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胸腔镜手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桂文虎 刘乃和 +2 位作者 武勇 赵志斌 陈莺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评价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胸腔镜手术后疼痛控制效果及对术后应激反应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66例行择期胸... 目的评价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胸腔镜手术后疼痛控制效果及对术后应激反应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66例行择期胸腔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和实验组(n=34)。实验组用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PCIA,对照组仅用舒芬太尼镇痛。记录术后48h内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舒芬太尼的使用情况、PCIA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围术期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和血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24h、48h安静NRS评分和术后48h运动NRS评分减低(P<0.05),术后48h内舒芬太尼的使用量和PCIA术后按压次数减少(P<0.05),Hs-CRP和血糖水平降低(P<0.05)。在实验组中,术后头晕的发生率减少(P<0.05),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少数幻觉、视物模糊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剂量和降低应激反应,并减轻术后急性疼痛,但仍应注意其引起的少数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舒芬太尼 胸腔镜手术 术后疼痛 患者自控镇痛
下载PDF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老年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和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桂文虎 易梦瑶 +3 位作者 张艳珂 王云 赵志斌 陈莺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第12期165-168,68,共5页
目的评价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和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10月于笔者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患者年龄65~8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 目的评价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和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10月于笔者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患者年龄65~8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n=30)和RIPC组(R组,n=30)。记录患者在麻醉诱导之前(T_(0))、RIPC后即刻(T_(1))、手术开始后5min(T_(2))、手术开始后30min(T_(3))、拔管时(T_(4))的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cO_(2))的变化。记录术中脑去饱和度的发生情况以及低于基线值80%rScO_(2)曲线下面积(AUC rScO_(2)<80%of baseline)和绝对值小于50%AUC rScO_(2)(AUC rScO_(2)<50%)。记录术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并比较血清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结果远端缺血预处理组左右两侧的rScO_(2)值在T_(1)、T_(2)、T_(3)、T_(4)时间点要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去饱和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端缺血预处理组左右两侧低于基础值80%rScO_(2)曲线下面积和绝对值小于50%rScO_(2)曲线下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以及血清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端缺血预处理可以提高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脑氧饱和度,而对于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缺血预处理 局部脑氧饱和度 神经认知功能 老年患者
下载PDF
艾司唑仑联合瑞马唑仑缓解术前焦虑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云 张馨丹 +4 位作者 冯继英 李寒 张艳珂 桂文虎 赵志斌 《中南药学》 CAS 2022年第1期204-209,共6页
目的探讨艾司唑仑联合瑞马唑仑缓解术前焦虑维持麻醉诱导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作用。方法将10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瑞马唑仑组、艾司唑仑组、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瑞马唑仑组患者于术前-晚... 目的探讨艾司唑仑联合瑞马唑仑缓解术前焦虑维持麻醉诱导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作用。方法将10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瑞马唑仑组、艾司唑仑组、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瑞马唑仑组患者于术前-晚服安慰剂且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瑞马唑仑剂量0.1 mg·kg^(-1);艾司唑仑组患者手术前一晚睡前口服艾司唑仑1 mg且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联合用药组患者手术前一晚睡前口服艾司唑仑1 mg且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瑞马唑仑剂量0.1 mg·kg^(-1);对照组患者于术前-晚服安慰剂且麻醉诱导前10 min时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患者术前访视时、入室后、静脉注射瑞马唑仑或者生理盐水后的焦虑评分(状态-特质焦虑问卷、VASA);记录患者入室后(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切皮时(T3)、气管拔管时(T4)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和血压值;记录患者术前一晚睡眠质量评分(NRS)、手术时长、麻醉药物及其他药物使用剂量、拔管时间。结果与对照组和瑞马唑仑组比较,艾司唑仑组和联合用药组患者入室后焦虑评分明显降低且术前一晚睡眠质量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和艾司唑仑组比较,瑞马唑仑组和联合用药组诱导前给药后焦虑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T0比较,T2时对照组、艾司唑仑组平均动脉压(MAP)明显升高,对照组HR明显升高,T4时对照组、瑞马唑仑组、艾司唑仑组MAP和HR明显升高(P<0.05);T2、T3、T4时联合用药组MAP和HR变化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瑞马唑仑组、艾司唑仑组比较,联合用药组于T2、T3、T4时的MAP、HR各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缓解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有助于维持麻醉诱导后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前一晚口服艾司唑仑联合入室后静脉注射瑞马唑仑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焦虑 血流动力学 艾司唑仑 瑞马唑仑
下载PDF
术前焦虑对术后疼痛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云 张艳珂 +4 位作者 桂文虎 张馨丹 李寒 赵志斌 冯继英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996-1000,共5页
