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颈内动脉系的脑淋巴管前淋巴系统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怀经 栾铭箴 +3 位作者 张宪涛 王琰壁 苏晓萍 陈连壁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3-115,T001,共4页
用向大鼠大脑皮质内注射墨汁,电镜下观察示踪物质(碳)的方法,研究了大鼠大脑的淋巴引流途径。结果发现在大脑毛细血管的魏尔啸-罗宾间隙,以及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的颅内段和颅外段的外膜中均有碳颗粒出现;颈深淋巴结因碳颗粒积... 用向大鼠大脑皮质内注射墨汁,电镜下观察示踪物质(碳)的方法,研究了大鼠大脑的淋巴引流途径。结果发现在大脑毛细血管的魏尔啸-罗宾间隙,以及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的颅内段和颅外段的外膜中均有碳颗粒出现;颈深淋巴结因碳颗粒积聚而变黑,光镜下即可见碳颗粒出现于颈深淋巴结髓窦内。上述结果表明颈内动脉系血管外膜中也存在脑的淋巴管前淋巴系统,其功能为引流大脑的淋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 前淋巴系统 颈内动脉
下载PDF
人体断层解剖学的教学体会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树伟 刘汉明 +2 位作者 李振平 张宪涛 栾铭箴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62-464,共3页
七十年代以来,超声、CT、MRI、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介入放射学及立体定向技术(γ-刀、X-刀)飞速发展并迅速普及,已成为影像学诊治的主流,而这些影像技术赖以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形态学基础是断层解剖学.... 七十年代以来,超声、CT、MRI、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介入放射学及立体定向技术(γ-刀、X-刀)飞速发展并迅速普及,已成为影像学诊治的主流,而这些影像技术赖以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形态学基础是断层解剖学.这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CT 教学
下载PDF
肝尾状叶脉管构筑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树伟 徐文香 栾铭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38-142,共5页
应用55例成人肝剥离标本及45例胎儿、新生儿肝管道铸型,研究了肝尾状叶的鞘系及静脉回流。尾状叶有两个恒定的蒂、接受左、右侧鞘系的双重供应,以左侧为主;而尾状突主要由右后叶鞘系分布。15例肝铸型标本的尾状叶左、右侧动脉形成吻合... 应用55例成人肝剥离标本及45例胎儿、新生儿肝管道铸型,研究了肝尾状叶的鞘系及静脉回流。尾状叶有两个恒定的蒂、接受左、右侧鞘系的双重供应,以左侧为主;而尾状突主要由右后叶鞘系分布。15例肝铸型标本的尾状叶左、右侧动脉形成吻合弓。尾状叶动脉供应形式可分为三种,静脉可分为三型并直接汇入下腔静脉。由于血管吻合的存在,在病理状态下,尾状叶也应是沟通门一腔静脉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肼尾状叶 肝静脉 肝动脉 解剖学
下载PDF
肝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断层标本与磁共振图像对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树伟 于台飞 +4 位作者 王新怡 刘汉明 赵斌 庞涛 栾铭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3-37,共5页
为给MR图像精确定位肝内占位性疾变提供解剖学依据,利用20例腹部连续横断层标本、41例胎肝管道铸型和30例活体正常肝MR横断图像,研究了肝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正中裂为下腔静脉左前壁至肝中静脉长轴或胆囊窝中点的连线;左... 为给MR图像精确定位肝内占位性疾变提供解剖学依据,利用20例腹部连续横断层标本、41例胎肝管道铸型和30例活体正常肝MR横断图像,研究了肝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正中裂为下腔静脉左前壁至肝中静脉长轴或胆囊窝中点的连线;左叶间裂的上部为左叶间静脉至下腔静脉左前壁的连线,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和肝圆韧带裂是其中、下部的天然标志;肝左静脉行于左段间裂内;右叶间裂为肝右静脉长轴至下腔静脉右壁的违线;门静脉左支用以区分段IVa与IVb,而门静脉右支是右以间裂的标志;背裂为下腔静脉右壁至静脉韧带裂右端或门静脉的孤形线.文内还探讨了易致错分肝段的一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段 断层解剖 NMR 成像
