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沙地沙漠化过程中单叶蔓荆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魏宗贤 周赛霞 +3 位作者 彭焱松 桂忠明 牛艳丽 詹选怀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0-626,共7页
在鄱阳湖沙地不同沙化程度区开展单叶蔓荆群落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变化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沙漠化程度的增加,多年生草本和灌木逐渐减少,物种多样性减少,至重度沙化时,沙地植被明显退化,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和不均匀;在不同程度沙化区和植... 在鄱阳湖沙地不同沙化程度区开展单叶蔓荆群落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变化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沙漠化程度的增加,多年生草本和灌木逐渐减少,物种多样性减少,至重度沙化时,沙地植被明显退化,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和不均匀;在不同程度沙化区和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结构具有递进性和渐变性;在沙山治理过程中,可进行单叶蔓荆和禾本科植物配植,以达到沙地植被恢复重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 单叶蔓荆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庐山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詹选怀 彭焱松 桂忠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5-619,共5页
庐山共有蕨类植物39科87属247种(含变种、变型),其区系带有热带和温带双重性。其中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和铁角蕨科属种优势明显,共有38属160种,分别占总属数的43.7%和种数的64.8%,代表了该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的一个重... 庐山共有蕨类植物39科87属247种(含变种、变型),其区系带有热带和温带双重性。其中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和铁角蕨科属种优势明显,共有38属160种,分别占总属数的43.7%和种数的64.8%,代表了该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的一个重要特征。该区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相互交错,其中热带性属占总属数的64.2%,温带性属占总属数的35.8%。东亚成分在该区系占有绝对优势,共有14属,占总属数的20.9%,中国特有属缺乏,特有种丰富,表明成分具有多样性并具有热带亲缘性,是亚热带向北温带的过渡地区。该区与井冈山、武夷山关系密切,与鼎湖山、秦岭和横断山关系疏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系特征 蕨类植物 庐山 江西省
下载PDF
虎舌红迁地保护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詹选怀 桂忠明 +1 位作者 陈春泉 张向东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5年第1期65-67,共3页
虎舌红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观赏植物。本文探讨了虎舌红的繁殖技术,从根本上解决虎舌红的迁地保育问题。规模化繁殖以种子繁殖为主,但这样繁殖的周期较长,而且观赏性有所降低;扦插繁殖成活率低,观赏价值最高;组培繁殖的技术还需深入研究。
关键词 虎舌红 迁地保护 观赏植物 种子繁殖 扦插繁殖 组织培养
下载PDF
庐山地区观赏蕨类的引种及其繁殖 被引量:4
4
作者 詹选怀 桂忠明 +1 位作者 徐雪峰 周赛霞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6年第1期61-63,65,共4页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共有蕨类植物39科87属248种,其中具有观赏价值的种类达102种。讨论了庐山地区观赏蕨类植物的引种情况,共有24科40属59种,其中绝大部分种类生长良好,对其中大部分种类进行了繁殖技术的研究,为进一步利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观赏蕨类植物 引种 繁殖技术
下载PDF
江西省种子植物3种新记录 被引量:6
5
作者 彭焱松 詹选怀 +4 位作者 周赛霞 张丽 阮仕兴 梁同军 桂忠明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8年第3期266-268,共3页
报道江西省种子植物3个新记录种(变种),即大别五针松Pinus fenzeliana Hand.-Mazz. var. dabeshanensis(C.Y.ChengetY.W.Law)L.K.FuetNanLi、浙江凤仙花ImpatienschekiangensisY.L.Chen和浙江金线兰Anoectochilus zhejiangensis Z. Wei ... 报道江西省种子植物3个新记录种(变种),即大别五针松Pinus fenzeliana Hand.-Mazz. var. dabeshanensis(C.Y.ChengetY.W.Law)L.K.FuetNanLi、浙江凤仙花ImpatienschekiangensisY.L.Chen和浙江金线兰Anoectochilus zhejiangensis Z. Wei et Y. B. Chang。它们均发现于幕阜山脉中段江西省修水县和武宁县境内。文中简述各新记录种的区系地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幕阜山脉 植物区系 新记录
下载PDF
庐山蕨类植物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詹选怀 桂忠明 +2 位作者 彭焱松 魏宗贤 徐雪峰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8年第1期24-27,共4页
