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交换法制备LDHs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栾玲玉 张厉 +1 位作者 王利红 李剑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20-2322,2327,共4页
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氯化镁和氯化铝为原料,通过液相非稳态共沉淀法制备MgAl-Cl-LDHs溶胶,通过离子交换引入己基磺酸钠(SHS),制备SHS-LDHs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混合溶胶pH值、SHS的初始浓度、碳链长度以及LDHs的浓度对材料性能... 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氯化镁和氯化铝为原料,通过液相非稳态共沉淀法制备MgAl-Cl-LDHs溶胶,通过离子交换引入己基磺酸钠(SHS),制备SHS-LDHs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混合溶胶pH值、SHS的初始浓度、碳链长度以及LDHs的浓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混合溶液的pH 7.25,LDHs的浓度不大于0.50%,且SHS的浓度高于20 mmol/L时,CH_3(CH_2)_5SO_3^-才能通过离子交换反应进入LDHs层间,得到SHS-LDHs纳米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插层反应 LDHs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尺寸可控的固相萃取吸附剂Ni/Al LDH的制备
2
作者 栾玲玉 程传格 +3 位作者 尹西翔 王利红 李剑 孙德军 《山东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45-50,共6页
采用非稳态共沉淀方法制备了无定形的Ni/Al LDH纳米粒子,水热处理过程促进了无定形沉淀的结晶,从而得到稳定的六边片状Ni/Al LDH纳米粒子胶体分散体系。通过调整胶溶温度和胶溶时间控制Ni/Al LDH纳米粒子的形貌和尺寸,对比不同胶溶温度... 采用非稳态共沉淀方法制备了无定形的Ni/Al LDH纳米粒子,水热处理过程促进了无定形沉淀的结晶,从而得到稳定的六边片状Ni/Al LDH纳米粒子胶体分散体系。通过调整胶溶温度和胶溶时间控制Ni/Al LDH纳米粒子的形貌和尺寸,对比不同胶溶温度和胶溶时间下得到的样品,得出制备Ni/Al LDH纳米粒子的最佳条件为胶溶温度130℃,胶溶时间24 h。由于Ni/Al LDH纳米粒子独特的带电及结构性质,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可将其制作成固相萃取柱,实现纳米材料与样品前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优化样品前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吸附剂 层状双氢氧化物 非稳态共沉淀 胶溶
下载PDF
食品包装用PVC中3种增塑剂的残留及特定条件下的迁移规律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君 栾玲玉 +3 位作者 张继斌 王望舒 武吉伟 郭风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3,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了食品包装用PVC中DBP,DEHP和DEHA 3种增塑剂的残留,然后结合凝胶渗透色谱(GPC)技术研究了高温下3种增塑剂在脂类食品(模拟液)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PVC食品包装中均不同程度地有3种增塑剂残留,残留的...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了食品包装用PVC中DBP,DEHP和DEHA 3种增塑剂的残留,然后结合凝胶渗透色谱(GPC)技术研究了高温下3种增塑剂在脂类食品(模拟液)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PVC食品包装中均不同程度地有3种增塑剂残留,残留的增塑剂在高温(80,100℃)条件下,极易快速迁移至脂类食品(模拟液)中,甚至超过欧盟的限量标准(1.5 mg/kg),且迁移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塑剂 迁移 残留 食品包装 食品模拟液
下载PDF
东营市地下水碘化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韩术鑫 张冲 +3 位作者 栾玲玉 王利红 赵长盛 李剑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74,共7页
为研究东营市地下水碘化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对环境和饮用水安全的影响,对域内的山前平原区和黄泛平原区分别布设了48个和47个调查点位。结果表明:东营市地下水碘化物质量浓度均值达到(0.247±0.263) mg/L,其环境质量呈现由南向北... 为研究东营市地下水碘化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对环境和饮用水安全的影响,对域内的山前平原区和黄泛平原区分别布设了48个和47个调查点位。结果表明:东营市地下水碘化物质量浓度均值达到(0.247±0.263) mg/L,其环境质量呈现由南向北逐步恶化的变化趋势,超过90%的国土面积处于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山前平原区南部是东营市唯一具备可饮用地下水的区域,域内以适碘地区为主,缺碘地区和高碘地区分别位于区域东南部和第二次海侵古海岸线附近。总体上,可饮用地下水处于中等缺碘水平,海(咸)水入侵已成为影响可饮用地下水适碘地区范围的关键因素,需引起高度关注。地下水所处的环境地质概况、海(咸)水入侵和大气降水是影响碘化物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物 地下水 空间分布 影响分析
下载PDF
硝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污染物中氯化氢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赛钰 徐清忠 +2 位作者 王利红 栾玲玉 韩术鑫 《山东科学》 CAS 2014年第5期85-87,共3页