下载PDF
人脾血管吻合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文香 栾铭箴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用ABS铸型的方法对50例胎儿和新生儿脾内,外血管吻合进行了观察,结果:(1)脾存在较为广泛的血管吻合,共发现27例48处脾静脉属支间的吻合,31例50例处脾动脉脾支间的吻合.(2)静脉间的吻合多位于上、下极附近,叶、段间的吻合少且细弱.动脉... 用ABS铸型的方法对50例胎儿和新生儿脾内,外血管吻合进行了观察,结果:(1)脾存在较为广泛的血管吻合,共发现27例48处脾静脉属支间的吻合,31例50例处脾动脉脾支间的吻合.(2)静脉间的吻合多位于上、下极附近,叶、段间的吻合少且细弱.动脉间的吻合多位于脾门和上极附近,近半数的吻合位于叶间或段间,故在脾叶、段切除时应慎重.(3)脾外吻合多为短交通支形,弓形吻合绝大部分位于脾内,汇集形动脉吻合多存在于叶间,分流形静脉吻合多位于下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动脉 脾静脉
下载PDF
顺应现代影像学发展创建断层解剖学课程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树伟 刘汉明 +2 位作者 李振平 张宪涛 栾铭箴 《解剖科学进展》 CAS 1999年第1期90-92,共3页
70年代以来,超声(US)、CT、MRI、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介入放射学相继崛起并迅速普及,已成为影像学诊治的主流。这些影像技术赖以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形态学基础是断层解剖学,... 70年代以来,超声(US)、CT、MRI、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介入放射学相继崛起并迅速普及,已成为影像学诊治的主流。这些影像技术赖以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形态学基础是断层解剖学,因此,在医药院校内开设断层解剖学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CT 断层解剖学 医学教育
下载PDF
淋巴管阻断对大鼠睾丸生精上皮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桂香 李振中 栾铭箴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将正常成年SD大鼠双侧睾丸淋巴管阻断后,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睾丸生精上皮的组织学变化.术后2天出现生精上皮的形态改变,生精细胞排列松散,部分精子细胞脱落,聚集在管腔部位.术后6天多数曲细精管的精子细胞全部脱落.术后1... 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将正常成年SD大鼠双侧睾丸淋巴管阻断后,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睾丸生精上皮的组织学变化.术后2天出现生精上皮的形态改变,生精细胞排列松散,部分精子细胞脱落,聚集在管腔部位.术后6天多数曲细精管的精子细胞全部脱落.术后12天、24天和48天许多曲细精管上皮只含有支持细胞和精原细胞,其它生精细胞均已脱落.假手术对照组,睾丸生精上皮具有正常的形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淋巴管阻断 生精上皮
下载PDF
脾的形态及其应用解剖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宪涛 栾铭箴 王培怀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30-132,共3页
本文测量统计了己固定的正常脾200例,结果如下:脾的度量,测得均值。成人脾长9.70±2.68,宽6.89±1.28。厚3.5±1.18厘米;儿童脾长6.41±1.24,宽3.91±1.03.厚1.93±0.59cm.脾的外形受各种因素影响变化较大,按... 本文测量统计了己固定的正常脾200例,结果如下:脾的度量,测得均值。成人脾长9.70±2.68,宽6.89±1.28。厚3.5±1.18厘米;儿童脾长6.41±1.24,宽3.91±1.03.厚1.93±0.59cm.脾的外形受各种因素影响变化较大,按外形投影图分为三角形106例(53.0±3.53%)。长圆形85例(42.5±3.50%),圆形9例(4.5±1.50%),脾的切迹与分叶,前上缘切迹1个者42例(21.0±2.88%),2个者66例(33.0±3.32%)3个者47例(23.5±2.99%),4个者19例,(9.5±2.10%),无切迹者15例(7.5±1089%),后下缘无切迹者124例(62.0±3.25%)。1个者54例(27.0±3014%)。多者达3个;脾分叶者24例(12.0±2.3%),副脾在脾门处出现8个(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
