年第3期241-242,共2页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al hemorrhage CS-nH)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系头部外伤后3周以上出现临床症状的血肿,位于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外周有包膜形成,约占颅内血肿,。醌左右,硬膜下血肿25%。该病起病隐匿,病程较长,症状...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al hemorrhage CS-nH)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系头部外伤后3周以上出现临床症状的血肿,位于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外周有包膜形成,约占颅内血肿,。醌左右,硬膜下血肿25%。该病起病隐匿,病程较长,症状多不典型,无明显特异性,好发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多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出凝血机制异常及脑萎缩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硬膜下血肿 高点钻孔引流
下载PDF
新型肩关节镜套筒辅助下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及其近端保留与否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栗宝鹏 张建磊 +2 位作者 骆淑娥 周鹏 史林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2年第3期286-290,320,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肩关节镜套筒辅助下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LHBT)炎及其近端保留与否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20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54例确诊LHBT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病例分为保留组与切除组,两组均在新型肩关节镜套筒辅助... 目的探讨新型肩关节镜套筒辅助下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LHBT)炎及其近端保留与否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20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54例确诊LHBT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病例分为保留组与切除组,两组均在新型肩关节镜套筒辅助下行LHBT外排锚钉内固定术。其中切除组固定后将LHBT近端切断。术后分别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以及疼痛VAS评分评估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肩关节的相关功能数据。结果术后随访3~14个月,患肢功能预后较好,两组均较术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数据比较,3个月、6个月随访时,切除组UCLA及VAS评分较保留组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2个月随访时两组组间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保守治疗无效的LHBT炎,可选择在新型肩关节镜套筒辅助下行外排锚钉固定术。改良套筒能够简化操作,减少副损伤,且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较好;术后近端肌腱保留与否对两组预后功能并无明显差别,供广大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肩关节镜套筒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疗效分析
下载PDF
改良型皮肤牵张器在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建磊 孟永智 +5 位作者 吴景玲 潘奇 刘季华 栗宝鹏 赵睿 鲜航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型皮肤牵张器在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改良型皮肤牵张器治疗创面缺损16例,创面缺损范围:3.0 cm×3.0 cm~10.0 cm×15.0 cm,经4~12 d,0.5~1.0 cm/d的牵张速度达到创面愈合。结果1... 目的探讨改良型皮肤牵张器在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改良型皮肤牵张器治疗创面缺损16例,创面缺损范围:3.0 cm×3.0 cm~10.0 cm×15.0 cm,经4~12 d,0.5~1.0 cm/d的牵张速度达到创面愈合。结果16例创面全部愈合,随访1~6个月,平均4个月,患肢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应用改良型皮肤牵张器能够在临床中解决部分皮肤缺损的问题,通过精确调节、刻度化牵张速度来达到精准牵张的目的,可避免皮瓣修复后供区的损伤,降低“扯皮”失败率,临床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 皮肤牵张器 创面修复 皮瓣
下载PDF
军人训练伤致前交叉韧带损伤临床特点 被引量:5
7
作者 周鹏 高余 +3 位作者 邵宏斌 栗宝鹏 杨小杰 李慎松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591-592,共2页
目的对军人训练伤致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940医院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收治的122例训练伤致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军人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部位、... 目的对军人训练伤致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940医院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收治的122例训练伤致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军人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部位、损伤原因、手术时间及合并症发生情况等。结果122例患者前交叉韧带损伤原因:木马项目38.5%(47/122),400米障碍19.7%(24/122),越野跑10.7%(13/122),篮球7.4%(9/122),高处坠落5.7%(7/122),格斗4.9%(6/122),其他13.1%(16/122)。将因木马项目导致损伤的47例患者纳入木马组;将因非木马项目导致损伤的75例患者纳入非木马组。122例患者均在膝关节镜下确诊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并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其中,急性手术(受伤至手术时间<3周)40例,非急性手术(受伤至手术时间>3周)82例。木马组急性手术比例高于非木马组,非急性手术比例低于非木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木马组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发生率高于非木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马项目导致的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很大程度上威胁受训军人的膝关节。受训军人应加深对木马项目的认知,日常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及平衡项目的训练,充分做好训练前的热身准备,并提前掌握标准化姿势以预防损伤,降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伤 前交叉韧带损伤 木马项目 膝关节
下载PDF
肘关节镜下克氏针撬拨复位+Harbert钉固定治疗桡骨头MasonⅠ和Ⅱ型骨折
8
作者 张建磊 栗宝鹏 +3 位作者 鲜航 孟永智 王星 丛锐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在肘关节镜下利用克氏针撬拨复位+Harbert钉固定治疗MasonⅠ、Ⅱ型桡骨头骨折的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我科采用关节镜微创方法治疗20例患者,通过后期复查随访,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目的探讨在肘关节镜下利用克氏针撬拨复位+Harbert钉固定治疗MasonⅠ、Ⅱ型桡骨头骨折的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我科采用关节镜微创方法治疗20例患者,通过后期复查随访,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的肘关节功能评定法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 20例患者切口甲级愈合,术后13~16 d拆线,复查X线及CT扫描,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95%。结论肘关节镜下克氏针撬拨复位+Harbert钉固定治疗桡骨头MasonⅠ、Ⅱ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满意,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减少肘关节僵硬并发症,术后康复锻炼效果满意,值得有关节镜条件的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桡骨骨折 克氏针 Harbert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