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补贴、区域一体化与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企业异质性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1
作者 栾秋琳 晋茜茜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108,F0003,共11页
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在空间视角上探讨政府补贴是否有效推动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表明,区域一体化水平是影响政府补贴发挥政策效应的门槛变量,当区域一体化水平较低时,政府补贴不能有效促使企业转移到西部地区。而当不同... 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在空间视角上探讨政府补贴是否有效推动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表明,区域一体化水平是影响政府补贴发挥政策效应的门槛变量,当区域一体化水平较低时,政府补贴不能有效促使企业转移到西部地区。而当不同企业对政府补贴反应异质性时,政府补贴不能有效促进高效率企业率先转移到西部。实证研究表明:区域一体化促使政府补贴发挥政策效应存在临界值,当区域一体化水平大于该临界值时,政府补贴才对企业转移发挥显著作用。只有持续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且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企业补贴力度,才能有效推动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政府补贴 企业转移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新常态下的“三农”问题 被引量:10
2
作者 安虎森 栾秋琳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5年第6期5-12,共8页
经济发展进入了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出现乏力。在此形势下,农业、农村如何发展,农民如何实现增收面临新的挑战。通过结合新常态的特点,从农业现代化、制度创新、农村金融改革、新型城镇化、农民... 经济发展进入了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出现乏力。在此形势下,农业、农村如何发展,农民如何实现增收面临新的挑战。通过结合新常态的特点,从农业现代化、制度创新、农村金融改革、新型城镇化、农民增收五个方面分别讨论"三农"问题。其核心观点是,在新常态下,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制度创新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农村金融改革和新型城镇化是发展农村的有效措施;实现农民增收新突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三农”问题 城乡统筹
下载PDF
经济新常态下的区域合作 被引量:1
3
作者 栾秋琳 《未来与发展》 2017年第3期110-112,共3页
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增速放缓的新常态,要素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独立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增强优... 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增速放缓的新常态,要素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独立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增强优势互补是一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为此,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战略旨在建立覆盖亚欧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合作组织,通过产能合作,一方面为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创造机遇,另一方面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拓展空间,进而在经济新常态下创造新的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合作 新常态 一带一路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区域统筹评价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栾秋琳 杜新建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5-69,共5页
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一种全新战略。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的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差异没有呈现收敛或发散规律,而是地区发展形势不断波动。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产业结构调整比经... 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一种全新战略。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的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差异没有呈现收敛或发散规律,而是地区发展形势不断波动。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产业结构调整比经济增长在统筹区域发展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区域统筹发展中,要继续突出增长极的带动作用,同时保证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协调区域关系,实行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统筹 区域差异 产业结构
下载PDF
城市形成视角下中国远郊工业区功能重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卢燕 钟顺昌 栾秋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5-103,共9页
产与城是城市空间内部最为基本的要素,两者的关联模式决定了空间组织形式。从城市形成的历史角度来看,城市的形成是为了降低'城'与'市'之间的交易成本而达成的一种联合,是面临空间功能专业化效率与空间交易成本两难冲... 产与城是城市空间内部最为基本的要素,两者的关联模式决定了空间组织形式。从城市形成的历史角度来看,城市的形成是为了降低'城'与'市'之间的交易成本而达成的一种联合,是面临空间功能专业化效率与空间交易成本两难冲突的理性选择。正在失去'特区'身份并被称为'工业村'的工业园区是拓展城市发展的潜在新空间。而'产城分离'既是当前工业园区的实体形态,也是一种工业园区病。在后开发区时代,基于空间演化规律,要逐步去功能化,推进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加强功能重塑为主要内容的空间创新,改变传统远郊工业园区空间功能'一股独大'的局面,以'多规融合''城区联系''网络社区'为重要战略推进'产城融合',实现园区的空间城市化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工业园区 远郊工业区 产城分离 产城融合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下东亚分工新格局的演变及实施方略 被引量:12
6
作者 安虎森 栾秋琳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9,共8页
地缘经济取代地缘政治是促使世界空间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因素,而这又是通过重构国际分工来发挥作用的。伴随东亚雁行分工体系的瓦解,东亚分工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次贷危机所造成的全球经济低迷使日本经济一蹶不振,而亚洲&qu... 地缘经济取代地缘政治是促使世界空间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因素,而这又是通过重构国际分工来发挥作用的。伴随东亚雁行分工体系的瓦解,东亚分工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次贷危机所造成的全球经济低迷使日本经济一蹶不振,而亚洲"四小龙"经济也面临全面衰退。另一方面,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逐渐崛起,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面对世界经济发展颓势以及美国"逆全球化"政策所导致的全球贸易失衡问题,中国审时度势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构建以中国为"雁首"、沿线国家为"雁身"的新型分工体系,以互联互通的方式,引领沿线国家实现共同发展,为东亚经济再起飞和世界经济复苏创造了有利条件。它不仅是一种新的国际分工形式的体现,更是历史赋予中国不可推卸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雁行模式 国际分工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基于“新”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栾秋琳 安虎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7-105,共9页
本文在"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进行理论探究。通过研究发现,市场规模和技术优势都会吸引企业转移,但在双边市场开放度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市场规模对企业转移起主导作用;在双边市场开放度... 本文在"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进行理论探究。通过研究发现,市场规模和技术优势都会吸引企业转移,但在双边市场开放度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市场规模对企业转移起主导作用;在双边市场开放度较高的情况下,技术优势对企业转移起主导作用。其次,当对某一地区实施单边贸易保护政策时,该地区的市场规模或技术优势对企业转移的影响将变大。因此,为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现阶段应以对外投资为主扩大沿线国家市场规模,而随着互联互通的加强,应以技术输出为主提高沿线国家技术水平。同时以降低关税和增加配额的方式,对转移的中国企业实施单边贸易保护。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地区排序为南亚、东盟、中东欧、独联体、中亚、蒙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经济学 市场规模 技术优势 中国企业“走出去” 贸易政策
原文传递
比较优势、产业转移与国际分工——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栾秋琳 安虎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5-124,共10页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新一轮的对外开放策略,其本质是与沿线国家构建新的分工关系。其中南亚、中亚和东盟是组建分工的首选区;蒙古是组建分工的备选区;而中东欧和独联体是组建分工的后备区。其次,要组建这种分工...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新一轮的对外开放策略,其本质是与沿线国家构建新的分工关系。其中南亚、中亚和东盟是组建分工的首选区;蒙古是组建分工的备选区;而中东欧和独联体是组建分工的后备区。其次,要组建这种分工体系,一方面要加大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贸易壁垒、提高市场开放度。另一方面,在与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实现无缝对接的情况下,产业转移也要遵循一定规律,即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下游产业首先转移,与上游产业关联度较低的下游产业首先转移,资本密集度较低的上游产业首先转移。本文的研究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理论基础,是对"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新版中国威胁论的有力反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垂直关联 中国威胁论 专业化分工 “一带一路”倡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