庐山共有蕨类植物39科87属247种(含变种),其中药用蕨类植物36科62属121种,观赏蕨类大约102种,土壤指示蕨类植物11科15属25种。区系地理成分复杂,表明成分具有多样性并有热带亲缘性,是亚热带向北温带的过渡地区,是联系中国-日本的桥梁,... 庐山共有蕨类植物39科87属247种(含变种),其中药用蕨类植物36科62属121种,观赏蕨类大约102种,土壤指示蕨类植物11科15属25种。区系地理成分复杂,表明成分具有多样性并有热带亲缘性,是亚热带向北温带的过渡地区,是联系中国-日本的桥梁,可能该地区是东亚成分分布中心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资源 区系成分
下载PDF
庐山香果树毛竹混交林空间格局研究
7
作者 彭焱松 张晓波 +2 位作者 桂忠明 杜娟 周赛霞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2-507,共6页
为了解庐山毛竹入侵对香果树的影响,采用Ripley’sK(t)函数分析香果树毛竹混交林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联关系。结果表明:香果树幼树在较小的尺度上呈聚集分布,较大尺度上随机分布直至均匀分布;香果树成年树在较小的尺度上呈随机分布... 为了解庐山毛竹入侵对香果树的影响,采用Ripley’sK(t)函数分析香果树毛竹混交林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联关系。结果表明:香果树幼树在较小的尺度上呈聚集分布,较大尺度上随机分布直至均匀分布;香果树成年树在较小的尺度上呈随机分布,较大尺度上聚集分布;毛竹在所有的研究尺度上为显著聚集分布,且随着尺度的增大,聚集强度增加。毛竹与香果树幼树在较小的尺度上没有明显关联性,在较大的尺度上呈显著负相关;毛竹与香果树成年树在一系列尺度上均表现为显著负相关。根据空间关联性分析结果,应从幼龄起对生长有香果树的森林群落进行必要的管理,伐除毛竹及一些影响较大的其它乔木树种,挖除地下竹鞭,为香果树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进而恢复其种群的天然合理配置。否则,香果树这一珍贵的植物资源在庐山将有灭绝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入侵 空间格局 香果树 庐山
下载PDF
电化教育之昨天、今天和明天——试论中国21世纪视听教育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段渭军 桂忠明 《医学视听教育》 1996年第1期10-13,共4页
教育就其基本内涵始终存在四大要素,即:主体—教与学;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这四大要素是教育基本内涵,任何时候、任何形式都不能离开,而本文只就教育手段角度来论述21世纪视听教育(电化教育)的展望。其理由是,因为我国视听教育... 教育就其基本内涵始终存在四大要素,即:主体—教与学;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这四大要素是教育基本内涵,任何时候、任何形式都不能离开,而本文只就教育手段角度来论述21世纪视听教育(电化教育)的展望。其理由是,因为我国视听教育(电化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教学 电化教育 视听教育 中国
下载PDF
多媒体教学与多功能教学仪
9
作者 桂忠明 段渭军 +1 位作者 黄传清 叶琳 《医学视听教育》 1994年第1期13-16,共4页
多媒体教学是视听教育深入教学,深入学科,深入课堂的重要形式和举措。西北工业大学为此专门成立了课题研究组,进行了长达10年的开创性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经验和成果。多功能教学仪.就是其成果中最突出的代表之一。它辫决了多媒体教... 多媒体教学是视听教育深入教学,深入学科,深入课堂的重要形式和举措。西北工业大学为此专门成立了课题研究组,进行了长达10年的开创性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经验和成果。多功能教学仪.就是其成果中最突出的代表之一。它辫决了多媒体教学中,幻打,投影,电视教材插播及计算机课件演示等视听媒体,方便、可靠、有效地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关键技术。受到航空航天部、陕西省教委及有关专家的重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多功能教学仪 现状 设计要求
全文增补中
诸广山地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及区系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姬红利 詹选怀 +2 位作者 彭焱松 桂忠明 张丽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8年第5期49-55,共7页
通过多次野外调查及资料整理,对诸广山地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资源组成、地理成分、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诸广山地区共有石松类和蕨类植物37科、87属、249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 通过多次野外调查及资料整理,对诸广山地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资源组成、地理成分、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诸广山地区共有石松类和蕨类植物37科、87属、249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凤尾蕨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凤尾蕨属、复叶耳蕨属、卷柏属,单种科有12个,单种属有39个,这些丰富度高的蕨类中既有古老孑遗种又有新生代年轻种,反映了该区蕨类植物的古老性与延续性。(2)从分布区类型来看,该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中以热带性质的科和属占绝对优势,分别占除世界分布类型外总科、属数的89. 3%和77. 6%,以泛热带分布类型为主。但种的地理成分复杂,温带成分略显优势,占50. 6%,以东亚分布类型为主,中国特有分布种占23. 3%;热带成分的种占26. 1%,以热带亚洲分布类型为主。表明该蕨类植物区系具有热带亲缘性,是明显的热带向温带过渡地段。(3)该区以土生蕨类群落类型为主,树生蕨类与石生蕨类随海拔升高而增多,物种丰富度在800-1 500 m处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区系地理 生态环境 诸广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