下载PDF
创建断层解剖学课程的体会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树伟 李振平 +3 位作者 丁娟 刘汉明 张宪涛 栾铭箴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2年第1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断层解剖学 医学教学 课程设置 医学影像学
下载PDF
Couinaud肝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树伟 刘汉明 +4 位作者 栾铭箴 王政 高波 王宏宇 尹群生 《局解手术学杂志》 1995年第2期4-5,共2页
为给MR图像精确定位肝内占位性病变提供断面解剖学依据,利用20例腹部连续横断面标本,研究了肝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正中裂为下腔静脉中点至肝中静脉或胆囊窝中份的连线;左叶间裂的上份为下腔静脉中点至镰状韧带的连线,门静脉左支脐部和... 为给MR图像精确定位肝内占位性病变提供断面解剖学依据,利用20例腹部连续横断面标本,研究了肝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正中裂为下腔静脉中点至肝中静脉或胆囊窝中份的连线;左叶间裂的上份为下腔静脉中点至镰状韧带的连线,门静脉左支脐部和肝圆韧带裂是其中、下份的天然标志;肝左静脉位于左段间裂中;右叶间裂为下腔静脉中点至肝右静脉的连线;肝门或门静脉右支可作为右段间裂的标志;背裂为下腔静脉右缘至门静脉或静脉韧带裂右端的连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段 断面解剖 外科手术
下载PDF
Couinaud肝段在CT图像上的划分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树伟 马祥兴 +1 位作者 刘汉明 栾铭箴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6年第1期31-32,共2页
为给肝内占位性病变的CT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利用20例腹部连续横断层标本和10例活体正常肝的CT图像,研究了Couinaud肝段在CT图像上的划分。正中裂为下腔静脉左前壁至肝中静脉或胆囊的连线;左叶间裂的上部为左叶间... 为给肝内占位性病变的CT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利用20例腹部连续横断层标本和10例活体正常肝的CT图像,研究了Couinaud肝段在CT图像上的划分。正中裂为下腔静脉左前壁至肝中静脉或胆囊的连线;左叶间裂的上部为左叶间静脉至下腔静脉左前壁的连线,门静脉左支脐部和肝圆韧带裂是其中、下部的天然标志;肝左静脉行于左段间裂内;右叶间裂为肝右静脉至下腔静脉左前壁的连线;肝门或门静脉右支是右段间裂的标志;背裂为下腔静脉右缘至静脉韧带裂右端或门静脉的连线。本文还探讨了易致错分肝段的一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占位性病变 肝段 断层解剖 CT图像
下载PDF
肝尾状叶及其血管的断层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树伟 刘汉明 +3 位作者 李振平 栾铭箴 王政 王宏宇 《解剖与临床》 1996年第1期6-9,6,共5页
为给肝尾状叶疾病的影像诊断和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本文利用成人腹部连续横断层标本22例、矢状断层标本14例和冠状断层标本5例研究了肝尾状叶及其血管的断层解剖。肝尾状叶有5面,在外形上可分为固有肝尾状叶(Spigelian 叶)、腔静脉... 为给肝尾状叶疾病的影像诊断和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本文利用成人腹部连续横断层标本22例、矢状断层标本14例和冠状断层标本5例研究了肝尾状叶及其血管的断层解剖。肝尾状叶有5面,在外形上可分为固有肝尾状叶(Spigelian 叶)、腔静脉旁部和尾状突三部分。固有肝尾状叶,在横断面上,14例(63.6%)伸出腔静脉后突,11例(50%)出现孤立乳头突现象;在矢状断面上,4例(28.6%)下端出现分叉。在15例(68.2%)横断层和12例(85.7%)矢状断层标本上,可见肝尾状叶鞘系,主要出现于肝门静脉左支横部层面。在断层标本上,可见1~3支尾状叶静脉,大部分汇入下腔静脉肝后段的中、下份。粗大的肝右后下静脉分别见于10例(45.5%)横断层、4例(28.6%)矢状断层和1例冠状断层标本上。此外,文内还详细探讨了肝尾状叶在横、矢、冠状断面上的识别、毗邻及其在影像诊断和在肝切除术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尾状叶 断层标本 血管 断层解剖学 下腔静脉 影像诊断 孤立 冠状断面 后下 肝切除术
下载PDF
