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微管聚集性肌病存在SCN4A基因突变(附1家系报告) 被引量:5
1
作者 栾兴华 陈彬 +3 位作者 刘旸 郑日亮 张巍 袁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显性遗传性微管聚集性肌病的临床、骨骼肌病理和基因改变特点。方法对显性遗传性微管聚集性肌病1家系进行分析研究,先证者为17岁男性,1岁开始出现发作性面肌、咀嚼肌和四肢肌无力,以及寒冷或活动诱发的肌肉僵硬,发作间期持续性... 目的探讨显性遗传性微管聚集性肌病的临床、骨骼肌病理和基因改变特点。方法对显性遗传性微管聚集性肌病1家系进行分析研究,先证者为17岁男性,1岁开始出现发作性面肌、咀嚼肌和四肢肌无力,以及寒冷或活动诱发的肌肉僵硬,发作间期持续性肢体乏力。家族中连续4代10例出现类似临床表现。对先证者及其母亲进行肌肉活检。对母子及家族中无症状者行SCN4A基因序列检测。结果在先证者和其母亲的Ⅱ型肌纤维肌纤维内均发现异常沉积物,分别占所有肌纤维的10%和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病变肌纤维内tau、dysferlin和泛素阳性表达。电镜检查显示沉积物为大量聚集的微管结构。基因测序发现母子两人的SCN4A基因第13号外显子存在T704M突变。结论病理检查证实显性遗传性微管聚集性肌病,该病和SCN4A基因突变有关,出现副肌强直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聚集 SCN4A突变 常染色体遗传性微管聚集性肌病
下载PDF
儿童慢性炎症性脱鞘性多神经病的临床和病理改变特点 被引量:2
2
作者 栾兴华 郑日亮 +4 位作者 陈彬 常杏芝 熊辉 吕俊兰 袁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15-719,727,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炎症性脱鞘性多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的临床及病理改变特点。方法根据欧洲神经肌肉病中心修订的儿童CIDP诊断标准诊断的10例17岁以下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周围神经电...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炎症性脱鞘性多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的临床及病理改变特点。方法根据欧洲神经肌肉病中心修订的儿童CIDP诊断标准诊断的10例17岁以下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周围神经电生理以及腓肠神经的病理检查。结果所有患者主要表现为肢体无力,分别有4例和3例出现四肢感觉减退和颅神经损害。9例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10例均出现运动或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及远端潜伏期延长,9例患者的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所有患者的有髓神经纤维出现轻-重度减少,其中3例患者的纤维脱失程度在不同束间存在差异,6例患者以脱髓鞘为主;3例以轴索损害为主。1例患者仅出现轻微改变。9例患者存在炎细胞浸润。结论儿童CIDP以肢体无力为主。部分患者以轴索损害为主,神经纤维脱失程度可以存在束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症性脱鞘性多神经病 周围神经病 儿童
下载PDF
肌原纤维肌病 被引量:6
3
作者 栾兴华 袁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78-582,共5页
在遗传性骨骼肌疾病中有一些以包涵体或蛋白质沉积为病理学特征的疾病被逐渐认识,由于共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即出现结蛋白(DES)的沉积而被命名为“结蛋白病”或“结蛋白相关肌病(DRM)”。随后的研究结果发现,这些沉积物中还仔在其... 在遗传性骨骼肌疾病中有一些以包涵体或蛋白质沉积为病理学特征的疾病被逐渐认识,由于共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即出现结蛋白(DES)的沉积而被命名为“结蛋白病”或“结蛋白相关肌病(DRM)”。随后的研究结果发现,这些沉积物中还仔在其他蛋白质的聚集,例如肌球蛋白、肌动蛋白、伴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动蛋白连接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疾病 肌原纤维 综述文献
下载PDF
CADASIL脑弥散张量成像特点及与临床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旸 谢晟 +6 位作者 栾兴华 陈彬 郑日亮 张巍 王薇薇 黄一宁 袁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67-470,共4页
目的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患者的弥散张量成像特点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患者和同龄健康志... 目的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患者的弥散张量成像特点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患者和同龄健康志愿者各14例,进行头颅MRI常规扫描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测量两组受试者各脑叶、内囊后肢、外囊以及胼胝体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及总和,比较两组间FA值的差异。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卒中后神经功能状态分别进行MMSE和NIHSS评分。校正年龄影响,分析患者各个脑白质区域FA值及总和与MMSE分值、NIHSS评分的相关关系。结果患者组各脑区的FA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A值总和、右额叶、右颞叶、左顶叶、左枕叶、双侧内囊后肢以及外囊白质的FA值和MMSE分值存在相关性(P<0.05)。FA值总和及各脑区FA值与NIHSS评分无相关性。结论CADASIL患者不同脑白质区域的FA值显著下降,部分区域的白质损害与患者的认知功能减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部分各向异性 MMSE NIHSS
