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膜外分娩镇痛复合右美托咪定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桂强军 陈晓玲 +3 位作者 秦何静 曹香华 蔡米丽 徐斌彬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75-1080,共6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对自然分娩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妇产科自然分娩产妇70例,产妇年龄22~36岁,单胎、头位、足月妊娠,ASA I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对自然分娩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妇产科自然分娩产妇70例,产妇年龄22~36岁,单胎、头位、足月妊娠,ASA I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实施硬膜外镇痛静脉复合生理盐水泵注(C组),试验组产妇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静脉复合右美托咪定泵注(D组)。随访产妇产后1周、6周和12周抑郁程度评分。分别在产后12 h、48 h采集产妇空腹静脉血,测量两组产妇血清催乳素水平;记录两组产妇镇痛前(T1)、镇痛后10 min(T2)、镇痛后30 min(T3)及分娩后12 h(T4)、24 h(T5)五个时间点血流动力学(HR、MAP)水平,VAS评分以及Ramsay评分情况;记录两组产妇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产妇产后1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明显降低;D组产妇产后12 h和48 h催乳素浓度明显升高;T2、T3、T4时VAS评分明显降低,T3时Ramsay评分明显升高,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可减轻自然分娩产妇产后早期的抑郁程度,促进早期催乳素分泌,同时提供安全有效的辅助镇痛镇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自然分娩 分娩镇痛 产后抑郁 催乳素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刘文贵 桂强军 +4 位作者 李剑文 任永祥 喻珍妮 李雪萍 郭耀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2期17-20,共4页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 60例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各20例。A组采用全身麻醉,B组采用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C组采用右美...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 60例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各20例。A组采用全身麻醉,B组采用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C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三组患者各时间段[拔管后即刻(T1)及术后6 h(T2)、12 h(T3)、24 h(T4)、36 h(T5)、48 h(T6)]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术后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结果 T2、T3、T4,B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C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1.5±0.7)d、首次排便时间(2.7±0.9)d和住院时间(7.6±0.4)d均短于A组的(2.9±0.6)、(4.2±0.6)、(10.2±0.6)d和B组的(2.2±0.6)、(3.7±0.7)、(9.3±0.7)d,舒芬太尼使用剂量(81.5±3.1)μg明显少于A组的(122.7±6.2)μg和B组的(101.8±5.2)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C组患者IL-6(36.7±1.6)ng/L、CRP(8.1±0.9)mg/L明显低于A组的(65.2±2.2)ng/L、(18.0±0.7)mg/L和B组的(51.3±1.8)ng/L、(14.1±0.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明显低于A组的30.0%和B组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快速康复外科中应用,可改善术后镇痛效果,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BIS靶控下麻醉对小儿腹腔镜术后苏醒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桂强军 徐国勇 +1 位作者 刘孝国 邱灿金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第10期1266-1270,共5页
目的探究气管插管脑电双频指数(BIS)靶控下静脉麻醉对腹腔镜手术小儿苏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武警浙江省总队嘉兴医院就诊并接受腹腔镜手术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 目的探究气管插管脑电双频指数(BIS)靶控下静脉麻醉对腹腔镜手术小儿苏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武警浙江省总队嘉兴医院就诊并接受腹腔镜手术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9例患儿采用不插管丙泊酚静脉注射麻醉,试验组39例患儿采用气管插管BIS靶控丙泊酚静脉麻醉。记录比较两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术后在PA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0.4±5.3)min vs.(36.2±10.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66,P<0.05);试验组患儿拔管、苏醒即刻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PAED)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053、9.893,均P<0.05),其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偏低(7.69%vs. 4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08,P<0.05);两组患儿麻醉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有所降低,但T1、T2、T3时,对照组患儿HR、SBP、DBP较试验组明显降低(HR:t值分别为2.422、3.328、2.016;SBP:t值分别为4.172、3.278、3.136;DBP:t值分别为2.866、2.238、2.271;均P<0.05)。结论气管插管BIS靶控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确切,能有效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促进患儿术后苏醒,同时有效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脑电双频指数靶控静脉麻醉 腹腔镜 小儿复苏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早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41
4
作者 桂强军 李剑文 刘文贵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激反应及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年龄45~65岁,ASAⅠ级或Ⅱ级)分为两组,每组40例:罗哌卡因组(A组)和罗哌卡...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应激反应及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年龄45~65岁,ASAⅠ级或Ⅱ级)分为两组,每组40例:罗哌卡因组(A组)和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B组)。所有患者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行双侧TAP阻滞。A组患者每侧药液配方为0.25%罗哌卡因20 mL,B组患者每侧注入20 mL 0.25%罗哌卡因复合0.5 g/kg右美托咪定。实时监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等生命体征,并记录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的用量、术后2 h及术后24 h的VAS疼痛评分和术后首次补救镇痛的时间,检测神经阻滞前(T_(1))和手术结束即刻(T_(2))及术后24 h(T_(3))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评估术后24 h患者的40项恢复质量(QoR-40)评分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少于A组(P<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术后2 h、术后24 h的VAS疼痛评分降低,术后首次补救镇痛时间延长(P<0.05)。T_(2)和T_(3)时刻B组患者的NE、Cor及IL-6的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术后24 h的QoR-40评分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横肌平面阻滞可减少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减轻术后疼痛和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加快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腔镜 子宫肌瘤 应激反应 早期康复
