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鸡生产过程HACCP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7
1
作者 桑大席 严佩峰 +1 位作者 豆成林 简今日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8年第8期831-834,共4页
本文通过对冻鸡的生产过程各个环节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并制定相应关键限值、监控程序、纠偏措施、验证程序和记录保持程序,初步建立了冻鸡生产的HACCP体系,以提高冻鸡生产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安全性。
关键词 冻鸡 HACCP体系 建立
下载PDF
不同护色方法对板栗粉护色效果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桑大席 邵颖 魏宗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7188-17189,17195,共3页
[目的]为板栗的深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新鲜板栗去壳和内衣后,采用4种方法进行护色处理,制备板栗粉,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护色效果及其对板栗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4种护色方法中,以处理④(0.25%柠檬酸、0.20%Vc、0.20%壳聚糖、0... [目的]为板栗的深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新鲜板栗去壳和内衣后,采用4种方法进行护色处理,制备板栗粉,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护色效果及其对板栗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4种护色方法中,以处理④(0.25%柠檬酸、0.20%Vc、0.20%壳聚糖、0.35%NaCl)的护色效果最好,得到的板栗粉为淡黄色,且板栗粉中淀粉、总糖、还原糖、灰分和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69.3%、22.5%、13.15%、1.63%和5.73%)均高于其他3个处理,而铁、P和脂肪含量仅低于处理③。[结论]0.25%柠檬酸、0.20%Vc、0.20%壳聚糖、0.35%NaCl混合护色液处理是板栗粉的最好护色方法,可有效防止板栗粉加工过程中发生褐变,同时保留板栗的营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色 板栗 营养成分
下载PDF
冻鸡生产过程HACCP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3
作者 桑大席 严佩峰 +1 位作者 豆成林 简今日 《肉类工业》 2008年第7期52-55,共4页
通过对冻鸡的生产过程各个环节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并制定相应关键限值、监控程序、纠偏措施、验证程序和记录保持程序,初步建立了冻鸡生产的HACCP体系,以提高冻鸡生产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安全性。
关键词 冻鸡 HACCP体系 建立
下载PDF
酸乳饮料的研制
4
作者 桑大席 豆成林 王欣 《广西轻工业》 2008年第3期15-16,共2页
对酸乳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几种稳定剂的最佳配比,并对几种辅料的配比进行了确定。结果表明:稳定剂以褐藻酸丙二醇和明胶混合,加量分别为0.3%和0.2%,辅料配比以加水量150% ̄200%,糖10% ̄20%,橘汁1.0% ̄2.0%时,饮料稳定性最好。
关键词 酸乳饮料 稳定性 配比
下载PDF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改革 被引量:11
5
作者 严佩峰 桑大席 张孔海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3期135-138,共4页
分析了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搭建课程结构,以工作需求为核心设置课程,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技能+人文"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的方法与管理考核机制,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分析了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搭建课程结构,以工作需求为核心设置课程,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技能+人文"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的方法与管理考核机制,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凸显我校培养的食品加工技术人才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技术 工作过程 课程设计 实践教学改革
下载PDF
几种改良剂对板栗面包焙烤品质及老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魏宗烽 邵颖 +1 位作者 王琴 桑大席 《粮食加工》 2011年第2期38-41,共4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黄原胶、α-淀粉酶、单甘酯三种面包改良剂对板栗面包焙烤品质及老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黄原胶的添加对板栗面包的感官品质及老化指标均产生了显著影响,当添加量为板栗粉及面包粉总重的1%时,板栗面包具有... 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黄原胶、α-淀粉酶、单甘酯三种面包改良剂对板栗面包焙烤品质及老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黄原胶的添加对板栗面包的感官品质及老化指标均产生了显著影响,当添加量为板栗粉及面包粉总重的1%时,板栗面包具有良好的焙烤品质,贮存7天后,其硬度比对照组下降了9%;不同添加量的单甘酯对板栗面包的老化均有延缓作用,但对面包的焙烤品质均产生负面影响;当α-淀粉酶添加量为0.01%或0.005%时,板栗面包的抗老化效果及焙烤性能均好于对照组,但当添加量较高时,面包焙烤品质骤然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剂 板栗面包 焙烤品质