下载PDF
8例肢带型线粒体肌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线粒体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赵丹华 栾兴华 +6 位作者 陈彬 洪道俊 张秋荣 张巍 吴士文 袁云 王朝霞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34-337,共4页
目的分析肢带型线粒体肌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线粒体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8例肢带型线粒体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肌肉病理改变,并进行线粒体DNA(mtDNA)突变分析。结果 8例患者发病年龄为5~30岁,病程2~36年,主要表现为四肢近... 目的分析肢带型线粒体肌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线粒体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8例肢带型线粒体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肌肉病理改变,并进行线粒体DNA(mtDNA)突变分析。结果 8例患者发病年龄为5~30岁,病程2~36年,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肌无力和运动耐力下降,仅1例有双下肢肌痛。血肌酸激酶水平呈轻中度升高。电生理检查结果最示骨骼肌呈肌源性或神经源性损害。骨骼肌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存在破碎红纤维(RRF),细胞色素C氧化酶染色可见深染的RRF,也可见阴性的RRF。4例患者存在tRNAleu^(UUR)A3243G突变,1例为tRNAlys A8344G突变,1例同时存在tRNAleu^(UUR)A3276G和ATP酶6编码基因G9196A(D224N)突变,1例为细胞色素b编码基因G15221A(D159N)突变,1例则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Ⅲ的编码基因A9567G(I121V)突变。结论肢带型线粒体肌病主要表现为四肢肌无力和运动耐力下降。骨骼肌病理改变存在一定的异质性。mtDNA的tRNA基因可能是家族性肢带型线粒体肌病的热点突变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带型线粒体肌病 破碎红纤维 细胞色素C氧化酶 TRNA基因
下载PDF
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并发周围神经炎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利红 栾兴华 +3 位作者 赵肖庆 徐思嘉 施若非 郑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0-423,共4页
报告1例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并发周围神经炎。患者女,40岁。双下肢斑疹、紫癜、结痂伴麻木疼痛5年,加重5个月。皮肤科检查:双小腿、足背散在褐黄色胡椒粉样色素沉着,部分呈环状分布。双踝内、外侧有可触及的紫癜、点状坏死、结痂、象... 报告1例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并发周围神经炎。患者女,40岁。双下肢斑疹、紫癜、结痂伴麻木疼痛5年,加重5个月。皮肤科检查:双小腿、足背散在褐黄色胡椒粉样色素沉着,部分呈环状分布。双踝内、外侧有可触及的紫癜、点状坏死、结痂、象牙白色萎缩性瘢痕。皮损组织病理:真皮浅层小血管栓塞,真皮深层中等大小动脉周围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伴管腔纤维蛋白样坏死。左侧腓肠神经组织病理:重度轴索性周围神经改变。该患者诊断为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并发周围神经炎。给予泼尼松和羟氯喹抗炎,西洛他唑和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等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甲钴胺和呋喃硫胺营养神经治疗后,皮损基本痊愈,神经症状部分缓解。随访1年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 白色萎缩 青斑样血管炎 青斑样血管病 周围神经炎
下载PDF
晚期婴儿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素沉积病患者临床特点和基因改变 被引量:2
7
作者 毕鸿雁 姚生 +3 位作者 栾兴华 张巍 赵亚明 袁云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45-348,共4页
目的总结临床病理诊断为晚期婴儿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素沉积病(LINC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基因改变。方法总结分析9例LINCL患者(其中3例为文献报道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中4例患者进行CLN2基因检测。结果癫痫是我国LINCL患者最主要的首... 目的总结临床病理诊断为晚期婴儿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素沉积病(LINC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基因改变。方法总结分析9例LINCL患者(其中3例为文献报道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中4例患者进行CLN2基因检测。结果癫痫是我国LINCL患者最主要的首发临床症状,其发作表现形式多样。CLN2基因检查结果显示,在两例患者分别发现位于第3内含子的IVS3-1G→A剪接突变和第6外显子的G217V杂合突变以及第13外显子的S538Y纯合突变,上述突变均为文献尚未报道过的新突变,在50名健康人中未发现这些基因突变。另两例患者CLN2基因检查正常。结论我国LINCL患者癫痫发作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肌阵挛癫痫不常见。我国CLN2基因的突变类型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可能不同,也可能存在新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婴儿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素沉积病 CLN2基因 突变