建立了硝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污染物中氯化氢的方法.讨论了方法的检测波长、用酸量、显色剂用量和显色溶液稳定时间,确定出最佳实验条件.在0~1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y=0.070x+0.002,相关系数为0.999 5,测定结... 建立了硝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污染物中氯化氢的方法.讨论了方法的检测波长、用酸量、显色剂用量和显色溶液稳定时间,确定出最佳实验条件.在0~1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y=0.070x+0.002,相关系数为0.999 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4%(n=8),加标回收率96.0%~102%.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而且环境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氯化氢 硝酸银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环境样品中有机酸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孙芸芸 于帅 +4 位作者 栾玲玉 李剑 丁尚志 王丽娟 赵艳荣 《山东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92-98,共7页
建立了一种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的甲酸、乙酸、丙酸和丁酸相对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检测器温度35℃;Ion Pac AS11-HC型分离柱(250 mm×4 mm),Ion Pac AG11-HC型保护柱(50 mm×4 mm),柱温30℃;KOH淋洗液梯... 建立了一种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的甲酸、乙酸、丙酸和丁酸相对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检测器温度35℃;Ion Pac AS11-HC型分离柱(250 mm×4 mm),Ion Pac AG11-HC型保护柱(50 mm×4 mm),柱温30℃;KOH淋洗液梯度洗脱,KOH浓度0~17.0 min时1.0 mmol/L,17.1~25.0 min时30.0 mmol/L,25.1~30.0 min时1.0 mmol/L;流速为1.2 m L/min时,甲酸、乙酸、丙酸和丁酸能够达到分离要求,其检出限分别为0.004、0.005、0.004、0.005 mg/L。4种有机酸在0.2~3.0 mg/L范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在0.999 1~0.999 5范围内。将0.2、1.0 mg/L的标准溶液重复进样11次,甲酸、乙酸、丙酸、丁酸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精密度较好。对水样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结果显示甲酸、乙酸、丙酸、丁酸的回收率均在95.3%~98.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有机酸 精密度 回收率
下载PDF
金银花水浸泡液中的重金属含量分析及其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尹西翔 王利红 +3 位作者 栾玲玉 刘静 韩术鑫 李赛钰 《山东科学》 CAS 2013年第6期87-91,共5页
选用产自山东平邑流峪镇的金银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原药材及水浸泡液中的重金属含量并分析其水浸泡液中的Pb、Cd、Hg、As对人体健康产生的风险。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用ICP-MS法测定金银花原药材及水浸泡液中的Pb、Cd、Cu... 选用产自山东平邑流峪镇的金银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原药材及水浸泡液中的重金属含量并分析其水浸泡液中的Pb、Cd、Hg、As对人体健康产生的风险。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用ICP-MS法测定金银花原药材及水浸泡液中的Pb、Cd、Cu、Ni、Cr、Mn含量,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金银花原药材及水浸泡液中的Hg、As含量。结果表明:金银花原药材中的Pb、Cd、Hg、As、Cu含量均未超过《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10 g金银花500 mL水浸泡液中的Pb、Cd、Cu、Hg、As、Cr的含量均远远低于《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水质限值要求,但Ni、Mn超标严重,超标系数分别为1.23和5.91;若每日使用10 g金银花泡水饮用,其摄入的Pb、Cd、Hg、As分别占最大日允许摄入量(ADI)的0.63%、0.40%、0.09%和0.09%,所占比例较小,不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太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水浸泡液 重金属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合理利用多媒体打造高效课堂 被引量:1
8
作者 栾玲玉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第11期151-152,共2页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是一次教学革命,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多优势也会存在一定的认识使用误区。打造多媒体高效课堂的关键点:融合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课程设计,动态掌握课堂进程,充足教学拓展资源准备。
关键词 多媒体 高效课堂 情境教学