下载PDF
低度白酒浑浊的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豆成林 桑大席 +1 位作者 张孔海 吴斌 《农产品加工(下)》 2005年第3期25-27,共3页
对市场上酒精度为40%的白酒浑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引起白酒固形物超标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加浆水硬度较大、使用贮罐贮酒容器不当、勾兑酒时大量加入添加剂、发酵不良或蒸馏操作不当等。提出了企业应改进和提高生产技术的措施,以使白酒... 对市场上酒精度为40%的白酒浑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引起白酒固形物超标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加浆水硬度较大、使用贮罐贮酒容器不当、勾兑酒时大量加入添加剂、发酵不良或蒸馏操作不当等。提出了企业应改进和提高生产技术的措施,以使白酒中的固形物降低到较低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度白酒 浑浊 原因 研究
下载PDF
影响鸡肉松色泽的因素及其控制 被引量:6
8
作者 严佩峰 桑大席 《肉类工业》 2005年第3期35-36,共2页
对影响鸡肉松色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鸡肉松 色泽 控制措施 影响 因素 分析
下载PDF
浅谈陕北优势杂果资源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贺学林 桑大席 +1 位作者 艾海舰 蔡小花 《陕西林业科技》 2005年第3期66-68,共3页
陕北杂果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广阔。本文介绍了陕北主要优势杂果的资源分布、生产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陕北优势杂果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
关键词 陕北 杂果 利用
下载PDF
浓香型大曲白酒生产工艺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豆成林 桑大席 张孔海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102-104,共3页
通过对以川酒为代表的浓香型大曲白酒目前主要的几种生产工艺原窖法、跑窖法、老五甑法的特点进行分析,在原窖法工艺基础上吸取了其它两种工艺优点,提出了通过延长发酵周期、双轮底糟发酵、人工培窖和加速窖泥老熟、回窖发酵等改进工艺... 通过对以川酒为代表的浓香型大曲白酒目前主要的几种生产工艺原窖法、跑窖法、老五甑法的特点进行分析,在原窖法工艺基础上吸取了其它两种工艺优点,提出了通过延长发酵周期、双轮底糟发酵、人工培窖和加速窖泥老熟、回窖发酵等改进工艺的措施,在发酵和蒸馏上做到扬长避短,从而使生产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之目的。为浓香型大曲白酒生产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大曲白酒 生产工艺 探讨
下载PDF
不同分子质量硒化葡聚糖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11
作者 王清 陈晖 +4 位作者 刘涛 史晨晨 涂剑秋 郑雪珂 桑大席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71,共7页
为了探究分子质量对硒化葡聚糖(Se-DEX)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70、200、500 kDa三种分子质量的葡聚糖(Dextran,DEX)及亚硒酸钠(Na_(2)SeO_(3))为原料,采用硝酸-亚硒酸钠(HNO_(3)-Na_(2)SeO_(3))法制备不同分子质量的Se-DEX;利用傅... 为了探究分子质量对硒化葡聚糖(Se-DEX)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70、200、500 kDa三种分子质量的葡聚糖(Dextran,DEX)及亚硒酸钠(Na_(2)SeO_(3))为原料,采用硝酸-亚硒酸钠(HNO_(3)-Na_(2)SeO_(3))法制备不同分子质量的Se-DEX;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光谱(UV)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以VC为阳性对照,分析不同分子质量Se-DEX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FTIR显示Se-DEX中有硒酸酯键吸收峰出现,UV显示DEX硒化前后发生了吸收峰偏移,说明3种分子质量的DEX均被成功硒化;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3种分子质量的Se-DEX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均表现出较好的清除能力,均高于对应的DEX,并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其中低分子质量的Se-DEX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可为硒化葡聚糖应用于食品保鲜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质量 葡聚糖 硒化修饰 制备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柑桔高接柠檬技术