下载PDF
青少年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素沉积病6例的临床特点和基因分析
8
作者 毕鸿雁 栾兴华 +4 位作者 姚生 陈彬 张巍 许春伶 袁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报告6例经病理诊断为青少年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素沉积病(juvenlie neuronal ceroid lipofuscinosis,JNCL)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部分患者的基因研究结果。方法总结分析6例JNCL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中3例患者进行CLN3基因检查。结... 目的报告6例经病理诊断为青少年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素沉积病(juvenlie neuronal ceroid lipofuscinosis,JNCL)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部分患者的基因研究结果。方法总结分析6例JNCL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中3例患者进行CLN3基因检查。结果6例患者,发病年龄为2—7岁,首发症状4例主要为癫痫,2例为视力下降。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癫痫、视力下降、智能减退。基因检查3例患者均没有发现国外常见的CLN3基因的大片断缺失,在1例患者发现位于第一外显子的c3G→T杂合突变。结论国人JNCL具有自己的特点,在CLN3基因的突变类型方面和其他地区的病例可能不完全相同,也可能存在新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素沉积病 CLN3基因 突变
下载PDF
基于STC芯片的光纤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系统搭建
9
作者 栾兴华 刘佳丽 庞小峰 《生命科学仪器》 2009年第9期-,共2页
介绍一种基于STC12C5410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该硬件系统采用STC芯片,采用AD7715作为A/D转换的芯片,用MAX232串口实现在线编程。该系统是用在光纤传感系统的信号检测。
关键词 STC12C5410 AD7715 光纤传感系统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皮肤小神经纤维病理研究
10
作者 朱啸巍 刘时华 +6 位作者 陈岩 张超 吕雯露 蒋青青 曹立 栾兴华 钟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3期277-284,共8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皮肤小神经纤维的病理特点。方法收集16例临床确诊并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PD患者和性别年龄匹配的16例健康对照者的临床资料和神经电生理结果,对PD症状及周围神经病变进行评估。所有受试者行小腿皮肤活组织检查...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皮肤小神经纤维的病理特点。方法收集16例临床确诊并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PD患者和性别年龄匹配的16例健康对照者的临床资料和神经电生理结果,对PD症状及周围神经病变进行评估。所有受试者行小腿皮肤活组织检查,通过标准化泛轴突标记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两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表皮内神经纤维密度(Intraepidermal nerve fiber density,IENF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例PD患者,男7例,女9例,年龄(66.000±9.675)岁,Hoehn and Yahr(H-Y)分期(1.906±0.612)。PD组尺神经、正中神经、腓肠神经远端感觉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余2组间神经电生理结果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PD组PGP9.5和GAP-43染色下IENFD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8.618±3.984根/mm vs18.198±5.387根/mm,4.543±3.363根/mm vs 14.174±5.485根/mm;P<0.05)。两种染色下IENFD值与PD的临床症状有相关性。GAP-43/PGP9.5染色下IENFD比值在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0.575±0.380 vs 0.787±0.218;P>0.05)。结论PD患者存在周围神经损害,以小神经纤维受累为主,大直径神经纤维受累不明显,皮肤活检是诊断PD小纤维神经病较为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皮肤活检 表皮内神经纤维密度 标准化泛轴突标记蛋白基因产物9.5 生长相关蛋白43
下载PDF
脂质代谢性肌病一例: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被引量:5
11
作者 侯媌媌 栾兴华 +3 位作者 黄啸君 刘军 刘建荣 陈生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57-160,共4页