肝尾状叶及其血管的断层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宪涛 刘树伟 +5 位作者 刘汉明 李振平 栾铭箴 王政 王宏宇 刘萍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144-147,150,共5页
目的 :为肝尾状叶疾病的影像诊断和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利用成人腹部连续横断层标本 2 2例、矢状断层标本 14例和冠状断层标本 5例研究了肝尾状叶及其血管的断层解剖。结果 :肝尾状叶有 5面 ,在外形上可分为固有肝尾状叶 (Sp... 目的 :为肝尾状叶疾病的影像诊断和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利用成人腹部连续横断层标本 2 2例、矢状断层标本 14例和冠状断层标本 5例研究了肝尾状叶及其血管的断层解剖。结果 :肝尾状叶有 5面 ,在外形上可分为固有肝尾状叶 (Spigelian叶 )、腔静脉旁部和尾状突三部分。固有肝尾状叶 ,在横断面上 ,14例 ( 63.6% )伸出腔静脉后突 ,11例 ( 50 % )出现孤立乳头突现象 ;在矢状断面上 ,4例 ( 2 8.6% )下端出现分叉。在 15例 ( 68.2 % )横断层和 12例 ( 85.7% )矢状断层标本上 ,可见肝尾状叶鞘系 ,主要出现于肝门静脉左支横部层面。在断层标本上 ,可见 1~ 3支尾状叶静脉 ,大部分汇入下腔静脉肝后段的中、下份。粗大的肝右后下静脉分别见于 10例 ( 4 5.5% )横断层、4例 ( 2 8.6% )矢状断层和 1例冠状断层标本上。结论 :肝尾状叶依内部脉管构筑 ,应视为为一个独立肝段 (段 1) ,但在外形上又可分其为 3部 ;肝尾状叶切除术前 ,应用MRI或增强CT检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尾状叶 门静脉 肝静脉 断层解剖
下载PDF
庆大霉素促进小鼠缺血性肾脏损害的体视学分析
14
作者 张宪涛 王怀经 +3 位作者 栾铭箴 赵斌 王宏宇 尹群生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应用体视学方法,对庆大霉素促进小鼠缺血性肾脏的近曲小管及远曲小管上皮细胞进行体视学计量研究,结果发现,实验各组的近曲小管、远曲小管上皮细胞的体积密度(Vv)表面积密度(Sv)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认为近曲小管及远曲小管上皮细胞的体... 应用体视学方法,对庆大霉素促进小鼠缺血性肾脏的近曲小管及远曲小管上皮细胞进行体视学计量研究,结果发现,实验各组的近曲小管、远曲小管上皮细胞的体积密度(Vv)表面积密度(Sv)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认为近曲小管及远曲小管上皮细胞的体积和数量变化与缺血、庆大霉素毒性呈正相关,其体视学参数,可考虑为肾脏损害的诊断参考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管 庆大霉素 缺血
下载PDF
人体断层解剖学教学探析
15
作者 刘树伟 刘汉明 +2 位作者 李振平 张宪涛 栾铭箴 《局解手术学杂志》 1995年第1期35-37,共3页
人体断层解剖学(Human SectionalAnatomy)是通过切制断层的方法研究正常人体结构断面形态变化规律的科学,是70年代以来随着B超、CT和MR的崛起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解剖学分支。自它产生之日始,就与医学影像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既相互... 人体断层解剖学(Human SectionalAnatomy)是通过切制断层的方法研究正常人体结构断面形态变化规律的科学,是70年代以来随着B超、CT和MR的崛起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解剖学分支。自它产生之日始,就与医学影像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从广义上讲,B超解剖、CT解剖和MR解剖均属人体断层解剖学的研究范畴。廿年来,有关人体断层解剖的研究文献层出不穷,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进行断层解剖学教学的条件已经成熟。为适应医学影像学发展的需要,自八九年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人体断层解剖学 医学教育 教学研究
下载PDF
眼的淋巴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怀经 弭波 栾铭箴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41-445,共5页