12
作者 程玉峰 桑大席 +2 位作者 王新栓 魏凌云 任林虎 《陕西林业科技》 2005年第3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技术嫁接 柠檬 高接 柑桔 温州蜜柑 陕南地区 栽种 果农 柑园
下载PDF
基于低共熔溶剂的南瓜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及其动力学研究
13
作者 王清 周舟 +3 位作者 刘涛 李晓星 郑雪珂 桑大席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75,132,共7页
以南瓜多糖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南瓜多糖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提取南瓜多糖的低共熔溶剂最优体系为氯化胆碱∶无水乙醇=1∶1(摩尔比),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 以南瓜多糖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南瓜多糖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提取南瓜多糖的低共熔溶剂最优体系为氯化胆碱∶无水乙醇=1∶1(摩尔比),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175 W、料液比1∶15(g/mL)、超声时间28 min,在此条件下南瓜多糖得率为6.54%。动力学研究表明,可用Stirling模型拟合南瓜多糖得率随超声条件变化的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多糖 超声辅助 低共熔溶剂 动力学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硒化木寡糖的制备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14
作者 王清 陈晖 +3 位作者 刘涛 王如江 郑雪珂 桑大席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2,共7页
以木寡糖(XOS)为原料,Na_(2)SeO_(3)为硒化剂,BaCl_(2)为催化剂制备硒化木寡糖(XOS-Se)。以XOS-Se中Se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XOS-Se的制备工艺。通过紫外光谱(UV)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确定XOS是否硒化... 以木寡糖(XOS)为原料,Na_(2)SeO_(3)为硒化剂,BaCl_(2)为催化剂制备硒化木寡糖(XOS-Se)。以XOS-Se中Se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XOS-Se的制备工艺。通过紫外光谱(UV)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确定XOS是否硒化成功。通过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以及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综合评价XOS-Se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Na_(2)SeO_(3)与XOS质量比0.67∶1、反应时间8.7 h、BaCl_(2)添加量1.62 g,在此条件下制备的XOS-Se中Se含量可达3.124 mg/g。UV及FT-IR扫描表明XOS被硒化成功。抗氧化活性试验显示,XOS-Se的抗氧化活性总体上显著高于XOS和Na_(2)SeO_(3)(P<0.05),表明硒化修饰可较好地提高XOS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寡糖 响应面法 制备工艺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固载化聚乙二醇类三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欣 陆阳 桑大席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41-42,共2页
综述了固载化聚乙二醇类三相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催化机理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关键词 固载化聚乙二醇 三相相转移催化剂 合成方法 催化机理
下载PDF
基于紫胶蜡和单甘酯构建茶籽油凝胶的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16
作者 张雯雯 李坤 +3 位作者 赵丽平 张加研 桑大席 张艳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9-75,共7页
以茶籽油为基油,以紫胶蜡和单甘酯为复合凝胶因子,采用直接法制备茶籽油凝胶,并对其持油性、硬度、结晶形成时间、热性质和流变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茶籽油凝胶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紫胶蜡和单甘酯质量比1∶1、凝胶剂添加量11.6%(以茶... 以茶籽油为基油,以紫胶蜡和单甘酯为复合凝胶因子,采用直接法制备茶籽油凝胶,并对其持油性、硬度、结晶形成时间、热性质和流变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茶籽油凝胶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紫胶蜡和单甘酯质量比1∶1、凝胶剂添加量11.6%(以茶籽油质量为基准)、加热温度81℃、加热时间22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茶籽油凝胶持油性为98.88%±0.41%,硬度为(2.059±0.022)N。茶籽油凝胶的晶体形态、硬度和热力学性质与人造黄油性能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油 紫胶蜡 油凝胶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多甲氧基黄酮-花青素-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性能测定及在猪肉新鲜度指示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恩胜 杨晓聪 +3 位作者 张雯雯 桑大席 李芝云 李坤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47,共6页