患者女性,16岁。主因反复肌无力伴酸痛发作3年余,于2012年2月24日入院。患者自2008年9月至人院时共计6次出现肌无力伴酸痛感,每次发作前均有劳累或受凉史。主要表现为四肢和抬头无力,伴肌肉酸痛感,休息后症状与体征可完全缓解,发... 患者女性,16岁。主因反复肌无力伴酸痛发作3年余,于2012年2月24日入院。患者自2008年9月至人院时共计6次出现肌无力伴酸痛感,每次发作前均有劳累或受凉史。主要表现为四肢和抬头无力,伴肌肉酸痛感,休息后症状与体征可完全缓解,发作后间歇性“酱油”尿。外院检查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显著升高,最高时达30×103IU/L(25~190IU/L)。2岁时曾出现“抽搐”发作,伴高热,5岁时有类似发作,经丙戊酸钠(德巴金)治疗(具体剂量不详)3年无发作,自行停药。患者外祖父母为近亲结婚,其兄2岁夭折(具体不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基辅酶A 缺乏症 脱氢酶 代谢性 长链 肌病 脂质
下载PDF
腓骨肌萎缩症合并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
12
作者 朱啸巍 钟平 +1 位作者 曹立 栾兴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0-357,共8页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是一组以周围神经病变为主的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远端无力、萎缩、感觉障碍和腱反射减退或消失。根据神经电生理表现和病理特点,CMT可分为以脱髓鞘...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是一组以周围神经病变为主的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远端无力、萎缩、感觉障碍和腱反射减退或消失。根据神经电生理表现和病理特点,CMT可分为以脱髓鞘为主的CMT1型和轴索病变为主的CMT2型。除了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外,CMT部分表型可同时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脏器;其中小脑系统受累的CMT患者同时合并小脑性共济失调,可见于神经丝蛋白轻链(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NEFL)基因突变所致的CMT1F型和CMT2E型,MORC家族CW型锌指结构蛋白2 (MORC family CW-type zinc finger 2,MORC2)基因突变所致的CMT2Z型,溶质载体家族25成员46 (solute carrier family 25 member 46,SLC25A46)基因突变所致的伴视神经萎缩的CMT6B型,以及多核苷酸激酶3′-磷酸酶(polynucleotide kinase 3′-phosphatase,PNKP)基因突变所致的CMT2B2型等。近年来,CMT重叠表型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CMT合并小脑性共济失调具有高度临床异质性和遗传异质性,临床上易发生误诊。该文就合并小脑性共济失调的CMT表型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类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肌萎缩症 小脑性共济失调 基因突变 神经丝蛋白轻链 MORC家族CW型锌指结构蛋白2
下载PDF
氟羟基磷灰石的稳定性及细胞反应
13
作者 刘佳丽 庞晓峰 栾兴华 《生命科学仪器》 2010年第1期27-30,共4页
模仿天然骨和牙齿的组成成分,构建复合的牙、骨修复材料。采用羟基磷灰石和胶原蛋白复合构建。因氟离子被认为有一定的防龋齿以及较好的热学和化学稳定性,引入氟羟基磷灰石构建复合材料,并与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进行比较并分别用X射线衍... 模仿天然骨和牙齿的组成成分,构建复合的牙、骨修复材料。采用羟基磷灰石和胶原蛋白复合构建。因氟离子被认为有一定的防龋齿以及较好的热学和化学稳定性,引入氟羟基磷灰石构建复合材料,并与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进行比较并分别用X射线衍射法以及红外光谱分析复合材料的结合情况。用MTT法验证羟基磷灰石和氟羟基磷灰石的细胞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氟羟基磷灰石 胶原蛋白 MTT
下载PDF
PMP22基因相关性周围神经病的遗传学和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啸巍 詹飞霞 +4 位作者 张超 刘时华 钟平 曹立 栾兴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9-616,共8页
目的·研究周围髓鞘蛋白22(peripheral myelin protein-22,PMP22)基因相关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遗传学特点和临床特征,并探讨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6年—2022年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神经... 目的·研究周围髓鞘蛋白22(peripheral myelin protein-22,PMP22)基因相关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遗传学特点和临床特征,并探讨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6年—2022年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162例周围神经病患者,应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n sequencing,WES)和Sanger测序技术等分子诊断技术综合分析筛选出26例PMP22基因相关性周围神经病先证者及其33例家系成员患者的基因变异情况,包括重复突变、缺失突变及点突变。进一步分析26例PMP22基因相关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遗传学和临床特点,临床特点包括人口学数据、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特点、病理学特点等。