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瓶梅》与齐鲁文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栾昌大 《齐鲁学刊》 CSSCI 1994年第6期95-101,共7页
《金瓶梅》与齐鲁文化栾昌大新时期以来,《金瓶梅》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关于《金瓶梅》作者的研究,在关键性问题上,已取得令人信服的共识。这就是,不论《金瓶梅》的作者究竟是何许人也,他肯定是感悟齐鲁大地生活,吮吸齐... 《金瓶梅》与齐鲁文化栾昌大新时期以来,《金瓶梅》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关于《金瓶梅》作者的研究,在关键性问题上,已取得令人信服的共识。这就是,不论《金瓶梅》的作者究竟是何许人也,他肯定是感悟齐鲁大地生活,吮吸齐鲁文化乳汁的一位先贤。许多学者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西门庆 程朱理学 儒家学说 齐鲁文化 传统儒学 《金瓶梅》研究 写实主义 潘金莲 现实主义
下载PDF
关于文艺本质探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栾昌大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6年第3期1-7,共7页
打倒“四人帮”以来,我国学术界加强了文艺本质问题的探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如何准确地把握文艺的本质,给以真正科学的界说,仍然意见纷纭。近年来出现的“方法”热,对打开思路,扩展视野,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如何确认文艺的本质... 打倒“四人帮”以来,我国学术界加强了文艺本质问题的探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如何准确地把握文艺的本质,给以真正科学的界说,仍然意见纷纭。近年来出现的“方法”热,对打开思路,扩展视野,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如何确认文艺的本质,也有一定的启迪。但也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文艺观念制约、决定着文艺方法,有什么样的文艺观念,相应就有什么样的文艺方法。有些论著,由于根本的文艺观念没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审美意识 艺术品 美学 审美情感 本质探讨 文学艺术 文艺观念 艺术家 问题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的文学艺术 被引量:2
3
作者 栾昌大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4-19,共6页
21世纪中国的文学艺术栾昌大再过七年,人类的历史即结束20世纪,跨进21世纪。在这新旧世纪交替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思考人类的科学文化在21世纪会怎样向前发展,会呈现出什么样的面貌。完全可以断定,对新... 21世纪中国的文学艺术栾昌大再过七年,人类的历史即结束20世纪,跨进21世纪。在这新旧世纪交替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思考人类的科学文化在21世纪会怎样向前发展,会呈现出什么样的面貌。完全可以断定,对新世纪科学文化发展的(宏观)思考,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管理 历史转折时期 科学文化发展 昌大 文艺思潮 言情小说 主潮 中国文学艺术 电影艺术 历史意识
下载PDF
审美功利性与艺术接受——《关于审美功利性问题的再思考》读后 被引量:2
4
作者 栾昌大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9-43,34,共6页
蔡运桂同志《关于审美功利性问题的再思考》 (下简称《思考》)一文,提出“人们在审美时,不能直接与功利挂钩,艺术美本身也不直接体现功利作用。但是也不能认为审美是‘超功利’的,因为它有间接的功利性。这个所谓‘间接’就是通过某种... 蔡运桂同志《关于审美功利性问题的再思考》 (下简称《思考》)一文,提出“人们在审美时,不能直接与功利挂钩,艺术美本身也不直接体现功利作用。但是也不能认为审美是‘超功利’的,因为它有间接的功利性。这个所谓‘间接’就是通过某种‘中介’实现其功利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审美 艺术作品 审美接受 艺术欣赏 审美意识 超功利 精神愉悦 审美活动 西方现代美学 文学接受
下载PDF
意识形态问题需要深入讨论——向梅林先生求教 被引量:1
5
作者 栾昌大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8-55,共8页
读了梅林先生的《何谓意识形态》一文①,受益非浅。文章实事求是,承认已流行的看法(解说意识形态的传统观念)未见得正确,更不能以现实流行的看法为指导去认识文学艺术问题。梅林先生高屋建瓴。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文学艺术 梅林 社会意识形式 阶级性 经济基础 原始社会 阶级社会 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杰姆逊误读本雅明──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读后 被引量:1
6
作者 栾昌大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6年第6期14-20,共7页