下载PDF
基于内梅罗指数法构建的评价因子筛选和优化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韩术鑫 王利红 +2 位作者 王振华 栾玲玉 赵长盛 《山东科学》 CAS 2018年第2期94-99,共6页
为获取专项评价中的关键性评价因子和提高单因子评价标准的区域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内梅罗指数法构建的筛选和优化方法。以建立的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表为基础,通过确定质量类别和计算非零结果数,获得评价因子排序;再... 为获取专项评价中的关键性评价因子和提高单因子评价标准的区域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内梅罗指数法构建的筛选和优化方法。以建立的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表为基础,通过确定质量类别和计算非零结果数,获得评价因子排序;再以排序为参照,通过优化单因子的评价标准,提高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的一致性。以东营广饶县海水入侵评价为例,对该方法进行实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钠吸附比是广饶县海水入侵评价的关键性评价因子。评价标准经过优化后,单因子指数法与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氯化物优化效果最为显著,与之前相比提高了21.7%。该方法可为某些特定目标的修复和改善以及跟踪性或周期性评价提供针对性更强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梅罗指数法 单因子指数法 评价因子筛选和优化 适用性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6种苯胺类化合物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剑 栾玲玉 +2 位作者 韩术鑫 赵明 赵艳荣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8年第4期105-107,114,共4页
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苯胺、N,N-二甲基苯胺、2,5-二甲基苯胺、邻硝基苯胺、间硝基苯胺和对硝基苯胺6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样品经硅胶管吸附,采用二氯甲烷溶液解吸,以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6种苯胺类化合物的质量... 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苯胺、N,N-二甲基苯胺、2,5-二甲基苯胺、邻硝基苯胺、间硝基苯胺和对硝基苯胺6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样品经硅胶管吸附,采用二氯甲烷溶液解吸,以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6种苯胺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0~100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采样体积为12 L时,方法检出限为0.03~0.08 mg/m^3。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8.8%~104.2%,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1%~1.81%(n=6)。该方法分析时间短,操作简便,样品分离度高,符合环境监测要求,适用于环境空气中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苯胺类化合物 硅胶管吸附
下载PDF
循环冷却水用绿色阻垢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振波 张厉 +1 位作者 高铭心 栾玲玉 《山东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102-120,共19页
近年来,为缓解水资源匮乏,循环冷却水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冷却水中通常含有钙、镁等多种矿物离子,容易形成不溶性盐,在设备表面结垢。使用阻垢剂是解决结垢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绿色阻垢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绿色... 近年来,为缓解水资源匮乏,循环冷却水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冷却水中通常含有钙、镁等多种矿物离子,容易形成不溶性盐,在设备表面结垢。使用阻垢剂是解决结垢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绿色阻垢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绿色阻垢剂的开发与应用现状,分析了不同类型阻垢剂的特点和阻垢性能,从螯合增溶、晶格畸变和凝聚分散作用等方面阐述了阻垢机理,可为未来绿色阻垢剂研究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冷却水 绿色阻垢剂 阻垢性能 阻垢机理
下载PDF
苯海拉明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12
作者 栾玲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29-29,31,共2页