结果·PMP22基因相关性周围神经病患者共59例(男性37例,女性22例),其中46例为家系病例(来自13个家系),余13例为散发病例。所有患者发病年龄34.0(14.0,49.5)岁,首发症状为肢体无力或肢体麻木。51例为PMP22重复突变,临床表型为腓骨肌萎缩症1A型(Charcot-Marie-Tooth type-1A,CMT1A);6例PMP22缺失突变,临床表型为遗传性压迫易感性神经病(hereditary neuropathy with liability to pressure palsies,HNPP);2例PMP22点突变(p.S72L和p.G100V),表型为Dejerine-Sottas综合征(Dejerine-Sottas syndrome,DSS)。16例PMP22基因相关性周围神经病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12例PMP22重复突变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和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ies,SCV)较4例PMP22缺失突变患者明显降低(均P<0.05),2种突变类型均可出现传导阻滞现象。12例PMP22基因相关性周围神经病患者进行腓肠神经活检,包括8例PMP22重复突变、3例PMP22缺失突变和1例PMP22点突变,可见不同程度有髓神经纤维变薄、“洋葱球样”变及神经纤维密度减低等病理改变。结论·PMP22基因相关性周围神经病可表现为CMT1A、HNPP及DSS等表型,具有临床异质性。对于电生理检测和腓肠神经活检呈脱髓鞘表现的患者,排除获得性病因后,应予以PMP22基因重复、缺失和点突变的基因检测,有助于该病的优化诊断以及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肌萎缩症1A型 遗传性压迫易感性神经病 Dejerine-Sottas综合征 PMP22基因 突变
下载PDF
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相关视网膜病变的多模式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倩 栾兴华 +7 位作者 冯超逸 孙平 曹煜雯 邬静莹 王诗格 孙兴怀 曹立 田国红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1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分析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患者的眼部临床表现及其特征。方法对5例经皮肤活检及NOTCH2NLC基因检测GGC重复扩展突变确诊的成人型NIID患者进行详尽眼科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照相、自发荧光、中心视野、光学相... 目的分析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患者的眼部临床表现及其特征。方法对5例经皮肤活检及NOTCH2NLC基因检测GGC重复扩展突变确诊的成人型NIID患者进行详尽眼科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照相、自发荧光、中心视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视网膜电图(ERG)、多焦ERG(mfERG)以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等,收集特征性改变。结果5例均发现视网膜结构与功能改变,病变主要位于视盘旁及后极部,OCT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椭圆体带缺失及黄斑区节细胞层弥漫性变薄,ERG和mfERG表现为相应部位不同程度的反应降低,瞳孔缩小的患者可伴有睫状突肥大和浅前房。结论NIID患者具有视网膜变性特征,以外节感光细胞层和内节神经节细胞受累为主,瞳孔受累的患者可存在潜在闭角型青光眼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 NOTCH2NLC基因 视网膜变性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眼底自发荧光 瞳孔缩小
下载PDF
PMP22相关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啸巍 钟平 栾兴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第14期1265-1270,共6页
周围髓鞘蛋白22基因(peripheral myelin protein-22,PMP22)相关性周围神经病是一组以PMP22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不同的突变类型是导致不同的临床表型的关键,大致可以分为五类:PMP22片段重复突变导致腓骨肌萎缩症1A型(Charcot... 周围髓鞘蛋白22基因(peripheral myelin protein-22,PMP22)相关性周围神经病是一组以PMP22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不同的突变类型是导致不同的临床表型的关键,大致可以分为五类:PMP22片段重复突变导致腓骨肌萎缩症1A型(Charcot-Marie-Tooth type-1A,CMT1A),PMP22缺失突变所致遗传性压迫易感性神经病(hereditary neuropathy with liability to pressure palsies,HNPP),PMP22基因点突变可引起CMT1E以及Dejerine-Sottas综合征(DSS)、Roussy-Levy综合征(RLS)等。本文就PMP22基因相关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髓鞘蛋白22基因(PMP22) 腓骨肌萎缩症1A型(CMT1A) 遗传性压迫易感性神经病(HNPP) Dejerine-Sottas综合征(DSS) Roussy-Levy综合征(RLS)
下载PDF
SPTLC1基因突变所致遗传性感觉自主神经病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光 栾兴华 +1 位作者 曹立 张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45-747,共3页