杰姆逊误读本雅明──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读后栾昌大在1993年前后开展的大众文化问题讨论中,一些同志持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的立场,对大众文化采取了比较激烈的批判态度。1996年以来,情况发生戏剧性的... 杰姆逊误读本雅明──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读后栾昌大在1993年前后开展的大众文化问题讨论中,一些同志持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的立场,对大众文化采取了比较激烈的批判态度。1996年以来,情况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张颐武和徐贲同志先后撰文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电影艺术 机械复制 艺术作品 大众文化 杰姆逊 艺术品 法兰克福学派 复制技术 “文化工业”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栾昌大 冯贵民 +1 位作者 薛纯华 吴光正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3年第3期61-73,共13页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仅在中国广泛地传播着,而且也在中国革命斗争的土壤上蓬勃地发展着。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相...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仅在中国广泛地传播着,而且也在中国革命斗争的土壤上蓬勃地发展着。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结合 《讲话》 毛泽东文艺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文艺工作者 鲁迅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文艺与政治 李大钊 文艺大众化
下载PDF
也论文艺接受客体——与黄颇同志商榷
8
作者 栾昌大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8-91,共4页
最近因寻找写作资料,翻阅《文艺理论研究》,见黄颇同志所著《略论文艺接受客体》①一文,很感兴趣,便仔细阅读一遍。读后,觉得黄文的一些见解是很有启发的,但也有一些见解是应进一步研究的。愿意把我的一些想法提出来,同黄颇同志商榷,并... 最近因寻找写作资料,翻阅《文艺理论研究》,见黄颇同志所著《略论文艺接受客体》①一文,很感兴趣,便仔细阅读一遍。读后,觉得黄文的一些见解是很有启发的,但也有一些见解是应进一步研究的。愿意把我的一些想法提出来,同黄颇同志商榷,并求教于大家。(一)黄文认为,文艺生产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为文艺接受者提供物质的文艺接受客体,一种形式为文艺接受者提供非物质性的文艺接受客体。前一“文艺生产的结果是物质产品,这些物质产品具有离开生产者(文艺创作者)和消费者(文艺接受者)而独立存在的形式,即具有独立的物质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客体 创作者 作品 读后 意向性客体 理论依据 文艺生产 表演艺术 审美 接受者
下载PDF
重新学习《讲话》关于艺术与生活关系的论述
9
作者 栾昌大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38-42,共5页
任何伟大的学说,都是历史的产物,有永恒的真理,也有历史的局限。马克思主义不能例外,毛泽东文艺思想也不能例外。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简称《讲话》,引文除注明出处者均引自此文)所表现的哲学的和艺术的学说,自... 任何伟大的学说,都是历史的产物,有永恒的真理,也有历史的局限。马克思主义不能例外,毛泽东文艺思想也不能例外。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简称《讲话》,引文除注明出处者均引自此文)所表现的哲学的和艺术的学说,自然也不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活 生活关系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文化意识 外部世界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哲学 引文 客体
下载PDF
欣赏的主体性与文艺批评
10
作者 栾昌大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89年第4期63-67,共5页
欣赏的主体性,即欣赏过程中主体的审美创造,不仅造成文艺欣赏中的特殊的主客体关系结构,也决定、影响着文艺批评活动发生自己的特性。这主要表现在:文艺批评是以自由欣赏为前提的特殊的理性活动;文艺批评模式的多样化;运用文艺批评标准... 欣赏的主体性,即欣赏过程中主体的审美创造,不仅造成文艺欣赏中的特殊的主客体关系结构,也决定、影响着文艺批评活动发生自己的特性。这主要表现在:文艺批评是以自由欣赏为前提的特殊的理性活动;文艺批评模式的多样化;运用文艺批评标准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批评标准 社会批评 文艺作品 心理批评 批评模式 欣赏过程 原型批评 理性活动 主体性 艺术品
下载PDF
关于艺术学、美学的中介性科学的构建问题
11
作者 栾昌大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0-64,共5页
科学研究或理论发展史的实践证明,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或分析,即所谓科学地或理论地把握,是有层次的。为了使人们对客观存在的认识或分析,更切合实际,更清晰、准确,注意研究层次,在学科内部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认识或分析的系统,... 科学研究或理论发展史的实践证明,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或分析,即所谓科学地或理论地把握,是有层次的。为了使人们对客观存在的认识或分析,更切合实际,更清晰、准确,注意研究层次,在学科内部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认识或分析的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我以为,迄今为止,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或分析,即所谓科学地或理沦地把握,形成了如下的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科学 艺术学 中介 美学 科学研究 发展史 人类
