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二、三叠系界线岩石地层的次生磁化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育燕 朱宗敏 +4 位作者 袁爱华 邓胜徽 刘本培 桂仁菊 郑宏瑞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7-442,共6页
在太原西山剖面自上石盒子组 1段至刘家沟组底部采集定向标本 131个 ,在宁武孙家沟剖面自石千峰组至刘家沟组采集定向标本 5 8个 ,进行了古地磁学研究。逐步地层展平校正表明 ,两剖面所获得的剩磁分别为校正系数等于 0 .5和 0 .6时的次... 在太原西山剖面自上石盒子组 1段至刘家沟组底部采集定向标本 131个 ,在宁武孙家沟剖面自石千峰组至刘家沟组采集定向标本 5 8个 ,进行了古地磁学研究。逐步地层展平校正表明 ,两剖面所获得的剩磁分别为校正系数等于 0 .5和 0 .6时的次生磁化。经与公认的华北陆块古地磁学数据对比 ,前者剩磁的产生时间应为晚三叠世 ,而后者的产生时间则应为白垩纪。岩石地层次生磁化的构造地质学意义为 :晚三叠世 ,山西断块成为统一中国大陆的一部分 ;白垩纪 ,太原地区以隆升为主 ,宁武地区在隆升的同时发生岩层变形 ;新生代 ,山西断块在隆升的同时 ,中部产生断陷 ,但岩层变形不明显 ;宁武地区明显的盖层褶皱大体形成于白垩纪 ,而山西现今的地貌高度则至少来自于印支以及燕山两期构造活动的长期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磁学 次生磁化 逐步地层展平校正 太原 宁武
下载PDF
太原西山上二叠统陆相地层的磁组构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育燕 朱宗敏 +4 位作者 林文姣 邓胜徽 刘本培 桂仁菊 郑宏瑞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4-137,共4页
对太原西山剖面上石盒子组 1段至孙家沟组的 111块定向标本所进行的磁组构学研究表明 ,其磁化率各向异性参数的主体特征为 :磁化率介于 2 0 0— 35 0 ( 10 - 6 SI)之间 ;各向异性度≥ 1.0 3,各向异性明显 ;压扁率 >1,磁化率各向异性... 对太原西山剖面上石盒子组 1段至孙家沟组的 111块定向标本所进行的磁组构学研究表明 ,其磁化率各向异性参数的主体特征为 :磁化率介于 2 0 0— 35 0 ( 10 - 6 SI)之间 ;各向异性度≥ 1.0 3,各向异性明显 ;压扁率 >1,磁化率各向异性数值椭球呈弱压扁型 ;磁面理度 >磁线理度 ,磁面理发育 ;磁面理倾角∠ 2 4°,倾向多变 ,但沿纵向具向南趋势 ;磁面理置信角∠ 2 5°。上述磁化率各向异性参数的沉积地层学意义为 :自上石盒子组 1段至孙家沟组 ,沉积相为水流方向自由迂回摆动的曲流河相 ,沉积环境为地势平坦的冲积平原 ;孙家沟组成岩之末 ,地形略呈北高南低之势 ,当时最近的海岸线位于太原之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组构学 上石盒子组 孙家沟组 二叠系 太原市 山西 陆相地层 沉积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