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粮食中黄曲霉毒素的毒理效应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晋莹 桑梓苔 《粮食储藏》 2016年第3期33-38,共6页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小分子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主要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和各种坚果中,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而黄曲霉毒素的毒理机制始终不是很明确。计算机分子对接...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小分子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主要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和各种坚果中,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而黄曲霉毒素的毒理机制始终不是很明确。计算机分子对接是模拟受体和底物之间通过能量匹配和几何匹配而相互识别的过程,其被广泛运用于虚拟筛选活性物质以及初步判断分子活性和毒性等领域,并对我们进行实体分子活性毒性试验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利用计算机分子对接软件Discovery Studio 3.1client,将6种常见黄曲霉毒素分子B1、B2、M1、M2、G1、G2与其具有强亲和性的蛋白进行虚拟对接实验,而这些蛋白在细胞凋亡、激素代谢、免疫抑制以及消化系统功能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本实验能够初步模拟黄曲霉毒素分子毒性作用位点,对于其毒理机制研究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计算机分子对接 毒理机制
下载PDF
运用计算机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究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及其降解产物的雌激素效应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晋莹 桑梓苔 廖子龙 《粮食储藏》 2016年第2期35-39,共5页
计算机分子对接是模拟受体和底物之间通过能量匹配和几何匹配而相互识别的过程。其被广泛运用于虚拟筛选活性物质以及初步判断分子活性和毒性等领域,并对实体分子活性毒性实验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实验是通过利用计算机分子对接软件... 计算机分子对接是模拟受体和底物之间通过能量匹配和几何匹配而相互识别的过程。其被广泛运用于虚拟筛选活性物质以及初步判断分子活性和毒性等领域,并对实体分子活性毒性实验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实验是通过利用计算机分子对接软件discovery studio 3.1client,以强雌激素活性的17β雌二醇作为阳性对照,对粮食中的主要毒性物质-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两种降解产物α-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的雌激素活性进行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赤霉烯酮、α-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对于雌激素的两种特异性受体α雌激素受体以及β雌激素受体的结合能量分别为-38.9894kcal/mol、-41.937kcal/mol、-27.6144kcal/mol,软件对接评分分别为:玉米赤霉烯酮113.570和106.956;α-玉米赤霉醇94.0647和72.6476;β-玉米赤霉醇115.28和107.458;计算机对接实验表明,这三种物质均有很强的雌激素活性,并且活性大小为:α-玉米赤霉醇>玉米赤霉烯酮>β-玉米赤霉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分子对接 玉米赤霉烯酮 雌激素活性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主”型公选课体系的构建与思考——基于洛阳师范学院学生学习公选课现状的调研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英 桑梓苔 《科技视界》 2020年第4期95-96,共2页
以洛阳师范学院所有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学生对公选课的选择依据、学习效果、教学评价以及自己所希望的教学方式,提出针对调查结果的整改措施,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提出要求以及改进方法,以提高公选课的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 学生为主 公选课 调研 构建
下载PDF
基于雨课堂和学习通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生物统计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4
作者 刘飞 桑梓苔 吴孔阳 《内江科技》 2022年第4期152-153,91,共3页
在当前实施“教育信息化”,开展“一流课程建设”,推进“课堂革命”的教育背景下,本研究以生物统计学课程为例,自行完成了该课程的SPOC在线课程建设,并以此为基础,充分利用雨课堂(课中)和学习通(课前和课后)的优势,构建和实施了一套适... 在当前实施“教育信息化”,开展“一流课程建设”,推进“课堂革命”的教育背景下,本研究以生物统计学课程为例,自行完成了该课程的SPOC在线课程建设,并以此为基础,充分利用雨课堂(课中)和学习通(课前和课后)的优势,构建和实施了一套适应地方院校生物类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一体化的线上线下混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结果表明其在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教育信息化 生物统计学 生物类专业 统计学课程 线上线下 在线课程建设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下载PDF
网络混合教学方法在有机化学课程的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桑梓苔 张英 《电子技术(上海)》 2020年第5期78-79,共2页
以洛阳师范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有机化学的线上课程的教学成果评价,结合传统线下教学模式的特征与不足,提出了建设线上与线下混合型课程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混合型 课程建设 有机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