下载PDF
艺术史分期与艺术类型问题刍议
12
作者 栾昌大 《齐鲁学刊》 CSSCI 1992年第4期33-38,共6页
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艺术学体系,不仅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建构艺术哲学方法论,也要对人类艺术史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个科学的认识,我以为应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传统的艺术史观念要有一个正确估价,一是要树立关于艺术史的新... 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艺术学体系,不仅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建构艺术哲学方法论,也要对人类艺术史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个科学的认识,我以为应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传统的艺术史观念要有一个正确估价,一是要树立关于艺术史的新观念。下面,我就这个方面的问题,以及要牵涉到的艺术类型问题,谈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史 现代主义艺术 艺术类型 现代艺术 艺术学 传统艺术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创作模式 原始艺术 西方现代主义
下载PDF
文艺欣赏的主体与客体
13
作者 栾昌大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8年第5期65-71,共7页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对文艺欣赏活动的认识,同样受着一般认识论格局的拘束,没有真正把握文艺欣赏活动的特质,存在很大片面性,把文艺欣赏这一十分复杂的艺术感受和艺术创造活动简单化了。西方现代美学文艺学发展到3—50年代,在“移...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对文艺欣赏活动的认识,同样受着一般认识论格局的拘束,没有真正把握文艺欣赏活动的特质,存在很大片面性,把文艺欣赏这一十分复杂的艺术感受和艺术创造活动简单化了。西方现代美学文艺学发展到3—50年代,在“移情说”的基础上,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加强了对欣赏者的作用的研究,把文艺作品放在欣赏过程中来考察,把欣赏过程中实际存在(发生)的对象与原作品(文本)加以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经验 移情说 欣赏活动 客体 杜夫海纳 西方现代美学 艺术创造活动 文化心理结构 维纳斯 艺术美
下载PDF
审美理想再漫议
14
作者 栾昌大 《文艺研究》 1987年第2期29-33,共5页
笔者曾在《文艺审美理想漫议》(《文艺研究》1985年第4期)一文中,对社会主义文艺的审美理想的质的规定性,做了初步的概括。认为社会主义文艺的“审美理想的特质”,是“对人的自觉创造性的探索与表现”。当然,
关键词 审美理想 社会主义文艺 当今中国 西方现代主义 质的规定性 艺术追求 社会理想 文艺创作 小说创作 心态小说
下载PDF
论美学研究的“中间道路”——托马斯·门罗新自然主义美学方法论评析
15
作者 栾昌大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7年第2期61-66,共6页
在现代西方美学中,美国著名美学家托马斯·门罗所倡导的新自然主义美学,可谓独树一帜,应引起我们特别的关注。门罗自称他的美学是“广义的实验美学”,坚持走一条“中间道路”——既有别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哲学思辨的美学,也不... 在现代西方美学中,美国著名美学家托马斯·门罗所倡导的新自然主义美学,可谓独树一帜,应引起我们特别的关注。门罗自称他的美学是“广义的实验美学”,坚持走一条“中间道路”——既有别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哲学思辨的美学,也不同于费希纳开创的“自下而上”的心理实验的美学的道路,并认定走“中间道路”,才是当今美学研究的真正科学的态度,会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门罗的美学观念,尽管如一些同志所分析的那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道路” 托马斯·门罗 美学方法论 新自然主义 美学研究 自然主义美学 现代西方美学 “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实验美学
下载PDF
文艺的审美理想漫议
16
作者 栾昌大 《文艺研究》 1985年第4期88-93,共6页