观察联合苯海拉明、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间在我院收治的眩晕症病人中随机选取11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纳入两组,即协同组(n=57)与参照组(n=57)。参照组予以苯海拉明肌注治疗,协同组执行... 观察联合苯海拉明、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间在我院收治的眩晕症病人中随机选取11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纳入两组,即协同组(n=57)与参照组(n=57)。参照组予以苯海拉明肌注治疗,协同组执行苯海拉明、倍他司汀共同医治。记录两组治疗后的眩晕程度评分、临床疗效与左、右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结果:较之于协同组,参照组治疗后的眩晕程度评分明显更低(P<0.05)。参照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为85.97%,结果明显低于协同组的94.74%(P<0.05)。分析LVA、RVA收缩期峰值流速的治疗情况,协同组的数值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眩晕症病人采用苯海拉明、倍他司汀协同治疗,可以取得较佳的临床疗效。改善眩晕程度评分,提升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改善了微循环,提高左、右椎动脉的血液流速,临床运用价值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他司汀 眩晕症 苯海拉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眼震电图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诊断中的应用
13
作者 栾玲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241-242,共2页
分析眼震电图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进行研究,并同期选取正常健康人员作为参照。所有人员均进行眼震电图检测。观察两组异常自发性眼震与视动性中枢异常改变发... 分析眼震电图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进行研究,并同期选取正常健康人员作为参照。所有人员均进行眼震电图检测。观察两组异常自发性眼震与视动性中枢异常改变发生率,位置性眼震检查结果,以及位置性眼震强度。结果:实验组异常自发性眼震和视动性中枢异常、双侧不对称比值异常、优势偏向例数更多,P<0.05。参照组波幅、频率、慢相速度优于实验组,P<0.05。结论: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诊断中,应用眼震电图的临床价值显著。其中位置性眼震检查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能有效为医师判断患者眩晕病因提供有力的依据,从而便于后期治疗,提高治疗有效性。因此眼震电图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震电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烧结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剑 栾玲玉 +1 位作者 赵明 赵艳荣 《山东化工》 CAS 2018年第14期45-46,共2页
针对钢铁厂烧结烟气的特点,本文对定电位电解法、非分散红外吸收法、非分散紫外吸收法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烟气中的SO2进行比对测试。结果表明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和非分散紫外吸收法测试结果差异较小,适用于烧结烟气中SO2的测试,同... 针对钢铁厂烧结烟气的特点,本文对定电位电解法、非分散红外吸收法、非分散紫外吸收法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烟气中的SO2进行比对测试。结果表明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和非分散紫外吸收法测试结果差异较小,适用于烧结烟气中SO2的测试,同时两种仪器价格适中,便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烧结 检测方法
下载PDF
不同材质滤膜对硫酸雾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剑 栾玲玉 +3 位作者 赵艳荣 孙芸芸 刘建萍 袁世兴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0期173-174,共2页
硫酸雾测定中,滤膜的选择至关重要,玻璃纤维滤膜需要进行浸泡前处理,费时费力且处理后的数据偏差很大;石英滤膜不需要前处理,但价格昂贵;聚丙烯纤维滤膜价格适中,且不需要进行前处理。通过对实际样品测定效果进行对比,表明聚丙烯纤维滤... 硫酸雾测定中,滤膜的选择至关重要,玻璃纤维滤膜需要进行浸泡前处理,费时费力且处理后的数据偏差很大;石英滤膜不需要前处理,但价格昂贵;聚丙烯纤维滤膜价格适中,且不需要进行前处理。通过对实际样品测定效果进行对比,表明聚丙烯纤维滤膜完全可以取代玻璃纤维滤膜和石英滤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雾 聚丙烯纤维滤膜 玻璃纤维滤膜 石英滤膜
下载PDF
基于浅层地下水特征因子构建的内梅罗指数法在东营市海水入侵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术鑫 王利红 +2 位作者 栾玲玉 赵长盛 李剑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4-298,306,共6页
本文选取浅层地下水特征因子(Cl^-、SO_4^(2-)、TDS、γClγHCO_3、SAR)作为参评因子,将内梅罗指数法应用于东营市海水入侵的调查评价中。其评价结果显示,70个调查点位中高达83%的浅层地下水受到了海水入侵,其中严重入侵占比为56%。空... 本文选取浅层地下水特征因子(Cl^-、SO_4^(2-)、TDS、γClγHCO_3、SAR)作为参评因子,将内梅罗指数法应用于东营市海水入侵的调查评价中。其评价结果显示,70个调查点位中高达83%的浅层地下水受到了海水入侵,其中严重入侵占比为56%。空间插值分析表明:东营市超过90%的国土面积处于严重入侵等级,海水入侵程度由南向北呈带状分布,由陆向海方向逐级增强,域内4个地下水漏斗中心区已有3个受到海水入侵影响。通过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对比以及与东营市海水入侵现状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只要筛选合适的地下水特征因子,内梅罗指数法可以用于海水入侵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梅罗指数法 海水入侵 东营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