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德国民俗学史上的“礼俗互动”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包汉毅
桂书杰
-
机构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文化遗产》
CSSCI
2021年第5期100-107,共8页
-
文摘
自18世纪末至“二战”结束,德国在一个半世纪内遭受了数次社会政治巨变,与此相应地,其礼俗互动(观)也先后经历了“礼失求诸野”“俗学于礼”“俗生于礼”与“礼缺造诸野”四个主要发展阶段。通过对这段历史的梳理与分析,可以发现:首先,礼俗互动(观)以及民俗学是有政治性面向的,与社会政治背景相适应。其次,重俗轻礼或者为社会政治秩序动荡之时,或者为极权统治之时,而重礼轻俗多为秩序相对稳定之时。再次,无论重俗还是重礼,都要为礼俗起源找到一个合理解释;重俗之时,一般将其归结为民族共性,而重礼之时,往往将其解释为上层精英的创造力。最后,礼俗互动观总是立足于实证主义,再加以理性思辨;但由于其政治性面向,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人为加工,乃至偏向于功能主义、甚或工具主义。
-
关键词
礼俗互动
德国
礼失求诸野
俗学于礼
俗生于礼
礼缺造诸野
-
分类号
K890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庄子》在德语国家的译介研究
- 2
-
-
作者
庞娜娜
桂书杰
-
机构
山东大学
-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61,190,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字人文视域下的《诗经》德译与传播研究(1747-2019)”(项目编号:20CWW003)
山东大学自由探索项目“数字人文视阈下《庄子》在德语国家的译介与传播研究(1830-2019)”(项目编号:IFWF2031)的研究成果。
-
文摘
自1830年海因里希·库尔茨首次研究庄子以来,《庄子》在德语国家的译介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经历了19世纪的小范围选译、20世纪上半叶的节译和20世纪下半叶不断深化的全译三个阶段,整体呈现出日渐深入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汉学、哲学、宗教等领域的译者纷纷投身于《庄子》的译介工作,先后出现了马丁·布伯、卫礼贤、顾彬和卡里克等优秀译者,其《庄子》译本不仅成为德语读者了解中国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重要切入点,也为中德文学、哲学的呼应式对话创造了重要媒介。
-
关键词
《庄子》
译介
探因
德语国家
-
Keywords
Zhuangzi
translation
research
Germany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