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场景、民俗及认同:天津古文化街年货市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桂慕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3-92,共10页
当代芝加哥学派新近提出的"场景理论"旨在说明,城市中各种娱乐休闲设施构成不同的组合体,形成了各类"场景"。不同的"场景"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吸引市民到此消费并推动城市发展。借鉴"场景理论... 当代芝加哥学派新近提出的"场景理论"旨在说明,城市中各种娱乐休闲设施构成不同的组合体,形成了各类"场景"。不同的"场景"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吸引市民到此消费并推动城市发展。借鉴"场景理论"对具百余年历史的天津古文化街年货市场的分析表明,民俗、空间气氛及市民的文化消费与民俗体验共同构建了天津古文化街年货市场的"传统节日文化场景"。该场景的作用不仅在于繁荣城市经济,还呈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它所凝聚的文化认同是促进城市社会全面发展的强大内驱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传统节日文化场景 文化认同 年货市场
下载PDF
从政治经济的视角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现状 被引量:2
2
作者 桂慕梅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84,共3页
本文力图从政治经济的视角,在政治经济范式转换的背景下从经费、文献资源、人员三方面来分析高校图书馆的现状,以梳理其中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政治经济 高校 图书馆 经费 文献资源 馆员 影响因素 中国
下载PDF
从静态观到动态论:百年来人类学的文化变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桂慕梅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17-124,共8页
文化变迁一直是人类学家关注的经典议题。在人类学百年来的学科发展史中出现过多个涉及文化变迁的观点和理论,但目前我国学界对此却缺乏系统的解析。本文通过梳理人类学主要理论流派关于文化变迁的研究发现,该领域存在从静态观到动态论... 文化变迁一直是人类学家关注的经典议题。在人类学百年来的学科发展史中出现过多个涉及文化变迁的观点和理论,但目前我国学界对此却缺乏系统的解析。本文通过梳理人类学主要理论流派关于文化变迁的研究发现,该领域存在从静态观到动态论的研究脉络,而布迪厄是动态分析文化变迁的集大成者。对文化变迁诸种观点和理论的系统说明利于学者清晰认识相关研究,也有助于从学理上把握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变迁 人类学理论流派 理论演进
下载PDF
纪念张紫晨先生诞辰80周年暨张紫晨民俗学思想座谈会综述
4
作者 桂慕梅 《民间文化论坛》 2010年第2期110-112,共3页
2010年1月28日"纪念张紫晨先生诞辰80周年暨张紫晨民俗学思想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召开。本次座谈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及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 2010年1月28日"纪念张紫晨先生诞辰80周年暨张紫晨民俗学思想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召开。本次座谈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及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各大院校及研究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会议由张紫晨先生的弟子,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色音主持。与会人员有刘魁立、陶立瑶、宋兆麟、段宝林、陈子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学研究 中国民俗学 段宝林 中国艺术研究院 刘魁立 刘铁梁 陈子艾 色音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民间
下载PDF
从心理契约视角看知识型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国喜 桂慕梅 张海玲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3-25,共3页
本文通过心理契约概念的引入,从心理契约和人力资源的关系,分析了知识型图书馆员工的心理契约现状,并提出了心理契约在知识型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 心理契约 知识型图书馆 人力资源管理
下载PDF
基于本体的知识服务 被引量:7
6
作者 李静 桂慕梅 张剑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47,共4页
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知识服务,是图书馆等信息机构一直以来的目标。本文概要介绍了知识服务及本体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并将本体理念与技术引入到知识组织、知识检索过程中,探讨了本体在知识服务中的应用,提出基于本体的检索系统模型和用... 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知识服务,是图书馆等信息机构一直以来的目标。本文概要介绍了知识服务及本体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并将本体理念与技术引入到知识组织、知识检索过程中,探讨了本体在知识服务中的应用,提出基于本体的检索系统模型和用户模型,为我国图书馆等信息机构提供更好的知识创新服务提供了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 知识服务 信息检索 知识组织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地方文化专题数据库规划建设探析——以天津商业大学图书馆“近代天津商业文化”数据库为例 被引量:11
7
