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襟毛瓢虫对莲缢管蚜的捕食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文扬 杨良波 +5 位作者 桑海东 魏松 徐金星 唐记平 郑兴汶 王建国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7-183,共7页
白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是江西广昌地区支柱性农业产业,莲缢管蚜Rhopalosiphum nymphaeae(Linnaeus)是危害江西广昌白莲的重要害虫。课题组在广昌县开展广昌白莲害虫种类调查时,连续两年在莲田中监测到一种外形类似介壳虫生物在... 白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是江西广昌地区支柱性农业产业,莲缢管蚜Rhopalosiphum nymphaeae(Linnaeus)是危害江西广昌白莲的重要害虫。课题组在广昌县开展广昌白莲害虫种类调查时,连续两年在莲田中监测到一种外形类似介壳虫生物在捕食莲缢管蚜,经形态鉴定及分子复核确认其为黑襟毛瓢虫Scymnus(Neopullus)hoffmanni Weise,1879。为明确黑襟毛瓢虫对莲缢管蚜的捕食潜力,采用捕食功能反应方法,在室内恒温条件下,研究黑襟毛瓢虫各龄幼虫和成虫对莲缢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寻找效应、种内干扰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黑襟毛瓢虫各龄幼虫和成虫对莲缢管蚜的捕食功能皆符合Holling-Ⅱ反应模型,成虫对莲缢管蚜的捕食能力要强于幼虫,幼虫的捕食能力随虫龄的增大而增强;黑襟毛瓢虫1~4龄幼虫及成虫对2~3龄莲缢管蚜的寻找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1~4龄幼虫及成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是5.5、6.8、14.7、15.1和22.9头。在种内干扰条件下,猎物密度和捕食空间一定,瓢虫成虫对莲缢管蚜的捕食作用受自身密度制约,单头日平均捕食量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干扰反应数学模型为E=0.2202 P^(-0.722)。实验结果表明黑襟毛瓢虫对莲缢管蚜具有较好的控制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襟毛瓢虫 莲缢管蚜 捕食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