传统的解剖学观点认为,眼的淋巴引流只存在于眼睑和结合膜,而至今尚未证实眼球存在固有的淋巴管。因此,对于眼的淋巴引流,及其对眼的正常生理功能意义的研究,一直进展缓慢;甚至在有关眼的免疫机制和眼的组织液循环的研究中,也很少涉及。... 传统的解剖学观点认为,眼的淋巴引流只存在于眼睑和结合膜,而至今尚未证实眼球存在固有的淋巴管。因此,对于眼的淋巴引流,及其对眼的正常生理功能意义的研究,一直进展缓慢;甚至在有关眼的免疫机制和眼的组织液循环的研究中,也很少涉及。Foldi等对眼的淋巴引流的传统学说进行了修正。他们在动物实验中,通过阻断颈部淋巴管,引起头部器官的淋巴滞留,产生了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谓之“淋巴滞留性脑病综合征”和“淋巴滞留性眼病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睛 淋巴管 眼睑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引流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怀经 张宪涛 栾铭箴 《解剖科学进展》 CAS 1995年第4期338-342,共5页
至今尚未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发现淋巴管,但实验证实中枢神经系统内同样存在淋巴引流。就脑而言,其引流途径为位于脑血管外膜中的淋巴管前淋巴系统和位于脑、脊神经根周围的神经周围淋巴管。阻断脑淋巴引流的途径,将引起脑形态结构和功... 至今尚未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发现淋巴管,但实验证实中枢神经系统内同样存在淋巴引流。就脑而言,其引流途径为位于脑血管外膜中的淋巴管前淋巴系统和位于脑、脊神经根周围的神经周围淋巴管。阻断脑淋巴引流的途径,将引起脑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证明脑淋巴引流对脑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引流 淋巴管 内皮细胞 淋巴系统
下载PDF
胎、婴儿脾的外形与脾叶动脉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苑寿泽 栾铭箴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94-497,共4页
观察研究了79例胎、婴儿的脾.在描记脾外形的基础上,求出以脾的最大投影面积与其重量的回归方程;记录分析了脾切迹、裂及其与脾内叶、段动脉分布的关系;在31例胎儿脾透明标本上分离了上、下叶和极段,测算结果主要有:上叶大于下叶者占58.... 观察研究了79例胎、婴儿的脾.在描记脾外形的基础上,求出以脾的最大投影面积与其重量的回归方程;记录分析了脾切迹、裂及其与脾内叶、段动脉分布的关系;在31例胎儿脾透明标本上分离了上、下叶和极段,测算结果主要有:上叶大于下叶者占58.1%,而上叶小于或等于下叶者分别占25.8%和16%,极段一般小于脾大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叶动脉
下载PDF
正常Wistar大鼠脾器官内结构组分相关性的体视学研究
19
作者 赵斌 栾铭箴 +1 位作者 张宪涛 王怀经 《解剖学研究》 CAS 1992年第1期34-36,共3页
本文对12只正常成年Wistar大鼠碑器官内组分间的关系,进行了体视学参数的定量探讨。首次定量地阐明脾中动脉周围淋巴鞘的体积密度、脾小体的体积密度、白髓的体积密度、缘带的体积密度、白髓和缘带的体积密度与脾内中央动脉的长度密度... 本文对12只正常成年Wistar大鼠碑器官内组分间的关系,进行了体视学参数的定量探讨。首次定量地阐明脾中动脉周围淋巴鞘的体积密度、脾小体的体积密度、白髓的体积密度、缘带的体积密度、白髓和缘带的体积密度与脾内中央动脉的长度密度均无相关(P>0.25)。白髓的体积密度与缘带的体积密度无相关(P>0.05)。小梁和被膜的体积密度与红髓的体积密度无相关(P>0.10)。这提示脾由功能上相互独立的几个组分构成,为脾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定量形态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体视学 器官内结构
下载PDF
正常Wistar大鼠脾器官内结构个体差异的体视学研究
20
作者 赵斌 栾铭箴 +1 位作者 张宪涛 王怀经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92年第2期99-101,共3页
本文首先采用体视学方法,取得了12只正常成年Wistar大鼠脾器官内结构的定量参数。然后对脾组织结构的个体差异进行了定量探讨。结果表明8个参数[白髓,动脉周围淋巴鞘,脾小体,缘带,白髓和缘带,支持结构,红髓等7种成份在脾中的体积密度。... 本文首先采用体视学方法,取得了12只正常成年Wistar大鼠脾器官内结构的定量参数。然后对脾组织结构的个体差异进行了定量探讨。结果表明8个参数[白髓,动脉周围淋巴鞘,脾小体,缘带,白髓和缘带,支持结构,红髓等7种成份在脾中的体积密度。中央动脉在脾中的长度密度]均有显著个体差异(P<0.005)。从而首次用定量方法证明了脾器官内结构存有显著个体差异。提示脾实验形态学研究中对照组的设置要严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 结构 体视学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