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国民俗学史上的“礼俗互动” 被引量:1
1
作者 包汉毅 桂书杰 《文化遗产》 CSSCI 2021年第5期100-107,共8页
自18世纪末至“二战”结束,德国在一个半世纪内遭受了数次社会政治巨变,与此相应地,其礼俗互动(观)也先后经历了“礼失求诸野”“俗学于礼”“俗生于礼”与“礼缺造诸野”四个主要发展阶段。通过对这段历史的梳理与分析,可以发现:首先,... 自18世纪末至“二战”结束,德国在一个半世纪内遭受了数次社会政治巨变,与此相应地,其礼俗互动(观)也先后经历了“礼失求诸野”“俗学于礼”“俗生于礼”与“礼缺造诸野”四个主要发展阶段。通过对这段历史的梳理与分析,可以发现:首先,礼俗互动(观)以及民俗学是有政治性面向的,与社会政治背景相适应。其次,重俗轻礼或者为社会政治秩序动荡之时,或者为极权统治之时,而重礼轻俗多为秩序相对稳定之时。再次,无论重俗还是重礼,都要为礼俗起源找到一个合理解释;重俗之时,一般将其归结为民族共性,而重礼之时,往往将其解释为上层精英的创造力。最后,礼俗互动观总是立足于实证主义,再加以理性思辨;但由于其政治性面向,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人为加工,乃至偏向于功能主义、甚或工具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俗互动 德国 礼失求诸野 俗学于礼 俗生于礼 礼缺造诸野
下载PDF
《庄子》在德语国家的译介研究
2
作者 庞娜娜 桂书杰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61,190,共10页
自1830年海因里希·库尔茨首次研究庄子以来,《庄子》在德语国家的译介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经历了19世纪的小范围选译、20世纪上半叶的节译和20世纪下半叶不断深化的全译三个阶段,整体呈现出日渐深入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汉学、哲... 自1830年海因里希·库尔茨首次研究庄子以来,《庄子》在德语国家的译介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经历了19世纪的小范围选译、20世纪上半叶的节译和20世纪下半叶不断深化的全译三个阶段,整体呈现出日渐深入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汉学、哲学、宗教等领域的译者纷纷投身于《庄子》的译介工作,先后出现了马丁·布伯、卫礼贤、顾彬和卡里克等优秀译者,其《庄子》译本不仅成为德语读者了解中国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重要切入点,也为中德文学、哲学的呼应式对话创造了重要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译介 探因 德语国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