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入路和直接前方入路的安全性及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丁泓浩 谢晓亮 桂云金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2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入路和直接前方入路的安全性及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每组各20例,其中1组实施直接前方入路为前方组,另1组实施外侧入路为外侧组。比较...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入路和直接前方入路的安全性及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每组各20例,其中1组实施直接前方入路为前方组,另1组实施外侧入路为外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不同时间段的静息、被动屈髋15°时疼痛评分、肢血流速度及髋关节功能。结果前方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后首次下床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外侧组,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则低于外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外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静息、被动屈髋15°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后不同的时间段下,前方组评分明显低于外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下肢血流速度、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后不同的时间段下,前方组下肢血流速度明显快于外侧组,而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外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实施外侧入路和直接前方入路均可以较好地完成手术,而直接前方入路可以较好地缩短患者手术切口长度,缩短术后首次下床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轻术后静息、被动屈髋15°时疼痛,增加术后的下肢血流速度,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外侧入路 直接前方入路 安全性 术后恢复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与单排固定治疗中型肩袖撕裂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丁泓浩 谢晓亮 桂云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0期49-52,共4页
目的比较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与单排固定治疗中型肩袖撕裂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水电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中型肩袖撕裂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接受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双排组,接... 目的比较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与单排固定治疗中型肩袖撕裂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水电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中型肩袖撕裂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接受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双排组,接受肩关节镜下单排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单排组。比较两组的肩关节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再撕裂发生率与治疗满意度。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的肩关节活动度均大于术前,且双排组大于单排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Fugl-Meyer量表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术前,且双排组高于单排组(P<0.05)。双排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再撕裂发生率均低于单排组(P<0.05)。双排组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单排组(P<0.05)。结论对于中型肩袖撕裂患者的治疗,以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治疗与单排固定治疗均可获得不错的效果,但前者会更明显地增大肩关节活动度,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尤其减少了术后肩关节再撕裂的发生,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型肩袖撕裂 肩关节镜 双排缝合桥固定 单排固定 肩关节活动度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实景式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临床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琦 李晓红 +2 位作者 曲艳 桂云金 易力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0年第5期90-91,共2页
目的:利用邓迪教育环境量表评价实景式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可行性。方法:本科见习学生分为三组不同教学模式,并在课后对教育环境进行评价。结果:总体教育环境相同情况下,实景式教学具有以学生为中心、深入浅... 目的:利用邓迪教育环境量表评价实景式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可行性。方法:本科见习学生分为三组不同教学模式,并在课后对教育环境进行评价。结果:总体教育环境相同情况下,实景式教学具有以学生为中心、深入浅出、记忆牢固等优点。结论:实景式教学方式在临床见习阶段讲授与临床关系紧密科目具有明显优点,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迪教育环境量表 实景式教学 医学本科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