作者 黄立新 桂慕梅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43,共4页
本文依据天津商业大学图书馆"近代天津商业文化"数据库的建设实践,阐述了地方文化专题数据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未来工作的可行性设想提出了对策,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相关数据库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地方文化专题数据库建设 近代天津商业文化
下载PDF
本真性的多元化视角:普洱茶在云南和其他地方的消费研究①(上)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静红 桂慕梅 黄隽瑾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21-128,共8页
在当今中国,普洱茶是最流行的茶叶之一。本文要探究不同群体在不同地点和不同时期对普洱茶本真性的不同理解。通过展现这些多元化的视角,本文认为,普洱茶品味上的差别是不同的自我言说之间相互互动的结果;而且,任何一种自我言说都不是... 在当今中国,普洱茶是最流行的茶叶之一。本文要探究不同群体在不同地点和不同时期对普洱茶本真性的不同理解。通过展现这些多元化的视角,本文认为,普洱茶品味上的差别是不同的自我言说之间相互互动的结果;而且,任何一种自我言说都不是绝对独立自足的,而是纳入了借来的、调适的以及被"再本真化"的多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云南 本真性 多元化 相互作用 自我言说
下载PDF
本真性的多元化视角:普洱茶在云南和其他地方的消费研究(下)
9
作者 张静红 桂慕梅 黄隽瑾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29-134,共6页
在当今中国,普洱茶是最流行的茶叶之一。本文要探究不同群体在不同地点和不同时期对普洱茶本真性的不同理解。通过展现这些多元化的视角,本文认为,普洱茶品味上的差别是不同的自我言说之间相互互动的结果;而且,任何一种自我言说都不是... 在当今中国,普洱茶是最流行的茶叶之一。本文要探究不同群体在不同地点和不同时期对普洱茶本真性的不同理解。通过展现这些多元化的视角,本文认为,普洱茶品味上的差别是不同的自我言说之间相互互动的结果;而且,任何一种自我言说都不是绝对独立自足的,而是纳入了借来的、调适的以及被"再本真化"的多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云南 本真性 多元化 相互作用 自我言说
下载PDF
“城镇化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论坛”会议综述
10
作者 潘允康 桂慕梅 《城市》 2013年第12期75-79,共5页
中国社会学会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社会学学科的建设与学科研究的规划协调工作,每年举行的年会集中呈现了科研人员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反映了中国社会学的科研动态。不久前,“中国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以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 中国社会学会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社会学学科的建设与学科研究的规划协调工作,每年举行的年会集中呈现了科研人员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反映了中国社会学的科研动态。不久前,“中国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以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首席专家潘允康为召集人,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负责筹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发展 城镇化发展 中国 城市社会学 专业委员会 综述 论坛 道路
下载PDF
日美之间——别府春海访谈录
11
作者 桂慕梅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2-93,共2页
别府春海出生于美国洛杉矶,6岁时回到日本居住11年,直到战以后才返回美国。他从威斯康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65年至1994年在斯坦福大学任教,此后又到日本京都文教大学执教。别府春海目前的研究兴趣是全球化、散居族群和在日本的外... 别府春海出生于美国洛杉矶,6岁时回到日本居住11年,直到战以后才返回美国。他从威斯康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65年至1994年在斯坦福大学任教,此后又到日本京都文教大学执教。别府春海目前的研究兴趣是全球化、散居族群和在日本的外国人。这次访谈由戈登·马修通过电子邮件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访谈录 威斯康星大学 斯坦福大学 博士学位 电子邮件 洛杉矶 日本 全球化
原文传递
评施传刚著《追寻和谐:摩梭传统的性联盟与家庭生活》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梦林 桂慕梅 《社会学评论》 2014年第5期95-96,共2页
施传刚的《追寻和谐:摩梭传统的性联盟与家庭生活》一书在人类学和中国西南研究两个领域中都是一部定鼎之作。本书揭示了摩梭社会中母系意识与家户和谐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摩梭是定居在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属于藏缅语族的农耕族群。基于... 施传刚的《追寻和谐:摩梭传统的性联盟与家庭生活》一书在人类学和中国西南研究两个领域中都是一部定鼎之作。本书揭示了摩梭社会中母系意识与家户和谐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摩梭是定居在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属于藏缅语族的农耕族群。基于二十年的人类学田野工作和丰富的家户调查,施氏对摩梭的各种社会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生活 摩梭 和谐 联盟 传统 中国西南 社会制度 藏缅语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