为开发一种兼具肉类新鲜度智能指示和保鲜作用的复合膜,以壳聚糖为成膜基材,甘油为增塑剂,多甲氧基黄酮为抑菌剂,花青素为显色剂,研究花青素和多甲氧基黄酮对复合膜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透过性能、指示性能、保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开发一种兼具肉类新鲜度智能指示和保鲜作用的复合膜,以壳聚糖为成膜基材,甘油为增塑剂,多甲氧基黄酮为抑菌剂,花青素为显色剂,研究花青素和多甲氧基黄酮对复合膜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透过性能、指示性能、保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该复合膜可将猪肉的货架期延长至7 d,优于未覆膜空白组、聚乙烯保鲜膜和壳聚糖膜对照组。当复合膜呈现蓝灰色、浅棕红色和深棕红色时分别对应新鲜肉、次鲜肉和变质肉,可以实现实时、无损地指示猪肉的新鲜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多甲氧基黄酮 花青素 复合膜 保鲜性能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屎肠球菌T2-2产γ-氨基丁酸的发酵条件
18
作者 张桂英 陈晖 +4 位作者 孙卫宁 杜文娟 姜龙波 桑大席 朱静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4期81-90,共10页
从传统腌制芥菜中筛选获得高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屎肠球菌T2-2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菌株发酵条件,提高GABA产量。结果表明:屎肠球菌T2-2产GABA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0℃,屎肠球菌T2-2添加量7.... 从传统腌制芥菜中筛选获得高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屎肠球菌T2-2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菌株发酵条件,提高GABA产量。结果表明:屎肠球菌T2-2产GABA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0℃,屎肠球菌T2-2添加量7.50%,L-谷氨酸钠添加量18.93 g/L,pH 6.0,时间1 d,此时菌体生长量为0.338,酶活为3.177μg/mL,GABA产量为1.190 mg/mL,较优化前提高63.01%。本研究为提高乳酸菌产GABA含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屎肠球菌T2-2 Γ-氨基丁酸 谷氨酸脱羧酶 响应面分析法 优化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板栗品质的影响
19
作者 刘海波 任双 +2 位作者 朱静 桑大席 杨玲玲 《粮食加工》 2024年第4期36-41,共6页
通过比较5种不同干燥方式处理下板栗的营养成分、加工特性以及质构的差异,评价干燥方式对板栗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板栗水分含量最低,蛋白质、淀粉以及脂肪含量较高,持水性和持油性能最好,凝胶表观黏度最高。热风干... 通过比较5种不同干燥方式处理下板栗的营养成分、加工特性以及质构的差异,评价干燥方式对板栗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板栗水分含量最低,蛋白质、淀粉以及脂肪含量较高,持水性和持油性能最好,凝胶表观黏度最高。热风干燥处理的板栗还原糖含量最高,凝胶硬度、弹性、内聚性以及咀嚼性较好。微波处理的板栗灰分含量最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种不同干燥方式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其中真空干燥与喷雾干燥相似性较高。热风干燥与真空冷冻干燥对板栗的品质具有不同程度提升,因此可根据加工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该研究为板栗的加工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干燥方式 营养成分 表观黏度 质构
下载PDF
原色栗脯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鲁周民 桑大席 冯剑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8-280,共3页
本文研究了原色栗脯的加工工艺,着重对产品加工过程的护色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护色液以柠檬酸、EDTA-2Na、VC和NaHSO3分别按0.3%、0.05%、0.5%和0.15%的比例配制为宜。板栗剥壳后先在护色液中护色50min,然后在糖煮过程同时护色所... 本文研究了原色栗脯的加工工艺,着重对产品加工过程的护色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护色液以柠檬酸、EDTA-2Na、VC和NaHSO3分别按0.3%、0.05%、0.5%和0.15%的比例配制为宜。板栗剥壳后先在护色液中护色50min,然后在糖煮过程同时护色所加工的产品,颜色黄亮,均匀一致,表面有光泽,具有较好的护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果脯 护色 加工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