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普兰县马攸木金矿床石英的^(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温春齐 多吉 +5 位作者 孙燕 范小平 徐凌 霍艳 格桑多庆 罗小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86-688,共3页
对西藏阿里地区马攸木金矿床含金石英脉样品进行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测年,其坪年龄为44.08Ma±0.39Ma,等时年龄为44.10Ma±0.20Ma,坪年龄代表石英的形成年龄。测试结果表明,西藏阿里地区可能存在喜马拉雅期金的成矿作用,且喜... 对西藏阿里地区马攸木金矿床含金石英脉样品进行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测年,其坪年龄为44.08Ma±0.39Ma,等时年龄为44.10Ma±0.20Ma,坪年龄代表石英的形成年龄。测试结果表明,西藏阿里地区可能存在喜马拉雅期金的成矿作用,且喜马拉雅期可能是西藏冈底斯-雅鲁藏布江成矿带形成金矿的主要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法定年 石英 金矿床 马攸木 西藏
下载PDF
西藏贡嘎县昌果饰面用大理石矿床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
2
作者 次仁欧珠 尼玛次仁 +2 位作者 格桑多庆 尼玛扎西 格桑卓嘎 《西藏科技》 2024年第5期17-23,31,共8页
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昌果地区属于拉萨-察隅地层分区,出露地质体主要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及火山弧岩浆岩系,区内饰面用大理石和花岗石类石材矿产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为了解该区饰面用大理石矿产资源及矿体特征、矿石品质等,在1:5... 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昌果地区属于拉萨-察隅地层分区,出露地质体主要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及火山弧岩浆岩系,区内饰面用大理石和花岗石类石材矿产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为了解该区饰面用大理石矿产资源及矿体特征、矿石品质等,在1:5千地质测量基础上、结合1:2千地层剖面测量、高密度电阻率测量、节理裂隙统计、岩化分析及物性测定等方法,针对昌果地区出露的含矿建造多底沟组及该组内圈定的大理石矿体开展了矿产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矿层赋存于上侏罗统多底沟组下段,属于区域变质叠加热接触变质改造成因,为大理岩大理石矿床。具有出露层位稳定,规模大,矿石品质好等特征。矿石自然类型为白色细粒方解石大理岩,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95%)及少量的白云石、石英等。矿石成分单一,杂质少,抛光后,花色清晰、明亮,均匀稳定,未见色斑,偶见色线,装饰性能较好,属高档石材品种,具有较大的商业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饰面石材 多底沟组 大理石矿床
下载PDF
西藏普兰县马攸木砂金矿床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多吉 温春齐 +4 位作者 刘建林 巴桑 官辉 霍艳 格桑多庆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96-899,共4页
1999年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马攸木地区首先探查到砂金异常,进而通过预查、普查和详查,发现了砂金储量居目前西藏之首的马攸木砂金矿床。该矿床Ⅰ号矿体长为14196.3m,平均宽度为126.61m,平均厚度为11.25m,加权平均品位为0.5116g/m3,... 1999年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马攸木地区首先探查到砂金异常,进而通过预查、普查和详查,发现了砂金储量居目前西藏之首的马攸木砂金矿床。该矿床Ⅰ号矿体长为14196.3m,平均宽度为126.61m,平均厚度为11.25m,加权平均品位为0.5116g/m3,砂金资源总量属大型。介绍了Ⅰ号矿体砂金的形态与粒度、成分和成色。马攸木砂金矿床的发现,对西藏地区及古地中海—喜马拉雅成矿域的找矿与成矿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金矿床 马攸木 西藏 普兰县 勘探
下载PDF
西藏尼玛县阿索东地区下白垩统郎山组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分析
4
作者 索朗顿珠 顿都 +1 位作者 格桑多庆 吕登凯 《西藏科技》 2024年第12期3-12,共10页
通过对尼玛县阿索东地区郎山组剖面测制并采集碳酸盐岩样品23件,对镜下岩石特征、元素组分含量及相关元素的比值特征数据等,对形成郎山组碳酸盐岩的古海洋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对碳酸盐岩主、微量元素及其比值分析,得出以下结... 通过对尼玛县阿索东地区郎山组剖面测制并采集碳酸盐岩样品23件,对镜下岩石特征、元素组分含量及相关元素的比值特征数据等,对形成郎山组碳酸盐岩的古海洋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对碳酸盐岩主、微量元素及其比值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SiO_(2)、Al_(2)O_(3)、K_(2)O、Fe_(2)O_(3)、TiO_(2)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同时其与CaO呈明显的负相关性,其含量随着CaO含量的降低而明显升高。(2)Sr、Mn/Fe、镁铝比值(m*)从朗山组一段至三段总体呈减少的趋势,说明沉积水体向上变浅。(3)根据V/Ni、Mg/Ca、Mn/Fe、镁铝比值(m*)、Sr、V/(V+Ni)、Ce异常(Ce/Ce*)、Eu异常(Eu/Eu*)值特征解析了郎山组沉积时的古气候和古环境。结果显示,朗山组总体上为湿热-略湿热的气候条件下海水富氧、贫氧的氧化环境,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沉积构造环境,呈现出海退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索东地区 郎山组 碳酸盐岩 地球化学特征 古环境分析 尼玛县 西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