遗传性感觉自主神经病(hereditary sensory autonomic neuropathy,HSAN),是一组以感觉障碍为主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具有临床及遗传异质性。临床表现为四肢对称性感觉减退、肌无力和肌肉萎缩,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1-2]。遗传性感觉自主... 遗传性感觉自主神经病(hereditary sensory autonomic neuropathy,HSAN),是一组以感觉障碍为主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具有临床及遗传异质性。临床表现为四肢对称性感觉减退、肌无力和肌肉萎缩,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1-2]。遗传性感觉自主神经病1型(HSAN1)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HSAN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感觉功能障碍[3-4]。本文探讨一例SPTLC1(ser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long chain base subunit 1)基因突变所致HSAN1的临床、病理、电生理和遗传学特点,给予L-丝氨酸口服及足部正畸治疗随访观察,对其基因突变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TLC1 遗传性感觉自主神经病 L-丝氨酸 马蹄内翻足矫形术
下载PDF
外周组织活检病理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啸巍 钟平 栾兴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第2期250-254,共5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PD主要的病理特征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胞浆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即路易小体(Lewy bodies),其中α-突...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PD主要的病理特征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胞浆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即路易小体(Lewy bodies),其中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是形成路易小体的重要成分。随着PD患者外周组织α-synuclein的发现,人们试图通过周围组织活检病理研究对PD进行早期诊断。本文从皮肤、嗅黏膜、胃肠道和腓肠神经活检为出发点,根据α-synuclein表达的位置、沉积程度,以及临床检测方法,来探讨外周组织活检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周围组织 活检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尿黑酸尿症合并周围神经病1例
19
作者 侯文哲 詹飞霞 +3 位作者 蒋青青 徐周伟 曹立 栾兴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35-737,共3页
尿黑酸尿症(alkaptonuria,AKU)又称为黑尿症或褐黄病,是一种罕见的酪氨酸代谢障碍性疾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编码尿黑酸1,2-二氧化酶的HGD基因(homogentisate 1,2 dioxygenase,HGD)突变所致。患者因先天缺乏尿黑酸氧化酶,导致体内苯... 尿黑酸尿症(alkaptonuria,AKU)又称为黑尿症或褐黄病,是一种罕见的酪氨酸代谢障碍性疾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编码尿黑酸1,2-二氧化酶的HGD基因(homogentisate 1,2 dioxygenase,HGD)突变所致。患者因先天缺乏尿黑酸氧化酶,导致体内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产生的尿黑酸(homogentisic acid,HGA)无法降解,经尿液排出,或慢性进行性沉积于机体多处结缔组织,形成色素沉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黑酸尿症 HGD基因 尿黑酸 褐黄病 性骨关节病 周围神经病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卷柏中的穗花杉双黄酮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五洲 王建 +2 位作者 蒋永红 芦玉亭 栾兴华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122,135,共3页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卷柏提取物中的穗花杉双黄酮。结果表明:穗花杉双黄酮在质量浓度为41 2mg/L~206mg/L时,峰面积Y与其质量浓度X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547 028X+15 4895(r=0 9999),最低检测限为2 0μg/L;穗花杉双黄酮的平...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卷柏提取物中的穗花杉双黄酮。结果表明:穗花杉双黄酮在质量浓度为41 2mg/L~206mg/L时,峰面积Y与其质量浓度X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547 028X+15 4895(r=0 9999),最低检测限为2 0μg/L;穗花杉双黄酮的平均回收率为99 42%(n=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 79%;连续进样、日内进样和日间进样所得检测结果的RSD分别为0 12%、0 11%和0 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卷柏 穗花杉双黄酮 化妆品 添加剂 质量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