下载PDF
不同呼吸参数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5
作者 桂强军 《浙江创伤外科》 2015年第4期819-821,共3页
目的研究3种不同呼吸参数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单肺通气全身麻醉下行胸科手术的ASAⅠ-Ⅲ级患者60例,根据3种不同呼吸参数设置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B、C组3组,麻醉诱导前(T0)、OLV前(T1)、OLV后即刻(T2)、... 目的研究3种不同呼吸参数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单肺通气全身麻醉下行胸科手术的ASAⅠ-Ⅲ级患者60例,根据3种不同呼吸参数设置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B、C组3组,麻醉诱导前(T0)、OLV前(T1)、OLV后即刻(T2)、OLV后15分钟(T3)、OLV结束即刻(T4)、手术结束(T5)等的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分别于术后12、24和48小时3个时间点评估术后谵妄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3组T3、T4时点的PETCO2、Pa CO2显著增高(P〈0.05),而B、C两组在T3、T4时点的PETCO2、PaCO2低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效果最显著(P〈0.05)。B、C两组患者的术后2天POD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而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P〉0.05)。结论单肺通气期间,VT=6ml/kg,RR=15次/分,I:E=1:1.5的呼吸参数设置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POD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参数 胸腔镜 胸科 术后谵妄
下载PDF
吗啡、右美托咪定及地塞米松对罗哌卡因锁骨上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翁振声 桂强军 李雪萍 《智慧健康》 2022年第20期67-70,共4页
目的观察吗啡、右美托咪定及地塞米松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路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行肱骨骨折手术治疗的135例患者随机分为吗啡组、右美托咪定组、地塞米松组3组,每组45例。3组分别在30mL+0.33%罗哌卡因中加入2mg吗啡、25... 目的观察吗啡、右美托咪定及地塞米松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路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行肱骨骨折手术治疗的135例患者随机分为吗啡组、右美托咪定组、地塞米松组3组,每组45例。3组分别在30mL+0.33%罗哌卡因中加入2mg吗啡、25μg右美托咪定及10mg地塞米松进行麻醉。比较3组神经阻滞镇痛持续时间、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镇痛持续时间上,吗啡组(14.38±3.16)h在3组中最长(P<0.05),而右美托咪定组(11.16±3.04)h与地塞米松组(12.04±2.37)h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方面,右美托咪定组最快而吗啡组最慢(均P<0.05)。3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2.2%及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啡作为罗哌卡因佐剂可明显延长臂丛神经阻滞作用时间,而右美托咪定则可明显缩短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且两者均不增加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 吗啡 右美托咪定 地塞米松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手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7
作者 陈晓玲 桂强军 陈传亮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27期152-153,共2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手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儿52例做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办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26例,对常规组患儿...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手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儿52例做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办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26例,对常规组患儿采取单纯七氟醚全身麻醉的方案,对试验组患儿采取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全身麻醉的麻醉方案。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拔喉罩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术后1、2、4、8、12、24hVAS疼痛评分。结果(1)试验组患儿术后拔喉罩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2)试验组患儿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3)术后1-8h各时间段试验组患儿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h和24h两组患儿VAS疼痛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小儿手外科手术过程中采取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七氟醚麻醉的方案可以缩短患儿术后拔喉罩时间,而且安全性良好,临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 七氟醚 小儿手外科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对全身麻醉手术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8
作者 桂强军 李剑文 刘文贵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9期17-18,共2页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通气应用于行全身麻醉手术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防肺部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10月拟择期于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78例合并COP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39例,两组...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通气应用于行全身麻醉手术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防肺部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10月拟择期于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78例合并COP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39例,两组均常规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其中对照组常规通气,研究组则应用肺保护性通气,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术后7d,研究组的PEFR、FEV1/FVC、FVC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肺部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与对照组17.95%的发生率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合并COPD患者在全身麻醉中应用肺保护性通气,有助于改善术后肺功能,减少肺部感染等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保护性通气 全身麻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