术前焦虑是由于患者对手术情况不甚了解而产生的一种模糊不安的心理反应,是不可预知和控制的。大多数行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受麻醉和手术的不确定性及患者的经历、性格和应对方式等影响。虽然术前焦虑并不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不会... 术前焦虑是由于患者对手术情况不甚了解而产生的一种模糊不安的心理反应,是不可预知和控制的。大多数行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受麻醉和手术的不确定性及患者的经历、性格和应对方式等影响。虽然术前焦虑并不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不会给患者带来病理性损伤,但是其会造成患者术后疼痛加重、睡眠障碍、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和术后恢复延迟等不良后果。术前焦虑可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产生大量的糖皮质激素,这不仅降低突触前膜γ-氨基丁酸的释放,还可抑制突触后膜γ-氨基丁酸受体功能,导致术后出现疼痛加剧、镇痛效果差和慢性疼痛等。术后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增加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和住院费用,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增加患者围手术期病死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化医疗已成为医疗服务的新趋势,临床医生渐渐意识到减轻甚至消除术前焦虑从而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患者预后的必要性。目前,关于术前焦虑加重术后疼痛的具体机制和术前焦虑的干预措施尚无定论。基于此,本文就术前焦虑对术后疼痛的影响、原因分析、预测量表和相关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术前焦虑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焦虑 术后疼痛 Γ-氨基丁酸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艳珂 赵志斌 +4 位作者 张小宝 王云 桂文虎 张林娜 于凡珍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721-725,共5页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对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60例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对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60例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泵注负荷剂量(0.6μg·kg^(-1))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静脉泵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负荷剂量泵注完毕后2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麻醉维持开始时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以0.5μg·kg^(-1)·h^(-1)的速度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至手术结束前30 min,对照组患者以相同的方式静脉泵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气管插管后2 min(T_(1))、建立气腹后2 min(T_(2))、改为头低脚高位后2 min(T_(3))、改为头低脚高位后30 min(T_(4))、改为头低脚高位后60 min(T_(5))、手术结束时(T_(6))记录患者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与平台压差(Praw)和静态肺顺应性(Cst)。分别于术前和术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各时间点的Ppeak、Pplat和Praw显著低于对照组,Cs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T_(2)、T_(3)、T_(4)、T_(5)时的Ppeak和Pplat均高于T_(1)和T_(6)时,T_(2)、T_(3)、T_(4)、T_(5)时的Cst均低于T_(1)和T_(6)时(P<0.05);其余各时间点的Ppeak、Pplat和C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组内各时间点间Pra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血清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χ^(2)=0.417、0.480、0.417、0.577、0.884、1.017、1.071,P<0.05)。2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热、切口感染、咳嗽、肺不张、支气管痉挛和低氧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可降低患者气道压,改善肺顺应性,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未增加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全子宫切除术 气道压:肺顺应性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氯氮平对小鼠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研究
6
作者 赵光 徐迟 +5 位作者 陈宁好 姚璐 沈玉婷 桂文虎 张凯 王丹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观察氯氮平对小鼠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方法水浸拘束法:将小鼠分为5组(n=10),生理盐水组(NS。组)、模型组(W组)及氯氮平15mg·kg-1、30mg·kg-1、60mg·kg-1组(C15W、C30W、C60W组)。C15W组、C30W组、C60w组... 目的观察氯氮平对小鼠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方法水浸拘束法:将小鼠分为5组(n=10),生理盐水组(NS。组)、模型组(W组)及氯氮平15mg·kg-1、30mg·kg-1、60mg·kg-1组(C15W、C30W、C60W组)。C15W组、C30W组、C60w组水浸拘束前30min给予相应剂量氯氮平,NSW组和W组给予生理盐水。8h后进行检测。利血平法:将小鼠分为5组(n=10),生理盐水组(NSR组)、模型组(R组)及氯氮平15mg·kg-1、30mg·kg-1、60mg·kg-1组(C15R、C30R、C60R组)。C15R组、C30R组、C60R组给予相应剂量氯氮平,NSR组和R组给予生理盐水。30min后,R组、C15R组、C30R组、C60R组给予10mg·kg-1利血平灌胃。12h后进行检测。结果水浸拘束法:与w组相比,C15W组、C30W组、C60W组的内脏疼痛行为指数明显下降(P〈0.01);C15W组、C30W组、C60W组的胃溃疡指数明显降低(P〈0.01);溃疡抑制率:C15W组〈C30W组〈C60W组。利血平法:与R组相比,C15R组、C30R组、C60R组的内脏疼痛行为指数明显下降(P〈0.01);C15R组、C30R组、C60R组的胃溃疡指数明显降低(P〈0.01);溃疡抑制率:C15R组〈C30R组〈C60R组。结论氯氮平对小鼠实验性胃溃疡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氯氮平 水浸拘束法 利血平法 小鼠
下载PDF
红枫叶、茎、果挥发油成分及抗病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卫强 桂文虎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2-290,共9页
分析红枫叶、茎、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考察其生物活性.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鉴定挥发油化学成分,考察体外抗病毒作用.共鉴定了99个化合物,红枫叶挥发油中主要有甲氧基苯基肟(28.64%)、甲苯(19.12%)、... 分析红枫叶、茎、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考察其生物活性.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鉴定挥发油化学成分,考察体外抗病毒作用.共鉴定了99个化合物,红枫叶挥发油中主要有甲氧基苯基肟(28.64%)、甲苯(19.12%)、二十八烷(16.26%)、(Z)-3-己烯-1-醇(8.94%)、十六烷酸(7.08%)、仲丁基醚(9.18%);红枫茎挥发油中主要有二十八烷(16.28%)、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8.00%)、2,4-二叔丁基苯酚(6.75%);红枫果挥发油中主要有1,1-二乙氧基乙烷(16.56%)、甲基环己烷(15.56%)、2-乙氧基-3-氯丁烷(14.79%)、二十八烷(11.12%).红枫叶、茎、果的环己烷、乙醚萃取挥发油对特定病毒有显著抑制效果.红枫叶、茎、果挥发油不同萃取部位成分差异明显,有特定抗病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枫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抗病毒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