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MT1在不同年龄组人群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朝东 桂万里 张恒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55-1059,共5页
目的:检测不同年龄组非曝光部位表皮组织的角质形成细胞中DNA甲基化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DNMT1在人表皮年龄衰老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40例手术患者非曝光部位的表皮标本,根据... 目的:检测不同年龄组非曝光部位表皮组织的角质形成细胞中DNA甲基化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DNMT1在人表皮年龄衰老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40例手术患者非曝光部位的表皮标本,根据年龄分为4组:儿童组(0~14岁)、青年组(15~39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岁及以上),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每例表皮组织中DNMT1蛋白和DNMT1 m RNA表达量,分析不同年龄组之间DNMT1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DNMT1主要表达于各组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核内,角质形成细胞DNMT1蛋白及m RNA表达依次在儿童组、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中呈下降趋势。儿童组、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角质形成细胞DNMT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7%、69.4%、51.1%、12.3%,表达率得分分别为:23.10分、19.30分、14.40分和3.80分,采用LSD检验法对4组间进行两两比较,表明角质形成细胞DNMT1阳性表达率随年龄的增长呈递减趋势(均P〈0.05)。DNMT1 m RNA相对表达量为1.347、0.817、0.567和0.202,DNMT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1.102、0.494、0.320和0.088,统计学分析DNMT1随着年龄的增长表达量降低(两两对比,均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DNMT1的表达水平下降,推测人表皮衰老可能与DNMT1的表达下调有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MT1 表皮衰老 角质形成细胞 甲基化
下载PDF
从作业改变学生学习教学的态度
2
作者 桂万里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4年第13期81-82,共2页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老师每天教学的必备环节,也是学生每天面对的任务。但是小学作业的繁多,中学作业的复杂让许多学生在每天的任务面前抬不起头,久而久之,对学习从一开始的有兴趣慢慢变为敷衍,最后是抵触。如何改变传统的作业布置...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老师每天教学的必备环节,也是学生每天面对的任务。但是小学作业的繁多,中学作业的复杂让许多学生在每天的任务面前抬不起头,久而久之,对学习从一开始的有兴趣慢慢变为敷衍,最后是抵触。如何改变传统的作业布置和批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值得我们教育者所要深刻探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态度 分类作业 批改方式 批改记录
下载PDF
皮肤牵张器在瘢痕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1
3
作者 桂万里 杨娥 张恒术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9-144,共6页
目的探讨皮肤牵张器在瘢痕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观察其不同牵拉速度在不同部位瘢痕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2014年1月—2015年6月,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104例瘢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mm/d组和4 mm/d组,每组52例。入院... 目的探讨皮肤牵张器在瘢痕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观察其不同牵拉速度在不同部位瘢痕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2014年1月—2015年6月,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104例瘢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mm/d组和4 mm/d组,每组52例。入院后针对2组患者面颈部、躯干及四肢瘢痕,粘贴皮肤牵张器,使粘贴板内缘紧贴于瘢痕长轴方向外缘,2 mm/d组和4 mm/d组分别以2 mm/d、4 mm/d的速度向瘢痕中轴线牵拉皮肤。牵拉时间为瘢痕宽度除以速度。牵拉结束后行瘢痕切除术,术后即刻再次粘贴皮肤牵张器,使粘贴板内缘紧贴于切口长轴方向外缘,拆线时拆除。术前和术后1年,运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对患者瘢痕进行评分,运用患者和观察者瘢痕评价量表(POSAS)对患者瘢痕进行患者瘢痕评价量表(PSAS)评分、观察者瘢痕评价量表(OSAS)评分、患者总体评分及观察者总体评分。对数据行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及配对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 结果(1)2组患者术前瘢痕总体各项评分相近(t值为-1.384~0.622,P值均大于0.05),均显著高于术后1年(t值为11.085~24.835,P值均小于0.01)。2组患者术前面颈部、躯干及四肢瘢痕各项评分相近(Z值为-1.651~-0.035,t值为-1.549~0.219,P值均大于0.05),均显著高于术后1年(Z值为-2.992~-2.555,t值为8.739~19.076,P值均小于0.01)。(2)2 mm/d组患者术后1年瘢痕总体各项评分均低于4 mm/d组(t值为-2.583~-2.018,P值均小于0.05)。2 mm/d组患者术后1年面颈部及躯干瘢痕PSAS评分低于4 mm/d组(Z值分别为-2.385、-2.198,P值均小于0.05),2组患者术后1年面颈部及躯干瘢痕其余各项评分相近(Z值为-1.841~-0.363,P值均大于0.05)。2 mm/d组患者术后1年四肢瘢痕VSS评分、PSAS评分、OSAS评分、患者总体评分、观察者总体评分分别为(4.6±0.8)、(28±4)、(28±4)、(4.7±0.7)、(4.8±1.4)分,均低于4 mm/d组的(5.2±0.8)、(32±4)、(31±6)、(5.5±1.2)、(5.5±1.0)分(t值为-3.712~-2.105,P〈0.05或P〈0.01)。 结论皮肤牵张器的瘢痕治疗效果良好,以2 mm/d的速度牵拉治疗四肢瘢痕效果较4 mm/d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四肢 皮肤牵张器 温哥华瘢痕量表 患者和观察者瘢痕评价量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