一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处于巨大的历史转折阶段。这迫切要求美学研究从实践出发,对审美理想,特别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审美理想,进行科学的探讨,以切实贯彻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创造人类最新最美的文艺,促进社会主义... 一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处于巨大的历史转折阶段。这迫切要求美学研究从实践出发,对审美理想,特别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审美理想,进行科学的探讨,以切实贯彻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创造人类最新最美的文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理想 社会主义文艺 历史时期 美学研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历史转折 审美意识 社会主义新人 作品 创造性
下载PDF
文艺中的主客体关系
17
作者 栾昌大 《文艺研究》 1983年第5期20-25,共6页
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观点,观察文艺现象。得出如下的结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这也就是人们... 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观点,观察文艺现象。得出如下的结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关于文艺本质的“反映”说的基本含义。文艺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适应一定的社会斗争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体关系 抒情诗 社会生活 文艺创作 艺术家 “自我表现”说 创作方法 自我意识 社会思潮 浪漫主义
下载PDF
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方法论的设想
18
作者 栾昌大 《湖北社会科学》 1988年第4期8-12,共5页
现在,许多同志都在认真考虑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变革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问题。我以为,体系变革的前提是方法的变革(这里说的方法是方法论)。经过几年的认真考虑,我认为1985年扬州文艺学方法讨论会上提出的一个看法是正确的,... 现在,许多同志都在认真考虑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变革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问题。我以为,体系变革的前提是方法的变革(这里说的方法是方法论)。经过几年的认真考虑,我认为1985年扬州文艺学方法讨论会上提出的一个看法是正确的,这个看法就是:方法的变革是文艺学发展的突破口。本文试就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方法论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自己的哲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文艺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方法论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 文艺现象 系统方法 世界观方法论 建构
下载PDF
探索改革者典型的性格美——改革文艺漫议
19
作者 栾昌大 《文艺评论》 1984年第2期42-47,共6页
近一时期,相当多的作家艺术家,致力于改革者典型的塑造。改革者典型,在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画廊中,已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突显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新的审美特质。影片《血,总是热的》、《最后的选择》、《在被告后面》。
关键词 改革者 性格美 社会主义文艺 审美特质 新人形象 探索改革 电视剧 作家艺术家 影片 主导
下载PDF
文艺繁荣与文艺家的世界观改造——重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0
作者 栾昌大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7-14,共8页
近一个时期,文艺界的同志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对打倒“四人帮”后的文艺工作,进行一番认真的总结,肯定成绩,批评错误,争取社会主义文艺的更大繁荣,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在这番总结当中,人们有一突出的感觉,那就是:现在发生的种种问题,从... 近一个时期,文艺界的同志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对打倒“四人帮”后的文艺工作,进行一番认真的总结,肯定成绩,批评错误,争取社会主义文艺的更大繁荣,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在这番总结当中,人们有一突出的感觉,那就是:现在发生的种种问题,从文艺家的主观原因看,归根结底依然是一个世界观问题。某些文艺家的头脑里存在着种种不科学的,错误的,甚至是肮脏的看法、观点和念头,不能不在创作中流露出来,表现出来,宣扬出来。世界观制约着、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决定着创作,这是一个任谁也无法抗拒、无法摆脱的艺术规律。四十年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批判现实主义 延安文艺座谈会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文艺事业 文艺工作者 四十年 作品 艺术规律 四人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